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梅坐在边上看着火,时不时的添点柴火。
连长媳妇拿着盆,不停的找些干净的雪,放在锅里,先化开了。“俺做饭的手艺不行,大妹子,你来。你掌勺。俺给你打下手,洗菜淘菜切菜这个俺拿手。”
林雨桐还没想好做啥呢,那边就传来欢呼声。原来是不小心撬开了冰面,蹦出几条鱼来。
有个小子就颠颠的送来。
这个好,能做两大锅酸辣的鱼汤。
将鱼收拾干净,用了一点点的油,然后将鱼下锅,煎成焦黄之色。然后再将红辣椒切了切,大半碗的全倒了进去翻炒。不一会,辣味就传出去了。再烧焦以前倒水。这水是融化后过滤了一遍的雪水。之后切了姜片进去。
“嫂子,切酸菜。”林雨桐招呼连长媳妇。
两人将酸菜切得细细的,等锅里的汤成了带着辣椒红的乳状,再放酸菜进去。
吃饭的时候,一人三个大馒头,一碗酸辣汤。
“过瘾!”指导员喊了一声。就跟四爷小声道,“怪不得你小子将人看的这么紧。就只这份手艺,你小子就不亏。”
四爷一上午其实没没干多少活。这修河堤他太知道了。现在的做法,也是人力硬抗。一个人一天干多少,这修河堤有什么讲究。这他早就研究了不知道多久了。虽然拿到现在未必就科学。但绝对算不上蛮干。
所以,才说了两个注意事项,这就成了监工的了。
一顿饭吃的身冒一身的汗。司务长打趣林雨桐,说他得让贤了。
活很重,但伙食不错。都是二合面的馒头。
不一会,就见程浩走了过来,林雨桐看见他将一个馒头塞给白晓梅,“我吃不了这么多,你先拿着。”
白晓梅愣了愣,眼圈就红了。干这么重的活,怎么可能吃这么一点就饱了。不过是剩下一口来,给自己罢了。
像是程浩这样,给老婆孩子省一口吃的的人,大有人在。
林雨桐觉得心里酸酸的,软软的。
什么是爱?这样宁肯亏了自己,也不会亏了爱人的行为,就是爱。
所以,以后做饭,林雨桐也不计较好吃不好吃,只要吃下去,肚子里觉得实在就好。白菜萝卜,剁了就扔下锅。在锅上面再加上好几层的笼屉。用晒干的红薯叶子,伴着最粗的玉米面捏成的菜团子,放在笼屉里蒸。什么吃到肚子里不占地方啊?好歹塞饱了再说。
周围红旗飘飘,干活的人一个个热火朝天。叫人心里止不住热血沸腾。
她想起老家,老家全县用来灌溉的水渠,排水沟,百分之八十都是这个时代的人一铁锹一铁锹的修建起来的。直到四十多年后,仍然在使用,而且还将继续使用下去。想必全国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他们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在这片土地上一样铸造了辉煌。造福了子孙后代。
所以,我们应该向这代人致敬!
这场忙碌,直到进入腊月,才算告一段落。
哪怕只是一天做两顿汤,林雨桐也觉得胳膊都不是自己的了。
终于可以躺着不用干活了。今年可能累得惨了,想着回家的竟然不多。
连里的小年轻们,开始去县城泡澡,逛街了。
林雨桐也忙啊。既然要结婚,好歹要给两人做出一身新衣服出来。
空间里的料子不能拿出来用,“咱们也得去县城,看看有什么料子?”
