来往1920做买卖,我成了大佬 第158节

他与昌碧城是曾经见过几次面,对这位著名的才女,他也是敬佩有加两人曾经聊过天,对彼此的思想和才情,都算是佩服也是因为两人有交情,算是朋友,吕碧城才想着找上门来,想要听听刘从容的想法对于易天阳的那篇文章,明显是作者在误导。

在不明白真像的情况下,在有意识的引导别人想要带节奏。

但是这篇文章,却是在《北平晚报》上发表的,吕碧城想要知道,刘从容对这件事是怎么想的。

"刘编辑,我们又见面了,近来可好。

吕碧城在旁边的椅子坐下,客气的寒暄北平的气候,显得比津门要更加冷一下,吕碧城忍不住的想要搓搓手"兰清先生,不知道你这次来北平,就为了什么事?

刘从容坐在办工作后面,试探着问到吕碧城也不兜圈子,开口说道"

“还是关于这两天,《北平晚报》关于易天阳的报道,我想问问,这篇文章并不属实,不知道是哪位记者的报道".听了吕碧城的话,刘从容的眉头微微皱起来。

"碧城,这篇报道,是我们社里的记者,接到身在津门同事的述说,到现场收集资料,并且还采访了一些人之后,才得到的一手消息。兰清先生这次来,莫非是想要当这位易先生的说客?

吕碧城笑笑。

自己这哪里是要当说客,自己这是要来救人呐以她对易天阳的了解,现在还是开始。

如果这事情要是继续发酵下去,让他感到不耐烦的,有可能会采用更直接的手吕碧城算是有些了解易天阳的性格了。

对于很多事情,他不喜欢解释。

但是,他更加的不喜欢麻烦平时不被触动他的事,他懒得理会。

但是他想要处理的时候,肯定会选用最省事的方法。

世人眼中的束缚,对他来说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刘编辑,我这不是在帮易先生开脱,而是有些事情,我是亲身经历的“对于文章里面说的,他勾结洋人,哄抬津门市场的粮食价格,这件事报道本来就是带着偏见。

"易先生他确实是在一开始的时候,似乎是在太高津门的粮食价格。但是实际上这只是他的一个策略。为了对付津门最大的粮商,使用了一些方法"而且在事后,他很快的将粮食的价格给压了下去刘从容倒了杯水,递给吕碧城。

然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就算是如此,他后来以很低的价格,从洋人那边买到了大量的玉米,然后又用高价卖给了津门的老百信,从中牟取暴利,这件事总不会有错吧!

也不知道是谁。

透露了易天阳从洋人那里购买的玉米,价格非常的便宜卖给津门的老百姓,价格翻了好几倍,

这件事,现在也在津门的老百姓之间流传但是好像也没有太多的老百姓在意这件事,现在的粮食价格在他们来看,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已经很满意。

人家能低价收到,那是人家的本事。

老百姓能看透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就是看不透,而且还要拿这件事出来说事而此时,这个问题,正在有另外一人,在向易天阳提出。

此人是《京津泰晤士报》的编辑阿奇尔。

最近关于易天阳的讨论那么多,易先生的热度,好像在上升。

这位编辑,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之前他发表在《京津泰晤士报》报纸上,易天阳关于现在世界大势的讨论,很多外国人都在讨论,对于这位东方的学者,很是感兴趣所以阿奇尔自己,也想胸易天阳那里,再得到一些猛料之前他向易天阳约过稿。

但易天阳提供的,只是一些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在阿奇尔看来这样的消息不够猛烈。

正好赶上这次的事件,所以他又来采访易天阳了。

自己也想对那篇文章里面的一些事,做个回应。

最重要的是,易天阳也嫌无聊,最近难民的事情已经安排好,上面的工作是有专门的人来负责的。

他自己,就有些闲下来了(得钱好)"关于粮食价格的问题,我觉得很好理解。

面对阿奇尔的提问,易天阳淡然的说道巧:“既然是买卖,不是赠送,那就是一种商业贸易活动。进行贸易活动,就要遵很商业的规则。而且我卖一件商品的价格,不是我这一次偶然的成本决定的,而是由这件商品长久的市场价格,以及价值所决定的。

"就比如说,如果我得到的这批批粮食,如果没花钱,是直接无成本得到的。

"那我是不是应该,直接不要钱的送出去呢?

易天阳心平气和的说道。

对于文章里的那种,天下大同的观点,就感觉很无聊

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求订阅,求全订!

第173章报社风云 (求订阅)

易天阳继续说道“在津门,以及附近北平、直隶等等地方,都有很多的粮商要活下去"我不光是要考虑我自己粮食的销售,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便利。也要考虑到在我之外,还有多少粮食商人要吃饭。

"如果我直接给个很低的价格,或者是直接送粮食。那津门附近的粮商,就会在这个冬天,要死掉一半。

"我不是专门做粮食生意的,等我手里的这批粮食消耗完了,津门的老百姓依匆是要吃饭的。"“如果这里的粮商缺死了一多半,剩下来的人,可能更加容易掌控津门的粮食市场。在这件事之后,津门和附近的粮食市场,会在短时间进入一种混乱状态,这不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方式。

阿奇尔在一边听了,不停的点头。

这样的论点,倒是有些新奇。

易天阳接着说道:"就比如说打个比方吧,西方国家现在经济发展很快,万一到了某一天,经济产能过剩,发生了经济危机。

"那些农场主的牧场生产出来的牛奶,田里的粮食卖不出去。而有些人,却因为没有钱而饿肚子。

397易天阳提出了一个假设"那你觉得,那农场主是会将这些卖不出去的东西,送给那些买不起的人吗?

对于这个有意思的问题,阿奇尔陷入思考。

他猜着,这是易天阳给自己的陷阱。

他试探着回答到:"难道不是吗?

易天阳摇摇头,有些残酷的说道:“当然不会,就算是将那些牛奶全部倒掉,粮食全部烧掉或者是任其腐烂,他们也不会将这些东西无偿的送给别人。

"他那么做,只能引得大家更加的不会买他的东西"虽然他们可能会同情那些买不起吃的人,但是他们更加同情自己。

听了易天阳的话,阿奇尔似乎有些不敢置信不过想想,确实很有道理。

这不是易天阳在乱说。

首节上一节158/2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