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让你监国,竟成了千古一帝 第60节

  【高句丽这个民族主体是扶余人,前身是周朝的外藩,定期要给朝廷纳贡,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进入半猎半农耕的生活状态,还有了筑城,俨然已经具备了封建王朝的基础。】

  李世民听得很仔细,但是边听边觉得震惊,事实上从李唐开国起,李世民就已经在不断派出细作前往辽东探查高句丽的情报。

  但是时至今日,李世民突然才发现,自己这边所探查到的情报,居然还没有李福知道的多,而且李福对高句丽的理解,竟是比自己还要深刻。

  【任何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长期留存,主要原因不在于这个民族的强悍,而在于他们的生存能力。】

  【比如匈奴,鲜卑,虽然一度非常强大,可是最终都消失了,原因就是他们只是单一的游牧民族,除了靠天吃饭没有别的技能,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但高句丽不一样,他们有游牧,但也有农耕,所以就保证了这个民族强大的生存能力,进退取舍非常容易,所以在对付起来,就没匈奴人那么简单。】

  【李二怎么说也是千古一帝,应该看出高句丽未来对大唐的威胁,所以才会一直都对高句丽保持警惕,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想着干脆把对方剿灭。】

  李世民听到李福这么说自己,心头格外震惊,不过他对覆灭高句丽,并没李福想的那么深远,纯粹就是不喜欢。

  尤其前朝的耻辱,让李世民如噎在喉,就很想狠狠打高句丽一巴掌。

  但是当他听完李福的心声,李世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眼界未免太窄了,纯粹为了报仇而去报复,格局太小。

  李福说的没错,高句丽这个民族,已经对大唐形成威胁,这个国家不趁早灭掉,等他发展壮大起来,绝对是大唐最大的劲敌。

  【李二这一代,大唐各个方面都算是提升到了一个极致,李治那个小屁孩所以才会在继位之后,才能够那么容易灭掉高句丽,铲除这块心腹大患。】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李治那个小屁孩灭了高句丽又不好好经营,几百年后几乎就在高句丽的位置多了个金人,又一百年后蒙古崛起,完成外族对中原第一次统一。】

  【最后就是满洲后金,崛起在高句丽的地盘上,建立中原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所以历史真的很神奇,兜兜转转,谁是谁非,真的没有一个最终定论。】

  李福的心声让李世民有些懵,什么乱七八糟的,除了李治外,别的都听不懂。

  但是李世民大概知道了,高句丽这地方,必须赶紧打下来,自己的决策没问题,只是眼下的时机可能不利于唐军行动,既然如此……

  李世民看着台阶下群臣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猛地大手一挥,“好了,都别争了,秦州和松洲方面,让边军坚守,左右武卫大军开始集结,准备兵发辽东。”

  李世民王霸之气打开,身上的帝王气息瞬间镇得在场群臣动弹不得,除了李福以外,所有人都不敢再乱说话。

  看着眼前此情此景,李福幽幽叹息一声,心声如潮水般涌入李世民脑海中。

  【唉,到底历史进程是不容改变的,李世民应该是要准备亲征高句丽,那么惨败就是必然的,对了,好像就因为这次败了,才给后世子孙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啥玩意儿,定时炸弹?那是个什么东西,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李世民很懵,很想揪着李福的头发问问清楚,这货为什么刚刚又说自己征伐高句丽是英明神武的选择呢?

  可自己刚刚做出决定,他又说自己会失败,特么不能一次说完嘛?

  但同时李世民心里很不服气,自己现在兵精粮足,打小小一个高句丽,怎么会失败?

  【要是没记错,李二失败的第一因素,就是因为路途遥远,粮草补给不到位,还有大臣们多对征伐高句丽持反对意见,所以隐患至此已经埋下。】

  李世民微微皱眉,但心中已然承认李福说的是对的,征伐在外,最忌粮草不济,再加上窝里斗,是最容易翻船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李二这老货非要御驾亲征,本来打个高句丽,派一员大将就能解决的事情,非要兴师动众,他在前线,谁还不事事请示,这在军前可以说是大忌。】

第128章 朝令夕改

  【再就是李二这二货喜欢信任不会打仗人说的话,要是没记错,高句丽降将高延寿等人给李世民其实出了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好像是让李世民直接攻打高句丽王都,结果被长孙无忌等文臣激烈反对,说什么不利于李世民的安全,简直可笑。】

  【李二这二货自己都认为高句丽的军队不是唐军的对手,却又稳扎稳打,自相矛盾的打法更让前线将士无所适从,不败才怪了。】

  呃……李世民有些方,他是准备御驾亲征的,可是一听大臣们反对的这么多,就一时没敢说出口。

  本来李世民的打算是想让大臣们同意东征,然后再让大臣们同意让自己亲征,可结果还没来得及说,李福居然连他出征后的结果都说出来了。

  以李世民对李福的了解,这家伙的心声虽然不知来处,但绝对都是对的。

  自己过于相信自己,但是到了前线那种地方,自己的存在对于唐军而言就是累赘,而高句丽绝非自己想象中那么容易打。

  如果说高句丽容易打,那为什么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都败了呢?

