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 第1053节

  一声惨叫叫出来了。

  李芬芳噗通倒在地上,忍冬想到躺在炕上不停哭闹的孩子,这是判了这么些年的儿子,为了这个儿子到底付出了多少,只有他们两口子知道。如今好不容易有儿子,却被这刽子手给害了。

  气压根就压不住,抡起棍子也不管是哪里,说打就打,一下紧着一下。李芬芳连反抗的机会的都没有。

  英子在一边喊着:“别打了……别打了……再打出人命了……”嘴里喊着,但人去不上去,只说李芬芳,“赶紧回句话,你也是冲动的很,找我们桐干啥来了?人家刘成半夜都去县医院了,人家医生不说,他会去闹吗?你这顿打也是自找的……”

  白挨!

  林雨桐说英子:“有身子呢,去忙你的吧。再把你给撞到了……”

  也解释了为啥不上前拉架的事,省的这些人回头想想又被无故给记恨了。

  她说忍冬:“忍冬姐,回去看孩子吧。哭的可怜的很。光打人也没用是不?孩子还离不得妈呢。”

  忍冬一把扔了棍子,坐在地上一阵嚎啕。

  几家人肯定都能听见,但没人出来劝架,也没人出来劝忍冬。

  该咋劝?

  这糟心事搁在谁身上,谁好受啊?

  她李芬芳就真那么无辜。反正听了生孩子那过程的,就没有一个觉得李芬芳是没有责任的。

  李芬芳躺在地上蜷缩着,不停的哼哼,嘴里不停的喊疼。

  一个哭一个嚎的,直等到派出所的来了,把两人都带走了,才算是消停下来。

  这些出巷子,四爷骑着自行车进巷子。

  回来就问:“怎么了?”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家门口的棍子,“咋闹到咱们家门口了?”

  林雨桐把事说了,“……被疯狗咬了……”

  四爷就皱眉:“真是接生出问题了?”

  说不准呢。

  在娘肚子里到底有没有问题,这都说不清楚。只能说不排除这种可能。

  一家人坐下吃饭了,丁家,韩彩儿都端着碗过来了,说闲话,打听刚才的事。

  “我要是忍冬姐,我一棍子就往那李芬芳的脑袋上敲……”丁爱民这么说,“妈的心黑的玩意,打死了事。”

  没人爱听他说话,张嘴就胡说八道。

  那是打死人就能了的事吗?

  韩彩儿低声问:“你说能赔多少钱?”

  赔多少钱?

  没两天,结果出来了。说是李芬芳那天被打的流产了,然后两家达成和解了。吴和平给赔偿一千块钱,就算是这事就算完了。

  李芬芳流产了?

  放屁!

  怀没怀孕,自己一眼就能看出来。倒是脑子反应快,装流产呢。

  你说我害了你家的孩子这事还没定论,但你害了我的孩子如今却千真万确,你要是再叫我们赔偿,把你孩子的一生给负责到底,那真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赔了一千块钱这都是仁义的了。

  可说实话,这一千块钱够干啥的?

  两口子肯定还想着,拿这钱给孩子找好的医院看看的,不说全好吧,但至少好一点算一点,哪怕只是能生活自理呢,是不是?

  趁着孩子年纪小给看看,治疗效果肯定是最好的。

  拿了钱了,刘成拿着一百过来给四爷和林雨桐还债了,就说起当时那事,“……我知道那两口子闹鬼呢。可明知道闹鬼又怎么样?算了!咱们等着一笔钱,去省城呢。”

  四爷没接那一百:“孩子看病要紧,我这边不急。啥时候有啥时候给都行。给孩子瞧病去吧。”说着,又写了几个医院的名字,去了找哪个大夫,都写清楚了才递过去,“能帮的就这么多了……”

  刘成本来是想叫这两口子跟着一块去的,到了省城不是一天两天能完的事,好歹有熟人安排食宿方便多了。可这么一说,却把自己要出口的话直接给挡回来了……

第1028章 悠悠岁月(45)三合一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清朗带着稚嫩的声音,这是清宁在背诵课文。

  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作业是啥呢?

  太阳、地球、月亮,外加一个‘绕着’一个词,写十遍。第二天要去给老师背课文。在给老师背以前,她非常自觉地去给她爸背了。

  “圆圆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这事把今儿新学的也背完了。

  然后眨巴的眼睛看她爸,“……背完了。”也写完了,利索的把作业本递过去。

  四爷这边刚接了作业本,小姑娘扭身举着课本,预习功课去了。

  林雨桐听见她嘟嘟囔囔的:“农民把玉米种到地里,到了秋天,收获了很多玉米……”

  边念着,边给每一个字上面标注拼音。注音完了,四爷也检查完了。

  然后清宁放下课本就蹦起来,“爸爸,不是说给我看太阳地球和月亮的模型吗?”

  没错,四爷按照一定的比例,真给他家孩子做了这么一个模型,在书房里放着呢。

  想买没地方买去,就是学校以集体的名义给孩子买教学仪器,都不一定能找到。为了孩子,能怎么办呢?

  坐吧。找木匠不现实,人家能做出大致的样子来,但做的肯定不如他要求的精确。

  然后没事了就在杂物房消磨时间,给孩子打磨出一套相当看的过眼的模型来。做出样子还不算,这还得按照比例,给上面画上颜色,标上地址。忙了相当长的时间,然后她闺女果然兴奋的不得了。天天惦记那东西呢。

  林雨桐正说叫写完作业先把东西给奶喝了,结果一转身,爷俩手牵手去书房了。

  四爷这是给他闺女上天文课去了。

  给孩子上这样的课,是极其需要耐心的。

  比如说到太阳,会怎么说?

