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香江上 第77节

至于真正的重头戏,公用事业公司,孙强反而不顾汇丰的几次催促,把上市的事情拖了下来。表面理由当然是红磡隧道马上就要通车,等到通车后的财务表现核算出来,才能让股民们接受一个更高的发行价。

而实际原因则是,香江股市离最高峰还有点距离,其它产业需要熬过半年的破发担保期,必须提前抢在上升阶段圈钱,而公用事业公司则肯定是在主板上市,不存在保荐问题,完全可以留在越过山峰后用作推动下跌加速的利器。

田中角荣因为访华建交而在后世被华国政府无数次提起,但他本人归国后,却在议会里遭受了四个多小时的围攻责问,被称为“国贼”。

在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明确对侵华战争表示深刻反省,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这个时空则还要再加上一条,在钓鱼岛问题上做出了无可挽回的退让。

对于米国爸爸在琉球“归还”协议中没有列入,实际控制又在东南小岛手中的钓鱼岛,岛国政府还能怎么样?只能是底气不足在会谈中提了一句,被华国政府严词反驳了回来后,就此灰溜溜的不再提起这茬。

为此,岛国分舵少不得又拿出一部分拍AV的利润,支援几个头缠白布的保钓分子,喊着天诛国贼,冲击一下首相官邸。

对于岛国与大陆建交,已经当上行政院长的尼古拉,公开表态到:“近代华国的苦难,大都是由岛国造成的!”

他亲生母亲是被岛国军机炸死的,父亲以德报怨善待岛国人的诚心,现在也被如此辜负和侮辱!

看来,李明建暗示的《甲午战争》,于公于私都非拍不可了!

第二百章

清晨,薄雾如纱笼罩着海滩,一个贫穷渔家女儿打扮的女童,吃力的拎着一个小竹篮,小心翼翼的不时弯腰捡起几个海贝。在她的身后,几位黑瘦的渔民正在合力推动着一艘老旧的渔船入海。伴随画面的,则是一声声的海浪声。

影院中的观众们,在黑暗里静静的观看着影片。就眼看着那个只有四五岁大小的幼稚女童似乎听到了什么,放下竹篮,一脸疑惑的转头望向海面。

电影镜头随之陡然拉升,在画面的尽头远远显露出海天交际之处,几艘风帆战舰所勾勒出的黑影。

。。。

作为九十年代的优秀作品,《鸦片战争》的拍摄技法、构图、故事演绎方法,都远超这个时代。场面壮观的舰炮齐射,节奏紧凑的宏大历史叙事,一切的一切,对于还完全没有现代电影洗礼过的香江市民,所形成的冲击和震撼难以用词语描述。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只看过那种用几块画幕围一围,几个演员在狭小的角落里嘀嘀咕咕打打闹闹的场景,有座荒山野外的实景都算难得。在后世观众眼里完全出戏的拍摄画面,他们都看得津津有味,在这样的画面下自然是全程都心神被摄,随着场景变换,沉浸在林则徐从金銮殿奏队领命到赴粤禁烟,再转到英伦议会的瓷瓶砸碎,战争爆发,最终以林则徐发配西北,香江割让告终的历史进程之中。

片尾,当在发配路上的林则徐,蓬头垢面的回首东顾时。镜头又回到了开始时的场景。

小女孩丢下篮筐,飞快的奔回海边的民屋,那里是她的家。。。

“小河弯弯,向南流。走到香江去看一看。。。”

由清亮的童声起头,在浸满了哀伤情绪的低沉男女合唱加入后,影院里的观众们也不由自主的开始低声附和着哼唱起来。起初是不时有抽泣声夹杂其中,到得后面则是嚎啕的哭声成了主旋律。

进入十月的香江,是属于《鸦片战争》的香江。

无论是股市涨跌,还是赛马结果,都丝毫不能跟《鸦片战争》争抢版面。

除了今日股市等几份纯专业报纸,其它任何一份报纸,通篇连牍的全是鸦片战争的剧照,剧情介绍,历史背景说明之类的东西。

电影院前日夜排着长队,无数的观众等着重新看第二遍,第三遍。。。

“真该死!”麦理浩完全失去了作为尊贵的女王代表,一名爵士的风度,怒吼着冲着姬达大发雷霆:“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禁止这部电影的上映?嘉和偷偷拍出这么一部片子,你掌管着政治部,却一点都没察觉到?!你这是失职,是在犯罪!”

