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质疑为啥预考第一的自己没考上,预考成绩全县二十五名的高双星却考上了,高加林那时候的心情实在是太乱了,哪还有心思琢磨这些?
真是个倒霉蛋啊,高加林心中叹道,他可不想再考一年,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紧揭穿高双星顶替自己大学名额的事实,拿回属于自己的机会。
不过这件事要办绝没有那么简单,不是你去县城闹一场就能搞定的,高加林稍微想想事情前后的经过,便推测出了许多电视剧没有明示的内容。
这一时期被顶替上大学的案例其实挺多的,不过大多数都不是像他这样被人硬顶的,而是双方都知情。
这和当下的高考模式有关,如今的考生们要先在五月份参加预考,只有通过预考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七月初的正式高考。
每年的预考通过比例都不太一样,1980年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1981年,通过预考的学生比例约为60%;1987年最为惨烈,只有三分之一的考生能够通过预考。
需要注意的是,应届生和复读生的预考合格线是不一样的,应届生要低一些,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有的复读生的平时成绩低于复读生的分数线,却高于应届生的分数线。
于是就有一些脑子活络的家长找到某个成绩不好,肯定无法通过预考的考生,让自家孩子顶替他的学籍,用应届生的身份来参加高考。
有些成绩原本不错的复读生也会为了增加一分保险,避免预考没发挥好,做出同样的选择。
甚至有些学校还会主动劝说配合,因为学校也有应届生升学考核压力。
江苏灌南后世曾经被查出千人顶替高考的大新闻,当事人大多都是这个原因。
这种顶替方法操作比较简单,双方在参加预考之前就换了身份,像高加林这样拿到通知书才被顶替,操作难度则要大得多!
电视剧里只闪过几个画面,高明楼拿着通知书急匆匆进城找到相熟的教育局股长马占胜,然后上大学的人就从高加林变成了高双星。
实际上顶替领取名额绝对不是区区一个大队支书和教育局股长就能解决的,还要牵扯很多部门。
首先是高加林就读的宽州县中学,在高考录取通知书下发之前,学校就能拿到分数,他们肯定知道那些学生过线了,还会及时关注这些学生有没有拿到通知书。
宽州县已经五年没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了,只要有学生过线,他们保管比学生本人还要激动,就算今年暂时没有拿到通知书,也会积极登门劝说学生复读再考,甚至还会免除学费、提供奖学金。
这样等明年该学生考上,这依旧是他们的成绩,而电视剧里,宽州县中肯定知道高加林过线了,却对他不闻不问,这足以说明县中也被高明楼摆平了。
其次,考生拿到录取通知书,还要去相关部门办理户籍关系、粮油关系转移,高双星拿着高加林的户口本去办,肯定有人怀疑。
要想打通这么多关节,需要的能量那可不是一般大,所以在高明楼和马占胜背后还有人,不想明白这一点,就算去了县里也会被赶回来。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
第23章 把事闹大
关于这个人的身份,电视剧其实已经做了暗示。
预考结束之后,宽州县二把手秦宝生亲自来到宽州中学,表扬鼓励预考前十的学生,并为他们发放了奖品。
高双星名次没进前十,却也得到了这个机会,因为秦宝生当年去农村插队的时候,正好就住在高明楼家。
由于工作能力很强,秦宝生很快就被推荐成了工农兵大学生。
毕业后,他被分到了外地,一直在农村的基层工作,如今遇到干部轮换,他向组织提出了要求,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将他调回到宽州县。
高加林大胆地推测,那时候被推荐成工农兵大学生需要大队支书的同意,《血色浪漫》里,郑桐得罪了支书常贵,始终没有拿到推荐入学的机会。
那时候高家村的大队支书就是高明楼,所以秦宝生能被推荐入学,肯定得到了高明楼的大力支持,那时候能读大学就意味着彻底改变命运,秦宝生因此也欠下了高明楼天大的人情。
现在高明楼的亲儿子也遇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去找秦宝生,秦宝生好意思拒绝?就算他没有亲自操办,也会默许暗示。
而马占胜在当初参加预考表彰大会的时候,就知道了高明楼和秦宝生的关系,他希望能够借此抱上秦宝生的大腿,高明楼肯定还给他许诺了好处,双重诱惑之下,马占胜便经受不起考验了。
不然光靠他区区一个教育局股长,哪能压得住宽州中学?要知道宽州中学可是本地的重点高中,校长的行政级别比他还高,也只有搬出秦宝生这尊大佛,才能让宽州中学配合。
体检、粮油关系迁徙等环节,自然也是利用秦宝生的关系打通的,披着二把手的虎皮,再给塞点好处,他们也就装作没看见了。
不然就无法解释,为啥秦宝生预考的时候都去学校鼓励学生了,录取通知书下来后,他却没有接见高加林,宽州县都五年没出过一个大学生了,如今有人考上,他于情于理也得接见表彰!
