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搜魂给神魂带来的危害极大,但这三个护法都是黑檀法王手底下的。
他更不会心慈手软。
只是片刻,他便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声冷笑,吠陀法王直接抓住了藏匿洞府内的毕觉。
毕觉此刻已然将金身藏起。
那金身只要被藏起,即便是神也无法发现那玩意儿的位置。
吠陀法王本想强行要来天妖血裔法和那金身,但想到毕觉的身份之后,干脆果断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自己作为轮转道的法王,想要什么要不到?
如今若是强行讨要,便是因小失大了
毕竟强行讨要不划算,若是搜魂让这小狻猊成了傻子,指不定赤龙法王会和来找自己的麻烦。
不过那金身倒是让吠陀法王感兴趣,他打算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向毕觉讨要。
但要是能恶心一下赤龙法王,吠陀法王也觉得自己是赚大了。
毕竟被老龙骑在头上,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故吠陀法王没有过多犹豫,直接问了毕觉:“吾乃吠陀法王,亦是你父好友,只是多年未见。”
当时的毕觉只是年轻,以为这吠陀法王所言为真,便如实说了父亲的情况。
吠陀法王听完之后,只是沉默半晌后,随即又问:“吾观你天赋出众,可愿成为我轮转道佛子?”
就这样,在吠陀法王半哄半骗的情况下,毕觉从客卿的身份直接变成了轮转道的佛子。
那个时候的毕觉也不知晓,成为佛子的代价便是舍弃自身破入七境的机会。
只是出于对父亲好友的尊重,以及父亲希望自己留在轮转道的愿望,故他选择成为了佛子。
不久之后,赤龙法王回归摩诃城。
他见着身着月袍,头戴金箍的毕觉,不由发愣。
但亦是知晓大势已定,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赤龙法王没有多说,只是叹气,随即便去找吠陀法王的麻烦了。
毕觉自身在知晓了原委之后,倒是不后悔。
所谓的成神之机,太过虚无缥缈。
数万尊者,不知能否有一尊能够成就七境。
接下来的日子,毕觉便在轮转道内渡过了其自降生以来的最漫长一段岁月。
三千年精修,其如愿突破尊者境界,并且领悟了入微。
第427章 毕觉(下)
至毕觉出关,其便成为了轮转道中佛子,法号以其本体为名,号狻猊。
当时的轮转道已然完成了对于诸多禅宗的剿灭,仅留下大猫小猫三两只,作为道统存留。
像是禅林寺,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之一。
其中能够余留一尊尊者,便是很了不起的势力了。
毕觉出关之后,自觉有愧佛子身份,便开始纯读佛法起来。
他认为若要寻得父亲,则必然需要寻求神佛的力量。
那金身诡秘但又强大,仅凭自己只怕是难以寻求其中奥妙。
故毕觉虔诚礼佛三百年,所读经文千万卷,但却也自觉不得其中真意。
只是毕觉顿感体内生有异物,初始不知,在问了赤龙法王之后,方才知晓此乃佛子天职。
孕育轮宝。
毕觉倒也不会觉得失望,毕竟她从来就没有觉得过自己会是轮王的转世身。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吠陀法王也终究不再隐忍,想要找毕觉强行讨要来那金身。
那金身乃是父亲赠与,也关系着老狻猊如今的下落,毕觉自然不会交出。
吠陀法王没有明抢,但他私底下却有的是手段。
毕觉趁着夜,在自己居所之前留下了一首诗后便去了。
诗曰“一山一水一净土,听风听雨听禅声。何处青山不道场,哪方水波无禅机?”
