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81节

  谢缺静坐思虑,开始思考如何让自身意志显圣。

  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突破的契机或许就在其中。

  毕竟对于气血武道的理解,谢缺已经做到了极致。

  在读过许多书后,谢缺知晓,人最为重要的便是三宝。

  所谓之精气神。

  文功修后二者,武功修前两者。

  若是能在武功之中加入“神”的意念,或许便能够让如今的武道产生极大改变。

  而这一坐,便是一整夜。

  清晨,他随手拿起沈宁带来的一卷道经,细细思读着。

  若是在此之前,他对这这些东西是一窍不通的。

  但有了逆戟鲸的百年人生后,每日听小和尚诵经读书,对这些东西也逐渐是有了浅显的见解。

  不过谢缺大多数是自“武学”“技击”方面进行思考。

  谢缺所信奉的武道是“以武止伐”。

  但凡有暴力倾向者,我一拳毙之,便可停下干戈。

  谢缺这般格物致知般的静坐,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收获。

  反而是将肉干当做零嘴般,吃去了大半。

  他站起身,舒展了一番筋骨,在林间宛若山猿般地跳来跳去。

  谢缺感觉到,自己除却杀鲸乾坤道外,所剩下的唯一一门武功“雁掠功”突破了。

  这便是永无止境的功效,突破永远都在不经意间。

  由于雁掠功的形态结构问题,谢缺从未想过将之融入杀鲸乾坤道。

  毕竟杀鲸乾坤道中的身法便已经足够自己使用了。

  赫然之间,他顿时一拍脑袋:“我真傻!”

  杀鲸乾坤道的气劲在体内的走势逐渐改变。

  不出一个时辰,其已经由一门武学总纲演变成一门彻头彻尾的拳法。

  但其内核还在,只是修习时只需练拳,便能够起到锻炼到身体中每一个部位的功效。

  此时拳不离手开始全心全意地,为这门武道挂机修行。

  拳不离手的目的,便是为了将这门拳法修行至极致,不然永不停歇。

  谢缺感觉得到,自己体内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被抽离出来。

  那正是“杀鲸乾坤道”中的“神”,即自己为这门武学所赋予的意志。

  此时,他知道,他赢了!

第104章 打破桎梏

  一道完全由气血所组构而成的逆戟鲸虚影,竟是开始在谢缺背后逐渐成型。

  这逆戟鲸虚影一式简单的头槌和尾击,便仿佛击水三千惊起无尽浪潮。

  但就在此时,这虚影仿佛戛然而止般凭空消散。

  谢缺皱眉,再度运转其内气劲。

  这虚影第二次凝结而出,但却在和方才同样时机消失。

  哪里出问题了?谢缺有些摸不着头脑。

  又尝试过几次,他发觉这虚影有些呆头呆脑。

  只是将灌入其中的气血力量打空之后,便再无之后。

  谢缺静而凝思。

  若只是如此的话,尚不足以突破到武道第四境。

  这充其量不过算得上是结合了“意志”的一个招数。

  从谢缺自身所看过的武道典籍来看,一般的宗师到了极限后。

  思路几乎都是从打破人体极限去看,企图获取更多的气血罡气。

  所以“秘武”也就成了他们妄图突破的希望。

  但谢缺自忖自己如今的气血,恐怕已是在武者当中前无古人。

  但依旧只停留在第三境,那就表明了这条思路是死路。

  也并非是没有武者想将“精气”同“神”结合起来,但终究从结果上来看,也不过是拳意之中蕴含自身意志。

  加强了对阴神怪鬼的杀伤力罢了。

  张玉阳所教的“上将军印”便是如此,每一拳中都蕴含着自身的武道意志。

  自己现在所创出的这一招,也不过是另类的上将军印。

  不过在慈恩心念的加持下,凝结出了一道虚影罢了。

  谢缺再度凝思而行,若是只取巧于拳不离手。

  那也算不得是真正的武道第四境,毕竟这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谢缺将杀鲸乾坤道的气劲走向改了回来,此时才是一门堪称完美的武学。