而且他也没有参加高双星的升学宴,以秦宝生预考时对高双星的热情,还有他和高家的关系,他也该来走一趟,不光得来,还得给高双星送点钢笔、书籍之类的礼物,这是最基本的人情来往。
结果现在如此反常,那就只有一个可能,秦宝生知道被上海浦江学院录取的是谁,他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不好意思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中。
他的脸皮还不够厚,做不出这种事儿来。
吕浩在体制内多年的工作经验,让高加林没花费多少时间,就理清楚了埋藏在表象之下的暗线,找出了自己被顶替入学资格的真正幕后黑手。
所以要想重新夺回入学资格,光去县城闹肯定是不行的,以秦宝生的能力肯定能把事情压下来,要是把他逼得狠了,说不定还会把高加林弄进去。
倒是可以借助宽州县的高层矛盾发力,找到秦宝生对手,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打压对手的好机会。
可高加林过去一门心思只顾着学习,对宽州县的上层斗争一无所知,短期内完全没办法找到这样的人选。
而且就算去了县城临时打听到,他也不敢完全信任这个人,因为人家拿到证据,能操作的方式那可就太多了。
掀桌子直接把秦宝生赶走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赶走了他又能拿到多少好处?
还不如暗地里搜集证据引而不发,以此来和秦宝生达成某些利益交换,比如让自家孩子得到更好的位置,在关键时候投票支持某项提案等等。
一个有把柄在自己手里的二把手,那可是大宝贝啊,除了少数眼里不揉沙子的,其它人哪舍得就这么把秦宝生废了?让他一辈子受制于自己不好么?细水长流能得到多少好处啊?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估计会打退堂鼓,毕竟那可是县太爷啊,惹了人家能有好果子吃?
可高加林不怕,根据此前在中直机关多年的工作经验,还有翻阅档案得到的收获,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自己占理,就别怕把事情闹大。
你谨小慎微不敢反抗,那就只能自个儿憋在家里生闷气,没有丝毫用处。
反而是把事情闹大了,还有那么几分公平解决的机会,要不怎么有那么多人在抖音等热点平台上曝光呢?
只是把事情搞大也要讲究方法,绝对不能当愣头青,只凭着一股子热血往上冲。
经过一番缜密的推演,高加林拿出了几项比较妥帖的方案,最终选了动静最大、成本最低的方案进行细化,待做好准备,他从里屋出来了。
看到不吃不喝躺在炕上不动好几天的孩子终于出来了,父母激动坏了,母亲高杨氏赶紧去做饭,父亲高玉德小心翼翼地陪着孩子说话,免得又刺激到他。
“我打算去趟县里,到现在还不知道我的高考成绩呢,总有些不甘心,而且学校有规定,只要成绩接近高考分数线,就能免费复读,学校还给发生活费。”
“我要是能达到要求,就复读一年,要是没到,就去当老师!”
高加林拿出了准备好的借口,高玉德和高杨氏都是普通百姓,自己要搞的事情动静太大,还是别让他们担心了吧!等将来拿回入学资格再跟他们说好了。
高玉德脸上略有为难,因为高家家境不好,之前供高加林读书已经欠了很多债,如今孩子又要复读,就算学校给生活费,那也要去求人情延缓还钱的时间。
这点为难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就消散不见,高玉德斩钉截铁地说道,“行!你既然能考第一名,那就是有读书的本事!今年运气不好明年肯定就转运了。”
为了孩子的前途,就算让他去卖血他都愿意。
“现在还不知道我考了多少分,要是分数太低我就没脸见人了,所以这几天有人找,你就说我还是没想开,还在里屋闷头睡觉呢!”高加林叮嘱道。
高明楼这几天肯定会盯着自己,眼下还不能引起他的警惕。
“行!额知道咧!”
吃完饭,高加林便偷偷出了窑洞,避开大道走小路往县城走去。
感谢死亡之神李萝的打赏
第24章 告状要讲究方法
走大路容易被人发现,所以高加林没有骑上家里借钱给他买的自行车。
山间的小路非常难走,幸好他在上个世界抽到了体质增强的奖励,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崎岖小路上也是行走如飞,一口气走上好远也不觉得疲惫。
这条路高加林也是走熟了的,家里没买自行车之前,他不好意思一直蹭高双星的自行车,经常走小路去县中读书。
小路难走,距离倒是比大路近上很多,到中午的时候,高加林终于到了县城边上。
他没有急着进城,而是稍微等了一会儿,因为现在正好是下班的时间,街上人来人往比较多,难保会遇到熟人,要是这个熟人遇到高明楼或者马占胜顺便提一嘴,那就麻烦了。
又过了一会儿,估摸着单位上班的人都回家吃饭去了,高加林才选择了一条行人最少的路线一路摸到县中门口。
只见县中外面的墙壁上,既没有张贴录取喜报,也没有分数榜,这再次证实了高加林的猜测,这件事背后的人确实是秦宝生。
任何一所高中,都会在高考后张贴分数榜和录取喜报,现在宽州中学有人考上大学了,他们为什么不贴?一来不想引人怀疑,二来也不想牵扯太深。
不然要贴的话怎么贴?你贴高加林考上上海浦江学院,肯定会有人去通知高加林,这样就露馅了。
你要是贴上高双星考上大学,那不是坐实了他们是知情人的事实么?将来万一事发,他们都得进去,不贴多少还能有点辩解的余地。
看到这一情况,高加林的目的已经达到,他连忙出了县城,沿着南边的公路走了一段,便蹲在路边树荫下等候。
过了约莫半个小时,一辆破旧的大巴车开了过来,这是宽州县通往地区首府银夏的班车,高加林招招手,班车便停了下来。
上车、买票,找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
如今出门在外,大多时候都需要介绍信,唯独班车管的稍微松一点,不然高加林还得想办法刻个萝卜章弄个假的介绍信。
车票不贵,从宽州县到银夏市两个小时的车程,票价一块钱,高加林所有积蓄才三块多,这点钱刚够他来回一趟银夏市。
下午三点多,汽车驶入银夏城,没等进站,高加林就在中途下了车,找人问了问,又大步流星朝着银夏地区教育局走去。
到了门口,高加林拿出自己的高考准考证递给门卫,“大爷,我是宽州的考生,到现在还没收到通知书,想进去问问,您看行么?”
