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才大明星 第382节

  在场的华国人闻言,拳头都不禁握紧!

  是啊!不论在什么方面,我们汉语都是完美碾压英语的,凭什么英语就会成为世界通用语?

  而他们之前在这个棒子国的记者说出这一点时,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觉得不妥的地方!

  难道这不才是最可悲的地方吗?

  棒子国的记者脸已经气得通红,仿佛要将牙齿咬碎一般,低吼道:“你们华国的汉字的确博大精深,但英语不论是在平日的交流上,还是难易程度,都更适合成为世界通用语!这一点,是你们汉语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呵呵呵。。”陆广博不禁低声笑了起来,但在这空寂的房间中,却显得那么空灵与...刺耳。

  “你笑什么是笑?!”棒子国记者一脸愤怒的道。

  陆广博摇了摇头,说道:“你的借口,让我觉得十分滑稽。英语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国,真的是因为它简单、易懂?呵呵呵,难道不是因为镁国‘目前’是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世界大国?”

  棒子国记者嗤之以鼻,道:“就算如此,那又如何?”

  陆广博没有说话,但是站在台下边缘的苏云却突然开口:“那世界通用语最终,必将是华语。因为中华之崛起,势在必得!”

第五百二十八章 出糗

  中华之崛起,势在必得!

  苏云的声音之霸道,霸气,响彻整个会场,回想在每个人的耳边。

  所有的科学院院士,站在台上的数学部院长陆广博,坐在台下的华国记者,瞬间全身都不禁热血沸腾起来!!

  在场的每一个华国人毫无疑问都是爱国之人,但他们也已经在如今这个年代,逐渐被一种形式所同化。

  例如当棒子国的记者大喊,英语将会是全国的通用语,所有人,包括在场的华人,潜意识的都认为这个人说的没错,因为当今国际形式就是如此。

  用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英语也逐渐更加趋近于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

  原因是什么?真的只不过是因为英语学起来很简单吗?

  不,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镁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国。

  如果镁国的国际地位、国家实力没有那么的强,那么英语是否会有如今的地位,就足够让人深思了。

  虽然所有华国人都不会怀疑如今的华国,正在越变越强,发展也在愈来愈迅速,逐渐成为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发达国家。

  但华国距离镁国,还有着绝对性的差距!

  这不仅仅是事实,而且还是每个人最根本的认知。

  毕竟,镁国已经只身挤入了世界第一大国的行列,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而华国,却只不过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罢了。

  华国想要超越镁国,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或许根本就无法做到。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基本上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华国人的心中。

  所以,当苏云说出:‘中华之崛起,势在必得’的时候,他们心里才会那么的震撼,兴奋,激动!

  台下几个科学院的院士早就急的满脸通红,手心冒汗,就差大声吼出来:说的好!

  然而,这里是新闻发布会,苏云敢说,但他们自然是不敢大声喧哗的,而且还是这种携带私人感情的怒喊。

  苏云的话让整个会场都瞬间急躁了起来,一些外国的记者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这是谁?”

  “怎么就突然插嘴进来了?”

  “难道是科学院的院士?”

  “不,应该不是,我在华国待了这么多年,还从没听说过这么一名科学院的院士呢。”

  “没错,如果是科学院的人,肯定不敢说出刚才那样的话。”

  “那究竟是....”

  陆广博撇了苏云一眼,虽然苏云突如其来的插上那么一脚,但是这次,他却连眉头都没有皱,反而心里感到一阵暗爽。

  虽然现在是新闻发布会,而且还是面向全世界各国的大型新闻发布会,但刚才苏云所说的那番话,任何一个华国人听了,都会忍不住拍手称赞,更不要说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了。

  看着在场的那些华人的面孔,陆广博不禁淡淡的笑了,一阵感叹:或许,这就是咱华人吧,一点点自豪,一点点骄傲,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人的一种自私的包庇。

  没错,苏云说的话,或许是有那么一点点狂,在这种场合下,或许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合适。

  但是,咱们华人就觉得说的好!说的合适!咱们华人就是爱听!

  ......

  苏云的话让华人们都高兴、兴奋了,但是在场的许多外国记者们却是纷纷恼火了起来,尤其是之前那个找茬的棒子国记者。

  “呵,什么时候,一个无名小辈也能登堂这里发言了?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场合吗?你的发言可以代表整个华国吗?”棒子国记者对苏云怒目而视,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苏云一连淡漠,一点儿也没被他的话给唬住。

  “我是土生土长的华国人,我说的话不能代表整个华国,难道你说的话就能了吗?别人英语是不是全国通用语,连人镁国自己的人都没发言,你就先搁那儿嚷嚷起来了,难道你是土生土长的镁国人?你有啥资格在哪里比比比比比?”

  苏云一口气说的棒子国记者当场就愣在了那里,在场所有的记者又开始议论起来。

  “这人究竟是谁啊?素质这么差,还骂人!”

  “是啊,这种人,究竟是怎么进到科学院来的?”

  “不是说华国是友谊之邦吗?这种人就进入科学院,难道不是给华国蒙羞吗?”

  “就是就是...”