  说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然后孩子会问,直径是什么?你不能跟她说一句以后你学了就知道了。四爷拿性子,肯定会认真的告诉孩子,啥是直径。这算是把数学的一部分提前拿出来给孩子学了。等说到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是地球的330000倍的时候。这又得说到物理,质量体积密度等等。之后又得从化学的角度,告诉她太阳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

  这么上课上下去,进度可想而知有多慢。

  光是把太阳、地球、月亮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然后等林雨桐发现的时候,她家闺女已经能从初中的物理和化学卷子上找题做了。

  这种教学方式,反正林雨桐以前也没怎么见过。

  完全打乱教材的步骤,要说起来,源头还是一年级的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教孩子们认字,告诉孩子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接着四爷把数理化给孩子直接加进去了。

  等金老二过来跟他说,想找新华书店的人,给清平买书的时候,四爷也跟着去了。

  清平不知道咋回事,这已经是丢第二次课本了。动不动,书就弄丢了。每页书都折腾的卷成筒了。

  这回又丢了,又得去买。

  结果四爷是把小学六年的课本都买回来了。

  “你打算叫孩子跳级?”林雨桐瞪眼,“是不是太着急了?”

  问题是你闺女现在纯粹是精力旺盛。

  你不把她的时间占满,精力用尽,搁在学校就是个调皮捣蛋。

  好吧!也挺有道理的。

  课本当然得学,但四爷基本不讲解。没啥讲解的。记住字就行了,会认,会念。会写,那就没问题了。

  要不然该怎么讲?

  “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

  与其讲解这个,四爷更愿意讲‘二月春风似剪刀。’和‘人面桃花相映红’。他能从唐史给孩子讲到贺知章和崔护的个人履历。连历史课也顺带的上了。

  一条巷子里住着,一个班上学的就有三个。

  反正三个小姑娘,都挺机灵的。回来也常一起写作业。最爱呆的还是这边,这边屋里暖和,再加上从不缺乏好吃的。一边吃一边写作业。

  然后清宁写完了,燕儿就拿去对照去了。

  也不知道是再照抄还是真的对照,反正这个说得数该是三,那个说是二,然后看清宁,她写的是四。两人果断的改成四。谁去管它为啥是四的?

  林雨桐刚端了烤好的红薯进来,叫三个人分着吃呢。就听见忍冬的叫骂声:“……燕儿……燕儿……你个死丫头上哪去了?回来做饭!”

  燕儿匆匆的抄了清宁的作业,应了一声,还不忘从盘子里拿一个热红薯走,边走边往嘴里塞,还含混的应外面的忍冬:“妈!我来了!刚写完……”

  炒菜得站在板凳上,但该做饭还得做饭。

  大部分这么大的姑娘,如果上面没有姐姐,家里没有还没出嫁的小姑姑,那基本这么大都会做饭了。

  清平也会呢。星期天跟在她妈的身后,剥葱剥蒜,要么帮着厨下加炭。要是作业完的早,回去帮着擦洗碗筷。

  清宁是真心没下过厨的。

  四爷肯定是舍不得的!爷的闺女生来就该是公主,没公主的身份那也该过的跟公主似的。

  而小老太呢,在城里住过一年,小老太敏锐的发现,别人家是有保姆的。这种保姆虽然都说是乡下的亲戚来帮忙的,但其实就是保姆。

  这不属于剥削了?!

  那干嘛叫孩子学着干这些家务活?

  我给孩子留下的钱请多少个保姆请不来?只要出的价钱,那雇上十个八个厨子都行啊。

  所以,清宁这样的,在农村属于异类。

  这是农闲,家里有大人做饭。要是农忙的时候,孩子放学,家里的大人还未必能从地里回来。可不就是孩子自己弄饭吃。会做的做一点,不会做的用开水泡馒头,放点盐,点上一点油,这就是一顿饭。有些女孩手巧,顺手炒个馒头碎,或是趁着家里没大人,赶紧倒点油,油炸个馒头片什么的,解解馋。家里没有能做饭的女孩子,那当妈的就得精心了,头一顿饭做做点,温在锅里留着孩子回来吃。女孩的话,大人很少会那样。不是都重男轻女,是大家都知道,姑娘家将来都不得不学会这个。就是考学考出去的,就不用伺候一家老小吃吃喝喝了?疼闺女归疼闺女,但不能惯孩子。啥都不叫干,那才是害孩子呢。在家里学的时候把饭烧糊了没事,爹妈不过一笑就过去了。但你说将来倒了夫家,再叫婆婆手把手教?那估计擀面杖就得往身上抡了。

  虽然农忙的时候顺带的练了孩子,但要真在家闲着的,也很少真的就靠着孩子做饭的。毕竟年纪小,饭能做成啥样?顶多算是把生的变成熟的。忍冬家这样的,是个例!毕竟家里确实是有个病孩子要照看,腾不开手给孩子做饭的,那是没办法,只能叫家里的大孩子帮着做。

  俩闺女嘛,大的做饭小的烧火,糊弄着就把饭吃到嘴里了。男人在外面给人扛包,一个包给一分钱。她呢,啥也干不成,就在家里顾着小的呢。

  女人们在冬天,是没啥营生的。没营生但不意味着就闲着呢。

  干啥呢?

  得把一家老小一年穿的鞋,在冬天给赶出来。

  有太阳了,就在门口晒太阳。每人搬个小板凳,手里拿着针线活就出来了。要是没太阳,天又不好,那肯定是关系比较好的,选一家。大家去那边,几个女人都坐在炕上,一边干活,一边说话。

  能说啥话?

  呵!

  东家长西家短,那要不然能干啥?

  电视不算是普及的玩意。黑白的不说,也不是啥时候开都有电视节目的。

首节上一节1053/19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