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让你监国,竟成了千古一帝 第63节

  “公子,你是太子?当今大唐储君殿下?”武元华大着胆子问李福。

  “元华!”武夫人尖叫打断女儿的话,赶紧拽着女儿冲李福下跪,“太子殿下在上,民妇与小女,见过太子殿下!”

  武夫人的样子,终于吓到了武元华,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刚刚的举止,怕是已经僭越了,小脸瞬间变得一片惨白。

  “武夫人不必多礼,快起来吧,坐,请坐。”李福笑着落座,随手招呼着武元华母女,“昨日孤见你家二小姐的画和字很不错,正好我身边缺个女官,不知道武夫人可愿意割爱?”

  太子身边的女官,一般就是类似衙门里主薄的位置,但是却能够替太子做事,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武元华母女顿然被这消息给砸蒙了。

  不过武夫人明显是谨小慎微惯了,高兴过后又有些踌躇,“太子殿下,民妇小女愚钝,太子身边处理的可都是军国大事,小女年幼,怕会做错事,误了殿下大事!”

  武夫人还是懂得什么叫做伴君如伴虎,自己女儿得太子看重,虽然表面上看是好事,可问题是一旦要是出什么事,那可是要牵连自家的。

  武夫人虽然什么都不太懂,但是对于朝局还是有所了解的,李承乾的事情才过去多久,她当然知道眼前这个太子的秉性,对于李福这个太子能坐多久,她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万一要是李福触怒天子,怪罪下来,自己全家都得遭殃,而到了那时候……

  “母亲,孩儿愿意,孩儿愿意跟在太子殿下身边,还请母亲成全!”武夫人这边还没想到更多拒绝李福的话,武元华却主动央求起来。

  听到武元华的央求,武夫人见女儿自己都已经愿意了,她又不是个真的拿主意的,也就半推半就答应下来。

  等到母女二人回到侯君集府上,将此事告知侯君集的时候,侯君集彻底惊了。

  “哟呵,没想到你们母女还真是撞了大运,居然让太子给看上了,丫头,你这机会可要把握住了,以后说不定叔叔还要指着你吃饭呢!”

  武夫人闻言微微蹙眉,“大人,可我总觉得,这样不太好,元华才多大,跟在太子身边,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我们吃罪不起啊!”

  侯君集闻言大笑道:“嫂子,这个你就放心好了,若是元华真让太子看重,那大哥回京的事儿,就是太子殿下一句话的事情。”

  “你要知道,太子如今可是有建府的权利,他手下现在管着太子府,天策府,鸿胪寺,甚至我的兵部,他都有参与!”

  “尤其是他天策府中的造纸司、印刷司和制盐司,如今都是满城人尽皆知,尤其制盐司司正,那可都是他提点出来,我大唐第一位郡主司正!”

  “大哥马上就要入京述职,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只要太子答应,大哥留在长安,你们夫妻团圆,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第135章 武媚娘的由来听到侯君集这般说,武夫人才稍稍放下心来,也是侯君集说的有道理。

  女人到底希望自家老爷能够真的留在长安,不用再四处奔波,自己也不用带着两个孩子到处寄人篱下,所以也就没再说话。

  侯君集看武夫人点头,心头大石落定,他听到武夫人说起他们和太子的事情,就已经动了心思。

  李承乾现在是彻底没戏了,侯君集眼睁睁看着长孙无忌都快把女儿嫁给太子,他这位废太子党心里也着急啊。

  侯君集知道,长孙无忌已经改换门庭,把投注的重心从李承乾身上,放倒了李福身上。

  也就是说长孙无忌已经放弃了李承乾,转而支持李福,为此还准备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安排许配给李福当太子妃。

  侯君集不傻,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出抉择,李承乾指不上了,那就只能赶紧与李福搞好关系,所以李福去不去兵部报到,侯君集现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除了这个,侯君集想要跟李福搭上话,实在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机会。

  毕竟李福从不参加官员之间的宴会,连早朝都很少上,侯君集根本找不到和李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结果没想到自己家里的人,竟然给他创造出一个机会。

