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檀香山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章星九略一思索便答应下来,司徒羡意的安良堂是洪门的堂口,而洪门在美国、南洋以及华夏本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要是能弄个客卿的身份,还是很有好处的。
司徒羡意闻言惊喜不已,因为章星九可是欧美闻名的大学者,他这样的人能看得上安良堂,那绝对是安良堂莫大的荣耀。
他赶紧给章星九说了安良堂的规则,又补充道,“章先生来我们安良堂担任客卿,无需做事,平日里若是有安良堂能帮上忙的,尽管开口!”
“不只是美国安良堂,天下洪门是一家,章先生不管到了那里,只要当地有洪门中人,亮出身份,多少也能有些面子。”
到了晚上,章星九从旧金山大学回来,仪式已经准备好了,一般人入会,要开坛,传新人,然后诵读复述三十六誓,最后斩公鸡、喝血酒锸血为盟,如此才能成为洪门的正式会员。
章星九身份特殊,又是来担任客卿,自然不能如此对待,安良堂几位长辈恭恭敬敬地将章星九请到厅内,章星九给洪门供奉的历代先辈上了一炷香。
随即司徒羡意高声诵读了章星九的出身经历,重点讲述了他为全球华人进入大学读书做出的贡献,最后宣布,安良堂有感章先生的恩情,故而请章先生入会担任圣堂大爷。
洪门是一个统称,再往下是蔡德忠创立的天地会,方大洪创立的三合会,胡德帝创办的袍哥会。马超兴创办的哥老会,李式开创办的小刀会等五房。
这便是洪门五祖的来历:五人分开一首诗,身上洪英无人知;此事传与众兄弟,后来相会团圆时。
房下面又有山,洪门各山的名字大多数与国内各个山脉对应,比如南华山、九华山、五台山等等。
举个类似的例子,各房就好比道教的大派,如全真、正一等等,而各山相当于全真、正一下属的各道观,名义上都是洪门,实际上各自独立。
洪门各房各山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名义上都是洪门中人,却互不隶属,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互相给个面子,承认对方的身份,所以便有了“洪门一大片,清帮一条线”的说法。
而山的内部主要分为内外八堂,负责管理各项事务,司徒羡意给章星九的圣堂大爷职位就是内八堂之首的香长,平时不参与堂口事务,开香堂时可以当主香人,是为最尊贵的客卿准备的。
如果说圣堂大爷或者香长知道的人不多,那换个俗称,应该就都知道了,这一职位更广为人知的称呼是白扇,孙逸仙日后加入洪门担任的就是这一职位,现在章星九早于他好几年都担任了这一职位。
以后回到国内,要是遇到洪门中人,亮出自己的身份,就算是其他房山的龙头老大,也得以礼相待,要不然就是不懂规矩。
去了南洋更是如此,在浙江还要防着青帮,不好贸然亮明身份,南洋却是洪门经营多年的根据地,但凡有点身份的华人,都跟洪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就算章星九身无分文,只要找到洪门中人,就能轻轻松松获得他们的帮助,孙逸仙能不断从海外募集资金,招募人手,和洪门的支持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在美国也给章星九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安良堂如今在美国几十个城市都设立了分堂口,会众多达数万,章星九离开旧金山沿着西海岸南下,继续前往各高校、研究机构交流演讲,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安良堂会众的热情招待,很多事情不用他开口,这些人就帮着办好了。
要是一般客卿,还没这么大的面子,主要是章星九为在美华人找到了一条实现阶层跃升的出路,能让他们的孩子有机会读大学,所以这些人心甘情愿地为章星九服务,那怕是稍微帮点忙,也能让他们高兴许久。
章星九也借着他们的渠道,写了几封信送回国内,交给家里、阿张还有沪上的亲朋故旧,告诉他们自己的近况。
顺便还指点了他们一些挣钱的机会,海外华人若是能变得强大,就能更有效的回馈国内,这对华夏未来的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
在加利福尼亚停留数日,去加州大学各座分校,还有加州理工学院等高校进行了交流和演讲,章星九的美国之旅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这次的交流非常成功,不仅狠狠地在美国学者面前刷了一波声望,还和多所高校达成了无线电专利以及华人学生方面的合作。
从小处来说,为章星九将来争夺诺贝尔奖又增加了几枚筹码;从大处来讲,对提升海外华人地位、促进日后华夏本土的发展也是大有好处。
