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学院的校长亲自带着他们参观了学校最大的礼堂,只有这地方才勉强能容得下如此多的高校同时布展,然后因为展位的顺序问题,各所高校又发生了不小的争执。
谁都想排在最前面,尤其是复旦和交大,他俩哪个都不愿意把展位放在对手的后面,幸好礼堂面积够大,给他们左右两边各划了一大块地方,才勉强应付过去。
浦江学院作为东道主,就不担心这个问题,这些学校争抢好位置,不就是想让领导能看到自家的展位么?既然领导来了这里,那就肯定会看浦江学院的展位,那么位置靠后一些也不要紧。
高加林全程远远跟在校长后面,只听不说,今天来的领导,最低也是副厅,哪有他区区一个学生会副主席说话的资格?
不过等送走了这些外校的领导,本校师生凑到一起开会的时候,高加林表现的机会又来了。
学校的领导们把这次成果展的大概框架定下,就开始征集其他参会人员的意见,等老师们讲完,学生干部也有几个发言结束后,高加林举起了手。
校长一见,马上点了他的名,“高加林,你那篇发在《参考消息》上的文章也可以视为咱们浦江学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优秀成果,到时候会把那份报纸贴在本校展位最醒目的位置上!”
说这话的时候,校长心里舒服极了,其他学校可没有这么亮眼的成绩,把这份报纸贴出来可是会在领导们心里加大分的。
表扬了一句,校长才示意他可以说了,“我知道你一向好主意多,这次又有什么想法?赶紧说出来吧。”
“谢谢校长,听了您和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刚才的发言,让我受益良多,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高加林先客客气气地说了一堆好话,然后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他办展会的经验可是要比办晚会丰富多了,接待领导检查同样不是一次两次,有这么丰富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浦江学院乃至沪上其他高校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不足。
然后根据这些不足,还有现如今的条件,就能拿出来可以让浦江学院在领导面前大出风头的方案来。
“刚才在参观礼堂的时候,我听到其他高校的领导、学生干部说起自家学校的布展方案,他们的方案当然都很不错,只是在形式上还不够丰富,大多都以文字、图片为主!”
其实浦江学院的方案也有类似的问题,没办法,现在的物质条件还不太充裕,大家想不出什么花哨玩意儿来,只能画个画报,贴几张放大照片,了不得再加点模型,这已经很吸睛了。
但是,尽管现在没有三维投影、全息影像这些先进科技,浦江学院也并非一无所有,只是他们之前没想到可以把这些东西用在展会上罢了。
现在高加林可以帮他们打破这个思维定式,“各位领导、老师、同学,我在之前的演讲中,曾经请学校的老师帮忙制作了一些幻灯片,结合幻灯片给到场的同学讲述我去广东采风的经历,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咱们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成果也做成幻灯片,让各位领导可以一边看着幻灯片一边聆听我校代表的讲解汇报?”
这种法子后世都烂大街了,其实就是PPT换个载体而已,后世的PPT是用电脑软件做的,用投影式投到大屏幕上给领导讲解,而现在高加林只是把PPT换成了感光材料做成的幻灯片,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幻灯片?”校长先是愣了下,旋即大喜,“对啊,这种形式非常好,我们学校已经有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上幻灯片了,拿这个做成果展,正好可以借机向领导展示我们浦江学院积极探索最新科技成果和日常教学的融合成果!简直是一举两得!”
就如他说的那样,幻灯片并不算是非常新鲜的科技成果,有些比较关注科技变化的老师已经用上了,只是还没人想到把这个用在展会上罢了。
“咱们之前还在说,只顾着照顾兄弟院校去了,给咱们本校留的展位实在是太小!这下问题解决了,大礼堂后面还有个小礼堂,咱们完全可以把幻灯片放到小礼堂播放,大礼堂的展位上只需要留下少量最醒目的成果就好!”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邱剑锋满面红光,这等于是把浦江学院的展位扩大了十倍都不止。
“待会儿咱们就去小礼堂试试幻灯片的效果,要是有问题,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调整!”
“这个幻灯片一定要做好,不仅要尽可能多的展示我们浦江学院的成果,还要美观大方!”
“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好保密,千万不能让其他院校知道,免得他们来找我们借小礼堂。”
现场立刻变得热闹起来,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地参与到讨论中,抒发着自己的意见。
讨论结束,校长再次点了高加林的名,“这项方案是你提出来的,刚才张长青同志又说你幻灯片做的很漂亮,那你能不能抓紧时间快点做几张出来,让我们先看看?”
