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唉!”简主席年近六十,也不会天真的直接去找汇丰渣打做注定无用的商量。
“我倒有个法子,不过有些犯险!”冯爵士慢吞吞的说到。
简主席急忙追问:“赶紧说啊!现在都火烧眉毛了,还有什么犯险不犯险的!”
“民生党!”冯爵士带着一丝无奈:“政府眼下对陈友恭很是忌惮。我们若是鼓动民生党闹起事来,说不定政府就要退让。”
简主席想了想:“就怕缓不救急。。。咱们不接受托管,就支撑不了几天了。”
“尽力拖吧,实在不行就接受托管。”冯爵士叹了口气:“托管又不是马上就清算,汇丰渣打肯定也会尽量拖延,否则楼市快速崩盘他们的损失也会很大。只要在此之前,能逼得政府下狠心,托管改成担保,我们还可以再拿回来经营权。眼下只有这个法子!”
被逼无奈的本地华资银行,陆陆续续宣布接受汇丰渣打“托管”,挤兑风潮开始逐渐平息。
汇丰渣打组织人手,分别进驻各家银行接管经营,盘点资产状况,视情况调拨部分现金维持周转。
前期停业的银行恢复开门,让民众的焦虑情绪随之缓解。即便是依然排队限流,但眼看着有希望拿回自己的存款,绝大部分民众也就甘愿多等等。
普通民众并不能区分“托管”和“无条件担保”之间的差别,以为有汇丰和渣打两家出手,各家银行就可以避免倒闭。但大部分受到惊吓的人,也还是决定排几天队,把存款取出来转到汇丰渣打去,更为安心。
就在股民们以为,股市也可以喘口气转危为安时,又一波坏消息突如其来的出现了。
《和记证券、安华证券双双宣告破产清盘!》
《华利来证券被举报挪用客户股票,遭警方调查!》
第二百三十六章
连续多年的股市上涨,使得香江各家券商形成了一个共识,创设认沽权证只要能成功忽悠到股民买,那就等于是白捡钱。而三月份以来一波又一波的猛烈跌势,让这些券商们终于明白什么叫:“走多了夜路”!
在用尽各种腾挪方法之后,券商们开始排着队爆雷。。。
短短几天之内,就有五家证券公司被股民们手持认沽证逼得清盘破产,其中还包括四大洋行之一,和记洋行的证券公司。
大洋行的子公司居然也会破产?!
股民震惊之余,和记国际、怡和及置地等洋行的股票,引领了新一轮的股市大跌。
更让股民恐慌的是,华利来证券,为弥补自身资金缺口,擅自挪用部分客户的股票用于抵押甚至抛售换取资金。
这是一个没有实现电子化交易的时代,股票就真的是印有各种图案的纸质票证。只不过大家都是嫌麻烦,存放在券商那里,然后定期核对台账。
人和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信任了?!
大批的股民得知消息后,急忙冲向自己的股票经纪商,要不就是取出自己委托的股票,要不就干脆直接卖出了事。
“不能再犹豫了!”远东证券老板李福照猛的跳上身前的会议桌,瞪着通红的双眼,挥舞着拳头,大声疾呼到:“我们必须要行动!那个李明建的教普会的事情充分说明了,一味祈求政府毫无作用!只有采取行动,才是逼迫政府让步的唯一方法!”
“李老板说的没错!我们已经活不下去了,必须让政府立刻采取救济措施!”会议室里响起了大片响应声。
香江会主席施伦特坐在主席台上,跟一众董事会成员稍微交流之后,站起身来宣布:
“那好吧!各位,我们现在开始表决:香江会是否临时停市?”
《香江会宣布,股市无限期临时停市。施伦特指出,政府的不作为,已经给股民们带来了太多的痛苦!》
次日一早,各家报纸纷纷在头版刊登了这一重磅消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香江股市,在这一天按下了暂停键。
忧心如焚的股民们蜂拥至香江会大楼前,挥舞着手中的股票和权证,大声咒骂着不断冲击紧闭的铁门。砖石如雨,大楼临街一面的窗户一片狼藉。
警队派遣了大量人手赶到现场,却无力阻止,最终只好调来几部消防车,开动水炮为这个酷暑夏天里的人群降降温。
混乱失控的场面下,踩踏致死一人,十余人受伤送医。
“阁下!必须立即恢复股票交易,不能让股民们认为政府在庇护那些券商。而且,我们还需要迅速让股市跌落到底部。”
卓良坐在财政司夏鼎基的办公室里,冷静阐述自己的看法:“股票的价格足够低,所具有的投资价值就会凸显,吸引那些还具有流动性的国际热钱,放弃离开香江转而进去抄底。”
香江前期进入的国际热钱,到如今大约还剩下二十亿米元左右。但并非所有的热钱都是想走就能走。
投进股市的在大跌中损失惨重,面对巨额亏损,下决心割肉出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投入楼市里的则更尴尬,楼市暂时价格下跌的还不算多,但成交量却极度萎缩。不仅卖出去很困难,以股市和银行融资方式进行变现的路子也都被断绝了。
真正能有流动性可以出逃的,也就是进入的早,并在大股灾刚发生时就及时获利了结的那一些。
时至今日,香江政府高层对于股市完全就是一幅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救市是绝对不会救的。
卓良的想法非常合夏鼎基的胃口。这个时候的股市,就该是为政府所面对的外汇问题,贡献一点残余价值。
“有更具体一点的想法吗?比如说,如何在施伦特他们不配合的情况下重开股市?”
