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225节

  “可不咋地?”司务长摆摆手,“小印呢?”

  “找人做几个架子,前面的医务室,还什么都没有呢?”林雨桐就笑了一下。

  “那你忙。”司务长起身,拍拍屁股走了。

  她叹了一声,没有蔬菜,就没有维生素。没有维生素,就得得雀盲眼。一到晚上,一个个跟瞎子似的。

  可从哪弄些维生素片呢?

  她唯一想起的就是家里。可即便药厂,也是有生产任务的,其实自己对产品的去向,完全没有发言权。

  但就算没有维生素片,其他的药也行啊。这只靠着中药,肯定不行。这附近的中药材就这么几种,这么多人,靠着自己一个人采药、炮制,加工。累死自己都没用。原来这个连里也有个卫生员。走路子去了县医院了。这里的卫生员就一个医药包,外伤就抹点红药水。还有几瓶消炎药,退烧药。针剂也有几瓶,就是酒精,也是定量的。一个针管子,但针头只有一个。这玩意太不靠谱。传染病什么的,用这个太危险。还不如自己的针灸可靠呢。

  四爷回来的时候,林雨桐就跟她说这个事,“要不要我写封信寄回家先问问?”

  “那就问问。”四爷低声道:“这些吃的,我已经跟连里说好了。等工资下来,拿钱补上。”

  “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用钱了。”林雨桐舒了一口气,两人这段时间其实折腾了不少钱来。但也不敢用啊。都是打着家里寄来的借口。

  四爷点点头,“这也得是吴支书人好。听说下面的有些屯子里,做法忒可恶了。打着检查信件的名义,把里面的东西都搜刮一遍。包裹什么的,就更别想了。日子苦着呢。”

  林雨桐将馒头递过去,馒头是小麦和玉米面掺和蒸出来的。看着也是黄的。只要不到跟前来细看,就不惹人注意。

  如今连里的人不多,有一半都回乡探亲去了。林雨桐和四爷也忙着过年。

  年三十的时候,将印薇接过来,算是团圆了。

  “吴婶子叫带了酸菜来,估计你们没有这个。”印薇里里外外的看了一圈,“这地方也还行。”

  她是个闲不住的人,进了院子就急着打扫。

  “大姐,你放着。”林雨桐就拿了两斤肉出来,“你剁馅,咱们一会子就包饺子。”

  “如今能吃上猪肉可不容易。”印薇就说起她在内蒙的事,“也不能说天天吃肉,羊也不是说杀就能杀的。但是周围没有人烟啊。打点野味也没人管。跟咱们这里不一样,就是在庄稼地里套两只兔子都不能被人发现。”

  “咋的了?屯子里谁出事了?”林雨桐边和面边道。

  “老康叔呗。套了两只兔子,被隔壁的顺子给看见了,当时就揭发了。说是侵吞集体的财产。这庄稼是集体的,这庄稼地里的任何东西都是集体的。”印薇摇摇头,“兔子没收了,在村口支了两口大锅,一锅一个兔子,炖一锅汤,加上萝卜白菜红薯,村里的人都分了半碗。李队长还给我留了个兔子头。”说着就笑。

  林雨桐也被逗笑了。“这顺子是屯子里出了名的懒汉。干这事不是头一回了。”

  印薇就笑,“其实还得亏顺子这么闹腾。你大概在兵团也不知道外面的事,吴婶子娘家的堂叔,套了一只野鸡。偷摸的拿到县城,跟粮站的一个办事员,换了点细粮。结果呢,那办事员回家炖鸡的是时候,味道传出去了。这来历不明的,都说是他收了别人的贿赂。这受贿可是大罪啊,他哪里敢认?马上说了这是他拿自家的粮食换的,为的就是给老娘补养身体。这就把吴婶子的堂叔给牵扯进去了。一个买的,一个卖的,都进了学习班,要学习半年。那位粮站的办事员也倒霉,因为这个,听说家里的孩子本来该进粮站安排工作的事,也黄了。”