  陆广博看了苏云一眼,发现他一脸淡然,完全没有在意周围的人发言,心里不禁松了口气。

  他抬起头,看向身前的那个棒子国记者,冷漠的说道:“我想我之前已经说的够明白了,这里是华国,是我们华国最高科学院的新闻发布会,在这里我们只会说中文,如果你听不懂,也行,出去。但如果你想来,也行,学会中文。”

  “那么,对于这位来自棒子国的记者朋友打断我一事,虽然我有过事先说明,但我们华国本乃友谊之邦,自然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所以这件事,就这么算了,我们继续开始提问吧。”

  陆广博短短几句话,就将自己的立场给站的清清楚楚。

  并且,还用‘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这种话,仿佛在说这个棒子国的记者就是小人一样,并且还要原谅他们这样的小人。

  一瞬间,就将整个华国是友谊之邦体现了出来,而棒子国就是小人也描述的淋漓尽致。

  苏云在一旁都不得不感叹,这个陆广博,虽然是搞数学的,但别人好歹也是当上了科学院院长,在语言措辞方面,虽然不说登峰造极,但处理这些问题的手段,简直不要太高明。

  此时,那个棒子国的记者气的脸色已经发黑,整个人浑身都在颤抖,眼神变得无比的凶狠,就像是一头饿狼,在盯着自己的食物一般死死的凝视着陆广博。

  发布会又重新进行,但此时,这个棒子国的记者肺都快气炸了,哪里还有心思参加什么记者会?

  在所有人的目光下,棒子国的记者冷哼一声,起身离开了座位,和他的搭档一起,转身离开了发布会现场。

  但就在他们刚刚要跨出大门的那一瞬间,不知是为何,脚下的门槛仿佛突然高了一截,他们两人脚下一个没站稳,噗嗤一声,两人甩了个狗吃屎!

  噗嗤!!!

  整个会场,不知是谁,突然传来一声笑声,但立刻就忍住了。

  棒子国的记者脸色更加阴沉,从地上爬了起来,回头看了一眼,转身离去。

第五百二十九章 苏云说‘哥德巴赫猜想’

  两个棒子国的人走后,所有科学院的院士们心里都忍不住大声喝彩,拍手称赞。

  单看他们此时脸上的颜色,春光满面,就能看出来他们现在有多么高兴。

  两个棒子国的人离去,却并没有影响到这场发布会的进行。

  随着发布会的持续进行和提问,终于,来到了这场发布会的最关键部分,那就是介绍这次发布会的重点人物——苏云。

  当苏云站上台的时机,让所有人第一时间就感到十分的诧异。

  陆广博丝毫没有理会其他人的视线,介绍道:“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位年轻人,他叫苏云,目前是北大的博士。虽然暂时还不是我科学院的院士,而且现在他的年龄也不过刚刚26岁,所以可能你们会很好奇,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我会介绍这位少年给大家,但是那是因为,我们刚才一直在讨论的‘哥德巴赫猜想’论证法的创始人,就是他!”

  陆广博话音刚落,整个会场诡异的安静了数秒,随后便是根本停不下来的快门声!

  卡嚓卡嚓!!!

  随后便是数不清楚的记者慌忙的提问,仿佛一下子就忘记了之前的规定。

  “你好,苏博士,请问刚才陆院长说的都是真的吗?”

  “苏博士,对于哥德巴赫猜想,请问你是如何看待的,请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苏博士,可以请你给我们现场解释一下你是如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吗?”

  如山如海一般的问题向苏云涌了过去,但是面对这种场合,苏云早就可以做到脸不红,心不跳,稳如老狗了。

  “咳咳!”他干咳了两声,随意的道:“其实吧,这个哥德巴赫猜想它,也不是你们想的那么复杂。”

  噗通!!!

  苏云开口第一句话,直接把台上的陆广博吓得差点一个跟头栽了下去。

  这他妈什么叫‘哥德巴赫猜想’不是你们想的那么复杂?!你是不是对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误解?

  这可是困扰了整个数学界数百年的世界三大猜想之一,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论证出来的啊!结果到了你这儿,就变成没有那么复杂了?

  你丫的是吹牛不打草稿啊!

  呸!吹牛不打草稿也比你这要强不知道多少倍好吧!

  不说陆广博,现场其他记者的反应跟他也差不了多少,一脸无语的表情看着苏云。

  这么多怀疑和鄙视的视线突然袭来,苏云却是不慌不忙,淡淡说道:“首先,我们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为: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就算在做的各位都不是数学界的专家,但想必一定都知道,胎素数吧?”

  苏云环视一圈,微微一笑,“没错,殆素数就是素因子个数不多的正整数,我们现设N是偶数,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足以证明它能够写成两个殆素数的和,即N=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都不太多,譬如说素因子个数不超过10。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

  “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只要我们证明了所谓哥德巴赫猜想,也不过就是1+1,只要我们证明了1+1,那么哥德巴赫猜想也就自然成立了。”

  虽然在场的人都不是什么数学界的专家,但能成为国际上的记者,必然也都是从名牌大学出身,数学这一门学科自然也就不会太差。

  虽然还不至于马上完全弄懂苏云说的,但苏云所说的大部分东西,他们还是能听懂的。

  好几个国外曾经专修数学这门课程的记者围在一起,不停地在自己面前的本子上记录着苏云刚才所说的。

  “的确,N是个偶数的话,虽然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一定是两个胎素数之和,N=A+B是成立的。”

  “这个想法非常奇怪,但不得不说,这走的是一部妙棋,不是从正面,而是从侧面来论证这个。”

  “但是之后呢?就算N=A+B的话,后面两个胎素数之和,素因子个数也是不定的,根本不能...”

  “不,史密斯,正因为素因子的个数是不定的,所以当A的素因子不超过a,和B的素因子不超过b,这里的a+b之和,最终为1+1的话,那不就证明,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了吗?”

  “这....喔!我的上帝!竟然是真的,只要能证明‘1+1’的话,正好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是成立的!”

  “我的天啊!这种思维,究竟是怎么想到的!竟然用胎素数太论证,简直是太秒了!”

  几个人讨论的声音丝毫没有压低,整个会场都可以清晰的听见,而那几个讨论的有声有色的记者无一不是国际上知名的记者。

  在场的人大都认识他们,每一个人虽然算不上数学界的精英,但大都在数学界抛头露面过,所以他们几人说的话,还是很有信服力的。

首节上一节382/45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