“没问题!”高加林满口答应,做婆婆特这活儿他可是太熟了,放眼整个浦江学院,乃至全沪上,没有人比他更懂这项技术。
一散会,学校就给他找来各种设备材料,高加林连夜做好了几张幻灯片,校长老师看了感觉惊艳无比,无论排版、字体还是整体布局都颠覆了他们对幻灯片的固有概念,高加林简直把这东西玩出花来了。
于是制作全部幻灯片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高加林肩膀上,每天校长都带着人来看最新成果,提出修改意见。
等所有幻灯片都制作完毕,成果展开幕的时间也到了,高加林和校长、老师、同学们一起,站在学校大门,迎接领导们的到来。
上架了,求首订,十更一次发出来
第76章 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领导们从车上下来,现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迎接的校领导们脸上浮现着紧张、兴奋、期盼等表情,而他们的情绪远没有高加林那么激动。
他们只知道来的是团系统的领导,虽然级别确实比他们高,前景比他们广阔,但也就那样。
唯有高加林清楚,今天来的领导中,某些人将来会走到哪一步,就算他是穿越者,看到这一幕也难免激动。
一行人在校长的引导下,进入大礼堂开始参观,领导们对浦江学院的表现非常满意,“浦江学院成立短短几年,就能有现在的成就,这说明你们的工作做得很扎实。”
到了里面,每经过一所学校的展位,该校的领导就迎上来,给他们进行讲解,汇报本校近几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种种成就。
看到有值得表扬的地方,领导也不吝夸奖,“高等教育事业在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了重要的历史重任,你们能秉承育人报国鼓励创新传统,紧密配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素能并重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人才工作的创新,做得很好,希望能进一步巩固发展下去。”
听到这话,被夸奖的领导顿时红光满面,其它人则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唯独浦江学院的校长笑而不语,满怀期待地等候着领导们参观到本校的展位。
一路参观,等其他高校的展位全部参观完毕,终于到浦江学院这边了,领导们看着展位上的布置忍不住微微皱眉,这也有点太简陋了吧?只贴了大概,更详细的内容展示哪儿去了?
谜底很快揭晓,校长笑呵呵凑到跟前,“各位领导,我们浦江学院是一所刚刚成立不久的新院校,我们深感在各方面都和兄弟院校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各种最新科技成果在教学上的应用。“
校长说着便伸手指向面前的大照片,“比如我校生物系、地理系一些青年教师,将投影仪应用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把生物标本、自然地貌等清晰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更直观的了解所学的内容,这些新的教学形式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自从使用后,学生的成绩有明显的提升”
“这位老师给学生们展示的是黄河的照片吧?这种方法很好,文字描述地再细致,也没有照片来的直观,这种教学形式确实值得推广!”一位领导认出了大照片里的内容。
“是的,除了教学,我校的高加林同学还把幻灯片应用到演讲中,效果也非常不错,这次我们也准备了幻灯片成果汇报,要是大家有兴趣,请移步到小礼堂欣赏!”
“高加林?”领导依稀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秘书连忙在他耳边低语一番,领导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哦,就是写《希望之地》的高加林啊!那篇文章我也看过,对一名大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的水平确实非常高!希望你今后能继续保持观察、研究社会变化的热情,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待会儿也是高加林同学为诸位讲解!”校长适时补充道。
“好,那我们就去看看浦江学院是怎么应用新技术的!”领导爽快地答应下来,在校长的引导下走进不远处的小礼堂。
高加林一路跟在他们后面,等到进入礼堂,才快步从侧方走上舞台,站到演讲台,代表浦江学院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再次表示欢迎。
开场白过后,小礼堂的灯光有节奏地暗了下来,投影机启动,第一张幻灯片出现在前方的幕布上,高加林按照幻灯片上的内容介绍起了浦江学院最近几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成就:
“在团系统的关怀指导下,我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了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素能并重、成人成才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很好的锻炼成长.”
“得益于团系统、市、区各级部门和部队的支持,我校成功开展了‘帮军属写信’活动,为军属提供了一些微小的帮助,却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表彰,荣获‘拥军拥属模范单位’称号.”
“我校积极邀请校外专家来校举办‘公文写作’、‘驾驶技术’、‘打字技术’等培训活动,培养理实结合的高素质人才.上届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很多技术都及时派上了用场,我校也收到了很多用人单位的来信表扬.”
