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 第85节

  刚开始,曾海进门禀告时,伏启文头也不抬地处理手中的案牍,只以为对方是报告天锦卫总府中的事务。

  但当曾海磕磕绊绊将关于李铸的事情说出来之后,伏案疾笔的伏启文明显愣了一息,接着,他整个人猛地站起,一脸震惊地看向曾海:

  “你说什么?”

第130章 追踪

  书架林立,案牍如山的厅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面对眼前伏启文如山似海般的骇人气息,跪伏在地的曾海浑身颤栗不止,他艰难地张嘴,想要将关于李铸尸体的事情再复述一遍。

  但伏启文却是不知何时,突然来到他的身边,沉声问道:

  “三皇子的尸体如今在何处?可还有其他人知晓此事?”

  曾海不敢抬头,战战兢兢地回答道:

  “卑职给三皇子的尸体藏起来了,随后便第一时间来找大人,期间并未告诉任何人。”

  眉发半白的伏启文皱纹深重,神色凝重无比。

  他请求李慕生帮他应付三皇子等人,自己则全身心处理天锦卫事务,筹备剿灭落神峰之事。

  结果对方就是这么帮忙的?

  竟然将需要应付的人给解决掉了,而且解决的还是另一位皇子。

  他真是胆大包天,怎么敢杀掉三皇子?

  伏启文面色变幻不定,一位皇子死在他的地方,虽说不是他杀的,但他同样难辞其咎。

  而且,如果追根溯源,终究还是他请李慕生帮忙,才引发的此事。

  伏启文一步步从天锦卫底层爬起,纵横官场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但这种无妄之灾倒还是第一次。

  整个厅殿之中安静了好一会,曾海跪伏在地如坐针毡。

  他小心地抬头,却见伏启文忽然重重叹了口气,脸色颇为难看地朝他说道:

  “回去之后,你可得将三皇子的尸体藏好了。”

  闻言,曾海顿时一愣,满脸愕然。

  他前来找指挥使大人寻求解决的办法,结果对方就是这么给他解决的?

  那他还不如不来,早知如此,他自己找个坑将李铸的尸体埋掉,何必白跑一趟。

  不过,伏启文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又沉声告诫道:

  “等过了明日,待我离开了帝都之后,你记得暗中将三皇子的尸体送回对方的府邸门前。”

  “切记不能让人知晓瞧见此事,否则会有什么后果,你自己应该明白。”

  说罢,伏启文摆摆手,便让曾海离开。

  换作以往,如果在他天锦卫的地方死了一位皇子,他必然会想尽办法妥善处置此事。

  但如今却是不行,剿灭落神峰之事在即,他如今事务缠身,根本没有那个余力。

  另外,接下来的落神峰之行,他自身都生死未知。

  在伏启文看来,如果此行命丧落神峰,自然也就谈不上再去担心李铸的事。

  而如果他侥幸能从落神峰活着回来,那么此事他需承担的一切罪责,也会因为剿灭落神峰的功劳,在元武帝那得到赦免。

  因此,三皇子被杀看起来是一件捅破天的大事,但对于伏启文来说,其实解法倒还算是简单。

  目光望向一脸魂不守舍离开的曾海,伏启文轻轻摇头,随即唤来自己的两名心腹。

  吩咐其中一人暗中盯着曾海,而另一人则是易容装扮成李铸的模样从天锦卫总府离开。

  他并不奢求此举能瞒过二皇子以及右相等人,只希望以此为他再拖延一日时间。

  而等他离开帝都之后,事情该如何发展,他自然也就管不上了。

  做完这一切,伏启文微微转身,朝李慕生所在的庭院望了一眼。

  这位八皇子做事毫无规矩,肆意妄为,简直无法无天。

  说实话,他看不透对方,而且还无形之中一直被对方瞧不起。

  不过,从对方二话不说便将三皇子杀掉来看,对方只是鄙视自己,倒还真算不上什么大事。

  伏启文摇了摇头,随即回到案桌前继续处理事务。

  自始至终他都未去找李慕生,他知道,即使找对方也无用。

  毕竟对方跟他一样,接下来能不能从落神峰活着回来,尚且都是未知。

  ……

  日落西沉之时,两名轻装打扮的男子骑着两匹烈马,身后跟着一辆普通的马车离开天锦卫总府。

  “啪!”

  行人逐渐稀少的街道上,马夫曹高山一身粗布麻衣,挥舞着手中的长鞭,驱赶着两匹拉车黄骠马快速驰行。

  马车之中此时则是坐着三人。

  一名中年人约五十三四年纪,身穿墨绿云纹绸缎长袍,身形略显臃肿,一副富家翁的打扮。

  另一人身材娇小,一身雪白的锦缎儒袍,乌黑的头发以玉簪束起,像是来自某个书院的年轻书生。

  至于剩下的一人则是李慕生,他斜靠在软枕之上,打量眼前两人一眼,目光看向对面的中年富家翁,直言问道:

  “胡大人,前往阑州路途遥远,为什么要带一个女扮男装的姑娘同行?”