  林雨桐就听出点意思了,这是印薇担心两人这来回折腾,犯下什么错。

  她就解释道:“那是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粮站的小办事员难,可那站长可不艰难。就拿粮站说,虽然每年收进去的粮食,是有数目的。但是还是有漏子可钻的。比如,损耗。放的时间越长,自然损耗的水分就是一部分。另外,还有老鼠,还有下雨漏水。这就是个漏洞啊。损耗了多少,谁说了算?只要你的损耗报上去了,而上面恰好还有人,他能给你批了。那么这部分损耗到底去哪了?谁说的清?没点权力的人,操作不了这事。而他们又恰恰是不怕别人告的人。当然了,别人也不敢告。越是往上走,越是聪明人。这跟下面这些百姓只凭着一股子莽撞的热情是不一样的。上面吃大头,下面吃小头谁都饿不着。”

  “吃小头怎么说?”印薇问道。

  “嗨!那磨面的机器也是人操控的。螺丝松一松,光是漏出来的粮食,扫上一扫,一天怎么也能得两三斤。这样的细粮抢手着呢。换成粗粮够半个月的口粮了。要不然你当那粮站的办事员的细粮是哪里来的?”林雨桐轻声道。

  “这有这些道道啊?”印薇觉得自己长见识了。

  “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谁都不敢说,说出去就犯了众怒了。”林雨桐低声交代。

  “那你咋知道的?”印薇问道。

  那是因为这里面的猫腻四爷一眼就能看透。以前,那些下面的粮仓,报的数有多少水分,没人比他更清楚了。每次征调粮草,那数目前后都一致不了。那些损耗去哪了?他早就研究的透透的。

  这些东西,不长心眼的人,不用心琢磨的人,他就是闹不明白。

  林雨桐只笑道:“保密。”

  半下午的时候,四爷才提着两条三四斤的鱼回来。

  “哪里弄得?”林雨桐有些惊喜。鱼虽然都冻成冰棍了,但好歹是鲜鱼啊。

  “司务长带着人去河边凿窟窿,下网子去了。运气不错,上来就是一大网兜。今年的年夜饭有着落了。”四爷说着,就做到灶台前烤火。

  “人家渔业的人不管啊。”印薇问道。

  这河里的出产也是有人管着的。村子附近的,就归村子。不能捞过界。但是兵团不在人家的范围之内。

  “那些沿河巡查的人,也得过年啊。这不是趁着人家不在,偷偷干的么。全连的年夜饭就指着这一网子了。”四爷说着,就给灶塘子底下塞了柴火。

  林雨桐麻利的将鱼清理了,“清蒸,清蒸的味道鲜。”

  “留一条。”印薇不舍得的道,“初一你们不是打算去县城拜年吗?这个就拿得出手。”

  这个拜年的对对象就是徐老爷子的警卫排排长,姓王,四十多岁了。如今是革委会的副主任。这人虽是占着个不讨喜的位子,但却没干不讨喜的事。靠着身份,偷着帮了不少人。程教授和冯老师就是。一样的下放劳动,但也没被糟践的不成样子。只是换了地方,安生的过日子罢了。

  他要不是这样的人,徐老爷子也不会叫四爷去找他。上次两人去拜访,彼此感官还挺好。大过年的,当然得去拜访一次。

  “大姐也一起去。”四爷就道。“也不是外人。徐伯伯跟父亲是老关系了。”

  “合适吗?”印薇有些踟蹰。

  “要真是不去,才是失礼了。”四爷就安抚道,“以后还得在这里生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咱们就去坐一坐。年礼的事,你别操心,我早就安排好了。”

  印薇这才点点头。

  林雨桐却觉得四爷大概另有什么谋划。毕竟叫印薇在靠山屯落户,只是权宜之计。

第291章 那个年月(20)二更

  七三年,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到来了。

  锅里炖了熏鸡和熏兔,盛出来以后,林雨桐和四爷端着盆,往隔壁的宿舍区而去。

  留下来过年的知青,男女各有五六个。每人一碗炖鱼,一斤二合面的馒头,就算是过年了。有那手里松快的,自己给自己买点罐头,买几根麻花,就算是改善生活了。

  林雨桐敲开了女生宿舍的大门,里面还真有几个熟面孔。都是在火车上看见过的。其中就有李爱红。

  “是你啊!”李爱红迎出来,“我还当新来的卫生员是谁呢?没想到是你。咱们还真是有缘。”

