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龙 第128节

  如果拼历史,没有教派能和巫教比,毕竟人族从散装部落时期,就有巫师了,而那时候连文字都没有,更不用说道佛儒家。

  前朝时期,大乾诸教争鸣,好歹还有点巫教分支。

  而巫教之乱后,整个巫教都被放逐了,这些古老文化,确实没人传承。

  北周则不一样,其一直都是巫教祝祭一脉的大本营,北冥宗的掌门,就是祝祭派掌教,也是北周大祭司。

  郭子宴这一手,看似是在祝寿,但实则是在宣称我大周才是人道万年岁月的正统传承人。

  大乾想接住这一手,让陆无真来开坛做法都没用,得抬出那尊都不知道还在不在的‘人皇鼎’。

  人皇鼎定位类似于传国玉玺,在谁手上谁是正统人皇。

  踏踏踏……

  所有人等待不过片刻,大殿外就传来脚步声。

  谢尽欢抬眼望去,可见最先出去的老者,换上了一袭五彩斑斓的衣裳,还有彩色羽毛做装饰,脸上带着凤头面具。

  后方有差不多打扮的巫师学徒,抬着皮鼓、银锣等等祭祀乐器,来到大殿中央。

  令狐青墨略微打量,还帮忙讲解了一句:

  “祝祭一脉,戴上面具是神、摘下面具是人,这面具应该代表巫祖祝熳。其也是巫教火神,道门称之为‘火德星君’,也就是朱雀……”

  谢尽欢知道这些,不过还是若有所悟颔首,免得墨墨尴尬。

  随着一行人站好位置,大殿安静下来。

  佩戴凤头面具的祭祀,在酝酿一瞬后,双手上抬举目望天:

  “呜呜啊~~……”

  呼声随之在大殿响起,带有颤音。

  虽然没有词句,但在场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股源自远古的苍凉广袤,以及人族走遍山河百川,历尽亿万斯年劳苦奔波,才得到一处安宁之地的不易。

  铛

  沙沙沙……

  后方学徒敲铜锣、摇动沙铃,空幽乐声在大殿内回荡。

  在场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种没来由的安宁,连世子赵德,都从看热闹,化为了认真观礼。

  谢尽欢明显能察觉到烦闷心绪,在乐律之下被安抚,甚至产生出了释然想法,比如:

  已经拼尽全力,事已至此,随遇而安吧……

  就算鬼媳妇是通天妖魔,炸坟的结果,也不过是把坐下凳子,从大殿角落挪到大殿正上方,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这些想法并非咒术魅惑,而是心绪安宁后自然产生,谢尽欢摸不清门道,心底难免讶然。

  夜红殇也在暗中聆听,此时评价道:

  “祝祭一脉确实有点真本事。这应该是‘安神咒’,通过乐器音律,调动情绪安抚神魂,如果换做钟鼓锣钹,也能激发人之血性战意。

  “炼妖功本就容易情绪失控,你可以试试这法子,看能不能把冥神教暗子炸出来。”

  谢尽欢明白阿飘的意思北周放轻音乐安抚情绪,他来点‘工业金属、恐虐战歌’炸场,让暗藏妖道嗨起来!

  这法子显然行的通。

  鼓舞一词,本就源自于擂鼓、跳舞助阵,祝祭一脉有专门的法门,能极大激发人之情绪,让士兵陷入狂热、好战、无畏等状态,拔升军队战力。

  妖道不讲究克制欲望,且主动追求‘狂热、嗜血、好战、贪婪’等欲念,如果被这法子强行鼓舞加状态,很可能憋不住显露蛛丝马迹。

  但驾驭此类鼓舞神通,同样需要祝祭一脉的法门支撑,他一个武夫,敲战鼓或许有作用,但没法这么立竿见影。

  但好在鬼媳妇提供‘一条龙服务’,当下开始就地现场取材洗稿,根据凤头祭祀的门道,给他编起‘不安神咒’的法门。

  谢尽欢认真聆听片刻,觉得有点搞头,就勾了勾手,叫过来了在殿侧等待郡主传唤的朵朵……

第115章 乾宫夜宴(4)

  “呜呜啊~~~”

  “嚓嚓嚓~……”

  凤头祭祀在麟德殿内向天祷告,苍凉曲调勾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弦。

  乾帝本来也想看北周准备玩什么把戏,但随着正儿八经的安神乐入耳,整个人慢慢放松下来。

  脑子里也回忆起了当皇子时的战战兢兢、携死士入宫的背水一战、登基后抗衡老臣诸王的步步为营、和诸国周旋的隐忍谋划……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看样子快要走到最后了……

  好在妻儿俱在,大乾虽有内忧外患,但国富民强、才能无数,给景桓留了个好底子……

  未能看到天下归一,虽有不甘,但时也命也,此生已无憾……

  往后之事,就交给后人去做吧……

  ……

  而满心窝火的李公浦,甚至都产生了几分释然,暗暗嘀咕: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谢尽欢锋芒再盛,只要圣上不倒,又能奈我何……

  ……

  麟德殿内的文武百官,能爬到当前位置,谁没有一番过往。

  此时都沉浸在安宁情绪之中,神色各异,等到一曲终后,依旧久久无言。

  郭子宴作为挑事之人,知道会是这效果,等在场群臣感慨片刻后,才率先发言:

  “老祖宗这首祝寿曲,意在让我等不忘来路、不惧前程。

  “皇后娘娘德才兼备,辅佐乾皇二十载,其间经历风雨坎坷无数,时至今日亦如当初。

  “尔等前来祝寿,不花半点心思,就奉上些金银珠玉,把皇后娘娘视为外面那些俗人,在外臣看来,实在不配坐在这麟德殿内。”

  这番话直接骂全场,在座文武臣子却不太好接,毕竟这话是在夸皇后,骂他们不走心。

  何皇后其实也被这曲子打动了心扉,但她终究是大乾的皇后,本想说自己就喜欢珠宝首饰,群臣是投其所好,但这样还是显得南朝都是俗人,给北周长了脸。

  乾帝知道这步棋不好接,见群臣语塞,目光望向范黎,想让这位大儒来辩辩经。

  而也在此时,朵朵不动声色来到长宁郡主背后,在耳边低语。

  长宁郡主本来只是蹙眉旁观,听到朵朵的悄悄话,整个人都精神起来,先看了下大殿角落,而后昂首挺胸开口:

  “郭侍郎此言差矣。‘傩乐’为巫教祭祀祈神所用,大乾不是没有,而是诸教昌盛,开坛祭祀交由道佛两家,平时不用这旁门伎俩。

  “圣上宴请群臣,是为了热热闹闹图个喜庆,若想听高雅曲目,宫廷自有乐师,何须郭侍郎献艺?

  “郭侍郎所献之曲,虽然大雅,但一曲下来,让整个麟德殿静默无声,群臣不见半点笑意,郭侍郎不觉得不合时宜?”

  群臣闻言,觉得这话有点不合适。

  毕竟演奏曲目很简单,但傩乐是巫教祝祭一脉的秘传神通,大乾都把巫教撵出去了,从哪儿找这么个乐师出来和萨满教祭祀斗法?

  不过长宁郡主是晚辈,就算骂不过说错话,长辈也能打圆场,为此群臣还是静观其变。

  郭子宴听见这话,把目光转向长宁郡主:

  “此曲曾为人皇祝寿,我等以此曲给皇后娘娘祝寿,代表了我大周的礼敬之意;无生辰之喜,是因为并非南朝官吏所献,而非这曲子不合时宜。

  “郡主殿下说皇后娘娘想听,随时可以让乐师演奏此类曲目,既如此,殿下可否让乐师演奏一曲,让外臣长长见识?”

  长宁郡主见此也不多说,对着大殿角落招了招手。

  在座文武朝臣,乃至魏鹭、张怀瑜等人,都知道长宁郡主手底下养了一堆‘奇人异士’,本以为出来的会是啥曲儿都会唱的朵朵。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一个气度不凡的白袍公子,从大殿角落起身,走向殿前。

  “诶?”

  “这是……”

  群臣哗然!

  魏鹭早已听说谢尽欢的行事风格,寻思北周使臣,可不能当庭分尸,还想拉一下,但没拉住。

  范黎张怀瑜师徒,也是莫名其妙,暗暗寻思:

  郡主这是准备给北周来点打击乐?

  这怕是不合适哟……

  ……

  乾帝、李公浦、府尹陈平等人,也没想到武艺超凡的正道新秀谢尽欢,会在这时候冒出来。

  何皇后甚至低声问了句:

  “翎儿,你这是……”

  长宁郡主知道谢尽欢浪起来有多骚,心里没有半点怀疑,只是眼神示意别担心。

  谢尽欢来到殿前,先对皇帝皇后行了一礼,而后看向郭子宴:

  “谢某虽是一介武夫,但也略通音律,今日献丑给皇后娘娘祝寿,还望诸公别笑话。”

  “呃……”

  郭子宴作为外使,怎么可能不了解京兆府动向,对谢尽欢名字也算如雷贯耳。

  但着实没料到这后生,长的这么俊,还准备来表演节目……

  这莫不是‘尽欢舞剑、意在宴公’,准备恐吓老夫?

  虽然有点奇怪,但郭子宴巴不得死在大乾,给北周出师之名,并未乱了分寸:

  “没想到谢公子还通音律,不知公子准备奏什么曲目?”

  谢尽欢此行出来,是‘尽欢舞剑、意在大妖’,准备以秘法鼓舞情绪,看能不能把冥神教暗子炸出来。

  不过气氛到这儿了,场面话还是得来两句,谢尽欢环视在座诸公:

  “我大乾以武立国,太祖奉人皇为圣君,并在御耕山修筑人皇祠祀奉。

  “人皇祠中,有十将陪祀,其中一人为殷朝祭祀殷伦,塑像立战鼓、环琵琶,诸公可知典故?”

  郭子宴背后的巫教祭祀,回应道:

  “殷伦为祖巫之一,据传说记载,人皇曾在鹿原被大军围困,殷伦奏《山河令》鼓舞士气,助人皇大破蛮夷定鼎天下,‘山河关’也由此得名。谢公子莫非想奏这一首,为乾皇破敌?”

  谢尽欢根本不会什么山河令,但好在现在也没人知道这曲子啥样,他回应道:

  “时隔数千年,《山河令》早已失传,不过家师曾根据这段典故,编过一首段曲子……”

  巫教祭祀听到这里,提醒道:

  “方才演奏的是祈神祭祀的‘傩乐’,公子若只是会首寻常曲目……”

  “若是寻常曲目,何须让我谢尽欢出马?”

  “……”

首节上一节128/2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