原本他打算继续乘坐火车返回纽约,然后从纽约回巴黎,没想到在离开之前,有人通过洪门给他送来一份邀请,请他去檀香山会面,这是华人对夏威夷首府火奴鲁鲁的称呼。
章星九原本不想去,可一听说来人的名字,马上就改了主意,“好,我明天就出发。”
来人立刻面露喜色,连忙拱手道,“要是圣堂大爷不嫌弃,定船票这些琐事就交给我们去做吧,明日一早,在下来酒店等候先生。”
“那便有劳诸位了。”章星九将他们送到门外,便回房告诉了马宗文这个消息,只是没说要见某人,只说旧闻夏威夷景色秀美,既然来了就顺便去看看吧。
好在他们乘坐的是一艘专门招待游客的游轮,船上吃喝玩乐应有尽有,一路上也不至于无聊。
几天后,游轮抵达檀香山,从船上下来,章星九一眼就认出了哪位约自己的人。
第290章 逸仙
这名约莫三十出头年纪、留着短发和两撇小胡子、身穿西装的华人男子听身边人说了几句,就快步迎了上来,主动伸出右手,“章先生,见到你实在是太高兴了。”
“我原本在日本,听美国华人说你来了美国,便想和你见一面,于是紧赶慢赶终于到了檀香山,可是这时候你已经准备回去了,便只好冒昧发电报请友人代为相邀,没想到你真的来了!”
“逸仙先生的大名我也早有耳闻,当初刚到法兰西的时候,就听说逸仙先生在伦敦遇险,幸好吉人自有天相,逸仙先生最终还是化险为夷,我才松了一口气!前几日收到逸仙先生的邀请,我也是倍感荣幸,马上就过来了。”章星九紧握着他的手说道。
在得到他的同意后,还让马宗文取出照相机专门拍了几张照片,以纪念这次相会,这照片放到若干年后,就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逸仙先生闻言开怀大笑,“哈哈,我在日本也多次听说过章先生的大名,日本学者认为章先生能在西洋压过众多欧洲学者,做出世界领先的成就,在全世界面前证明了黄种人的聪明,堪称黄种人之光啊!”
“走走走,码头不是说话的地方,檀香山诸位父老得知章先生要来,早就准备好了为你接风,我们先一起过去吧!”他拉着章星九的手上了一辆马车,虽然福特已经在五年前发明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但这些保守的华人还是更喜欢传统交通工具。
当地华人为了迎接章星九,拿出了最好的马车,外表看起来似乎很不起眼,里面的装饰可是相当奢华,不仅宽敞坐起来也舒服。
现在才
章星九大多数时候都是倾听,偶尔才回上一两句,也会稍微提起自己对逸仙先生的印象,偶尔还会流露出一点儿对清廷的反感。
“如今欧美各国的科技发展异常迅猛,朝廷却一直抱残守缺,将这些视为奇技淫巧,若是再不改变这种态度,我华夏恐怕就危险了。”
“谁说不是呢!”听到这话逸仙先生顿时眼睛一亮,他早年间也在西式学校学习过,后来又上了西式的医学院,自然知道科技发展对国家的影响。
他还谈到了自己对科学的认识,“科学启示、指导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又通过生产活动创造出各种物质产品;例如,电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了电机的发明,进而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机器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工业要达到‘机器日巧’,农业则要做到‘农器之精’。”
“只是科学并非都是好处,科学技术既可以用来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可以用来进行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欧洲列强因科技而兴,道德水平却没有跟上,所以才在全世界四处殖民掠夺,他们的文化是霸道文化,远不及我华夏讲究仁义道德的王道文化。”
他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还比较粗浅,但是在现如今的华夏,能有这样的认识已经很了不起了,对于他的话,章星九大部分都赞同,唯有最后一段不支持。
“先生的话很有道理,欧美文明确实有不小的缺陷,只是我看到严复先生翻译的《天演论》时,上面有一句话实在是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若是我华夏不尽快在科学技术领域奋起直追,恐怕就会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落败,沦为印度一样的存在。”
他听到这话也是心有戚戚,“是啊,列强一直对我华夏垂涎三尺,仗着船坚炮利动辄欺凌我华夏,而如今朝廷上又是一群贪婪腐朽之辈,若是再不行鼎革之事,我华夏危矣!”