  从武元华身上,侯君集看到了交好李福的希望。

  虽然武元华如今年龄还小,但是已经有了美人坯子的样子,她能被李福看重,自己就能顺势与李福交好。

  东宫里,李明达蹦蹦跳跳进来的时候,意外发现李福躺椅后面的美婢换人了,换成了一个看起来就像是瓷娃娃般的小姑娘,比她看起来都小,正在给李福读着奏折文书。

  每当小姑娘读完一个奏折,李福才懒洋洋吐出“行”或者“不行”这样的字。

  “阿福!”李明达上前一脚踹在他躺椅上,“父皇开恩让你在东宫看奏折,可不是让你这么懈怠的!”

  “我怎么就懈怠了?”李福听到李明达的声音,连眼睛都没睁开,“我这不都听着吗,顺带着就处置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你咋这么闲,又跑我这儿来了?”

  李明达娇俏着哼了一声,看向一旁的武元华,“阿福,你这又是从哪里找来的小姑娘?”

  “什么叫我找来的,是我专门招来的女官,她叫武元华,人家可是荆州刺史的女儿,你可别小看人家了!”李福闭着眼睛介绍道。

  “荆州刺史?听着挺耳熟的。”李明达冲武元华点了点头,“嗯,你长得比长孙姐姐都好看,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阳公主?武元华虽然对皇室子弟不甚了解,却是知道眼前的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当今圣上养大,最疼爱的姑娘,于是赶紧冲李明达行礼。

  听着李明达和武元华说话,李福突然福至心灵,“元华,你这名字叫着拗口,你长得如此娇媚讨人喜欢,以后在太子府里,就叫媚娘吧。”

  “啊?”武元华闻言懵了一下,太子殿下总是说一出是一出,根本不给人思考的机会。

  “哟,阿福,你起名字有点功力啊,武媚娘,这名字听起来不错,也给我改个呗!”李明达闻言,居然也来了兴致。

  “你还是饶了我吧,父皇知道我给你改名,还不杀了我!”李福大摇其头,他才不敢胡乱给李明达起名,连外号都不敢,否则李二真的会发飙的。

  “没意思,起来陪我玩去。”李明达生生把李福从躺椅上拽起来,“最近有什么好吃的,赶紧给我做,我饿了!”

  “公主殿下,你饶了我吧,我这还在批阅奏折呢,没空陪你,你看我这忙得都没空睡觉了!”李福直接又躺下了,无论李明达怎么拉扯都不起来。

  “你个懒鬼,明明都让人家媚娘给你处置,你不陪我,多的是人陪我,不理你了!”李明达大发娇嗔,可是李福死活就是不起身,晋阳公主只能作罢,气呼呼回宫去了。

  李明达回到宫里面,直奔御书房告状,“父皇,阿福在东宫摆样子,都不陪我,你帮我修理他!”

  “啊?”李世民看着自己的小女儿,一脑门子问号,李福摆什么样子?怎么把自己的小公主给气成这样,他们不是最要好的嘛?

  “太子在东宫,是因为批阅奏折没空陪你吗?”李世民试探着问道,“那朕再给他少点奏折,让他多点时间陪你玩。”

  “切,提起这个就生气,阿福他怎么可能批阅奏折!”李明达气呼呼把在东宫看到的一幕,原原本本告诉了李世民。

  这逆子!李世民顿然感觉到头疼了,但是很快就意识到什么,“等等,兕子,你刚刚说,谁给太子读奏折,叫什么来着?”

  “武媚娘啊!”李明达随口说道,“父皇,你不知道,阿福太可恶了,他居然叫一个比我还小的丫头给他读奏折,你说他忙什么?”

  “武媚娘?”李世民瞳孔一阵放大,答非所问,“谁家的女儿,怎么进的东宫,知道吗?”

  “武媚娘吗?”李明达好奇看着李世民,“听阿福说,是荆州刺史武士的女儿,本来叫武元华的,刚刚阿福说她名字不好记,就改名媚娘了,对了,我让阿福给我改名他都不肯!”