  其他的人都看着林雨桐手里的盆,“哎哟!来了一个接济咱们的阶级姐妹哟。”

  说着,就抢着将盆子端了过去。

  “没多少东西,里面炖了不少土豆。就是吃个味,大家别嫌弃。”林雨桐客气的笑笑。往后在这里,还得跟众人打交道不是。

  “别说肉了,就是土豆,咱们也好长时间吃不上了。”李爱红拉着林雨桐坐,“怎么不见你出来。”

  “医务室什么都没有,急着拾掇呢。”林雨桐解释了一句,“那你们吃,我就先回了。”

  “等等!”一个高瘦的女孩站了出来。

  林雨桐瞧着眼熟,“有事啊?”

  “你这又是鸡的,又是兔的,哪里来的?”这女孩一副正义的样子。只是语气怎么跟审犯人似得。

  林雨桐皱皱眉,“你谁啊?我凭什么告诉你啊?怎么?怀疑我什么?你眼睛瞎的,看不出来那是熏肉啊。在北京,上海,这些熏肉是可以买到的。你不知道吗?我家里疼我,你管得着吗?好心还当了驴肝肺了。”

  本来她是打算连盆子也放着这里的,等他们吃完了,明儿给自己送回去。这会子,她可是不乐意这么干了。

  “高亚男,就你思想积极是不是?”一个齐耳短发的姑娘不屑的哼了一声,对林雨桐解释道,“你别理她,她不稀罕,我们稀罕。”

  其他几个就跟着附和。

  林雨桐伸手,用她们桌上汤盆里的勺子,直接将自己端来的肉给分到她们饭盒了去了。高亚男面前的饭盒,对不住,她没看见。这会子她也想起来了,这就是那天刚下火车,坚持叫姑娘们也冒着雨走路,说什么‘妇女也顶半边天’的人。妇女是能顶半边天。但要是非得跟自己较劲显摆自己的与众不同,那就对不住了。咱不吃你那一套。

  而李爱红说的跟自己有多亲近似得,刚才高亚男发难,她习惯性的往后退了一步。这样的人,她也不想结交。所以,给她饭盒里的盛的,基本没肉,都是土豆。

  林雨桐都觉得自己幼稚,但是这样的事,怎么想都觉得憋屈。

  “我叫白晓梅,过几天我们去找你说话。”刚才出声的姑娘自我介绍道。之后又指着另外两个姑娘,“罗淑芳,徐菊芳,都认识一下。”

  林雨桐一一认了人,才端了盆,“你们趁热吃。我就先回了。往后有的是时间一处说话。”

  说着就摆摆手走了。

  李爱红扒拉着饭盒,“怎么没肉啊?”她看着其他三人的饭盒,“这怎么还区别对待啊?”

  “你拉倒。”罗淑芳白眼一翻,“一个盆里往出盛,你一勺,我一勺的,这只能看运气。人家还能数着肉块给你盛啊。”

  “这倒也是。”李爱红瞧着饭盒,“姐妹们,你们倒是贡献点出来啊。”

  那三个抱着饭盒赶紧跑了。

  高亚男哼了一声,“革命就是吃苦受罪。贪图享受,算什么革命。”

  “口头革命,都是假革命。”白晓梅呛声道,“那边还有窝窝头和煮黄豆,你把你那馒头和鱼给大家省下。你吃你的苦去。”

  高亚男这才不说话了。

  林雨桐回去的时候,还有些气哼哼的,这都什么人啊。

  四爷就笑她,“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跟这些脑袋不清楚的人,有什么可计较的。”

  第二天拜年,给连长指导员家,林雨桐用手绢包了一点连包装纸都没有的水果糖。这玩意可不好买。但却也属于拿出来不惹眼的一类。

  “小林家的条件不错。”连长问道。

  “家里人都在厂子里上班。福利还不错,年底发的那点票票,全都给我换成这些东西了。”林雨桐就笑。

  “药厂肯定错不了。”连长点头。这一家子七八个人,省下来可不什么都有了。他家里有孩子,也没推辞。“改明我给你弄点咱们的特产,也寄回家里去。”