结婚是大事。虽然老夫老妻了,但婚礼,四爷一点都不想马虎。新衣服必须有。
挤在连里的马车上,一路往县城去。
百货商店还是老样子,不过这个时候,人就多了起来。多是用手里的票,换日用品的。
布料倒是添了几样,有一种灯芯绒的,冬天做外套倒是合适。林雨桐给四爷选了黑色的做上衣,多要了几尺,想做个短一点的风衣样子。驼色的做裤子,相比搭配着既显得年轻,又不失沉稳。
而到了自己跟前,就犯了难。没有纯红色的布料只有黑红的格子布,“只能选它了。”又将黑色的多要了几尺,够给自己做一条裤子的。
这就行了。
回来一量,好似自己跟四爷都长了点个子。
“怎么?又不够。”四爷看着林雨桐拿着尺子比划,就问道。
林雨桐算了算,“够了,裤兜用别的布,就勉强够用。”
“咱们又不缺这点,你回回都是紧巴巴的。”四爷看她精打细算,都有些好笑。
“时间长了,我都习惯了。要是多出来一溜,什么都用不上的废料。我也心疼。”林雨桐将布料叠起来道。
两人正说话呢,就听见外面敲门声。
四爷去开门,见是几个小子挠着头嘿嘿笑着进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衣服。看起来还是新的。
“你们这是?”林雨桐纳闷。这要是布料,她还能以为这是找自己给做衣服的。可这都是新衣服,该是没上过身的,找自己干嘛。
其中一个就笑嘻嘻的道,“都说雨桐姐手艺好,我们才来的。”
可这是新衣服啊。林雨桐拿起来看看,“怎么?不合适啊?要改什么地方?你们去那屋换上,我看看才知道要改哪?”
“不是!”另一个从背后拿出几条旧裤子来,“就是给新衣服上缝上几片旧布。”
给新衣服打补丁?
这是什么路数啊。抱歉,咱年纪大了,有点不明白。
于是,林雨桐问了半天才算是弄懂了。原来大城市如今流行一种穿着,就是这种打着补丁的朴素装。
给新衣服的肩膀,胳膊肘,屁股,膝盖这些位置,用颜色相近,但明显旧了的布,打上补丁。如此穿上一段时间。等着新衣服穿旧了,这补丁就不明显了。又该怎么办呢?他们只要再把补丁拆了。那么,原来补丁的位置就是崭新的,其他地方还是旧的。依然有颜色差。看起来还是补丁装。就跟用新布给旧衣服打上补丁是一样的。一件衣服,穿出两样的效果来。
林雨桐听的都愣住了。她想起了后世满大街的怀旧牛仔裤。那个不就是故意做旧的吗?
这跟现在这个打补丁有什么区别吗?
谁说七十年代的人不爱美?
人家也有自己的流行时尚,一点都不落伍。
林雨桐留下这些衣服,表示自己懂他们的意思了。
等人走了,林雨桐问四爷,“爷要不要也时髦一把?”
“算了。”四爷想起那一身的补丁,果断的摇摇头,“年纪大了,受不住这个。”
第307章 那个年月(36)六更
灯芯绒在五六十年代属于高档布料。如今下面也能买到,但是舍得花这份钱的不多。
这东西在后来的几时年也流行过,那时候,他们管这个叫做什么波西米亚风格。反正不管什么风格。这玩意放在现在,所代表的意思就是需要很多布票,需要很多的钱。是奢侈的代名词。
林雨桐又翻开自己的格子布料。这玩意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厚布料。而是相当的薄。
习惯于简朴的人,总是想尽办法节省。比如女装流行的就是两用衫。什么是两用衫呢,就是夏天的时候,能当衬衫穿。冬天的时候,套在棉袄上当个外套穿。反正一年四季,都能穿。可以给里面套衬衫,套毛衣。也就是春秋两季都能穿。
这叫林雨桐挠头。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嘛!
隔了两天,四爷带回来一匹布料来。是正红色的。
他骨子有自己的坚持。原配怎么能不用大红色呢?
“做一身。”四爷很坚持,“一身都用红布。”
林雨桐将手抚在布料上,很厚重的呢子布料。“做裙子好不好?”
“好!”四爷点头应了。“爷想娶你一次。”
林雨桐眼泪瞬间就下来了。他知道,上辈子成亲的时候,不是她。
四爷将她搂在怀里,“委屈你了。如今这条件,只能这样。要是还有下辈子。爷好好的补偿给你一个婚礼,好不好?”
林雨桐挂在四爷的脖子上,脸埋在他的颈窝里哭的泣不成声,“我有你就够了!有你就够了。”
“好!爷在。爷一直都在。”四爷抱着她轻轻的摇,“别哭了。乖!”