  到了秘宗处,谢缺问师叔要了藏经阁的武学翻阅资格,本想查阅一番资料。

  但南广师叔却是给谢缺指了一条明路。

  “你可以去看看二楼三个书架左侧的典籍,禅林寺曾有武僧为武道桎梏,思路和你大致相同,都是走的精气神三宝合一的路子。”

  谢缺怔了一下,随即连连向师叔道谢。

  南广只是笑笑:“希望你能比爹先突破第四境。”

  谢缺将南广所言秘籍翻阅过后,发现这法号“觉法”的武僧还真是有想法。

  竟是妄图以气血勾连心意,将气血转化作意志,源源不绝,予取予用。

  最终到达所谓“天人合一”的武学至高境界。

  但觉法能够到达这般境界的前提,便是其不仅是一位武道宗师,还是一位文功二境的修行者。

  不然也不可能做到将气血勾连心意这一步。

  而除却这关键的文功修为外,谢缺找到的关键点便在于所谓“天人合一”。

  为此,谢缺开始翻阅起大量包含天人合一内容的典籍。

  几部道家名篇再度给了谢缺启示。

  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且修心。

  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

  不仅是武僧“觉法”,道宗亦是有道号“上峰”的武者靠着外服大药,内养精气神的方式,到达了近乎第四境的地步。

  这一境界被称之为“外药”,但却对身体毒害损伤极大,几乎便是在透支潜力了。

  到了宗师境界后,几乎都是铜皮铁骨,内腑刚硬,但却依旧扛不住这大药之伤,可谓是做到了毒之极致。

  谢缺凝神思定,自己倒是有着“气血烘炉”能够炼化体内一切毒素。

  此法于自身或许可取,但不是现在,现在自己的思路在于精气神的结合上。

  忽然之间,谢缺翻阅到了一门名为《渊微篇》的道家名篇。

  其中所言便是道家中的坐忘和心斋、佛家的禅定甚至于儒门的格物。

  其中所有的共同点,无一不提到了关于呼吸的节奏频率。

  谢缺想起了自己的无极震禅,亦是如此。

  有道是:坐忘无我,天人合一。

  佛曰:禅定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儒家言: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谢缺静坐思笃,心神中开始从头到尾地演练起一招一式。

  谢缺的心神同精气相勾连。

  他忘乎所有,融作一体的精气神,开始和天地之间产生共鸣。

  若是有文修见了,便知这就是入道的标志。

  在其脑中,金色的永无止境近视开始闪烁光华,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情况!

  礼佛殿中的阎光上师察觉到了藏经阁中的异变,他抚须而笑:“真武降世也。”

  谢缺背后显现出一道巨大的逆戟鲸虚影,并无慈恩心念的显圣之力,而是一种纯粹的气魄。

  藏经阁外,三境之下的文武修士无一不感到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那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入道真人带来的感觉。

  入道真人给人的是极致的精神压迫,甚至于一眼望去,能够将人逼疯。

  但谢缺此时带来的强大气势,却是有一种极度的真实感,就像是其降临到了自己身边一般。

  气血领域之中,阴神退散!

  武道气魄之下,真人亦惊!

  随着谢缺的睁眼,他已知晓,自己算是在不借助词条的情况下,彻底打破了这武道第四境的桎梏。

  甚至于一二境的文武修士已然感觉到有些喘不过气。

  明明是在万物凋零的深秋,谢缺未释放出点滴气血,只是以单纯的体魄,就能够让周围百米的温度凭空上升不少。

  此时,谢缺将武道彻底融入精神之内。

  他的心思变得灵动无比,一招一式都不需要思考,便能够作出最佳反击。

  而且,谢缺也已经感觉到了自身的不太一样。

  这藏经阁中的佛像与诸多法器,甚至于墙上的字画一类。

  谢缺都感觉到了其中气势。

  佛像法器中的威严,字画在创作时赋予的灵气,仿佛这些东西都有了自己的灵魂一般。

  自己现在,竟是能看到万事万物中的“神”!

  那也就代表着,武者最为薄弱的一环也被解决,那就是看不见阴神的缺点。

首节上一节81/9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