这种新颖的汇报形式确实不错,讲到哪里就有相应的图表照片展示,谈拥军活动有和军属的合照,讲技能培训有现场照片和用人单位的来信,他们一看就明白。
高加林的讲解节奏也保持得很好,该略过的时候略过,该重点阐述的就多讲一会儿,再配合上醒目的图片和标准的普通话,台下的领导们很快就听得入了神。
等全部内容介绍完毕,灯光重新亮起,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地掌声,领导们一边鼓掌一边兴致勃勃地和身边人说着这种形式的种种好处。
再往后一点,其他院校的师生们虽然也在鼓掌,却没有那么热情,他们没想到这次展会竟然让最小的小老弟浦江学院出了最大的风头,心里难免有些郁闷。
领导走上台去,高高兴兴地夸奖了参展的院校,“这样的活动对大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是双丰收,团系统和学联应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等下来,又专门夸了浦江学院,“你们这次汇报本身,就是一次绝佳的成果展示,我也曾经用过幻灯片,可效果根本不能和今天相比,这足以说明你们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是下了功夫的,这种模式也值得推广!值得其他院校、单位过来学习。”
最后还专门走到高加林面前和他握手,“高加林同学,你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需要的,怎么样,毕业后来我们团系统工作吧?”
第77章 全国学联
能搞活动,有一手好文笔,表达能力也强,当着这么多领导的面做汇报也不怯场,领导觉得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太适合团系统的工作了,一时起了爱才之心。
高加林要是答应下来,毕业后就能去京城,先在总部把级别升上去,然后外放当地方团系统的领导,再逐渐过渡成地方干部,四十岁升上祁同伟梦寐以求的级别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这条路不合适啊,而且他上上辈子当了几十年牛马,上辈子又在中直机关熬资历,到了第三世,就不能享受享受?他还想实现季老年轻时候写在日记里梦想,体制内的工作干几年就得了,一直干下去没啥意思。
所以高加林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而是故作一愣,“我我才大二,距离毕业还早,入校以来也一直忙着学习,还有学生会、学联的工作,暂时没想过这个问题!”
“哈哈,不要紧,现在想也来得及,今后也要多参与一些这样的活动,多锻炼锻炼,这样将来到了单位才能尽快融入工作。”领导笑着拍了拍高加林的肩膀,他这时候还是很爱笑的。
“我们也准备给高加林同学加加担子。”旁边市里团系统的领导连忙凑趣,大领导这句话在他心中的天平上添了一枚重重的砝码,要是接下来一个半学期,高加林没出啥问题的话,下一届本市学联主席就是他了。
不,这还不够,反应有点迟钝了,正好最近要给全国学联推荐代表人选,完全可以把高加林给报上去么,这样领导主持会议的时候,看见高加林坐在下面,就能注意到沪上在积极配合上级的意图。
第二天,《中国青年报》、《青年报》等相关报纸上都用很大篇幅报道了这次成果展,高加林的照片也出现在报纸上,他站在台上侃侃而谈,尽显当代大学生的朝气。
这是他
送走了领导,校长又把高加林喊了过去,“大领导看重你,市里面也准备给你加加担子,他们这么看重,我们也得好好培养你!所以接下来学校会调整学生会的工作安排,让你负责更多的任务,你有没有信心完成?”
“我一定尽力做好!”高加林没有客套,爽快地答应下来。
果然,等下午开会的时候,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邱剑锋调整了几位学生会干部的分工,高加林多了一项全面协助学生会主席工作的任务。
这就相当于从排名比较靠前的学生会副主席变成了常务副,学生会二把手的身份算是坐实了,其他学生会干部也没啥意见。
因为高加林从来不会独占好处,他在学校搞的这些活动,也都让他们得到了锻炼、获得了荣誉,就连给大领导汇报的时候,也没漏了他们的名字。
大家都承了高加林的恩惠,要是这时候起来反对,别人怎么看他们?学校的领导又怎么看他们?
而且高加林在系学生会任职的时候,就搞出了这么多成就,现在接手校学生会的工作肯定还能做出更多亮眼的工作,自己只需要配合好他,就能获得荣誉,这不比自己在学生会的排名往前一位好得多?