“立即由行政局紧急立法!设立证监专员,从财政司抽调人手临时接管香江会和各家劵商,先做到恢复正常交易。不要让股民们认为政府在包庇纵容那些无法履约认沽证的券商。”
卓良一副临时思考的样子,口中却条理清晰的一条条往外提出自己的建议。
“难点在于,对于现有香江会会员,以及那些认沽权证的处置。”
“我觉得,可以考虑把香江会改组为一家公司制交易所,原有会员资格转变成公司股份,那些券商们则按拥有的会员数量,持有相应股份。”
“无法兑付权证的劵商,全部破产清算,他们所持有的交易所股份就可以拿出来拍卖,筹集资金,让那些权证认购者得到部分补偿。”
“我认为政府还可以给予‘特许权’,正式确定这是香江唯一的证券交易所。这样的话,公司股份就会更值钱,权证认购者们也可以得到更多补偿。”
“政府也可以买下一部分股份,作为股东参与进去,影响和监控这家交易所的运行。后期再以证监专员为核心,组建起证监会,对股票交易进行监管,避免日后再发生类似于这次的大股灾。”
第二百三十七章
香江会的事,夏鼎基本来是随口问上一问,没想到居然能从得到一个让他感觉眼前一亮的处置方案。
听上去非常具有可行性!稍微完善一下,应该就是一个很妥帖的处置办法。特别是用特许权来给公司股份增值,真是一个很巧妙的想法。
但现在夏鼎基无意在股市问题上浪费太多心思和精力,问起了今天把卓良招来探讨的主要议题:“卓,你认为现在是实施自由浮动汇率的合适时机吗?”
“这取决于资金的下一步动向,阁下!不仅仅是国际热钱,还有数量远超于此的本地资金。”卓良皱眉忧虑到:“我很担心,已经有一部分本地资金开始避险,或者是进行套利操作。。。虽然已经尽量避免外汇流失的消息扩散,但这肯定瞒不过一些有心人。”
这也是夏鼎基一直以来为之忧虑的问题。正当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时,一阵敲门声响起。
“阁下,今天的外汇基金简报。”
夏鼎基接过秘书递上的报告,扫过一眼后,立即震惊的站了起来。
“八亿米元!!!”
顾不上卓良在场,他急忙抄起了电话拨过去询问:“为什么突然有一笔八亿米元被兑换了出去?!是谁干的?!”
“阁下,是有利银行,说是要为发行钞票做储备。。。”电话那头的外汇基金负责人不安的回答到。
“有利银行,孙强?!”
夏鼎基得到答复后,稍微安了一下心,情况并不是他所担心的那样。
有利银行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没发行过钞票了,但他们确实是有权发钞的。从情理上讲,他们先前累积的发钞数量几乎可以忽略。现在换成孙强当老板,想要大规模发钞来重塑有利的形象和影响力,也说得过去。
但眼下的时机却很不对!而且,拿八亿米元做备兑储备,也实在是太多了。这并不是现在发钞制度里规定的必要环节,只是发钞银行自己的风控措施。一般情况下,这个数字足够有利银行平衡发行两三百亿港元所带来的兑付风险。而有利现在的样子,要不是孙强自己存钱进去,那也就差不多该倒闭了。
夏鼎基微微思忖后,决定亲自询问一下。
“阁下!我向您保证,这笔外汇绝对不会离开香江。它们只会待在有利银行在汇丰开设的清算账户上,哪都不会去!”
接到电话质询的孙强坚决保证着:“事实上,我是发现香江即将面临流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所以决定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香江的金融稳定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夏鼎基对于他满嘴的胡说八道,一个字都不相信。直接了当的打断了孙强的蹩脚表演:“孙,我会记住你的保证的。而且想跟你强调一点:可以赚钱,但不能砸锅!”
挂下电话,夏鼎基转过头去,对卓良说到:“确实像你说的,有些人已经开始行动。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卓,你真的很出色!视角宽广,眼光敏锐,思维也很活跃。我准备停止你在其它部门流转任职,回财政司来担任我的特别助理,协助我一起应对当前的糟糕局面。”
挂下电话,孙强耸了耸肩,毫不在意自己被财政司当面揭穿炒汇渔利的想法。努力赚钱这么正确的事情,肯定不丢人的!
金融机构之间,有一套自己的清算系统。
汇丰是香江的清算行,各家金融机构都在他们那开设了一个清算账户。金融机构之间的各种往来,都可以用票据进行,而各种票据将被集中送到汇丰来进行清算。各家金融机构的进项和出项,轧差出来了负数,那才是真正需要进行现金调拨进行平账的。
同样的,汇丰在英伦设有分行,并参加那边的同城票据交换和清算。作为以“汇理”业务主打的渣打就更不用说,他们遍布欧洲、北米、南米、非洲的分行,提供了一个很便捷的结算网络。
港英政府的主要往来是通过汇丰来进行,外汇基金自然也是。事实上,有利银行从外汇基金兑换米元这一交易,实际上只不过是汇丰在两家的账户上分别调整了一下数字。
孙强在股市上的投资组合,套取出来的四十多亿一直都是存在汇丰的。一张转账票据,让这笔钱换到了有利银行在汇丰的清算账户上,另外一张票据,就把这笔钱转进了外汇基金的账户,而外汇基金名下的米元则被调整到了有利银行的户头上。
但这笔米钱,无论是在外汇基金名下的时候,还是被转到了有利银行,极有可能从始至终都存在于汇丰或渣打银行在英伦某家清算银行的账户上。这取决于现金和各种账目汇总出来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