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1278节

  头一个就是清丰。清丰是花了一万块钱的,这事是老三帮着办的。本来不是大事,但这个时候这可能就是一件大事。

  第二个就是老五,老五在那边买了院子,专门收购废品,做废品收购站用的。

  第三个是吴达,这个林雨桐知道,赵爱华有时候带着孙子孙女回老家住。城里的住房毕竟是有些拥挤的。再说了,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得在老家有个落脚的地方。当时金家老宅边上那半拉子院子太拥挤了。

  第四个是郑有油,别管认不认,他都是四爷的亲表哥。他没儿子,大闺女是亲生的,小闺女是当年抱养来的。给大闺女招赘了女婿,小闺女他不打算远嫁。说的对象是本村的,他给小闺女买个院子就是为了叫孩子离他近便的。

  然后再往下就是明光的亲人。

  钱翠翠,就是当年跟着桐桐养猪那姑娘,一起做过临时工嘛。后来成了正事工,当着养猪厂的厂长。

  她在县城有房子,不过长期在镇上,就在镇上买了院子。专门挑房子少空地多的,自家种种菜养养花,觉得比住在县城美。

  还有她弟弟钱进宝,都跟她一样,在镇上安家。另外边上还有钱进宝的小舅子还有钱翠翠的小姑子。都是城里人,因着太平镇离县城近,如今路好,骑自行车几十分钟就到了,感觉回来种菜择菜不比去菜市场麻烦。

  剩下的八家,或多或少的,跟村上或是公社的领导有些沾亲带故的。

  这里面未必就存在贪污,毕竟这是要花钱的。清丰那么是平房的院子,只花了一万,那些带着二层小楼的,没有三万拿不下来。这得掏真金白银。

  好些人不是没看中地方,是一把拿不出那么钱来。

  而像是清丰这样的,就算是当时拿不出来,他三叔都替他垫付了。

  有三两个得力的亲戚,能倒腾开钱,就不至于叫好机会从眼前溜走。

  可要是拿这个去查的话,其实不用查,只把谁谁谁的关系都标注上,大家一准都会觉得这里面有问题。甚至心理阴暗的还会猜测,说这是不是四爷和明光提前知道要拆迁的消息,特意拉拔自家人的。

  尤其是金家,你看,算起来是老大家一院子,老五家一院子,连老五原先的继子都有一院子,然后就是表哥……

  可是天地良心,这事要不是这次的事情大,四爷压根就没管,更不可能提前知情。

  要是别人真往这一方面想,这绝对就是大事。

  很容易引起民愤的。

  四爷就跟明光说:“如今不管这妖风是怎么起来的,从根上把这个漏洞补上,才是问题的关键。”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今就是要先补上缝隙,然后再查查,这只苍蝇是哪里来的?

  可如今都知道要拆迁,房子地会很值钱,这股子热潮越来越炙热了。

  四爷就说:“不拆迁……”他的眼神幽暗,“太平镇往上追朔,历史可推至隋朝。唐朝时,又是边防重镇,明朝时期修建了城郭,城墙直到文革时期才被损毁。如今,开发区已经将旅游业发展起来了,那么,为什么要拆迁太平镇呢?复原古镇的面貌,发展旅游业。不是有很多人认为,不该拆迁,怕拆迁之后坐吃山空嘛。如今咱不拆迁了,旅游做的好了,就是一个聚宝盆。也是长久之计。”

  不拆迁?

  事情反倒是好办了。

  谁都知道要是镇子发展起来了,对大家是好事。但这钱却再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想一来就换个几百万的美事,绝对没有。

  要是有头脑的,就知道给家里改建那种民俗屋,给自家果园改建成采摘园。但懒的动的那一伙子,那就对不住了,你的日子该咋过还是咋过吧。

  他这么一说,明光就知道怎么操作了。

  他沉吟了一下就说:“公社的那片地,还是要退回去的。”

  四爷就知道他的意思,“我心里有数。”

  不就是给金家的自己人做思想工作,叫他们主动放弃买的那个院子嘛。

  四爷就叫了清宁商量,这孩子当年在省城周边的村子里,买了个空院子。当时的手续还是林玉健帮着办的。后来,城市扩建。村子成了城中村,再过了几年,拆迁了。

  那个院子一共分了三套六十平米的安置房,一直就闲置着呢。清宁拿了钥匙,连看都没看。

  其实从头到尾,不管是清丰也罢,还是老五也罢,这些人没一家是因着四爷的关系才买到的。可如今,却又不得不把这些给吐出来。

  要是非死咬着不放手,当然也没问题了。那是公社的事,你们卖的对不对?