  李世民现在已经有所明悟,高句丽确实不能打,至少是现在不适合打,否则真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吐蕃那边骑兵冲下高原,大唐腹背受敌,遭殃的可都是老百姓!

  这么些年来,大唐好容易恢复点元气,可不能因为自己一时图痛快,而毁于一旦,所以此事还是要重新计议一番。

  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是王霸之气大开,“左右武卫开拔前往秦州与松洲,准备与吐蕃开战,高句丽那边,需要探查具体敌情,等情况他探明后,再做计较。”

  我去,还能这样啊!群臣一听李世民这话,瞬间都无语了,特么知道你任性,但也不能任性到这种地步吧!

  皇帝不是金口玉言,说什么就是什么,怎么到你这里就成朝令夕改了?

  不对,还不是朝令夕改,前一刻说后一刻改,特么翻脸都没你这么快的!

  大臣们内心里疯狂吐槽着,可是表面上却都纷纷恭维着说道:“陛下英明,臣等拜服!”

  李福瘪瘪嘴,对大臣们的举动,嗤之以鼻,内心里想的还是打高句丽的事情。

  【李二这选择算是中规中矩,不过高句丽肯定还是要打的,毕竟那些不服王化的家伙,留着始终会是个祸患。】

  【但李二绝对不能够亲征,亲征就会出大事,最好还是赶紧找到薛仁贵,有了那饭桶,这一战绝对稳了!】

  薛仁贵是谁?饭桶又是谁?李世民一脸懵,听李福这意思,好像只要有了这个人,高句丽被灭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照历史进程,老薛现在当兵没有?应该已经从军了吧。】

  【那货现在应该是目前大唐新生代最强的存在,除了李靖怕是没谁能跟他相提并论。】

  【历史上的他可不一般,但现在应该还是个少年郎,嗯,赶紧拉过来给我当苦力,然后好好培养,等李二挂了我就能用他灭高句丽!】

  逆子,老子还没死就已经开始惦记着老子死,有人才都不推荐给老子,简直就是个孽畜!

  李世民在内心里骂翻天,但同时还有许多激动,因为李福说的这个薛仁贵,竟然能够得到他如此赞誉,那绝对是一等一的人才!

  大唐如今虽然强者一抓一大把,可是毕竟都老了,而且像李靖那样能为帅的人才,除了李和唐俭之外,也没几个了,新生代更是没一个能入李世民的眼。

  所以李福将薛仁贵视为李靖的接班人,自然让李世民对其有了兴趣。

  这么好的苗子,不留在自己身边培养,给太子当苦力,那不是暴殄天物吗?

  所以李世民才不会给李福机会,薛仁贵他是收定了。

  “好,那就这么定了。”李世民直接大手一挥,“卫国公为秦州行军大总管,英国公为松洲行军大总管,牛进达、唐俭为副将,调拨武卫大军十万,分兵两路前往秦州与松洲。”

  李靖等人闻言,立刻轰然应诺,随后就朝李福玩味看了过去,咧着嘴笑了起来。

  李福翻了个白眼,“行了,卫国公,你别笑了,让人得慌,答应你的事情,本太子绝对会兑现,绝不反悔!”

  “这次你与英国公与吐蕃大战所用军饷粮草,本太子包了,但是战利品你们都给本太子留好了,可别贪墨了。”

  “这个太子放心,绝对不会少太子一针一线!”李靖和李闻言,顿时大喜。

  太子既然答应帮忙,那么接下来就只用放心大胆攻略吐蕃就行了,有太子做后勤,那绝对比户部那些官员更让人放心。

  “好了,没别的事就都退下吧!”李世民现在真有些头疼了,让众臣子离开。

  等到众臣退下,李世民起身看着辽东地图,心里莫名一阵难受。

  他又想起刚刚李福的心声,他是很想御驾亲征的,想超越隋炀帝,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可是李世民心中又有另外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不要亲征,亲征就是对整个国家,前线将士的不负责任。

  “唉,到底是可惜了,终究不能如杨广那般肆意妄为,也罢,让朕的将士们去征服它,也是一样的。”

  “对了,那个薛仁贵!”李世民突然心神一紧,赶紧招来李君羡。

  李君羡进来一听李世民要他找个叫薛仁贵的家伙,顿然有点懵,最近陛下找人真的有点多,而且找的人实在是奇怪,竟是百骑一个都找不到。

  “朕说的都记好了,这个人一定要赶紧找到,别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

  听李世民说得这么认真,李君羡不敢怠慢,赶紧答应退下,立刻召集百骑,将任务分派下去。

  三日后,李靖和李等人,率领十万大军开拔,太子李福代替李世民前往送行。

  等送完人回到东宫,李福意外看到李成彤和沈万三等在东宫门口,心头猛地一跳,快步上前……

第129章 看你怎么办!