其中内容,自是说毕觉外出寻找道场参悟禅机去了。
借助着金身对虚空的亲和,毕觉很快就远遁千万里。
即便是吠陀法王,也一时之间没有办法寻找到毕觉的去所。
因毕觉自知对于佛法的领悟尚还有待加深,他所去的位置乃是禅宗源流之一的尚林寺。
尚林寺中高僧极多,佛法森严,毕觉虽说是尊者修为,也一时之间没有任何办法混进去。
他索性便在隐去了修为,在尚林寺外做了个山野樵夫,也能时常听闻晨钟暮鼓,窃听一番寺内大师讲解经义。
春去秋来,尚林寺中祖师远虚法师因在和轮转道的战争中受伤颇为严重。
加上其本身就已经存活了近乎数十万年之久,其寿命也走到了尽头。
远虚法师在地上随意插了一支梅花,便方言称若是有弟子能够参透,并且写出佛偈,便能够得到他的衣钵传授。
远虚法师所修正法,传闻乃是佛陀亲传的“大涅般若经”。
当时此言一出,无数弟子都顿时趋之若鹜。
甚至于还有其他地方的禅宗弟子赶来,只为得到远虚法师一身传承。
当时,最有希望的便是尚林寺菩提苑中首席弟子,法号弘业。
就连远虚法师亦是说过:“尚林寺中弟子三万,但其中没有一个能够超越弘业的见性。”
此言一出,无数弟子顿时都失望了。
都以为远虚法师的衣钵会落在弘业的身上时,却没有想到,一介山野樵夫竟是横空出世。
在那梅花侧提了一首佛揭。
远虚法师看过了一眼那首佛揭,心中大惊,但却是装做没事人一样,直接在走过的时候用鞋子将那樵夫所写的偈子擦掉,并说写的很一般。
但在半夜的时候,远虚法师却是偷偷溜出了寺庙,找到了那山野樵夫。
这樵夫正是毕觉,他去提那佛揭,也不过是在看了那么多佛揭后有所感悟,便将之写上罢了。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所提竟是真被远虚法师所看上了。
只不过远虚法师虽说大限将至,但是其修为通神,一眼就看出来了毕觉非人的本质。
尚林寺内规矩森严,他没有办法将衣钵光明正大地传授给一头大妖。
而且就算佛门讲究众生平等,但弘业在尚林寺内经营多年,势力人脉深厚。
也绝不会让自己得逞。
加上自己年老体衰,弘业却正是尊者顶峰,实力最强的时候。
故远虚法师只能够出此下策,偷偷将自己的衣钵传出。
远虚法师将一身所学以及那“大涅般若经”齐齐灌顶,传授给了毕觉。
毕觉虽说十分惊讶,但他亦是坦然接受了。
毕竟自己在这里这么多年,所为的不就是这些东西吗。
当毕觉得到了大涅般若经的完整传承之后,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留给自己的那尊金身是什么东西。
那是一尊堕落的佛陀,留下的尸骸。
而其原本所修,正是这大涅般若经。
不仅如此,远虚法师还将祖师传下来的法宝“纳月钵盂”一齐传授给了毕觉。
他能看出毕觉是领悟了入微的尊者大能。
但即便如此,在弘业面前却是依旧不够看。
他告诫毕觉,要他赶快离开此地,并且在远虚法师圆寂之前,都不能说自己是他的传人。
却没有想到,弘业当时便知晓了此事。
在毕觉离开后一炷香的时间,他便站在了远虚法师面前。
弘业没有做出太过分的举动,只是和远虚法师说道:“贫僧做这菩提苑首座千年,却是发觉如今自身都没有证得自性,再再胡乱讲经,一则误导学人,二则曲解经文本义,无异于佛首着粪,罪过罪过!”
说完,弘业孑然一身,便投入道无尽黑夜中。
远虚法师明白,弘业虽然说得好,但其实则便是去追杀毕觉了。
弘业的身后,站着诸多支持他的长老。
如今其没有拿下自己的传承,便相当于弘业失去了成为禅宗正统传人的机会。
到时候,投资弘业多年的那些长老们,只怕不会给他什么好脸色。
没有成为禅宗的正统传人,也就相当于失去了成为尚林寺主持的机会。
而尚林寺内那些遗留下来的诸多禅宗长老,更不会容纳毕觉这样一个外来者。
唯有夺回传承,方才是正事。
毕觉顿感自己身后有人追来,便是不停逃窜。
但却终究是弘业技高一筹,将之追到。
不过弘业也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
他精修佛法多年,此人的横空出世反而是激发起了他的胜负心。
弘业想要看看,到底是他的见性强。
还是对方的慧根更为深刻。
于是乎两人没有大战,反而是在一座山头盘坐而下,论起了佛法来。
弘业精修佛法万年,他认为一切佛法都需要时间磨砺,勉励修行,历经长久岁月方才能彻悟。
但毕觉则不然,他觉得修习佛法,需要的是一瞬间的顿悟。
二人为此争执了三个月的时间。
而这三个月内,有着弘业近乎传法般的争执,使得毕觉感触良多。
故毕觉亦是做到了其所言的“顿悟”。
一日之间,便将远虚法师传承给自己的大涅般若经融会贯通,并入自身正法内。
弘业见此,亦是知晓自身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