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超级记忆
“可算是等到了,VCD的研究已经接近尾声,很快就能实现工业化生产了。”姜万勐的声音里满是振奋。
段永平则要平静一些,结果却是一样的,“我这就去找总经理辞职,哦,对了,您之前给我介绍的那几个人都不错,辞职的时候是不是把他们也带上?”
他现在的日子过得很不错,小霸王学习机已经打开了销路,“日华”电子厂也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子,一跃成为在中山卓有声望的中型企业。
怡华的老板也很大方,给他连续提了好几次工资,车也给配上了,奖金更是不在话下,短短几年时间,段永平就从一名穷大学生,变成了年入六位数的金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高收入。
可段永平并不满足,他想迅速扩大“日华”电子厂的规模,抓紧时间把学习机卖向全国;更想争取更多的个人利益,在他看来,学习机是在自己手上完成的,他理当获得股份奖励。
然而怡华高层愿意给他高工资、高奖金,却不愿意给他股份,也没有下定扩大生产的决心,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要追加投入,而且还是不是一点半点,按照段永平的计划,不光怡华这些年挣的钱要全砸进去,还得找银行贷款。
这风险就有些大了,要是赔了多年的辛苦可就白打水漂了,还不如继续稳扎稳打,反正现在搞学习机的电子厂并不多,一步一步慢慢蚕食市场也来得及。
为此,段永平和他们吵了好几次架,他认为“日华”并没有掌握学习机的核心技术,关键元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日华”能进口,其他企业也能进口,要是等其他厂也开始生产学习机,“日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所以必须抓紧这个窗口期,迅速扩大规模形成规模优势,让后来者难以追赶。
怡华高层却将他的警告视为危言耸听,说的次数多了,段永平也开始萌生去意,还和高加林诉说了自己的苦恼,高加林在电话里讲了自己的计划,段永平很快就被打动了,提前开始准备辞职的事儿,现在一接到电话,果断答应去投奔高加林。
很快,新公司的骨干就到齐了,高加林讲述了公司的第一项计划,“姜工去欧美日本考察过后,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美国C-CUBE公司研发的MPEG(图像解压缩)芯片,可以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制成音像视听产品VCD(Video Compact Disc)。”
“这种产品比磁带录像带成本更低、容量更大、读写更方便,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如今姜工已经在实验室里完成了这种产品的样品,相关技术也已经注册了专利,如果能大规模生产,短期内年销量就能达到百万级别。”
万燕当初没有注册专利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策,他们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全被同行买去拆解分析了,很快就拿出来了同类产品,用更高的产品、更低的价格抢占了市场,万燕却黯然消失。
高加林现在注册了专利,却没有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如今国内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他很清楚,光靠打官司是拦不住模仿者的。
所以他一上来就决定用规模优势来击垮竞争对手,为此他投入了九位数资金,用于兴建工厂、招募人才、宣传推广.
工厂刚刚建成,还在调试的时候,高加林就开始在各大媒体上打广告,并且请来歌神张学友拍广告,“爱多”VCD的名字瞬间传遍全国各地。
姜万勐负责技术,段永平负责管理,黄一禾、陈明永等人奔赴全国各地搭建渠道,编织出一张巨大的销售网。
等第一批产品生产出来,就迅速把货铺遍了全国各大城市,期盼已久的消费者一看终于有货了,立刻排起长队购买,“爱多”VCD一炮而红。
高加林第一年就收回了投资,还成为明星企业,受到了多位领导的表彰和接见,其中颇有几位此前就打过交道,回想起当初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他们也是感慨不已,“当初就感觉你将来肯定能做出一番成就,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而且还是在商业领域,今后继续努力,我会一直关注你们的动向。”
此后,高加林以消费电子为重点,不断推出学习机、复读机、无绳电话、小灵通、U盘等产品,每有新品面世都会迅速畅销全国,他的公司也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起光辉的形象,深受消费者信任。
赚取的利润他大多都用在技术研发上,缓慢但坚定地向电子行业最核心的芯片领域迈进,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
而与此同时,陈虹也开始在影视行业发力,每年都会拍摄多部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还逐渐涉及院线、票务等领域,成为影视界的领头羊。
这也让高加林过上了非常惬意的生活,陈虹隔三差五就会给他带来几个经过考验的女明星
其中不乏高加林在原来世界青春期心中的女神,比如嗯嗯嗯、嗯嗯嗯,而他现在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享受她们的侍奉了。
这天,刚和陈虹带回来的明星们一起开过趴体,脑海中便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这个世界已经暂时结束,他即将前往新世界,以后每到任务间隙,他还能随时回到这个世界。
系统还为他发放了奖励,抽奖大转盘再次转了起来,一阵儿走马灯闪,最终的指针落到了超级记忆上。
领取奖励后,高加林发现,他原来的世界,还有任务世界里的记忆就像是存储在硬盘里的资料一样,随时可以调用,不管是吕浩985博士的学习经历,还是他在中直机关看过的档案,稍微一想,查找的内容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错。
不错不错,这要是再去新的世界,就比现在轻松多了,高加林很满意。
同时他也期待起来,新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第144章 庄图南
“我特么成孩子了!”再次睁开眼睛,高加林看着镜子里稚嫩的面孔一阵儿无语,能体验新的生活固然是好事,可这年龄也有点太小了吧?
