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自己出手,也不能更改的命数。
即便自己有着击溃敖丙的实力,也不容更改!
“天命如此,唉……”
说着,大顺便是坐下了身子,开始念诵起超度亡魂的经文起来。
“父亲,你可曾听闻‘人定胜天’?”
正当此刻,恍惚之间,谢缺的声音传入大顺耳内。
大顺念诵经文的动作不由停下。
此时,记忆如流水一般灌入其脑中。
两条完全不一样的时间线在他脑中相映成型。
“你……”大顺深吸入一口气,看着突然出现在自己身前的谢缺。
谢缺笑了笑:“即便天定,亦可改命!”
说着,谢缺挥手之间,津门城便被重新建造起来。
瞬息之间恢复了往日的人烟阜盛。
远处的敖丙,也骤然被抹灭,不留一丝一毫的痕迹。
大顺望着天空,沉默半晌。
谢缺再度道:“义玄禅师曾言,你欲得如法见解,但莫受人惑。”
“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
此言所表,便是需遵从命运,但不认定命运,方不被天命所拘。
即便是天上的佛陀,也不能拘泥于其所言所行。
如此方能自在自得,顿悟成佛。
若是执着于佛祖所言,本就违背了佛祖之意。
大顺垂下头,看着谢缺:“此为禅宗之言。”
谢缺笑笑:“不论禅宗秘宗,皆为佛门。”
“父亲所信道家天命,和禅宗的‘不离世间觉’,意思也是差不多。”
“在这世界上,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所谓天命,或许就是某位神佛一言以蔽之呢?”
闻言,大顺点了点头,叹出一口气道:“我明白了。”
说到此,他的身形逐渐消散,随即回归本体之中。
谢缺睁开了眼,看着闭眼感悟的大顺。
其身上依旧存有那股道家宗师风范之外,一股专属于武人的血气方刚,也回来了。
他悄然走出门,将此方空间留给了养父。
第320章 摩诃城
谢缺漫步在摩诃城的街道上。
此时日光浓烈,灿阳将青石板渲染得宛若金色。
摩诃城是佛国的中心,也是轮转道的大本营所在。
诸多法王佛子日常修行,皆在此处。
信众们神色坚定,从谢缺身旁不断擦身而过。
每一位信众看到他那代表着预备佛子的白色僧袍后,都会微笑点头。
毕竟轮转道布网天下,而此处又是佛国中心。
一位预备佛子在此,算不得什么大人物。
道路的两侧没有店铺,有的只是一尊接连一尊的石铸佛像。
在佛国内,平民的一切物资皆由配给。
虽说提供的衣食仅满足生存,但也比起外界要好上太多了。
没有战乱、天灾,包括天象的运转都是靠着人为的抉择。
人们惟一的义务,便是虔诚礼佛。
任何一位佛陀都是轮王的化身之一,这也使得轮转道是包容的。
不论人们信奉的是轮王还是哪一尊佛陀,皆可。
随后便是劳作。
人们各司其职,一年下来所得的劳动成果,皆可换成黄金。
随后,佛国的信众们在将这些金子捐献给道中,用以铸就佛像金身。
这一日,是每一年的开始,传闻之中也是轮王降临的日子,所以也被称之为“朝圣日”。
在朝圣日时,佛国内所有民众皆会自发性地捐出一年所得。
信众们捐献出的财物以家庭为单位。
若是到达了一个额度后,便有着朝中心处搬迁的权力。
佛国广袤无垠,近乎万里方圆。
越是中心处,天地之间的灵气也就越浓郁。
在此诞生的子孙后代也就越有可能拥有修道的天赋。
而在佛国最中心的摩诃城,还有着为初生婴幼儿洗礼的规矩。
但凡经过洗礼的婴儿,概率会滋养神魂,使得其有修道天赋;
若是本就有天赋者,天赋自是在洗礼之后会更上一层楼。
所以人们即便是过的再苦再累,但也是自愿地将钱财捐出。
不断有民众从谢缺身旁走过。
即便是女子,也是肩扛巨石,不断朝着摩诃城中心处的广场走去。
他们,皆是为铸就佛像而操劳。
这里的民众即便是没有修道天赋的,也都学过些许微末的武功,用以强身锻体。
谢缺不由感慨,这摩诃城中的信仰氛围真是浓郁到了极致。
若是单纯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以算得上是无忧无虑的极乐世界了。
平日有所事事,精神也有寄托,几乎不用担心日常生活方面。
只是在这安稳之下,上下级的分化依旧存在,而且比起外界更为严重,资源也是分配得极度不均。
毕竟在这方道法显圣的世界,只是一些普通衣食方面的物质,还是极容易得到的。
真正珍贵的,便是那些修行方面的资源。
而这些资源,也是几乎是被法王佛子的后代家族所垄断。
普通人想要晋升四境尚且好说,并不是个消耗资源的阶段。
但想要凝练神魂至纯阳,成就阳神真君,除非天赋异凛,在常人之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维纳几人宁愿不辞辛苦,远走万万里追随预备佛子,也不愿意待在这安稳的佛国内。
佛国之中,阶级近乎趋近于固化。
只有十二万年多的一轮时结束时,才会在灾劫之中重新洗牌。
但那些法王的后裔们,依旧是高高在上。
谢缺有些唏嘘,外界虽说天灾人祸多,但只要肯拼肯闯,运气好也能够获得修道资源。
但在这摩诃城中,即便是最为寻常用以滋养念头的灵草,也几乎和普通人无缘。
只有成为阳神真君,获封香主后,拥有了自己的地盘,方才能够出头。
只是佛国之中,仅凭自己想要成就阳神,有些太过困难了。
要知晓,即便是穹宇海、大周这般广阔的国都,也没见几位阳神真君。
谢缺能看的见,不少搬运巨石往来的人们中,也有不少入道真人。
四境修为,在此间太过寻常,根本算不得什么。
唯有跨越了这一层阶,方才脱离苦海。
若是能够再进一步,成为尊者,获封护法,那更是荣耀至极。
要知道,此间数万年,法王佛子们的后代数目已然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外界的诸多教区,即便年年供奉,也不能满足摩诃城内的所有修行者。
所以一处教区,珍贵的不仅是信徒,资源亦是其中宝贵之物。
成为了香主,便有主教一方的权力。
虽然每年有固定的额度要上缴资源及部分当地特产,但只是从其中抠出一些,也足够受用了。
谢缺突然想到,大多佛子获封教区,基本都是其出生地。
但如今毕钵佛子坐镇大周方圆千万里,自己怕是要被调往其他地方了。
他叹出一口气,只希望,获封之地并不是一片荒芜区域吧。
所谓荒芜,便是指的是信仰上的荒芜。
如和成平道接壤的区域,那里的人们信仰佛道对半,在传教的同时也需要
亦或是干脆就从没有信佛的概念。
像大周那般,原本是禅宗教区也还好,毕竟诸佛同源,不需要太过肃正。
此时,谢缺已然走到了摩诃城的中心位置。
说是广场,但在外界看来,只是一片高达十多米的假山山脉,连绵成一片。
但若是朝着其中走近,则发现路途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近。
这些山头,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小。
此处乃是四大法王以无上秘法,将之连同虚空,构筑起的一片无垠天地,其中山头万千。
每一个山头都被劈凿成了佛陀模样,但又不失其高度威严。
最中央的那一尊佛像,身子已然高耸入云,看不清模样。
但谢缺还是辨认出,这便为当今诸佛之首,大日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