  但这无疑会把事情闹大。

  其实,这次真是四爷和林雨桐连累了他们。

  叫人家放弃,就得拿出补偿。

  四爷叫了清丰和花花过来,把事情说了,然后就说:“放弃那边的院子,给你们一套秦市的房子,两室两厅,六十平的。”

  花花就先乐意了,有房子就叫自家爸妈去省城住了,然后孩子以后上学啥的,都好。

  林雨桐就先把话给说清楚了,“以后那边的镇子要是发展旅游,可能会有不错的前景。而现在谁都知道院子值钱,轻易不会卖了。”

  花花点头:“知道!但是条件再好,也得有会赚钱的脑子。再说了,省城的房子什么价?叫咱们守在镇上赚钱,只怕一辈子也赚不回来。再说了,家里的院子是有我们一份的。”真不行,拆半个院子出来,也有落脚的地方,怕啥啊?她戳了戳清丰,示意他赶紧答应。

  到了老五这里呢,四爷就叫老三去问了。问他是愿意要省城的房子,还是愿意要饲料厂前面的门面房。当时英子在镇上开饭馆的房子,一半是老二家的,一半是四爷的。四爷的意思,不行就把前面自家的门面房赔给老五。那地方最繁华,比买的公社那个地方人流量大了。后门挨着后面的巷子,进出个货都特别方便。

  老三把老五单独叫出来,把事给说了。

  老五这回倒是没犟着,“我知道呢。家里没四哥在上面撑着,谁给咱脸。他好大家都好。门面房我就不要了,清雪要上大学的,将来也要在城里安家,秦市的房子我要一套。门面房就算了。”那地方太繁华了,做废品的,其实偏远一点也没事。就是在老二家后头的果园子那划出两分的地方搭建个简易的屋子,都能用。

  还是要套房子更合适。

  而老了吴达这里,吴达更干脆,“四叔,我不添乱。公社把那一万五退给我,就行了。多的我一分不要。”

  但四爷好一分都不给吗?

  明显是人家吃亏了。

  不过他先叫老二去找郑有油,看郑有油怎么选。当年救了清涓之后,两家也都来往着呢。郑有油就说,说这个就见外了。要啥赔偿啊,不要。我就是想叫孩子离我近些。

  这其实就是做了选择了。就是想要门面房。

  那就干脆给了。然后郑有油把门面房给了亲生的大闺女,又找了老三,帮着给他家的大闺女在镇上开了一个药店。进货的渠道之类的都是姚思云帮着找的。铺子是两层的嘛,上面住人,下面开店。把原来的宅子留着,说是将来给小闺女。

  省城还剩下一套房子,给了吴达了。

  吴达在县城的房子小,是由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改建成了两居室。厨房做了次卧,阳台改成厨房了。如今孩子大了,其实住着是紧张的。尤其是孩子还需要他妈帮着带,就更挤了。如今没有镇上的房子,但却能叫孩子去省城上学的。林雨桐给赵梅打了电话,孩子入学这些事情,就帮着办的很妥当了。

  有他们这一带头,再加上明光的钱翠翠是亲外甥女。做工作比较容易。

  十六户人家,转眼就有八户愿意退。

  剩下的就比较惶恐了。

  老三又找了一个跟他关系好的,用商场的一个柜台的铺位,换了这家伙同意。

  如此,就过了半了。

  事情一下子就好办了。

  这事办的极快,赶在过年的时候,退款全都收到了。

  公社把卖出去的地收了回来。

  其实公社也惶恐着呢,毕竟他们下面的一点失误,却连累了上面那些了不得的人物。能这么快叫一切恢复到之前,那就是万幸。剩下的事情,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去吧。跟他们这些小人物再没关系。

  而且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消息,说是太平镇要复原古镇的风貌。好像是县志都被借走了,找专家去做规划设计图了。

  是不是要复原古镇风貌这个不知道,但县志被借走了,这确是真事。

  因此这事的可信度是极高的。

  然后大家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而此时,临近年关的时候,江汉带着江山进门了。

  进门就说:“兄弟,对不住啊,这小子到现在都没历练出来,还是着了别人的道了……”

  事竟然是从江山身上起的。

  四爷跟着叔侄俩去了书房,谈了两个小时左右才出来。

  林雨桐进去送水送茶,他们并不避着她,她也听了几耳朵。

  说来说去,不外乎利益二字。

  江山在秦市市长的位子上,推行的东西触及到某一方的利益了。据说那位也是京城一位太子爷,江山不给面子,那位能饶了他。

  这不光是要给明光一个教训,也是要四爷和江家一个教训。

  江山就特别激动:“……这也不是第一次冲突,之前就因为金矿的事情,有过一次……”

  江汉哼笑:“还是太焦躁!”