  李成彤最近清减了许多,看着自己这个堂妹眼中倔强的眼神,李福忍不住上前,宠溺的刮了刮她的鼻子,“丫头,最近都没回家吗?其实不用这么辛苦的。”

  李成彤被李福的动作,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听到李福的话,却又执拗摇头。

  “太子哥哥,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超量完成了赌约,这次看朝堂上那些人,还能有什么话好讲!”

  看李成彤一脸趾高气扬的样子,李福忍不住哑然失笑,心中暗忖,这丫头不好惹啊!

  冲沈万三示意后,三人进了东宫正厅,分宾主落座,沈万三立刻开口禀告道。

  “太子殿下,按照郡主殿下的吩咐,最近市面上我们已经放出不少制盐司新制的精盐,大概有五千斤左右的样子。”

  “这五千斤精盐,属下都是分散在长安城各处盐铺中,刚流通到市场上,不到半天工夫就销售一空。”

  “根据小人最近这些时日的调查,发现购买过精盐的百姓,对咱们的精盐赞不绝口,而且没见一户人家吃了出现问题,所以接下来完全可以不限量供应了。”

  “嗯。”李福听完沈万三的话,看向李成彤,“制盐司那边现在什么情况,日产量多少?如果敞开供应,会不会有什么困难?”

  “太子哥哥,如今制盐司所有在长安的制盐作坊,已经完成了技术革新,加上新开的十二家新的制盐作坊,日产精盐可达五千斤以上,新开的盐铺也准备就绪。”

  “至于价格方面,我准备控制每斤精盐八十钱,这已经绝对低于市价,但我觉得有必要在赌约最后的这几天时间里,降价促销,以每斤六十文的价格进行限量售卖。”

  每斤八十文已经低于当前市面上的粗盐价格了,一旦降低到六十文,那就相当于市价的四分之一都还要少,看来为了赢魏征,这丫头是真的拼了。

  “太子哥哥请放心。”李成彤认真解释道:“即便是每斤六十文,制盐司都有得赚,但是因为还有两日我与魏征的赌约时间就到了,所以我准备从今日开始就不限量降价销售。”

  “嗯,你看着办吧。”李福首肯了李成彤的做法,“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成彤你可要好好感谢一下沈万三……”

  沈万三闻言,赶紧摆手道:“殿下这是说的哪里话,我本是太子殿下的人,能为太子殿下和郡主殿下分忧,是小人的荣幸。”

  “这个太子哥哥放心。”李成彤瞬间秒懂,“给沈叔叔的赏赐,我已经准备好了,不过我还是要感谢太子哥哥,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

  李福翻了个白眼,“一家人就不用谢来谢去了,你们赶紧忙去吧,忙完了我亲自给你们庆祝!”

  听到李福这般说,沈万三与李成彤喜出望外,立刻准备去了。

  天色刚刚变黑,大街小巷上,无数摊贩已经开始摆摊前的准备,不少百姓也走上街头,开始四处闲逛,每日的夜生活即将开始。

  但是与以往不一样的是,很快有一个惊天的消息,在长安城内传开。

  “出大事了,制盐司的盐铺,已经开始限量降价售卖精盐呢,所有盐铺都开张了!”

  “什么?制盐司的盐铺全都开张了?还是所有盐铺都开始卖精盐了?”

  “制盐司新开的盐铺,还有城里制盐司原有的盐铺,都开始卖了,快去买啊!”

  “终于等到了,之前那次就没买到,这次可不能够错过了。”

  “又是限量吗?那可得赶紧去买,上次真的是亏大了,我看到我隔壁家的,那精盐可真的细,比皇宫的盐估计都好!”

  “是是是,我也看到了,我亲戚给我做了顿饭,那精盐炒出来的菜,吃起来就是不一样!”

  “有这么神奇吗?哪还等什么呢,赶紧去买啊!”

  “哎呀,怎么又限量供应,别是又只卖今天就没了吧!”

  “不会,听说是这几天限量限价,也就是从今天开始,到明日盐价只有六十文一斤,等过了明日就恢复原价,到时候就是八十文一斤!”

  “啥,就算八十文一斤也比现在市面上的粗盐便宜太多了,走走走,快去抢啊!”

  整个长安城很快就沸腾了,无数男女老少,上至八九十岁的老翁,下到几岁刚会走路的小孩,只要是家里能动的,全部上街。

首节上一节60/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