说到这儿,马车已经到地方了,这是一处华人会馆,今日特意空出了最好的院子来招待章星九,他们也知道了自家子孙有机会读大学,对章星九自是百般感激。
稍事休息,章星九便和马宗文一起参加了晚宴,这里华人众多,自然不缺好厨师,一个个拿出看家的本事,让章星九好生享受了一番美食。
吃完饭,到茶室里喝茶聊天,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读书的问题,章星九耐心地一一进行了解释。
昨天在路上的时候,逸仙先生就已经感觉到,章星九对朝廷有颇多不满,今天便专门聊这个,刚开了个头就被章星九拦住了,“我这些年一直专心钻研科学,对政治上的事情了解不多,先生就不用浪费时间跟我说这些了。”
逸仙先生的心情顿时跌落谷底,难道这次不远万里来到檀香山,竟然要白跑一趟了么?
谁知道章星九马上就来了个大转弯,“不过先生为华夏之崛起殚精竭虑的想法我是能理解的,我虽然不能亲自参与先生的事业,却也想为先生做点事。”
“不管做什么事,最关键的都是钱,小弟近来出售无线电报的专利,倒是略有收获,今日先赠给逸仙先生一万美元,将来若是有需要,请随时电告,定当全力以赴。”
“如今越洋电报价格昂贵,为了不浪费宝贵的革命资金,小弟便在这里和先生做个约定,先生若是需要用钱,电报只须发A、B、C、D、E五个英文字母,就可得到一、二、三、四、五万银元,如此可好?”
这原本是南浔豪门富商张静江资助逸仙先生时候采取的方法,现在章星九提前拿了出来。
尽管面前这位身上有诸多缺点,却也是终结了封建帝制的先驱,今天既然遇到了,那肯定要搭一把手。
当然,要是章星九遇到的是另一位,那就不只是出点钱的事情了。
第291章 毕业
章星九在檀香山待了三天便告辞离去,逸仙先生也和他前后脚坐船离开,继续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努力。
回到巴黎,章星九的交流活动暂时告一段落,继续从事各种研究工作,等到第二学期期末的时候,他已经修完了本科所有学分,按照索邦大学的规则,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了。
索邦大学自然舍不得他离开,于是又邀请他继续读书深造,章星九也想拿个博士学位粉刷门面,再说了现在回去还有些早,别的不说,马宗文还没有毕业呢。
因此便答应下来,只是向索邦大学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是自己提前达到博士的毕业标准,那么索邦大学就该及时发放博士学位证书。
李普曼听完直接笑了,“其实以你大一时候的学术水平,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了,法兰西有不少物理学博士,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的,更别说接连做出那么多卓越成就!”
“所以你的要求完全合理,哪怕你今后几年暂时没有做出突破性成就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也会根据你的需求,给你发放博士学位的,只要你提前说一声,给我们留下准备时间就可以。”
“我打算等我的妻子拿到塞夫勒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毕业证书后,先回国一趟,按照她的学习进度,大概还需要一年多点的时间。”章星九提前告知了自己的毕业时间。
到时候正好处于1899年下半年,国际局势将面临着巨大的变化,那时候他继续待在法兰西并不合适,还是回国待一段时间的好。
在国内教教书,看看能不能发掘一批人才,把他们送出国去深造,等国际局势重新恢复平稳后,再出来给自己争取诺贝尔物理奖造势。
他把这个计划也告诉了李普曼,“我离开家已经很久了,非常想念家乡和我的家人,所以到时候会回家住一段时间,而在法兰西、在索邦大学这段岁月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将来要是有机会,我也会返回索邦大学,继续和您还有皮埃尔、玛丽等人交流。”
章星九已经想好了,今后他最少也要回来两次,一次在近期,为争取诺贝尔奖而努力。
另一次则是一战后,那时候从中国来法国留学非常盛行,他怎么也得见那几位杰出代表一面,顺便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持。
当然,这期间要是有其他重要的事情,章星九也会回来看一看,比如说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再比如说参加索尔维会议的时候等等。
最好是等回国后立刻生孩子,而且还是男孩儿,这样的话等他长大成年,算算时间正好和那帮人一起来法兰西留学,说不定还能和他们成为朋友。
“索邦大学也会为曾经拥有过你这样杰出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李普曼诚恳地说道,因为章星九的缘故,索邦大学短短两年内就成为黑体辐射、阴极射线以及无线电报的国际研究中心,学校声望大大提升,渐渐有了赶上剑桥的趋势,李普曼作为索邦大学物理系主任,也是倍感欣慰。