他重新闭上眼睛,消化着自己的新身份,庄图南,现在11岁,读小学六年级,再有一个半学期就该考中学了,他学习成绩不错,应该可以考上市重点中学。
父亲庄超英,苏州市第二棉纺厂附属中学老师,为人愚孝倒也罢了,要孝顺爹娘你自己去,可他非得把全家都拉上,为此母亲黄玲没少和他吵架。
母亲黄玲,家里条件比较好,父母之前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也有一定文化。
庄图南这个名字就是外公给取的,出自《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图南的意思是志向和前途远大,这也寄托了外公对他的期望。
黄玲的父母运动的时候受到了一定影响,这也耽搁了她的学业和婚事,初中毕业就到棉纺厂上班了,嫁入庄家本是下嫁,却在那个年代被视为高攀。
这也养成了她谨小慎微、隐忍的性格,遇到事情不太敢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大多时候都是默默的忍受,工作生活不争不抢、好好表现,得到了厂里的多次表彰。
现在厂里要分房子,这些表彰给她加了不少分,很有希望分到一所新房子,这样他们一家四口就再也不用挤在如此狭窄逼仄的小房子里面了。
庄图南打量着眼前的房子,仅有十平米左右的地方被塞得满满当当,一张稍微大点的床是父母还有妹妹庄筱婷睡的,他自己睡小床。
小床床头顶着一张书桌,庄超英批改作业、准备教案,他和庄筱婷做作业都用这张桌子,有时候赶到一块儿了,就得有人趴在凳子上做作业。
几面墙上贴着各种奖状,有黄玲的劳动模范奖状,还有庄图南和庄筱婷在学校里拿的奖状,这也成了他们家最值得夸耀的事儿。
其它地方就比较寒酸了,没多少像样的家具,衣柜里也没几件新衣裳,兄妹俩的衣服能稍微好一点儿,庄超英和黄玲的衣服一看就是穿了很多年的。
哎,庄图南叹了口气,按道理说他们家的日子不应该过的这么苦逼,两口子都有正式工作,而且还是棉纺厂这种好单位,俩人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一百多块,现在读书上学也花不了多少钱,房子更不用操心,他们完全有能力把日子过得更好一些。
可谁让庄超英有一堆不省心的家人呢,他爹重男轻女心疼小儿子,当年下乡的时候把女儿庄桦林赶到贵州,到现在也没办法回来,只能在那边结婚扎根。
庄超英参加工作后,工资也全部上交,根本没有积蓄,就算结婚了,他们也拿办婚事欠了一堆债,要求庄超英继续上交工资,他们心安理得的拿着庄超英的工资给小儿子存结婚钱。
遇到逢年过年,还有两个老家伙生日,他们还得准备礼物送过去,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黄玲气不过,借着生孩子的机会,才慢慢把钱要了一部分回来,现在庄超英每个月领七十块的工资,给父母上交25块,只剩下45块给自家用,说起来现在家里主要还是靠黄玲的工资撑着。
所以其他双职工家庭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们家的孩子也有吃有喝,轮到庄图南、庄筱婷这兄妹俩就苦逼了,瞅见别的同学吃零食、玩玩具,只能暗暗眼馋,根本没办法问家里要。
别的爷爷奶奶都心疼孙子、孙女儿,那两个老登可不一样,对庄图南的心疼只挂在嘴上,顶多是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让他上桌子,零花钱、礼物这些想都不用想,从来没给过。
庄筱婷就更可怜了,他们连亲生女儿都不心疼,更何况孙女儿?她去爷爷奶奶家的时候根本没地位,连好脸色都没落过几次。
除了重男轻女,还因为庄筱婷出生的时候,黄玲借口要养孩子,又把庄超英上交的钱要回来一部分的缘故吧?所以那老登动不动就说她是赔钱货。
艹,这样的亲爹、亲爷爷奶奶还真是极品啊,稍微翻看了一会儿庄图南的回忆,他就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马上就给这几个家伙一点儿颜色看看。
看着他愣愣地待在那儿,庄筱婷有些好奇,“哥,你怎么还不做作业啊?”
