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诸天 第93节

  只是很多时候,评奖并非只看成绩,所以章星九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今天的更新还是会晚点,希望明天能恢复正常

第276章 不给不行

  从后世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果来看,经济奖就不说了,和平奖、文学奖天然受各种政治因素影响,几乎成了欧美显示政治正确的平台。

  就连物理、化学、生物和医学这些自然类科学奖项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章星九打算冲奖就必须面对这些问题。

  首先是种族问题,哪怕是后世,欧美的种族歧视都一直存在,更何况是现在?诺贝尔物理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评选,一堆白人做评委,肯定会更倾向于自己的种族。

  所以从诺贝尔物理奖开始颁发以来,前三十年基本上全部是来自欧美的获奖者,直到1930年,印度的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才成为第一位获奖的非欧美学者。

  可印度跟英国的关系大家都清楚,而且拉曼在获奖之前就已经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了,还拿到了英国的爵位。

  时间再往后推,到了1949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获奖,他倒是日本本土培养出来的学者,只是在获奖的前一年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很难说他获奖没有受这一因素的影响。

  章星九现在在法国留学,倒是比完全华夏出身要稍微好一点儿,可这也不能保证法国就会帮他争取奖项,他们肯定会优先推举纯粹本国出身的学者。

  法国也有不少有资格获奖的学者,比如李普曼,比如发现天然放射性的贝克勒尔,比如皮埃尔-居里,或许要等到他们拿完奖项之后,法国才会考虑帮助章星九。

  其次是政治上的影响,再过几年华夏就要面临近代以来最大的屈辱之一,八国联军进攻华夏,华夏和法兰西已经成了敌对国家,他们就更不会帮章星九了。

  瑞典虽然没有直接参战,可他们肯定会站在这些侵略者一边,也不会给章星九颁奖。

  再加上人脉关系、圈层影响等因素,章星九就算已经做出了足以获得诺奖的成就,想要获奖也非常困难。

  电子的发现和黑体辐射实验的影响都是能拿诺奖的成就,可现如今以及之后一段时间,类似级别的成就还有很多,到时候人家不给章星九发奖,章星九也没啥好办法。

  因为这两项成就跟马可尼、伦琴、居里夫妇、洛伦兹等人的贡献相比,确实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到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推迟十来年,甚至二三十年颁发,也有足够的理由,只是到那时候,这东西对章星九究竟还有多大用处就不好说了。

  所以还是早点拿到的好,章星九已经想好了策略,大不了我把一开始几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成就全部抢了,让瑞典皇家科学院不给都不行。

  任何一个奖项,在创立之初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威信,物理奖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要是章星九的成就明显高出其他学者一大截,成为其他物理学家做研究绕不开的人物,这要是不给,学界就该质疑该奖项的公正性了。

  只是也不能随便乱抄,还是跟之前的想法一样,优先理论领域,轻易不涉及应用领域,就算一定要涉及,最好也是跟做阴极射线实验一样,只领先很短的时间。

  不然以欧美国家的工业优势,肯定会率先开始大规模工业应用,章星九搞出来的东西就会帮欧美国家拉大和华夏的差距,那他就成历史的罪人了。

  确定了这一原则,章星九直接根据脑海中的记忆,把开始几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的成就以此进行筛选。

  首届获奖者是德国的伦琴,他依靠发现X射线独享了1901年的奖项,这个稍微有点可惜,他发现X射线的时候,章星九还在徐汇公学读书,没有足够的实验条件抢过来。

  然后是洛伦兹和塞曼,洛伦兹用电子论成功地解释了由塞曼新近发现的原子光谱磁致分裂现象。

  洛伦兹断定该现象是由原子中负电子的振动引起的,他从理论上导出的负电子的荷质比,与汤姆逊翌年从阴极射线实验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由于塞曼效应的发现和解释,洛伦兹和塞曼分享了190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该实验现在已经完成了,洛伦兹解释的论文也已经发表,章星九也没办法抢。

  第四届得主是英国科学家约翰-威廉-斯特拉特,他依靠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获奖,这些成就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完成。

  到了

  现在章星九也完成了类似的实验,并用论文证明了电子的存在,抢到了第六届获奖者汤姆逊的机缘,接下来他只需要稍微更改实验方案,精确测量出阴极射线的静电特性,再写成论文发出来,就可以赶在莱纳德前面,拿到这次获奖的机缘。

  第七届得主迈克尔逊、第八届得主李普曼的获奖成就也早就诞生了。

  章星九可以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再制定好自己的实验计划,卡点截胡,只领先他们一两个月把成就拿出来,就可以得到自己的第三项诺奖成就。

  第十届得主范德华也完成了他的公式。

  前十一届获奖成就,章星九能拿下四个,要是这样瑞典皇家科学院还不给他颁奖,那恐怕说不过去吧?

