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更快地适应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男人在深深地凝视了楚君寅一眼后,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
却并未再多言其他,随即径直翻开了手中的书本,开始了他的授课。
楚君寅见状,也默默地效仿同桌,从书包中取出了一本封面印有“数学”二字的书册,
他尽管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但他还是选择了静下心来,认真地聆听。
整节课上,楚君寅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
他不断地观察着讲台上男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
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丝关于这个世界的线索。
起初,他对男人所说的一切感到无所适从,
那些复杂的公式、繁琐的推理,对他来说都如同天书一般难以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君寅逐渐发现,
男人所说的和写出来的那些东西,虽然与他所熟悉的卜算之道有着天壤之别,
但其中所蕴含的逻辑与推理,却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里的数学更加复杂、更加深奥,需要更加严谨的思维和更加精细的计算。
楚君寅心中暗自感叹,自己好歹也是活了一千多年的老家伙了,见过的世面也不算少,
但眼前的这个幻境世界,却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奇与震撼。
在课后,他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
与同学们交流、探讨,逐渐开始对这一方幻境世界有所了解。
他心中亦是感慨万分:“果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般文明,这般世界,真与吾等彻底不同。”
他在这幻境中的身份,简单而又纯粹,
除去学生的身份之外,便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
与这个世界的其他人并无太多的瓜葛与联系。
也正是孤儿这个身份,使得龙城二高为他准备了一间独立的单人宿舍,
并且每个月也都有生活补贴,使得楚君寅无需顾及其他。
楚君寅知晓自己无需为琐事分心后,便准备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这个世界的知识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他也逐渐领悟了那神秘僧人的深意与用心。
对方虽然口口声声说要传授他武道,但实际上并未直接给予他任何具体的功法或秘籍。
相反,僧人只是用一些看似虚无缥缈的概念,
来激发楚君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随后便将他孤身一人置于这幻境之中。
楚君寅心中明了,这绝非是简单的传授一门功法那般简单。
他猜测,那僧人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他能够通过深入学习与理解这个名为“科学”的庞大体系,
随后便以此为根基,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武道之路,创造出一部前所未有的武道典籍。
这份猜测让楚君寅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明白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但他也明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那僧人心中所期望的高度。
在花费了一段时间后,楚君寅逐步适应并熟悉了这个全新的学习与生活过程,
楚君寅也终于彻底地投身到了龙城二高的学习生活之中。
在这个由谢缺精心构建的幻境里,龙城二高的氛围异常和谐而积极。
楚君寅在这里几乎每一个他遇到的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
都会毫不吝啬地向他伸出援手,耐心地解答他的每一个疑问,仿佛他的到来。
在这样的氛围中,楚君寅的学习进展得异常顺利。
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不懈的努力,飞快地搭建起了一个对科学知识的认知框架。
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后来的渐入佳境,楚君寅的进步速度令人咋舌。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里的文字,
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甚至开始浏览互联网。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君寅的学术成就也日益显著。
他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上的成绩,几乎是突飞猛进,每一次考试都让人眼前一亮。
而且楚君寅每新学一些知识,他便能迅速洞察这些东西的本质,并从中找到本质,这也让老师们纷纷赞叹不已。
不到半年的时间,楚君寅就已经在年级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年级第一的成绩。
随后的高考,更是成为了楚君寅展示自己的舞台。
他以优异的成绩,一举夺得了龙城状元的桂冠,为自己的高中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毕业后,楚君寅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进入了一所享誉国内外的顶尖大学。
经过他的思虑之后,楚君寅开始从几门学科中进行抉择。
他最终选定后,决意去攻读物理专业。
对他而言,物理学不仅是科学的基石,
更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是他探索万物奥秘、追寻世界真谛的关键所在。
在大学这个更为广阔的地方,楚君寅不再像高中时那样埋头苦读,
而是开始尝试着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试图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他深知,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
但他也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超越前人达到巅峰。
然由于谢缺在为他构建幻境时,刻意抹去了他脑海中那些关于阴阳五行的概念,使得他在创造功法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他只能凭借着记忆中残存的鸿蒙寄生诀,进行艰难的推导与尝试。
“此方世界无修士,便可以说明此地彻底绝灵。”楚君寅在心中暗自思量,
他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特殊之处,或许正是它发展出如此先进科学技术的关键所在。
没有灵气和修士的存在,使得这个世界的人们将全部的精力与智慧,都投入到了对科学的探索研究之中。
在这样的思考下,楚君寅决定从鸿蒙寄生诀内所描述的“气血”出发,
试图在这片科学的土壤中,推导出一门武道典籍。
他先是选择加入到了大学内的武道社团,一边学习着武术,一边尝试着将它们与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相结合。
然现实却远比他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社团内所教授的东西,虽然看来不错,但实际上却并无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楚君寅苦苦修炼了两年,直到大二结束,都未能修出丝毫气血。
这让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中,开始反思自己的方向与方法是否出现了偏差。
直到有一天,楚君寅在网上看到了一则视频,说是某道观内有真人存世。
楚君寅当即便决定,请假前往拜访。
第691章 息元诀
在经历了漫长的旅程之后,楚君寅终抵达了那处“网红”长春观。
这一路上,他先是乘坐了一趟漫长的一天一夜的火车,随后又换乘了一辆颠簸长达七个小时的大巴车。
长春观处偏远之地,虽因网络上的流传而名声大噪,
但实则因其地处幽静,鲜有香客踏足。
楚君寅抵达时,正值黄昏时分。
他没有急于表露自己的来意,而是先给了些香火钱后,
方才言辞恳切地表达了想在此地暂住两日,以修养身心。
年逾古稀的老观主并未多问,只是微微一笑,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楚君寅便在这长春观中安顿下来,开始了他的暗中观察。
两日的时间里,他细致地观察着老观主的一举一动,
渐渐地,他发现这位看似平凡无奇的老人家,实则身怀绝技。
每日清晨,当天边还挂着朦胧的月牙,老观主便已起身。
他独自一人肩扛扁担,可自五六里外的河流挑回两桶水。
尽管年事已高,但他却格外矫健。
老观主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时,健步如飞,完全不见丝毫老态。
他心中暗自揣测,这位老观主说不准还真有些东西。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楚君寅开始全天候地观察。
终于,在一个天还未亮的清晨,他听到了老观主起身的声音。
透过窗棂的缝隙,他隐约看到老观主在院中身形矫健地施展着拳脚。
在暗中观察老观主的日子里,楚君寅也曾试图偷师几招。
然经过一番努力后,他却遗憾地发现,
仅凭片面摹仿,似乎没有什么作用。
他所能感受到的,仅仅是一些皮毛,这些皮毛或许能够强身健体,
但与他在大学所学的八段锦相比,却有七八成的相似度。
这种程度,还不如回学校打八段锦呢。
无奈之下,楚君寅决定直接向老观主请教。
老观主听后,竟是毫无保留地将一套配合打坐之法传授给了他。
这套打坐之法,是老观主所流传下来的东西,便是通过特定的打坐姿势与呼吸方法,
能够引导体内的气息运行,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老观主在传授此法的同时,还叮嘱楚君寅需每日勤修不辍,方能领悟其中奥秘。
楚君寅在长春观内又住了些时日,每日里除了跟随老观主学习之外,便是独自一人在静室内打坐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