  “原来她居然在哪里!”李世民喃喃自语着,完全没听到李明达后面的话。

  也是李世民没想到,自己一直让李君羡找的人,居然在东宫,而一旁的李君羡,此时也听傻了,看向李明达一脸的不可思议。

  当初为了寻找武媚娘,李君羡可是废了老鼻子力气了,百骑甚至半数的人都在找她,可就是死活都找不到这么一个人。

  而到刚刚,李君羡才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找不到,敢情是人家压根不叫武媚娘,之前一直都是叫做武元华,直到刚刚才换名字叫武媚娘的。

  “武媚娘,嗯,有意思,啊哈哈……”李世民也听出来了,摇头苦笑。

第136章 大获全胜

  “有什么意思!一个小丫头片子,父皇怎么也跟阿福一样,都对小丫头感兴趣?人家才十岁呢,哼!”李明达终于发现到,李世民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顿然不依着跑了。

  看到李明达离开,李君羡赶紧上前拱手道:“陛下,武媚娘既然找到,那是不是现在立刻将她缉拿入宫?”

  “缉拿?拿个屁!”李世民翻了个白眼,“人家是真的武媚娘吗?没听到刚刚公主说的,是太子给人改的名,真正的武媚娘人呢?”

  李君羡瞠目结舌,最后聋拉着脑袋不说话了,你是皇帝你最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李世民知道李君羡的脾气,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人家是荆州刺史的女儿,此事就此作罢,不要再盯着这个武媚娘不放了,想办法赶紧找找别的人!”

  “遵旨!”听李世民的意思,是不想找武媚娘了,李君羡也乐得轻松,不过一听还要找其他人,李君羡的脸又开始变得发苦。

  这找人真不是人能干的事情,一个郭慧,一个薛仁贵,百骑好些人都找的头都秃了,光凭一个人名想把人找出来,真的比大海捞针还难!

  李世民这边,知道了武媚娘真的存在,而且就在东宫,顿然有些心神不宁。

  当初李世民可是听了李福的心声,才想着要找武媚娘,想将这位将来会把李唐皇室斩杀一空,建立自己的皇朝,成为天下第一位女皇帝,提前扼杀在摇篮中。

  可没想到如今这武媚娘,居然已经到了东宫你,而且还是李福亲自给人家赐名武媚娘的。

  不过转念一想,李福既然知道武媚娘的为人,想必不会任由她胡作非为,想到这里,李世民的内心才稍稍安定些。

  另一头,气冲冲的晋阳公主,在后宫入口意外撞见了刚刚回宫的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和晋阳公主关系还算不错,李明达也知道新城公主最近正在被魏叔玉追求,两个人正打得火热。

  不过李明达从宫外回来,已经知道魏征的事情,看到新城公主,忍不住促狭问道:“咦,你怎么没去找你的如意郎君呢?”

  新城公主粉面一红,“兕子,你要再这么胡说八道,我就告诉父皇去!”

  “告诉父皇什么?说你想嫁给魏叔玉?”李明达越说越不像话,“行了,别遮掩了,宫里姐姐们都知道了,你以为瞒得过谁?”

  “不过你可要想好,魏叔玉的父亲可是魏征哦,那个老顽固,呵呵……”

  新城公主一听李明达这话,更生气了,“兕子,我再说一次,我跟魏叔玉什么都没有,而且我已经写信给他,郑重声明了我的态度,以后在宫中,我不想听到你说这个名字!”

  新城公主是真的恼了,刚刚在街上回来的时候,已经知道魏征的事情。

  堂堂国公,御史大夫,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在长安大街上戴着绿帽子裸奔,这要是成了他家媳妇,不成了天大的笑话吗?

  “哦……”李明达拖长声音,笑嘻嘻道:“看来你已经知道了,我就说嘛,不过你真舍得?也怪成彤那丫头,干嘛要跟魏征打那个赌!”