到了毕业典礼的时候,章星九和大四学生们一起参加了毕业典礼,从校长手中接过了本科毕业证书和哲学学士的学位。
为啥是哲学学位而不是物理学学士学位呢?因为现如今法兰西的学位分类还非常简略,只授五个传统学科:法学、医学、神学、文学和哲学。
物理学肯定不属于法学、医学、神学、文学,那自然就只能是哲学学士了,这倒是挺合适的,欧洲学者们把物理学的起源上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家泰勒斯、亚里士多德等人身上,所以现在的物理系学生拿哲学学士学位完全正常。
拿到学位,章星九趁着暑假带着马宗文去其他欧洲国家游历了一番,包括德国、意大利、俄国等主要国家,当然也没忘了去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刷刷影响力。
得益于无线电报技术的发展,他在这些国家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新学期开始,章星九就又回到了索邦大学,准备攻读博士学位。
是的,学士和博士之间并没有硕士作为过渡,因为现如今法国的制度就是这样。
法国大学文凭和学位制度,源于法国中世纪大学,初设业士、学士和博士三级学位,业士学位由大学文学院授予,学士和博士学位由大学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授予。
1808年拿破仑一世对上述制度进行改革,业士学位改由国立中学授予,大学只授学士和博士两级学位,只是博士学位的获得一点也不比先硕士再博士简单,甚至更难。
学士往往要先跟随导师完成高级科目的学习,再拿出一篇高水准的论文来,才能拿到博士学位,这让当下很多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如此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
不过这点困难都是对普通人来说,天才绝不在意这点小障碍。
德国的卡尔-威特,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时至今日他依旧是《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中“最年轻博士”记录的保持者。
这还没完,两年后,他又在16岁的时候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
章星九在接下来一年半时间里,继续按照时间表卡点实现突破,接连取得了多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还帮助马宗文提前拿够了毕业所需的学分,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学士学位。
在她拿到证书的
只是稍微有点遗憾,他俩都没有创造记录,华夏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是黄宽,他1855年8月被就读的英国爱丁堡医学院授予医学博士学位。
而第一个拿到学位的女留学生则是纽约女子医学院的金韵梅,她早在1885年就拿到了学位。
学位拿到手,章星九夫妇就准备回国了。
第292章 回国
告别晚宴上,章星九的朋友都来了,李普曼握着他的手依依不舍,“时间过的真是太快了,回想起你当初刚来索邦大学的时候,似乎还是昨天发生的事情。”
章星九把无线电报专利的部分处置权限交给了他,李普曼教授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小事他自己做主就可以,大事的话需要电报沟通。
校长也很给面子的来了,他很清楚以章星九的成就,绝对达到了诺贝尔奖的标准,这样的学生哪怕是华人,也是索邦大学的宝贵财富,所以他代表索邦大学授予章星九客座教授的职位。
就这还觉得放他回国有些可惜,“索邦大学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如果你肯回来,物理系教授的位置就非你莫属,等将来李普曼教授退休了,你还可以接替他成为物理系主任。”
“多谢您的厚爱。”章星九礼貌的答谢,心里却不以为然,玛丽-居里日后也拿到了诺贝尔奖,而且不止一次,在她晋升职位的时候,依旧由于身份的问题受到了重重阻碍。
她一个白种人都是如此,更何况自己一个黄种人,要是自己真信了,索邦大学也不一定会兑现诺言。
“我才刚刚回来,你就要离开,真是太遗憾了。”郎之万满脸的不舍,他前不久已经完成了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学习,如今回到巴黎,跟随皮埃尔-居里攻读博士学位。
“我肯定还会回来,将来有的是机会见面,也欢迎你有时间的时候来华夏看一看。”握着他的手,章星九突然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郎之万可是法共成员,等一战后,要是那些华人留学生住在自己的公寓,遇到了郎之万,不知道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