“哦,我这就做。”庄图南翻开作业本,看着今天要写的题目一阵儿无语:
1、在规定的时间内,甲厂计划生产机器120台,乙厂计划生产机器 135台,己知乙厂比日厂每月多生产3台:甲厂提前两个月完成,乙厂提前三个月完成,问甲、乙两厂每月各生产多少台?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米,底面积是3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你就拿这个来考验我一985博士?庄图南几乎不假思索,就飞快地写下了答案,不一会儿作业就做完了。
他正想出去转转,看看1976年的苏州城到底是什么样的,和自己在上个世界过来吃响油鳝糊、蟹黄小笼包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结果刚掀开门帘,就看到庄超英、黄玲一前一后向这边走来,庄超英脸上满是笑意,黄玲却耷拉着脸,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
庄超英看到他问道,“图南,作业写完了?”
“完了。”庄图南的回应有点生硬。
庄超英却没有察觉,“那也别急着出去玩,先回家,给你们说个事儿。”
庄图南只好又转身回了屋里,庄超英跟过来乐呵呵地说道,“明天奶奶过生日,咱们一起去给奶奶贺寿,图南、筱婷,你们高兴不高兴?”
“不高兴!”庄图南直接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不想去,要不你们别带我吧。”
庄超英的脸顿时耷拉下来,“奶奶每年就一次生日,你是长孙,怎么能不去呢!”
第145章 难办?那就别办了
“每年他俩过生日,都是我妈忙来忙去做一大桌子菜,我不想让我妈这么累。”一说起这个庄图南就来气,你想在爹妈面前撑面子,有本事自己做啊。
结果倒好,每次都是黄玲做菜,你干坐在那里等着吃现成的。
要说都是女的做菜,那也没见你弟弟庄赶美的媳妇儿去帮忙啊?就算手艺没黄玲好,帮着切菜、烧火打打下手总可以吧?
结果庄赶美的媳妇儿就坐在那里嗑瓜子闲聊,你连一句话都不说,就眼睁睁看着媳妇儿累死累活。
你觉得这样就在父母弟弟面前有面子了?还不知道人家在背后怎么笑你呢。
黄玲听到这话鼻子一酸,差点没哭出来,她辛苦了这么多年,丈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现在总算有人懂得心疼自己了。
她连忙上前抱住庄图南,“妈妈不累,做饭有什么累的,妈妈不是每天都在做?明天一起去,你爷爷奶奶见到你可开心了。”
出于习惯,她还是想让一大家子都和和美美的,不想在这时候闹不痛快。
“他们更心疼振东振北,我又不是看不出来,有啥好吃的都紧着他俩,然后才轮到我,至于筱婷,他们恨不得看不见。”庄图南依旧不答应。
别的还好说,一听到这个黄玲也不高兴了,她自己受点委屈倒也罢了,女儿还跟着受委屈,这确实忍不了,她回头看向庄超英,“图南一个孩子都能看得出来,你就一直当没看见?”
“百善孝为先,长辈过生日,做儿孙的过去祝寿这是应该的,你小小年纪可别学坏了。”庄超英看看庄图南又看看黄玲,怀疑这些话是不是她教的。
我怎么就晚穿了一年呢?要是搁去年,怎么也得找个理由把你举报了,跟你划清界限,庄图南一想到今后还要跟这样的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很久,他就郁闷到了极点。
“你什么意思?”黄玲还能看不明白庄超英的眼神?她难得忍不住发火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还不清楚?竟然能这么怀疑?