  “不!”新城公主用力摇头,“此事与成彤无关,是郑国公太过于小看人了,活该被教训,这样也好,本来我对魏叔玉就没兴趣,如此也让我能够有理由拒绝他。”

  李明达听新城公主这么说,知道对方是认真的,连连点头道:“如此甚好,走走走,不提那些不高兴的,我哪儿最近刚得了一件稀奇物事,一起瞧瞧去!”

  郑国公府门口,魏叔玉看到父亲落荒而逃的窘状,看着自家大门,那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结果意外等来了新城公主的亲笔信。

  魏叔玉本来欣喜若狂,还以为是情书,结果拆开发现竟是绝交信,整个人顿时不好了。

  魏叔玉的心瞬间就凉了,他本以为自己赢得了新城公主的芳心,可没想到因为自己老爹一次神助攻,把自己的辛苦努力全都化为泡影!

  大唐边境,松洲城外,高原上的局势已经变得非常紧张。

  自打禄东赞回到高原之后,就一直有大量吐蕃骑兵,持续出现在大唐边境上,时常与大唐派出的斥候发生碰撞。

  直到英国公与卫国公率领大军赶到前线,这才让松洲和秦州的局势变得稳定下来。

  但是稳定的只是百姓的人心,英国公和卫国公很快联系上,对大军进行了统一安排,两州之地的大军,分四路出击,开始有秩序的对边境外的吐蕃军队,进行压迫式推进包围。

  可是一连一个月过去,前线进展并不太好,加上辎重后勤还没抵达两州,李靖和李商量过后,暂缓进兵,不断派出大量斥候,刺探吐蕃的军情。

  结果没过几天,制盐司的精盐,在岑文本的亲自押运下,开进了李靖的军营中。

  当获悉这次岑文本运来的都是制盐司的精盐,足够大军吃一个月,而且后续还有更多的精盐即将送来,李靖一颗心终于定了下来。

  制盐司是太子府管辖的,太子既然派来了岑文本亲自押运粮草,那么就证明太子并没有忘记之前的约定,吐蕃之战在李靖看来,已经赢了一半。

  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好事成双成对的来,很快李靖就打探到,吐蕃的主将已经将军队集结,就在他正前方五十里处山脚安营扎寨。

  而此时,李的大军已经与李靖会合,两州的边军也都开赴战场,各处军队加起来超过十五万,已经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

  而且大唐的军队,如今已东西两面夹击的态势靠近吐蕃军队,而吐蕃军队对此一无所知。

  吐蕃军队无论是战力还是武器,都与唐军没办法相提并论,他们还居然选择在山脚低洼处安营扎寨,这简直就是送给唐军机会围歼他们。

  在英国公和卫国公的指挥下,十几万大军很快完成对吐蕃和合围,随后饱餐战饭,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扑吐蕃营地。

  吐蕃军队仓促迎战,面对吃了精盐,士气正足的唐军,吐蕃人完全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只一个时辰,就彻底溃败,主将被阵斩,其余军队或死或降,几乎无一逃出生天。

第137章 别像个娘们儿似的岑文本第二波辎重,都还没运上前线,歼灭吐蕃大军的捷报,就已经传回了长安城。

  “陛下,此次围歼吐蕃大军,我军大获全胜,阵亡人数仅三百余人,轻重伤不足三千!”

  “吐蕃此役被阵斩六万余人,伤者不计其数,余者全部归降,牛进达将军甚至阵斩敌方主将,收缴物资无数,吐蕃已经派遣使臣,向我大唐表示停战臣服。”

  “此战中,卫国公与英国公都曾表示,太子殿下制盐司的精盐,功不可没,士卒战力因此提升数倍都不止……”

  御书房中,鸿翎急使飞快将军报禀告给李世民知道,李世民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

  以不到三千人的伤亡,换取敌人十万大军,这不算大捷,算是什么?

  长孙无尽也不由赞叹道:“此番大捷之后,吐蕃人的心态应该彻底崩溃掉了,秦州与松洲边境至少五十年不会再有战事!”

首节上一节63/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