“阁下!”姬达的脸色一片苍白:“香江没有禁止影片上映的法律,我们平时也不会监视电影上映。长城电影公司一直以来都在放映内容敏感的影片,政府从来没有插手过。这一部影片,嘉和公司是在偷偷在东南小岛拍摄的,上映前并没有做任何宣传,当政治部发现有问题时,已经上映了好几天。民众观看的风潮也已经形成的情况下,强行禁播只会让形势火上浇油。”

“我不想听任何解释!我只看到全香江到处都在唱那首《东方之珠》,而我在看完之后居然也对渣甸和整个日不落充满痛恨!这样一部蛊惑人心,煽动仇视英伦的电影,竟然就在我眼皮底下拍摄出来并公开上映了,真是让人难以置信!香江到底还是不是由英伦所统治?!”

正牌辅政司罗乐民就站在一侧,对于本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被副手承担过去,一点愧疚的意思都没有,只是眼观鼻鼻观心的装透明。眼看着抢了自己位子的麦理浩如此失态,他心里甚至还有那么一丝幸灾乐祸的快意。这种殖民地管理经验不足的外交官,表面看着光鲜,真遇到事情就露出原本的成色了。

财政司夏鼎基也在场,但他从来不插手政治事务,对这事也没什么发言权,只是略有同情的看着倒霉的姬达在那里无辜的承受着怒火。

律政司罗弼时同样是政府核心官员,而且自从戴麟趾时期,政府最高层会议都会通知他参加,这几年下来也形成了惯例。

“阁下,请息怒!”罗弼时觉得这样一味责骂下去不是办法,很富有责任感的站了出来:“我们首先得承认,这部影片的水平。。。呃。。。完全超出了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电影。没人能提前想到香江这个地方会出现蛊惑性如此之大的电影,才会对这方面的防范有所缺失。”

罗弼时先替姬达,或者说是所有政府成员解脱了一下责任。接着抬眼扫视了一圈在场众人,郑重的说到:“但诸位也都应该能清楚的感觉到,我们最近在情况掌握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些华人官员们对于我们的忠诚正在减弱。而出现这个状况的根源在于,很多人对于香江的未来存有疑问。”

第二百零一章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就算是几扇窗户都敞开着,也抵不过十几根燃烧的烟支不停的往空气中释放呛人的烟味。

经过长时间的思索,梁书记伸手掐灭了烟头,沉声说到:“我把同志们的意见总结了一下:首先,形势总体上可以说很好!《鸦片战争》上映以来,极大的鼓动了香江人民的爱国情绪,再加上前期‘殖民地’争论所得到英伦必将放弃香江的结论也被广为接受。同志们的意见很一致的认为,港英政府的统治遭受了重大打击。”

“为港英政府效力的那些华人官员,也普遍出现了怠政心态。不少人无心公务而把心思放在了炒股上,很多办公场所在上班时间公然集体收听收音机播报股市行情。这充分说明港英政府的威信和组织性正在快速跌落。”

“另外,嘉和以前被孙强控制的时候,整天就拍一些低级庸俗甚至艳情的影片,跟华联日报的风格如出一辙。去年底,孙强失去了控股权,嘉和的风格顿时转变,投入巨资精心拍出了《鸦片战争》这样一部令人惊叹的佳作。邹老板这位充满爱国情怀的人士,我们非常有必要大力进行团结。嘉和现在是香江第一大电影公司,能够如此旗帜鲜明的反对港英殖民统治,是我们在宣传战线上的重大胜利!”

“同志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这部影片是在东南小岛拍摄的,或许跟前朝有一些不清不楚。但若果真如此,那东南小岛又目的何在?!常凯申那个人卖国唯恐卖不出好价钱,总不可能平白跑到香江来反对港英政府的殖民统治吧!”

梁书记皱眉考虑了一小会儿,终于下定决心:“我的意见是,就按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向内地详细汇报当前香江的形势,并请示后期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时,我们也不能就这么被动等待,应该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反港英反殖民的爱国运动。”

“对此,大家有没有其它意见?”梁书记说完,便目光一个个人的看过去征求意见。

香江分社在香江当然也有一套组织体系,即使在六七之后遭遇到了严重破坏但根基犹在,也在工联会和爱国工商界中拥有巨大影响力。

罗祥意识到,这种时候不能因为顾忌保密问题而影响到组织对于形势的准确判断,于是抬起头:“书记,我这边了解到一个情况需要补充。《鸦片战争》上映前没有做任何宣传,但孙强通过一个叫做‘居民互助会’的组织,大规模免费分发了很多电影票。这才使得香江民众在短短几天内就形成了观影风潮。我不确定孙强是仅仅在替嘉和做宣传,还是在这件事中扮演了什么其他角色。”