“哇~~”庄筱婷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吓得哭了起来。
这下黄玲顾不得跟庄超英吵架,连忙抱着庄筱婷哄了起来,“不哭不哭,妈妈这就给你做好吃的。”
庄超英倒是没怎么理会,他依旧在那里生气,觉得媳妇儿子不顾全大局,他虽然是老师,却也染上了爹娘重男轻女的毛病,只是表面维持的比较好,平常很少表现出来,今天一生气就顾不上了。
庄筱婷这么一打扰,几个人都不吵了,哄好之后该做饭的做饭,该收拾的收拾,庄图南则坐在庄筱婷旁边,给她辅导起功课来。
发生了这样的事儿,大家都没心思说话,吃完饭就早早地歇着呢,庄图南躺在小床上,好半天都没有睡着,一直琢磨着如何才能早点摆脱庄超英。
哎,还是年龄太小了啊,要是再大点就好了,也不用大太多,到上个世界的开局年龄就行,那他就可以考大学、赚钱,让黄玲和庄筱婷过上好日子。
现在他只有十一岁,还在读小学,就算满脑子都是办法,一时也找不到施展的空间。
第二天一早,庄图南起来洗漱完毕,带着庄筱婷一起去棉纺厂附属小学上学,如今的国营大厂都是如此,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学校、商店、食堂、电影院一应俱全,有些甚至连火葬场都有,几乎可以说把职工的从生到死都包圆了。
庄图南在教室里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老师教的课程实在是太简单,待在这里着实有些浪费时间,唯独上语文课的时候能稍微用点心。
因为这时候语文课本上的很多读音都跟后世不一样,尤其是学古诗词的时候,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现在老师教的是读“xia”,后世却改成了“斜”。
不过类似的知识点还是太少,大多数都是他学过的,而且还不止学了一回,如今再学确实提不起兴趣。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一回来又迎来了坏消息,父母已经买好了东西,直接就带着他们坐公交车去爷爷奶奶家,庄图南也只能跟着去。
看着这些东西,他好一阵儿心疼,竟然有一只整鸡,这年头能买到整鸡可不是容易的事儿,不光得有钱还得有票,更关键的是要排队。
每天市场上能提供的整鸡就那么几只,要想买非得四五点就起来排队不可,怪不得早上醒来没看见黄玲,肯定是提前排队去了。
他们拎着这么多东西上门,结果倒好,进去连句好话都没落着,不管庄家老头、老太婆,还是庄赶美一家子,都把这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儿。
进屋连口水都没喝,庄超英就催着黄玲赶紧去做饭了,庄筱婷现在还不懂事,却也不喜欢跟爷爷奶奶、振东振北待在一起,就跟着一起去了厨房,庄图南想想也跟了进去,帮着黄玲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他一个孩子都知道帮忙,其它人却依旧坐在那儿安心地嗑瓜子聊天。
等把饭做好端上桌,更可气的事情来了,饭桌边只剩下一个空位,他们这边有三个人,却没有一个人说是想想办法的。
庄超英只知道显摆媳妇儿的手艺,“呦,这寿糕上还有个寿字,可真漂亮啊。”
老太婆也只朝庄图南招招手,“来,图南,到奶奶这边来坐,黄玲,实在是坐不下了,要不你和筱婷去厨房吃吧?”
说着她作势起身,准备这俩一去厨房她就把门关上,似乎连点饭菜的香味都不想让她们闻。
听到这话,庄超英依旧没有半点反应,他早就习惯这样了,之前逢年过节哪次不是这样?
“爷爷奶奶,我妈辛辛苦苦忙了这么久,现在饭做好了,你们连桌都不让她上,这不合适吧?妈,你坐这儿,我跟筱婷去厨房吃!”庄图南拉着黄玲就要往过走。
“图南,你是长孙,怎么能不上桌呢?”老登不高兴了,“桌子就这么大,确实坐不开,你别让我们难办。”
庄图南环视一圈儿,见连一个劝说的人都没有,顿时更火大了,“难办?那就别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