  待会儿还有

第277章 暑假

  敲定了计划,章星九随即制定了精确的时间表,不必比那些竞争对手领先太多,只需要赶在他们前面一两个月把成果拿出来,再用论文建立起无可争议的证据即可。

  根据这一时间表,今年也就是1897年的主要任务是发明阴极射线管,根据上次黑体辐射实验结果,继续进行新的实验,来改进已有的维恩公式。

  维恩公式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日后瑞利、金斯和普朗克先后改进了这一公式,最终由普朗克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也是一项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成就。

  既然准备抄,那就不介意多抄一些,章星九打算先卡点赶在瑞利、金斯前面拿出他们的公式,再先普朗克一步拿出最终的公式,这样自己手上就握有五个诺奖成就了。

  日后不管谁要研究黑体辐射,都绕不开这几个公式,除非是瑞典皇家科学院不打算给黑体辐射领域的研究颁发诺奖,不然就得先给自己发一个,然后才能轮到其它人,这就是某分支领域奠基者的地位。

  现在章星九已经不用跟其他学生一样,每天还要按部就班的上课了,李普曼教授认可了他的能力,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章星九只要能通过期末考试就好,而这对章星九根本没有丝毫难度。

  其他时间任由章星九自己支配,他想做实验,索邦大学就给与最大的支持,要钱有钱、要设备有设备、要人也有人,不少已经完成本科学习的学生都想跟着他做实验,只要能在论文里挂个名,那怕是第三作者、第四作者,对他们获得博士学位都大有好处。

  他想写论文,李普曼就安排人手帮他搜集资料、检测数据。

  他要是想休息,说一声就行,哪怕是去周边度假,学校也不会干涉,还会给他安排几名学生或者工作人员来帮他处理交通、住宿等琐事,他自己只需要安心的放松就好。

  李普曼等人已经意识到,章星九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他能为索邦大学带来无上的荣誉,或许学校可以借助他的天赋,成为欧洲的物理研究中心,这样的诱惑摆在面前,哪个学校领导和学者能忍得住?提供些许便利又算得了什么呢?

  甚至还有人过来找到章星九,明里暗里劝说他加入法兰西国籍,只要章星九答应,剩下的事情他们马上就能替章星九办好。

  虽然都是索邦大学的学生,华夏留学生的身份和法兰西学生的身份还是大不一样的,他们甚至拿出了诺奖来诱惑章星九。

  诺贝尔从1873年就开始定居巴黎,虽然在1890年因为迫害被迫离开,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居住,可十八年下来,还是有很多法兰西人和诺贝尔以及他的家族成员成了朋友。

  现在诺贝尔已经去世,他的影响力还在,这些人依旧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为章星九争取诺贝尔奖,要是章星九愿意加入法兰西国籍,那他们就会帮忙运作。

  章星九相信他们能做的,贝克勒尔、居里夫妇和李普曼能获奖,或许这些人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加入法兰西国籍,这是原则问题,没得商量。

  新学期开始后,章星九马上开始了新的实验,他把李普曼拨给自己的人手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继续进行黑体辐射实验,尽可能多的收集有效数据,用于修改完善维恩的公式。

  另一个小组则按照他的方案尝试制作阴极射线管,德国物理学家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就是在今年完成这一伟大发明的。

  阴极射线管大家可能觉得陌生,改个名字换成CRT,也就是俗称的显像管,大家就清楚了,这东西用处非常大,是电视、雷达和电子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太快做出来。

  章星九告诉这些小组成员,德国人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这些法兰西学生顿时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待在实验室,第二天就把阴极射线管发明出来。

  这样的话,到时候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看到那些德国人,他们的表情一定会很有趣吧?