  这事就不能急,你得有耐心静静的等着,趁他不备,直接拿住七寸。要么就直接摁死,再不能翻身。要么你就别招惹他。

  像是这种你给我一巴掌,我还你一拳的事来来回回的,有什么意思?等把事情弄大了,就都收拾不了了,等着找大人来收拾这烂摊子。

  江山就问四爷:“金叔,这次就这么算了?”

  算了?

  四爷就笑,只对江汉说:“喝茶!”

  回去的路上,江山就问他叔:“那位是啥意思?真是好性子。”虽说自己认了直接冲突的人是自己,但这从自己身上越过去直接对准明光,就很说明问题。人家没打算把自己如何,自己就是个由头,明光是明处的目标,这暗处的目标是谁,他不信对方听不明白。

  可明白了,却什么都没做。自家叔叔专门带自己上门,就已经是态度了。就是在提醒他,那些人的目标并不是江家。要不然,自己该是第一个知道这事的,事实上,都要事情出了,自己也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否则以两家的关系,早就示警了。

  这意思想来他是该明白的。

  江汉半眯着眼睛:“你真当他是菩萨?”

  江水摇摇头,要是真菩萨,乔家最后是怎么落到他手里的。

  这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到现在都没几个人看明白他是怎么办到的。

  江山就提醒江水:“不要坏了别人的事……他闭嘴一言不发……那就是说还不到时候……”

  江水‘嗯’了一声,“我乖乖的听话。”

  江山睁眼瞥了侄子一眼,然后叹气。一说自家这侄子,也是从小在这个氛围里养大的,怎么就比不上人家一野路子出身的呢。

  今年过年的气氛很好,四爷这边呢,是留在京城的侄子侄女都来了。

  而老家呢,都在老二那边过年呢。

  老五两口子也去了,看表情还挺高兴的,竟是拿着点心和家里种的绿豆红豆来了,反正是没空着手。

  马小婷就跟英子套近乎:“咱们这往后,就都是城里人了。”

  在城里有房子,这是几辈子都不敢想的事。

  还问说:“二姐给四嫂那边捎东西不,家里今年种的绿豆可好了,给捎带点,熬汤泡豆芽都好……”

  英子可不敢占马小婷的便宜,就连连摇头:“不少带东西,清平今年都没回来,谁捎带?”

  “你是还有咱家姑爷呢?”

  是问徐强。

  英子就说:“把他爸他弟弟都接去京城过年去了。”

  李仙儿就说:“还想着清平要是回来,给清远捎点啥回去。你看孩子那么大的喜事,我跟他大伯也没赶上。”然后又朝外指了指,“我们家那媳妇……闹心!那天把你大哥给打了,我们是又气又是羞,都不好意思出门……”

  这是解释给清远办喜宴的时候他们为啥没来的事。

  这话肯定是假的,不过是看着给了清丰一套房子,才说这话的。

  完了又挑事:“给了清丰一套,给了老五一套,这就罢了。反正房子姓金。她赵爱华算是哪根葱?吴达姓吴,凭啥给他?脸咋那么大呢!给他他就要,也不怕撑死了!”

  杨美丽去上厕所,从厨房门口路过得去后院,然后就听见她婆婆的话了。

  于是就在院子里可大的声音骂道:“李仙儿,你真是亏了人了!怪不得人家都说金老大家两口子不是东西。你还真不是个东西。我四叔爱给谁啥就给谁啥,你给人家立下啥功劳了,非得把啥都给你?还说人家脸大,不怕撑死?你咋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看你的脸有多大!啥也给你,你也不怕你撑死。我给你说,少搅和!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想要房子哩!话我说到了,我就要咱现在这一院子,少打着我的旗号搅事儿。你都不是个搅事儿精,你根本就是个搅屎棍!”

  巷子里来来往往的都是拜年的人,然后听了个全场的热闹。

  吴达吴双两人带着媳妇过来拜年,刚赶上这一出,一进门,杨美丽就说:“我可是为你们抱打不平哩。一会儿该给新媳妇红包的时候,可不要拿三五块的恶心人。”

首节上一节1278/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