  闻言,车厢中那名唇红齿白的书生轻抿嘴唇,抬头怯怯地看了李慕生一眼,随即又望向一旁的富家翁。

  这时,右指挥同知胡瑞安朝书生轻轻摆手,他那浑圆的脸庞上露出一抹笑容,向李慕生拱手道:

  “殿下,慕容小姐的父亲与指挥使大人乃是八拜之交,而她的家族又刚好在州,伏大人不放心她一人上路回家,便令其与我们结伴同行。”

  闻言,李慕生摸了摸下巴,面露思索之色。

  而这时,胡瑞安则是向那名书生稍稍使了个眼色。

  见状,慕容小雅紧紧捏着衣角迟疑了片刻,但最终还是朝李慕生行礼,声若蚊吟道:

  “民女见过八皇子殿下。”

  李慕生看了对方一眼,挑了挑眉,倒是没有难为对方。

  不过,他总觉得伏启文让他提前启程,除了是为了州指挥同知和州牧勾结落神峰之事外,或许跟眼前的这个小姑娘也有不小的关系。

  想着,李慕生不再关注两人,并未继续探究下去。

  反正对于他来说,这些都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一个多时辰之后,马车一路无事地驶出上阳城,朝着阑州的方向疾驰而去。

  ……

  而与此同时,夜色浓重的某个巷道之中,一人从昏迷中忽然猛地睁开双眼。

  他第一时间运转武道真气,同时警惕地查看四周。

  确认周围并无任何危险之后,他才稍稍松了口气,随即,轻轻跃上一处高墙四下眺望,面色则是有些难看:

  “希望八皇子没有出事。”

  他本是宫中被派来保护李慕生的高手,但今日白天暗中跟随李慕生的马车时,却竟然被人打晕,一直昏睡到此时才醒来。

  打晕他的人自然是关天堑,只是其对此并不知晓。

  而如今在失去李慕生的踪迹之后,他无奈只得暂时回天锦卫总府。

  然而,回到天锦卫总府之后,他这才得知李慕生竟然离开了上阳城……

  ……

  灯火通明的三皇子府中。

  大黎右相季嵩缩在圈椅之中,那苍老枯槁的脸庞上,却是浮现一抹焦灼不安之色。

  书房之中则不时有下人来报,但所有人的消息都只是在说明一件事。

  三皇子自离开天锦卫总府后便消失不见,至今寻不到人。

  二皇子李阙从季贵妃出事之后,便暂时一直待在李铸府邸,商议协助缉拿凶手之事。

  此时他坐在季嵩的对面,脸色显得有些难看:

  “都是一群废物,一位皇子消失了数个时辰,你们却连半点踪迹都找不到。”

  府中的下人吓得噤若寒蝉不敢说话,见状,李阙转而收敛怒色,朝季嵩道:

  “右相大人无须心急,三弟或许是因为母妃之事伤心过度,外出散心才未归来,我已让人遣府上的江湖高手去寻找三弟,想必过不了多久便会有消息。”

  季嵩动了动干瘪几乎没有什么血色的嘴唇,却是没有说话,过了一会才朝李阙拱手问道:

  “殿下,老夫年岁已高,记性太差,还请殿下跟老夫说一遍,那指挥使伏启文对铸儿之事是如何回复的?”

  李阙轻叹口气,想了想,道:

  “伏大人传话说,他并不知道三弟的去向,但已经派人全力寻找三弟的下落,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

  季嵩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位八皇子可有回话?”

  闻言,李阙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下去,却是摇头道:

  “自始至终并未有任何回话。”

  这时,季嵩缓缓闭上双眼,道:

  “我了解铸儿,他虽然性格暴躁些,但向来守规矩,故意突然杳无音信消失,他干不出这样的事。”

  说着,他睁开浑浊的双眼,声音沙哑地缓缓道:

  “伏启文之前一直不愿协助我们,但在明知铸儿已从天锦卫总府离开之后,却一反常态,派人寻找铸儿的下落……”

  “伏启文此举有异,而那位八皇子却是连回复都没有,更是不应该,铸儿之事怕是跟他们两人脱不了关系。”

  闻言,李阙皱起眉头,面露思索之色:

  “以三弟的性子,今日去了天锦卫,必然是与那静妃的儿子起了冲突,但三弟应该没事,从他出了天锦卫总府便可以证明这一点。”

  “除非……是那静妃的儿子后来心有不甘,又暗中出手,绑架了三弟。”

  季嵩没有说话,似乎有些认同李阙的猜测,道:

  “老夫已经让人盯着天锦卫那边,或许很快便会有结果。”

  而没过多久,一道身穿夜行衣的身影从屋檐之上落下,悄无声息来到书房之外,禀告道:

  “启禀相爷,我们的人有查到,傍晚似乎有一辆普通马车悄悄出了天锦卫总府,看方向似乎是要连夜出上阳城。”

  闻言,季嵩低垂的目光中闪过一抹精芒,随即看向李阙道:

  “事出异常必有猫腻,那位八皇子但凡不傻,自知惹上我们,必然极为小心谨慎,不敢轻易踏出天锦卫总府,而他要想出去的话,或许只有隐蔽行事,很可能便藏在那辆马车之中。”

首节上一节85/1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