  这幅架势吓了章星九一跳,连忙进行安抚,告诉他们德国人的研究进度还差得远,他们才稍微放松了片刻。

  过了几个月,得知布劳恩已经接近正确答案了,章星九才拿出了最终的方案,实验助手们立刻按照他的想法制作出极板网栅、阳极、偏转线圈、加热器、阴极、电子束、聚集线圈、荧光屏,再把这些部件按照正确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阴极射线管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阴极射线管完美,它只有一个冷阴极,管子也不是完全真空,而且要求十万伏特的高压来加速电子束,才能在荧光屏上够辨认出受偏转影响后的运动轨迹,此外,电磁偏转也只有一个方向。

  所以距离应用还有很大差距,其实任何新生事物在诞生之初都是这样,从理论上来讲,这项发明已经比较完善了,日后能做的只是加以改善而已,首位发明者的身份已经无可辩驳。

  索邦大学再次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伟大发明,而章星九的论文也随之刊登在《自然》上,再次在全球物理界引发了轰动。

  据说布劳恩在看到这篇论文时沉默了许久,因为他的想法和章星九非常相似,只是他的速度稍微慢了一点儿,才被章星九抢了先,他现在算是体验到了去年卡文迪许实验室汤姆逊教授的感受。

  期末考试结束,章星九找到李普曼向他请假,“教授先生,我离开绍兴来巴黎学习已经一年时间了,我非常想念家乡,所以想回家看看。”

  “您也知道,这趟旅行非常遥远,就算是乘坐最快的邮轮,只是往返也要两个月时间,所以我想请一个月的假,等十月份的时候再来学校报道。”

  “哈哈,只有在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你还是个十八岁的孩子,好吧,孩子,安心的回家去吧,我会安排人为你准备好船票的!”李普曼爽快地批了假。

第278章 相亲

  根据时间表,今年还稍微有点空,可以回家去看一看,到了明后年,跟其他科学家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这时候就不一定有时间了。

  而且等无线电发明之后,还会面临很多商业上的问题,这些事情更加繁琐,更加耗费时间,章星九必须留足时间和精力来准备。

  所以这学期差不多是他近几年最后回家去看一看的机会了,要是这次不回去,下次再回估计就得等到三四年后了,那时候的情况又不一样。

  学校很快就给章星九定好了火车票、船票,章星九在自己的房子里辞别了居里夫妇、郎之万等人,现在郎之万已经准备去卡文迪许实验室报道了,所以等他回来的时候,还能见到居里夫妇,想见到郎之万,就得等他放假回巴黎之后了。

  早上醒来,乘坐火车抵达马赛,从马赛上了一艘法国客轮,乘坐一等舱开始了漫长的旅程,在一个月后方才抵达沪上。

  此时长途交通的时间并不准确,尤其是乘坐客轮,早几天到晚几天到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所以章星九并未通知其它人来接,自己叫了辆车便直奔徐汇公学。

  蒋邑虚见到他很高兴,“你离家一年多了,肯定急着回家,所以这次我就不耽搁你了,先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早上给孩子们上上课,讲讲你在法兰西的经历,中午把傅兰雅司铎、马相伯司铎喊过来聚一聚,然后你就先回家吧,其它事情等回了沪上再说。”

  傅兰雅则邀请他去格致书院举办讲座,讲述他在法兰西研究黑体辐射还有阴极射线的经历,章星九爽快地答应下来,只是要等到他从绍兴回来之后才行。

  吃饭的时候,马相伯似乎一直有话想说,却始终没有开口,等吃完饭,他借口让章星九陪他散步消食,才试探着问道,“上次离开沪上去法兰西的时候,好像没听说州平家里给你定下婚事?不知道这一年时间有无变化?”

  “父母信中也催促过,只是我在法兰西还要读三年的书,也不好让姑娘家等这么久,所以就劝他们等我学成回来之后再商量婚姻的事。”章星九如实作答,同时心里还有疑惑,难不成马相伯打算给自己介绍媳妇儿不成?

  果然,马相伯立刻接口说道,“州平你眼瞅着就要十八岁了,等毕业回国,再商谈婚事,搞不好得二十二三才能成亲,这实在是有点太晚了!要是不嫌弃的话,老夫有个女儿,跟州平年龄大致相仿,咱们可以寻个时间稍微见一见,要是合适就把婚事定了,要是州平不满意,就当只是吃顿饭好了。”

  章星九还真有些心动,他总归是要结婚的,与其娶个跟阿张媳妇儿那样守旧的女子,还不如找马相伯的女儿,起码思想上能开明一些不是?

