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908节

  “阴阳之数,虽简,然变化无尽。”

  “阴阳二字虽微,而能运乾坤。”

  “二者皆以极简之象,蕴极妙之理,通乎天地,贯乎万物,为造化之枢机,术数之玄奥也。”

  谢缺高声说道,语气中透着对所谓“阴阳”的定论。

  言罢,他一指点出,便有无数个代表着阴阳的“0”和“1”,出现在楚君寅眼前。

  这两个字符逐渐变化成黑白二色的阴阳鱼,开始化生成为天地万物。

  “此乃阴阳交感,而后万物化生。”

  楚君寅心中一震,这与他平日里所认知的阴阳之道截然不同,两种观念在他心中激烈碰撞起来。

  冲突瞬间爆发,明光祖佛见谢缺坏他好事,眉头一皱,当即引动先天八卦阵。

  刹那间,天地变色,大阵以排山倒海之势将谢缺困在其中。

  那阵法竟呈现出无限空间的结构,看似有限,实则无尽,将谢缺困于其中。

  “哼,看你如何逃脱!”

  谢缺却并未慌乱,他凝视着阵法,双手飞速舞动起来。

  顷刻之间,便有漫天的阴阳鱼遁出。

  与此同时,池中的阴阳鱼受到影响,变得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不再受固定形态的束缚。

  顿时,先天八卦阵中阴阳二极也被破坏。

  楚君寅目睹这一切,心中不由得开始怀疑起来:“莫非……师祖此前交予我的东西都是错误的么?”

  而他手中的拂尘,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自发地演化成曼德博集合图形,光芒闪烁,神秘莫测。

  局势陡然转折,明光祖佛见阵法被破,脸色一沉。

  “大衍五十!”

  “于吾而言,没有一丝机会能够遁走!”

  一点金光如同实质,从明光祖佛手中飞出,向着楚君寅飞速射去,刹那便锁定楚君寅的身魂。

  “你既不愿信吾,那就由不得你了!”

  这一刻,楚君寅脑中回想起“未来”记忆,但只觉一阵绝望:

  “莫非我最终也只是他人的棋子么?”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谢缺忽然笑了:“棋子?”

  “我可从来没有将你当成过棋子……”

  “只是你还不知道你的真实身份而已!”

  谢缺抬手间,一尊古朴的小鼎忽然出现。

第758章 不动明王尊!

  禅那!

  此鼎来历非凡,乃是昔日不动明王尊菩萨耗尽自身神魂念头,甚至于性命才得以铸就而成!

  它燃烧尽了不动尊菩萨的所有,方才成就如此可容纳宙光之宝。

  而且即便明王尊菩萨殒落了不知道多少年,其中依然残存着部分神念。

  而这件神物,更是谢缺最初接触到时光长河的关键。

  遥想七千年前的现世,那时距离楚君寅尚未诞生,而谢缺抵达摩诃界也未过多久。

  就在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明光界似乎存在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不仅是谢缺有所察觉,众多修行已然臻至武道第八境“涅”的武者们,也几乎都注意到了这种异样。

  这不得不引起谢缺的深思。

  毕竟,但凡能够修炼到涅武神这一境界者,无一不是需要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体内世界。

  当他们踏入这个阶段后,身躯便能容纳宙光,并开始领悟世界大道的种种规则。

  正因如此,这些处于八境的武者对于世界异常的气息,感知能力超乎常人,可谓极其敏感。

  谢缺当时,不断反复的去观察了明光界天道。

  尽管目前尚无法确凿地断言其中的真相,但凭借他敏锐的直觉,

  他也是能够坚信,那些旧佛们必定在明光界的天道之上动了某些手脚。

  想到此后,谢缺也是万分决然。

  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不能妥善应对,恐怕将会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于是,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形,

  而这个计划的关键人物,便是楚君寅。

  楚君寅降生于世之时,恰好与谢缺穿越到百万年后的现世时间相近。

  从一开始,谢缺就将楚君寅视为自己手中的重要破局人。

  不过对待楚君寅,谢缺却并未敷衍了事,反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他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楚君寅鸿蒙寄生诀,更是以此世从未拥有过的科学思维,