自从到了发放通知书的时候,好多学生家长都急着知道结果,所以他这样的人门卫大爷见得多了,直接就给指了地方,“那有啥不行的,最近也不是你一个大学生来问,你进去左拐,第二排第二口窑洞找刘科长就行!”
“好的,谢谢大爷!”高加林道了声谢,便快步往里走去。
敲门,礼貌地问候,然后说明来意,顺便还问了高双星的录取结果,刘科长也没嫌弃他穿的破烂,有底气来查结果的都是考得好的,对于未来的大学生,他还是很尊敬的。
“宽州县高加林?”他接过准考证略一思索,没翻资料就脱口而出,“哦,我记得你的名字,宽州已经五年没人考上大学了,到了你这儿才有破天荒的第一次,你已经被上海浦江学院录取了!咋,还没收到通知书?不应该啊,按时间算早就到了!”
“确实没有,该不会是丢了吧?”高加林问道。
“那不能,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是用挂号信寄的,必须本人签收,再拿着签收记录上报,要是丢失邮局就能发现,赶紧联系大学补办重寄!”
刘科长先是否决了高加林的猜测,又怀疑起来,难道我记错了?这个叫高加林的学生其实没有被录取?
好在统计资料就在他手边,他连忙拿出来查找,银夏现在还比较贫困,教育水平也很落后,今年考上的学生并不多,没花多少时间就找到了高加林的记录。
“你看,高加林,高考成绩473分,已经被上海浦江学院中文系录取,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通知书也已经发了,要不你再去邮局问下?他们那里也有记录!”
“高双星的成绩就差远了,你看,才三百多分,连专科线都没过!”
高加林立刻紧皱眉头,“咦,这倒是奇怪了,叔叔,您能不能让我把这两条抄下来,然后您给盖个章,我才好去邮局查,不然空口白话人家谁理我啊?”
“没问题!你赶紧去查,现在让他们联系学校补发通知书还来得及,再晚就不好说了!”
这时候公章管理还没那么严,这又是关系到孩子能不能上大学的大事儿,刘科长二话不说就拿出公章啪啪地给高加林盖上。
高加林趁机多写了两张,说害怕路上丢了,准备分几个口袋装,刘科长也没有怀疑,也给盖了章。
“谢谢叔叔,等我拿到通知书,一定专门来谢您!”高加林诚恳地道谢,这对他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却让高加林省了许多麻烦。
再去银夏市邮局,一摸一样的操作一番,高加林再次拿到了确凿的证据,市邮局也收到了从上海寄过来的通知书,并且早已发放到了宽州县。
“哦,我这几天都在银夏亲戚家待着,怕是邮递员看我没在就没送!”稍有不同的是高加林换了理由,免得邮局的人太过热心,马上联系宽州县邮局。
他以为了以防万一为理由,也拿到了邮局的盖章证明。
这两个证明至关重要,因为告状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很多人只觉得自己委屈,却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光听他毫无逻辑地讲述,把自己讲得火冒三丈,听他告状的人却是一头雾水,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很难得到重视。
所以高加林才专门跑了一趟银夏,为的就是拿到确凿的证据,这两份盖章条子往领导面前一摆,再说自己被高双星顶替的事儿,肯定比空口白话效果好得多!
证据已经拿到,接下来就是找人告状了,而找哪个部门告状也是有讲究的。
第25章 捅到天上去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地区行署举报,现在举报,他们马上就能启动调查流程,说不定当天就会派出一支队伍,跟着高加林一起回宽州。
可这样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因为秦宝生能在工农兵大学毕业后短短十多年间,就当上宽州县的二把手,要说后面没人支持,高加林肯定不信。
要是自己愣头愣脑地撞上去,正好就遇到秦宝生的支持者,这岂不就是告祁同伟,却告到高育良那儿去了么?能有好结果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