居民互助会,梁书记是知道的,一个规模很大的社区义工组织。以内地的标准来看,这种松散的团体谈不上什么凝聚力,更不具备什么战斗力。所以他对此并不在意,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孙强身上。

“孙强还是嘉和的股东,在不方便公开做宣传的情况下,通过赠票来吸引观众,我觉得也算不上特别奇怪。但你的顾虑也有道理,我们很有必要关注一下孙强的动向。”

这次宁虹依旧在负责做会议记录,眼看领导们提到孙强时如临大敌般的凝重神色,脑中晃过那张随意从容的笑脸,不由暗自轻叹了口气。

钻石山片场的办公室里同样烟雾缭绕。

“这口锅,我邹某人当仁不让,必须要背!”

邹老板的面色异常凄苦:“嘉和是孙生半卖半送给我的,现在又附送这么大好的爱国名声给我,我。。。我要是不接下来,就太对不起孙生了!”

说到最后,邹老板把手中的烟头摔在地上,狠狠的跺脚踩了上去。

何制片抬起眼皮瞅了一眼,什么话都没说,继续低头抽烟。

话是说的好听,可若是有一丝摆脱干系的机会,他这一位仁义的老搭档就肯定不会如此仁义!

孙强掌权的时候,成立了一家嘉和东南小岛公司,两人都是知道的。只是那家公司既无资产也无人员,两人一向都以为只是个没有运作的空头公司。直到掌管着亿达影城的何制片临时得到通知,全面上映《鸦片战争》,两人才从东南小岛公司的档案里翻出了一份压箱底的“合作协议”,刘在明全额投资拍摄这部片子,无论亏赚都与嘉和无关。

拿出这份东西去登报澄清?

不说现今民情汹涌,这样干会搞臭自己名声。最重要的是,别人不会相信啊!只会是认为嘉和弄了个蹩脚的方法来搪塞,说不定会更加惹起港英政府的怒火。

唉!可怜两人这几年辛苦经营,好不容易创下的大好局面。就不知港英政府会拿出什么招数来收拾嘉和?!

眼看嘉和前途难料,何制片此刻考虑的更多的是,自己要不要跳船? 拿自己手中的嘉和股份换成亿达影城的。从此跟老搭档分道扬镳,安心做好孙生的狗腿。

两人都不知道的是,这部片子的的确确就是他们投资拍的,只不过是在另外一个时空,临近九七时向大陆表忠心。

第二百零二章

查博导伏案疾书,胸中自有雄文千句,正在化成妙笔生花。

沈副社长面带忧虑的坐在一旁:“几份约稿都已经取回来了,我仔细读过,全是按你的要求,理性、客观、中立。咱们这一期评论怕是要惹出大争议来啊!”

查博导恰好写完一段,放下笔活动着自己的手腕,笑着说道:“咱们的读者都是社会精英人士,见识自然跟那些井市之徒不一样。咱们的立场客观中立,不盲目迎合民粹,才能体现出自身价值嘛!”

在香江现今充满反英反殖民情绪的状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理性,查博导很为此而自得,这让他很是找到了对于庸俗市民们的心理优越感。

查博导觉得,殖民统治当然不能说就是好的,但要是比较起被红色浸透的内地,香江还是可以算一片乐土的。

就像自己构思的那个小太监的故事里,出家为僧的福临,留下祖训“永不加赋”,这种仁政就足够让我大清拥有合法性了,连少林寺也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和保护。那些李自成、吴三桂、前明公主阿九、毛文龙皮岛余孽之流都只能是些成不了事的配角和丑角。可惜最终没写出来教育民众。

也就是因为“永不加赋”这项仁政,饱读诗书忠义传家的查家才会积极出仕我大清。超脱盲目的民族主义,这算是老查家的优秀传统啊!

我大清只有那个“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雍正最是残暴不仁,所以被跟查家世代姻亲的海宁陈家串了种。。。自己也是以这个野史做背景,写出了第一部武侠小说。

在麦理浩失态大怒的情况下,罗弼时挺身而出,让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姬达解脱了窘迫。

对此,姬达一丁点感激都欠奉。

他本来就是无辜的,麦理浩的迁怒只能说明这位港督的不称职,而不是他姬达的问题。这一点所有在场的官员心里都很清楚。

首节上一节77/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