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他们吃到了Z1的甜头后,正想找一块大土地,实行Z1的大铺盖。
土地,是现在最为紧缺的资源。
因为有土地,就有更多的‘无限能源’。
而在这日。
数据中心的老一办公室。
卧室内。
张逢一边望着简报,一边看着立体屏幕中的机械平台架构。
如今身为联邦最高会的议员。
张逢正在干一位议员该干的事。
那就是看看全球简报。
也是时至今日,当第一批超导开始量产,开始用于各地的科研机构后。
各方电网,是越来越吃紧。
这是‘技术过渡期’的常见情况。
张逢看完这些能源简报以后,也知道了陈天才为什么要火急火燎的建设机械平台了。
因为这样高压下去,那么小规模的吞并与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能源,永远是不够用的,哪怕有超导Z1。
毕竟各地的量子小楼,太吃算力与能源了。
再加上大数据中心就像是吸血鬼一样,狠狠的吃各方算力与能源,以及原材料与资金。
那么现在就差一个开启‘大鱼吃小鱼’的导火索了。
想到这里,张逢也悟出了一件事,
‘难怪一说到联邦组建的时候,所有人都同意,更没有一个人反对。
因为各方都是麻杆打狼,两头都怕。’
张逢看着各方的能源简报,‘现在数据都没法看,哪怕之前的账本清零,但核心的能源问题,却越来越吃紧。
也怪我,步子迈的太大了,什么都想展开,但生产力远远不够,战线拉的太长,太广。
也怪全球所有人,都太想长寿与超凡了,就跟着我一块疯。
好家伙,我和他们还真就是干柴烈火。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张逢很无语,感觉现在的全球能源,就是在崩溃的临界点上来回蹦。
之所以来回蹦,都多亏计划部的可爱天才们,在精准的控制这个临界点。
在维持最大的生产力与科学进步上,又保持能源的相对不奔溃。
对于此,张逢只能说他们真牛。
牛到今天上午刚削减一个项目的能源,然后一个小时不到,这个空下来的能源与人力,就会完美且精准与合理的分摊到另外几条线上。
一丝能源都不让闲置。
并且最离谱的是,每个项目里还有那种能随时抽取的少量能源,能准确做到随时联系各方,进行即时抽取与合并,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嫁接。
计划部将所有细节都做到极致了。
但他们那的压力,也是整个数据中心内最大的。
大到每个人为了稳定与各方连接,很可能要连轴转上十几小时,甚至二十多个小时,全靠提神药顶着,确保长期的疲劳压力下,不会造成精神疲惫上的判断失误。
面对这个‘精密部门’,张逢也不知道怎么让他们强制休息。
不过,等往后的几代花朵成长起来就好了。
那时候人们的体质,是足以应对这样的高压性工作。
但如今的这些精英,‘拥有大量经验的超级老兵’,更是要做到尽量的‘养寿命、养身体’。
就算是他们将来不想干这份工作,那也得养,因为是功臣。
同样,在目前的高压计划内。
张逢现在最怕听到的就是,哪位计划部人员又忽然晕倒了,或者在加压里出现了精神类疾病。
每当听到这样的报告。
真的,张逢都是心里一紧,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才当上议员一天。
张逢就感觉压力很大,这或许也是责任更重了。
但有意思的是,灵念仿佛在压力下受到了一些类似‘祛除杂质’的淬炼。
这个杂质不是多余思想,也不是心魔。
因为灵念是具象化的精神,是一种类似‘元神’的抽象化具体。
灵念是存在于现实的。
只要用算力小楼去计算,再研究某种神经学上的超导检测仪,或者虚拟现实被开发以后。
张逢觉得灵念是可以用某种仪器观测到的。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具体化的元神。
张逢就觉得它里面的杂质,更多也是一种类似肉体内的‘毒素’与‘无用物’。
去掉它们,就可以让自身更好,更健康。
同样的,灵念内祛除杂质后,也可以让灵念转得更快,让记忆力的总修正再次增加,并且也会提升对于术法的威力与掌控。
总体上来说,就是装灵气的水池更稳固了,是修的地基与根本。
但这个杂质具体叫什么,张逢不知道。
因为自己属于‘慢慢探索前路’,这一切都是‘未命名’的。
尤其自己心魔增加的时候,这个杂质却不会增加。
它和心魔没有关系,反而是自己修炼灵念的时候,它会慢慢增加。
修炼的越快,它增加的越快。
然后会让灵念变得巨大与臃肿。
就像是建造水池的时候,一大铲子的水泥盖上去,水泥里面肯定会有杂质。
但要是去掉杂质,就会让水池更稳固。
它是这么一个具体化的性质。
所以张逢想来想去,姑且就先称为它为‘灵念杂质’。
属于灵念上的淬炼与提品。
……
一天后。
张逢不看报告了,而是念着再有一个月就要冒险,于是开始整理近三年来的脉络与血管收获。
通过大数据大致一扫,再进行筛选。
或许是前一段的全球旅游畅通,让一些武者有一种‘东西结合’与‘走遍山川’的顿悟。
如今,有三十九个新脉络,还有5%的内力新血管。
张逢看到这样的数字,说高兴,这必然是有的。
但自己也很难在一个月内消化完了。
再加上彻底熟练与吃透什么的,估计得十几年。
毕竟自己还要分心神去修灵念,以及巩固自己原先的武学知识。
还有上个世界几十年的庞大科学记忆。
更别说这几年来的机能资料。
自己的大脑算力完全就不够用。
要修的知识太多太多了。
但要是只论脉络与内力血管战力,那么只需一年时间,就可以归于自身,拿到最大化的体质。
想到这里。
张逢打开了卧室旁边的小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瓶基因药剂。
经过几年‘没有占任何算力资源’的研究,单靠两组科研人员手搓,基因药剂于一个月前被成功研发出来了。
当然,这里还是挪用了‘2次笔记的赵教授’。
张逢现在有意培养他,想让他晋级为‘专家级医学’,也就是文字里标准的普通世界极限。
他现在也差不多了,已经是‘半步专家’,就差临门一脚。
估计最短再学个七八年,长则四五十年,也就迈过去了。
因为专家是要‘知识底子’的充沛中,最后‘悟透’的。
也相当于他忽然就把很多知识串联到了一起,实现了对于整体医学的大了解。
届时,这种医学专家是非常恐怖的。
形象来说,如果没有自己,现实也没有改变。
而这位赵教授又踏入专家级的话,那么世界上的一些绝症,就不再是绝症。
单靠他一人,再加上资源充足,他就能在十年内有效攻破癌症晚期。
再有二十年到三十年,说不定还能彻底攻破肿瘤类的所有疾病。
他一个人的课题研究进度,就能超过一个普通国家。
虽然没有共振超频一类的神奇,但说他为神医在世,妙手回春,也不为过。
专家级,就是以一人之力,改变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相关项目进度。
张逢想培养这样的人才,并且一开始就让他学习‘超凡医药相关’。
毕竟就算是专家级,也是有‘高与低’的。
一个主攻超凡药物,一个研究发烧感冒药,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但同样的是,都要懂最基本的‘基础药理’。
而且药材学也得练到‘中级’。
这样的人才,不好培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