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香江上 第74节

孙强心情愉悦的安排华泰投资慢慢出手前期扫货收集来的大批认沽权证,给儿子们赚点奶粉钱。随即反手乘着整体股票价格和认购权证行情暂时的低迷开始持续买入,准备再赚点小妾们的首饰胭脂钱。

香江股市疯牛行情还没走完,这一次的风波虽然看起来闹得挺大,但实际上对股市的影响有限。

那些不是上市公司,被拿到大量证据的小厂商才是孙强决心坑死的目标,孙强故意没去收集那些上市大厂商的相关证据。年前就开始了诉讼,得到消息的几家大的制衣厂商必然会进行清理。就算最后没能完全脱身,顶多也就是接受罚款赔些钱了事。

另外一个更根本原因是,随着米元持续下跌,大批国际避险资金正在源源不断的涌入香江。这些热钱当然会往流动性最好,近几年表现惊人的股市集中。股市游戏,买入资金的增减最重要。只要米元继续下跌,英镑继续升值,那么现在还跟英镑锁定汇率的香江就是国际热钱涌入地,股市就必然还会上涨。

纺织业和针织制衣业的麻烦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等市场情绪冷静下来后,就会避开这两个产业,转而把资金投向其它产业的公司股票。而繁荣的地产业,当然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也就是说,地产泡沫会比原时空吹得更大一点。破灭起来也会更加壮观华丽。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三月初,黄代表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阐明香江和澳门是被英葡两国以不平等条约强占的华国领土,不适用反殖民宣言,要求将两地从殖民地清单中剔除。

《震惊!大陆认为香江不是殖民地!》

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卖报纸的《华联日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炒作。围绕“香江到底是不是殖民地?”这个问题,连续多日占用大量版面刊登相关文章和报道。

从常识上来说,所有人都会认为,香江是殖民地是一个确凿无疑的事实。但联合国反殖民地宣言所定义的“殖民地”却是指本应拥有自身主权而被殖民者剥夺了的地区。

华联日报这种混淆概念,引发香江市民对于大陆政府误解的做法,当然引起了香江分社的极大愤慨。

而后,左派报纸便开始对此进行了长篇累牍的解说,并火力全开的批驳起孙强周石欺骗民众,炒作话题卖报纸的卑劣行为。顺便的,也开始一桩桩的抖露孙强以往的斑斑劣迹。

“这样搞下去,以后说不定会来个‘十评孙强’啊!”

有心理准备的孙强只能是如此自嘲。

但不惹出争议就不足以把这个问题炒热!原时空中,这件事在香江近乎毫无波澜,白白浪费了一次对香江市民灌输主权概念的机会。孙强却准备借此把自己的计划往正式启动推进一大步。

时间已经不多了。组织上、经济上、舆论上、外部环境等各方面的准备都已就绪或者是正逐步展开,思想上的动员也要跟上才行。

借着这次反向操作,孙强要达到的目的很明确:把“香江正处于殖民统治下”这个已经被香江市民习惯性接受的现状,重新翻出来,让它从被漠视变得非常刺眼!另外,还要给香江市民们注入一点信心。

左派报纸销量有限,对孙强的计划产生不了太大的实质性干扰。反而是因为他们的强烈反应,撩起查博导等一干右派的热情。紧随其后的通过时评加入了论战。

香江报业同仁们早就明白了,民族主义是最廉价的卖报纸法宝,整体都倒向了这一边。现在逮到了机会,当然更是不遗余力的大肆贩卖激情。

几天以后,在华联日报和暗中控制的两家报社的引导下,舆论焦点就从联大殖民地定义问题,转到了香江是殖民地这个现实状况上,并开始延伸至香江的未来。

“宗主国最终要放弃所有殖民地,这是反殖民主义宣言的核心。联合国《反殖民主义宣言》通过时,没有任何国家反对,英伦同样没有。作为香江市民,最需要明白的事情是:英伦已经做好了放弃香江的准备!”

民生研究院院长陈友恭的文章一经刊发,就成为一颗巨大的心理炸弹,引发了巨大的震撼。

紧接着,各家报纸纷纷开始对英伦战后放任各个殖民地独立的历史进行介绍。

仿佛一夜之间,在香江市民眼中,英伦的统治就从稳如磐石,变成了日落西山!

左派爱国人士大受鼓舞,香江回归祖国怀抱并不遥远。而右派们则开始惶恐,是否很快就要面临再次出逃的悲惨局面。

查博导奋笔写下了时评专栏文章《香江未来出路在哪里?》,自诩为香江全体市民的代表,很是发了一通牢骚。却不知道,孙强也是给这些右派们留好了位置的,只是在借大陆的虎皮来逼他们上船。

麦理浩直到现在才想起来,孙强不仅是公用事业公司的董事长,同时还拥有香江最大的报纸,对社会舆论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所以,他很快的调整心态,将孙强从一个移动钱包,转变成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对象。所以,将孙强单独召到了官邸亲自出面会谈。

“孙!最近的局面让我很为难。”麦理浩勉强挤出了不失风度的微笑:“我相信你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是的,阁下!我对此深感担忧和不安。”孙强一脸的感同身受,仿佛自己只是个充满善意的旁观者。

麦理浩盯着孙强,凝重的说到:“令人尊敬的外交大臣休姆爵士曾经跟我提过,到香江后可以听听你的想法。对于眼下的局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尊敬的总督阁下,我想您肯定是有所误会。”孙强带着些许惶恐:“华联日报社的经营完全遵循商业规则。最近的事态发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只是一个商人,并不关心政治。对于我个人而言,最重要的产业公用事业公司在汇丰的支持下,一直在跟政府紧密合作。”

麦理浩仔细的观察着孙强的神情,试图判断他所说的话有几分真实。孙强提到的公用事业公司,倒是让他对此有几分相信。毕竟,怎么看公用事业公司所代表的利益,都不是区区一个华联日报社所能比拟的。而华联日报社的管理层,又一向以追求销量不择手段著称。

或许,真的不是孙强蓄意谋划的。。。

“那你觉得,社会舆论能很快冷静下来吗?”半信半疑的麦理浩把球又给踢给了孙强。

孙强拍着胸脯保证到:“当然!只要没有人蓄意鼓动,民众的热情很容易消散。只要抛出一个新的热点问题,他们的关注度就会马上转移。”

一张一驰,才是文武之道啊!