这天之后,林雨桐投入了全部的热情,来做这套新娘装。
想要穿出去,样子就不能做的太柔媚。
她看了看自己的身高,打算做一件长长的风衣。腰上系上宽腰带,瞧着也跟裙子一样。要是风衣的话,其实就不算出格。在北京上海,也有这样的风衣卖。只是比较贵罢了。
今年长高了一点,身高肯定过了一米七了。就算是长到脚踝的风衣也撑得起来。
袖子宽宽的,腰身却稍微收进去一些。下摆一定要大,要不然没有裙子的感觉。还要有里衬,要有下垂的质感。
这件衣服耗费了林雨桐年前一半的时间。
四爷的衣服就简单多了,也是风衣,但却短了很多,只到大腿的位置。
到了年根了,家里寄来两双皮鞋来。看来家里为这两双鞋,没少废功夫。紧跟着,云南那边寄过来厚厚的一捆布,都是当地人织出来的,颜色极为绚丽。也不知道是怎么淘换来的。
印薇没来,倒是郭永红来了一趟,送了两人给四爷和林雨桐的结婚贺礼。给林雨桐的是一个红色的贝雷帽,一条红色的大丝巾。给四爷织了一条红黑相间的围脖。花费肯定也不少。
山东老家寄过来五斤棉花,还有一大捆自家织的粗布。信上说,这粗布是村里的人凑出来的,用来做被子的里衬。拿着棉花就是印昆想办法淘换来的。
县城的王叔王婶也来了一趟,送来两条背面来。
这些东西一件件的往连里搬。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两人的家里肯帮衬,人家的日子才过的好。
腊月二十三,两人去拍了结婚照。
年三十的这一天,县城最热闹。都是赶在最后一天,才想办法置办年货。两人先去取了照片,然后才去登基结婚。
林雨桐只随着四爷走,进去才知道,他竟然用几斤白面预约好了。这时候的结婚证都是手写的。盖章就行。人家都放假了,今儿巴巴的等着他。
于是,结婚证是在一九七四年的最后一天办理的,日期却填写的是七五年的大年初一。
一九七五年的大年初一,林雨桐将头发梳成一个辫子,盘在脑后。将新娘子要戴在胸前的花,簪在了头上。
红色的大风衣,脖子上戴着红纱巾。风衣的下摆,很有质感。走路时,偶尔会露出黑色的灯绒芯的裤子,配上黑色的低跟皮鞋。
很时尚。
“跟电影明星似得。还得是外国的。”白晓梅挺着肚子,上下打量了一遍,夸赞道。
这时候的电影,尤其是外国电影,总结起来就这么几句话:苏联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搂搂抱抱,朝鲜电影又哭又叫。
但从里面也能看到一些他国的时尚。
这身打扮叫食堂大厅里顿时静默了起来。然后就是小年轻们拼命的嗷嗷叫,不挺的捶打着桌子。
没错,精心准备的婚礼,却在……连部食堂的大厅里举办。
也算是别开生面。
林雨桐看看身边的人。也就不在乎在哪了?
管他呢?我们幸福就好。
第308章 那个年月(37)一更
婚礼简单而热烈。一把瓜子,一把花生,两个水果糖,一碗粗茶。一样的宾主尽欢。
这个年代,除了几个大城市,开始时兴起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之外,别的地方,还真的很朴素。结婚几乎是不用什么成本的。衣服只要干净就好。没有东西招待,给客人一碗清水也没人会觉得寒酸。大家不会计较,不会攀比。羡慕肯定有,但嫉妒还真不至于。
有时候别看穿的体面,也许一身衣服都是借的呢。那时候出门借衣服,不是丢人的事。虽然也会有比较爱占小便宜的人,将衣服借去,不穿两月都不打算还。但多数人还拉不下这个面子。
林雨桐在靠山屯就听说过一件事,一个小伙子出门相亲,借了人家的一双解放鞋穿。能穿起解放鞋的,都不多。所以,好容易能穿上了,怎么也要抓紧时间。为了多穿一会借来的鞋,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