  只是自己现在还不清楚这姑娘的模样人品,不好马上答应下来。

  见他没有反对,马相伯只当是腼腆害羞,便继续介绍着自家闺女儿的情况,“我当年一心办学,疏忽了家里,妻子赌气带着长子乘船返回山东老家,不想客船在吴淞口时出了事.事后我心乱如麻,便把女儿交给弟弟马建忠抚养。”

  “十八年前,建忠曾经前往法兰西政治私立学校留学三年,拿到了博士学位,我女儿从小跟他学习法语,语言非常娴熟,等你们结了婚,还能陪你一起去法兰西留学。”

  这位章星九也知道,算是清末有名的学者和外交家,其中最有名的事迹是为韩国设计了国旗。

  1882年(光绪八年),高丽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即将出使日本,临行前向清廷请求将中国的龙旗作为国旗使用,清廷回复称藩属国不能用五爪龙旗。

  其时马建忠奉李鸿章之命出使朝鲜,他闻讯建议朝鲜政府采用中国传统的太极八卦旗作为国旗使用,后来这面旗帜又成了韩国的国旗。

  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女儿,应该会比土豪地主或者士大夫家庭的孩子好一些吧?想到这儿,章星九便稍微松了点口,“马先生如此厚爱,学生若是再推辞,就不识抬举了。”

  但他也没把话说死,“只是婚姻大事还要讲究个缘分,若是学生没能被令千金看中,先生也不要勉强。”

  马相伯听懂了,虽然章星九说的是他女儿没看上自己,可实际上这话得反过来听,他要是觉得自家女儿模样性格不合适,也不会因为他的身份就娶。

  “那是自然。”这么一说马相伯反而放心了,“总归要你们俩满意才行,州平这次回来时间紧,要是还按照那些老套路,搞不好等你上船的时候,俩人还没见面呢。”

  “择日不如撞日,干脆今天下午你们就见一面好了,地方就定在格致书院旁边的咖啡馆,你定好包间,我让宗文去寻你。”马相伯皈依教会多年,行事作风不像士大夫家庭那么保守,让两个年轻人见见面也没啥大不了的,再说了,章星九的人品他还是信得过的,不会做出失礼的事情来。

  “谨遵先生之命!”章星九答应下来,没想到到了十九世纪,还能经历二十一世纪的相亲方式,这倒是挺有趣的。

  他对这次约会也开始期待起来,不知道这位马宗文小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要是模样不错、思想开明、能成为自己的贤内助,那就娶了吧。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章星九乘坐黄包车来到那家咖啡馆,要了个靠窗的包厢,告诉侍应生待会儿有人来寻,便把她带进来,然后就看着窗外耐心的等候。

  距离约定好的时间还有五分钟,章星九就看见一位身穿西洋服饰的姑娘从车上下来,在仆役的陪同下走进了咖啡馆。

第279章 成亲

  敲门,进来,一个十六七的小姑娘略微带着一丝羞涩走了进来,“章先生你好,我没有迟到吧?”

  “没有没有,快请坐。”章星九过去帮她拉开椅子,“喝点什么?”

  “一杯卡布奇诺,一份榛子蛋糕。”马宗文没有看单子就直接点了,看来她对这里应该挺熟的。

  “我要一杯拿铁,一份别司忌”章星九也点了自己喜欢的。

  别司忌就是英文的biscuit,不过其实不是饼干,而是面包片制成,加了黄油和糖,烘烤得干硬脆香,黄黄的,渗出甜蜜蜜的糖油霜,是当下沪上流行的西点。

  侍应生写好单子退出包间,里面只剩下他们俩,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好在章星九和姑娘打交道的经验极其丰富,马上就主动找话题,“听先生说,你的法语很好?”

  “从小跟着叔父学的,除了法语,还学会了辣丁语。”马宗文立刻换成法语和章星九交流起来。

  “果然很流利,其实我当年学法语的时候还有些吃力,别的倒好说,学数字实在是觉得别扭。”章星九说起了一个后世流传范围极广的笑话。

  “比如说97,我们直接念九十七就好,法语却得说quatre-vingt-dix-sept,4乘以20加10再加7,搞得我头都大了!后来想想,怪不得法兰西出了那么多优秀的数学家,他们从小念数字就得计算,这数学能不好么?”

  “哈哈。”马宗文立刻被他逗得捂着嘴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俩人之间的尴尬立刻得到了缓和,马宗文开始主动说起自己学习法语时的种种小笑话。

首节上一节93/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