  这是人家想还上人情,林雨桐赶紧高兴的应了一声。

  给养马的耿叔拿了几个二合面的馒头半碗饺子。顺便借了进城的马车。

  耿叔人不错,拿了一块旧羊皮铺在车上,又拿了一床被子,“这都是连里准备的。这些小子们要用的时候,我还舍不得叫他们糟践。你们两个大姑娘,还是盖上。好歹挡着点风。”

  四爷谢了,就自己赶着马车,一路往县城里去。

  这位王叔,住的地方还不错。小院整整齐齐。见到他们来,十分欢喜。

  “以后,别整这些东西给我带。老首长叫你来找我,就是叫我照顾你。如今倒好,换成你照顾我的。”王叔请三个人坐下。王婶子就端了糖水来。糖是稀罕东西,人家能拿出来,就是看中。没怠慢的意思。王婶笑道:“听你王叔的。我以前是照看老首长的护士。都是老首长的亲近人。不是外人,就别见外。”

  “王婶在医院工作?”林雨桐就拉着王婶,想问问。

  “你这丫头,药房的那个姑娘,不就是你的徒弟。”王婶笑道,“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那看来王婶还是个领导了。

  “医院的中药……”林雨桐话还没出口,王婶就道,“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医院中药房的药,我想办法给你弄到兵团去。只要你们兵团打个申请报告。就成了。西药我没办法,但中药还是没问题的。我们医院的中医大夫,前两年批斗的不少。如今没人敢开药了。你们兵团,那地方上管不着。相对环境还能自在些。”

  那就太好了。

  王婶又拉着印薇,问她在内蒙的事。

  而四爷却跟着王叔去了书房。

  “……推荐上大学这个事,去年是在清华和北大试点的。今年,按着上面的意思,就要推广开了。你要回城,这是一个机会。推荐的名额,我想办法跟你们兵团的领导沟通。”王叔十分认真,看来也琢磨了不少时候了。

  四爷沉吟的半晌,“王叔,你说,这推荐的人换成我大姐,能不能操作。”

  “印薇?”王叔十分诧异的看向四爷,“你可想好了。这名额可不容易争取。今年我占了这个名额,明年我可不能再插手了。人不能吃独食的,这上下的领导,也有自己要安排的人。”

  这道理四爷当然懂,不分给别人一口吃的,那就会有人来砸锅了。大家谁也别想吃。

  “这道理我懂。”四爷的声音低下来,“王叔,你说我大姐,这都下乡七年了。过了年这都二十五了。连婚姻都耽搁了。要是再不想办法,这辈子可能真就这样了。我还年轻,再说,一个男人想要出头,比女人容易。我耗得起,她耗不起。我现在在兵团,一个月四十多块钱的工资,也就是带着人检修农机具,轻松多了。就是大学毕业了,刚开始工作,也未必就能有现在的好事。但我姐不同啊,她在屯子里,再清闲那也是下苦力。姑娘家的青春就这几年,不敢耽搁了。”

  王叔打量了四爷一眼,“你小子行,有情有义。”他起身在屋里转了两圈,才低声道,“要是你的话,能送你去北京。毕竟你的户口档案上上,没有显示跟你亲生父亲之间的关系,你的成分是工人家庭出身。但是你姐,就有点麻烦。得在咱们这里,给她另外建立一个档案。亲属关系只能填写你。这就模糊了你大姐的出身。也不能往北京送了,太打眼。为了保险,ha尔滨也不成。倒是咱们a市有个农业学院。不如就送到这里。这都在咱们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地方。就算要政审,你们团长,政委开个口,这事就得了。但还得悄悄的办,谁也不能声张。靠山屯那边的支书队长,你都得处理好。到时候偷偷把人送走,谁也不知道去哪了。你姐去了以后,也尽量别回来。听懂了吗?”

  四爷点点头,“王叔放心,只要这边定了,剩下的事情,我来办。”

  等回去的时候,四爷直接就先送了印薇回靠山屯。这事情没安排妥当之前,还真不能告诉他。

  等回了自家的院子,林雨桐才问四爷,“你们在书房嘀咕什么呢?”

首节上一节225/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