  与楚君寅一同推导并创造出了“息元二象身”这等法门。

  可以说,在培养楚君寅这件事上,谢缺可谓是尽心尽力,不遗余力。

  而之所以如此煞费苦心,全然是因为楚君寅特殊的身份。

  那就是其不仅仅是明王尊菩萨的转世,更是明光界的土著。

  谢缺所期望的,正是借助楚君寅过人天赋,

  在明光界中成为气运之子,夺取那微不可察的一丝天道气运。

  唯有如此,他才有可能破开日后或许将要降临的死局。

  此时,谢缺注视着沉浮于时光长河之上的禅那鼎,

  他的思绪也如同脱缰野马一般,飘回到了七千多年前。

  ……

  距今七千三百多年。

  位于的冥土最深处,一片幽暗静谧之中,谢缺将禅那鼎放置在了自己的眼前。

  只见这禅那鼎的周身,密密麻麻地刻满了一篇篇往生咒。

  此时此刻,谢缺的指尖所在,正轻轻地缠绕着一缕刚刚从鼎内取出的金色神念。

  细看去,可以发现这缕神念之内竟有着两条阴阳鱼正在不停地游动着,

  它们首尾相接,相互追逐,动间有静,静中又显动。

  这缕神念,乃是不动明王尊菩萨在燃尽自身所有的宙光、身魂乃至生命之后,所残存下来的唯一一丝神念!

  就这样静静地过去了半晌,终于,在谢缺的身后缓缓走出了一尊身形挺拔的青年模样的僧人。

  这位僧人身穿一袭灰色的长袍,浑身散发出一股慈悲祥和的气息。

  “见过道明大师。”谢缺察觉到这尊僧人到后,轻声开口问候道。

  说罢,他微微转过身来,

  目光向着那似乎是从冥土更为幽深之处,徐徐走来的灰袍青年僧人投去。

  道明和尚见状,也是微笑着向谢缺点了点头,并回应道:

  “佛子何必如此多礼。”

  接着,他凝视着谢缺颇有感慨地说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啊!

  “我等已经有数百万年未曾相见了,真没想到佛子您竟然早已比我先行一步,证就彼岸天君之位。”

  道明和尚身披一件朴素无华的灰色长袍,那袍子正被幽冥的风吹动,轻轻地摇曳摆动着。

  他手中稳稳地握着一根锡杖,锡杖顶端,乃是六道轮回盘正不紧不慢地旋转着。

  轮回盘上,隐隐约约地显现出众生的影子,

  这些影子似乎正在生动地演绎着世间万物生死轮回、生生不息的永恒法则。

  每一次轮回盘的转动,都扩散出因果循环与轮回的道韵气机。

  站在一旁的谢缺见状,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大师说笑了,您如今也是仍旧风采照人!”

  “依我看,想要凝聚出彼岸之舟对于您来说,恐怕已经近在咫尺之间了。”

  要知道,谢缺上次见到道明和尚的时候,自己还化身为“黑川武司”。

  然而即便如此,道明和尚依然没有将他忘却。

  不仅如此,谢缺心里也非常清楚,

  以道明和尚深厚无比的底蕴积累,如果按照正常情况发展的话,

  早在数百万年之前,他理应成功突破到彼岸天君的境界才对。

  可是现如今,他却仍然停滞在造化神君这一层次。

  想必其中定有什么特殊的功法原因或者其他缘由,才致使他未能更进一步。

  道明和尚那原本平静如水的眸光,如同闪电般迅速地从谢缺手边的神念上轻轻扫过,

  刹那间,他的双眸猛地一亮,闪过一丝惊讶之色:“这是不动明王尊菩萨留下的神念?”

  谢缺见状,轻点了下头,眼中流露出一抹询问之意:“大师您认得此神念吗?”

  道明和尚微微颔首,表示肯定,同时脸上浮现出几分感慨之情,缓缓开口说道:

  “贫僧与此位菩萨倒是有一些交情。”

  接着,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再者说,这位明王尊菩萨所修炼的证道功法‘明王寂照度劫真章’,可谓是声名远扬啊!”

  说到此处,道明和尚不禁轻叹了一口气,解释道:

  “这套功法是以阴阳二气作为根本基石构建而成,在众多佛门功法之中实属罕见。”

  “也正因如此,贫僧刚才才能在第一眼便将其辨认出来。”

  谢缺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

  “那么大师,凭借这一道神念,是否还能够让其转世重生呢?”

  道明和尚面露迟疑之色,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回答道:

  “理论上来说,可以做到转世。不过仅仅只有这么一点儿神念的话,恐怕很难使其恢复往昔的全部记忆了.”

首节上一节908/10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