第一百九十三章

孙强最想抛出的热点议题肯定是腐败。但腐败的责任也是港英政府的,现在抛出来就不是转移舆论焦点,而是落井下石。孙强可没有暴露自己的打算。

而且,港英政府如果足够聪明,很可能干脆就真的大刀阔斧的搞一轮反腐,借几颗人头来博取民众好感,树立威信,反而是帮他们走出困境。所以孙强觉得还是押后到,港英政府的声望已经低迷到不足以承受大量腐败事件曝光的冲击的时候再说。

那就开始讨论现实民生问题好了!

早就准备好了的《新市镇开发计划》及《未来十年公屋建设方案》被民生研究院连续抛了出来。

港英政府连忙非常配合的接招,很快宣布接纳两项提议。直接纳入本年的工作计划之中,尽快完成详细方案的制订和审核,争取早日付诸实施。

一唱一合的用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议题,抢占各家报纸的主要版面。

这等伎俩用来哄骗普通民众绰绰有余,但洞若观火的人也有不少。

“这个孙强真是反动到顶!”

梁书记愤怒的顾不上领导风度,激烈的拍着会议桌。

在香江分社的同志们努力工作和广大爱国同胞的积极拥护下,好不容易才把孙强为首的一小撮反动派发起的,对大陆的抹黑行动打压下去。正当舆论形势变得对港英政府不利时,狡猾的敌人就开始玩起顾左右而言他的把戏了!

偏偏华联日报的发行量,比其他所有报纸加在一起的销量还大得多。靠着嗓门大,生生把当下的舆论导向了讨论什么新市镇和公屋。

而其它几份报纸也都附和着转移了话题。香江分社安排了几个编辑在李明建的香江教育报“帮助工作”,这次汇报回来的情况是,孙强特意给李明建打了招呼。

只有三万多份销量的左派报纸,就算坚持就殖民地问题持续发表文章,也硬是被弄成了有理没人听。

这让梁书记一口气在胸里憋得要吐血。

“同志们!这个孙强是铁了心要做港英走狗,我们不能再对他抱有任何幻想。必须要采取一些措施,狠狠打击他的嚣张气焰!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会议室众人陷入了沉默,纷纷开始考虑有没有什么好主意能拿得出手。

来香港已经一年多的宁虹,正担任本次会议的记录员。握着钢笔的手指在过度用劲之下,呈现出青白的颜色。她死死咬着嘴唇,脑中不停的盘旋着念头:“真的无法挽救了吗?!”

赴港工作之后,她确认了这个孙强就是苏黎世那个带着轻松笑容的孙强。心中绝了念头,再加上驻外工作纪律约束,让她没有了跟孙强联系的想法。

除了几次重大活动,香江报纸上极少有关于孙强的报道。孙强这一年也没弄出什么值得香江分社讨论的事端。所以,这次会议还是她第一次接触到直接针对孙强的讨论,但却是一个盖棺定性的评价。

“梁书记!”罗祥犹疑了一会儿,出声发言:“这次的事情可能并不像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引得舆论整体转向的那篇陈友恭的文章,也是在华联日报头版刊登出来的。我总觉得孙强的行事逻辑很怪异,肯定隐藏了些什么东西。”

作为自己系统里具体事务,罗祥不能直接告诉梁书记的是,他安排的情报员,已经在孙强的支持下发展出了一个庞大的基层组织。这个组织从性质和指导思想上,都不能说跟内地有什么直接关系。但从孙强的安排来看,明显是有引导着左倾和亲内地的意图。左派报纸将近五分之一的销量,其实是这个组织创造的。

见惯了表面伪装这类事情,罗祥并不会简单相信孙强表现出来的样子,反而认为暗地里搞出来的东西更可能代表真实。

行事逻辑怪异?那是因为孙强是个神经病!

梁书记好悬没有把这话说出口,如果他知道DND的话,铁定把孙强划入混乱邪恶阵营。

“罗祥同志!你这是在为一个反动派辩解!”梁书记非常严肃。

罗祥连忙摇头:“我的意思是,或许可以再观察观察。李明建是坚决反对港英政府的。我还有个新消息,一位叫李原平的爱国商人,最近开始大量从内地采购烟叶,外贸部门对此很重视。而这个李原平,恰好又是孙强创业元老李瀚的儿子。身边不少人是反对港英,心向祖国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难想象孙强自己的立场就会是表面上的那样。”

李原平在去年十月参加广交会,确认能采购到烟叶后,立马就在新界屯门购置了一整栋现成的工业大厦建厂。有了前期在东南小岛办厂的经验,从管理和技术人员到设备清单都是现成的,新厂仅用三个月不到便运转投产。

在经历了六十年代末连续几年的外贸衰退后,最近这两年华国大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但外汇储备依然徘徊在几千万米元的水平。

李原平长期大宗采购烟叶这种高价经济作物,还不计较烟叶质量,连碎渣边角料也肯收,统统按重量付钱。对于急缺外汇来源的大陆来说就很值得重视。

首节上一节74/1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