后者只是虚名,前者可是能真正影响到毕业工作分配的,能考上大学、还能进学生会,这就证明他们的脑子不笨,干不出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儿。
王伟华那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且听说他毕业后混的并不好,刚到单位就得罪了领导,现在正在坐冷板凳,他们可不想学王伟华。
会议结束,邱剑锋点了几个学生干部的名,把他们留下来开了个小会,让他们尽快把申请书写好,他们都是浦江学院的优秀学生,现在也是时候让他们加入组织了。
高加林算了算,按照现在加入组织的流程,等自己毕业的时候,差不多刚好成为正式组织成员,将来进了单位,也是很大的加分项。
他是不打算一直在体制内工作,可毕业到92年还得一段时间,起码要先工作个三四年,这段时间还是要在体制内待着,能多被领导看重一些总是好的。
于是,高加林的日常生活中又多了一项任务,和其他积极分子一起学习上课,写心得体会。
上了几次课,市学联那边就传来好消息,全国学联批准了他们的推荐,高加林正式成为全国学联的代表,他将有资格代表全国二百多万大学生提案、发言。
还可以参加学联举办的各种活动,比如座谈会、展览、交流会等等,甚至有机会出国去和其他国家的青少年进行交流。
这些机会可以帮他开阔眼界,扩充人脉,为将来下海经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高加林也不会辜负学联对他的期待,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也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才不辜负这次难得的穿越机会。
目前学联还没有太多活动,高加林就从市学联找来一些资料,认真地研究,以便将来有机会的时候,才能更快投入到新角色之中。
自从开学之后,高加林基本就待在学校,牛新亮左等右等,也不见高加林去和他聊新书的事儿,不由得有些着急了。
这天,高加林刚下课回到宿舍楼前,就被宿管董大爷拦住了,“加林,《萌芽》编辑部的牛编辑给你打了个好几个电话,怕是有啥急事儿,你赶紧给人家回一个吧!”
道了声谢,连忙拿起电话拨了起来,没响几下,那边就接通了,牛新亮一开口就是责问,“加林,你让我帮你开介绍信、办边防证,我可是妥妥地给你办好了!结果你倒好,回来都一个多月了,新书还没消息,你对得起我么?”
“牛老师,您别着急啊,我这段时间不是忙么!”高加林连忙安慰。
至于新书,他早就想好了。
第78章 好吃也可以写的高大上
当天下午,高加林就和牛新亮在南京西路的梅龙镇酒家碰面了,这次要谈新书,就没叫别人。
这是一家创办于民国年间的老字号,以古典京剧“游龙戏凤”中正德皇帝微服私访“梅龙镇酒肆”之轶闻而得名,主打淮扬菜,蟹粉鱼翅、干烧明虾、水晶虾仁、富贵鱼镶面、干烧四季豆等经典菜肴名扬沪上,并且闯出了“梅家菜”的名声。
一落座,牛新亮就不解地问道,“这家咱们上次不是吃过么?我早就告诉你,这家的水平赶不上以前了,咱俩上次吃得就不怎么舒服,怎么还来?”
“就是因为吃的不舒服才来的,上次你给我讲,陆文夫的《美食家》一经刊出,他不管去哪里吃饭,餐厅都得好生伺候着,生怕他吃不好!我也想学学陆文夫!”高加林笑眯眯说道。
他在后世也吃过一些好餐厅,其中不少都有看人下菜碟的毛病,同样的价格,你去吃和隋坡去吃,菜肴出品截然不同。
现在有钱了,又喜欢吃,自然不想再体验这种感受,所以趁早把自己美食品鉴大家的名气打出来,这样以后再去这些餐厅吃饭,就能享受隋坡一样的待遇,免得花冤枉钱。
牛新亮认真思索片刻说道,“美食主题的小说?这种题材的好作品还真是不多,不过这都是有原因的,一来作者们不像陆文夫有那么好的条件,能经常品鉴各种美食;二来好吃这事儿说出来终究有点不好听!没素材、缺乏生活经验不好写,名声不好不方便写,这才造就了美食小说稀缺的现象!”
高加林在点菜单上写了几个菜,又把菜单交给牛新亮让他点菜,牛新亮看都没看就点了肴肉和蟹粉鱼翅,“他们家现在也就这几道菜能吃了。”
点好菜,高加林问了他一个问题,“那你说读者喜不喜欢看美食题材的作品?别人不知道,反正我看汪曾祺汪老写的高邮咸鸭蛋,口水可是流了好半天!”
“爱看肯定爱看,可你想要发表,就不能只写美食,不然总编哪儿肯定过不去!你要么学学汪老,融入民俗风情、家乡情怀;要么就学陆文夫,用美食来反映大时代的变迁!这样文章才能充实起来,不然现在大家连肉都不能敞开来吃,你却在作品里大谈美食,肯定不妥!”
牛新亮说着说着表情也严肃起来,“我最近没少在报纸上看到你的名字,你前途远大,可不能因为贪吃落下坏名声,这对你的前途也不好!”
“还是牛老师关心我。”人家这是关心自己,自然要道谢,只是他说的高加林也早就想到了,“不过您放心,我肯定不会犯这种错,我给您说活我打算写的故事,您听了一准儿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