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295节

  谢缺津津有味的一饮而尽,此酒和自己前世的米酒有些相像。

  涩中带有一缕微甜,度数也并不高。

  他津津有味地打量着这院中的景致。

  他已修得大丹,知晓此道或许更加接近道门那边的法门。

  所以大顺的这院落之中,也添有不少道家的元素。

  像是假山小湖的错落,厢房厅堂之间的摆布,它们之间隐隐构筑出来的气场,细微到每一个角落,之间互相都隐隐带有所谓风水学问。

  这都是道家的理。

  甚至于风从哪个方向穿梭而来,又吹拂而去;以及光线的穿插明暗,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都有极大的学问和讲究。

  就连大顺身上的气质,看似碎玉,实则似乎都有了一丝道家宗师的风范,暗合道法自然之理。

  谢缺能够从他的身上,体会到一种莫名的精神气场和风度。

  那是和自己接触的人大多不同的气质。

  谢缺回顾往昔,大顺在无定河畔时,其将所有的气血和武道意志都以道法压缩至一点,身上流露的尽是破败和衰弱之意。

  在其对抗祁山真人之时,因破而后立的缘故,表现出来的则是僧侣气质,以及舞蹈大宗师的风范。

  也可能是由于拜神“秘密主”的原因,也隐约有一丝神秘感。

  现如今,则是将所有的武道修为转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气场。

  所谓气场,是一种极为玄乎的东西。

  其偏向道家所言的精气神三宝之一的“神”,以及佛门中所言的“禅意”。

  大顺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来的气场暗合自然,感觉其精神隐隐和环境融为一体,有一种道门之中所谓“天人合一”的气度。

  这也是谢缺即便是走到了门前,也没有发觉大顺就在自己身后的缘故。

  谢缺觉得,借此天人合一,以及大丹带来的入微之力,大顺的拳意或许已然借此攀升到了一个无法想象的高度。

  自己此前所引以为傲的武道意志,也完全比不上自己这位养父。

  而且在自己的菩提心眼视觉之下,大顺浑身气血充盈,鲜红的气血隐约之间带有一丝神意。

  谢缺很是惊讶。

  这是将意念凝结到了每一滴鲜血之中,和修行道法之人凝结念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一个依靠的是神魂,大顺则是依靠的身躯内的气血。

  反而是大顺的神色,有些怔然。

  他没想到,自己的养子竟是在短短大半年间,实力竟然攀升到自己都看不清的程度。

  其武道通神,大丹拥有着不可言说的玄妙之理。

  佛国之中,即便是一般的阳神真君,他也能够一眼看出其虚实。

  反而到了自己的养子这里,自己什么也看不出。

  一阵沉寂之后,终归还是大顺先开了口:“咱们爷俩好久没这样吃过饭了。”

  谢缺点了点头,也不知晓说些什么。

  他很想问问大顺是如何看出自己的身份的,这也是他心底最大的疑惑。

  但此处仍处于佛国之内,并不是个什么好说话的地方。

  谢缺捉摸着,还是找了个话题说道:“我成佛子了。”

  这不是个什么秘密,再过些日子将会昭告天下。

  元顺点了点头:“我知晓,我也是。”

  当初其武道天赋为赤龙法王所看中,便将之带回了佛国,成为了一名圣者,也就是预备佛子。

  谢缺摇了摇头,知晓其错怪了自己的意思:“不是呼图克图,是佛子。”

  听闻此言,元顺不由得一愣:“哪个佛子?”

  谢缺有些无言,也只能继续说着:“还能有哪个佛子?”

  “哦,我知道了。”元顺面色不惊:“与你佛子战的,是哪一位佛子?”

  谢缺夹菜的动作不由一顿,这个消息不够震撼吗?你就这般平静的吗?

  元顺见谢缺的动作,不由淡淡一笑:“你乃是天上的星辰转世,早在此前我就看出了的天赋,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而已。”

  谢缺知晓,在此世界,这天上的每一颗星辰都对应着一位神灵,养父也是误以为自己乃是神佛转世,方才有如此修行速度。

  他也不点破,这般误会也正好能掩盖自己的晋升速度。

  而且估计养父早就有这般想法了,不然也无法解释自己刚一练拳,就有如此骇人的进步。

  谢缺也不多说,只是回答了养父的问题道:“是宝檀佛子……还有阎罗佛子。”

  元顺点了点头:“宝檀佛子我知晓,在我突破之初,其曾和我讨教过关于我的武道。”

  “其修炼形体,锻炼体魄的方式也给了我不少启示。”

  “那位佛子,是个憨厚老实的人。”

  听到憨厚老实几个字,谢缺也不得不赞同。

  这位本体为青牛化形的佛子,性情和其本性的确有着相似之处。

  只是宝檀佛子也有些许心机,那便是其隐藏起来的犀角。

  只不过到了这般境地,哪一个强者没有自己的底牌呢?

  “至于阎罗佛子……”元顺话语一顿,“在佛国的诸多传闻之中,万年以来,他是诸位佛子之中实力最强,也是最有强势的那一位。”

  “没想到你竟是能在他手下坚持这么些个日子。”

  阎罗佛子死亡的消息还没传出,毕竟乃是一位法王下手,传出去也不好好听。

  谢缺自己明白,也不会去说,此事至此便不再讨论。

  只不过谢缺闻言,倒是想到了另一层。

  阎罗佛子如此树大招风,应是吠陀法王有意为之。

  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阎罗佛子有这般风头无俩,迟早都会惹火上身。

  到了那时,吠陀法王也能名正言顺地从其体内拿走典兵宝。

  只不过当了这阵风的人,是谢缺。

  暴露出典兵宝的阎罗佛子,谢缺完全不是对手。

  最终还是吠陀法王亲自出手,取其性命拿了典兵宝。

  见谢缺对此话题不再谈论,元顺也知晓其中定有隐情。

  涉及到轮转道的如此核心机密,他也不再多问,反而是主动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在他离开了津门之后,一路向南流亡,便准备上松山求禅林寺的机谶禅师授武。

  只不过还没有走多远,便在凤城停了下来。

  原因便是当初在津门时,一位名为谭年的武道宗师为元顺所击败后,错失津门第一的名号,暗自怀恨在心。

  随即其便受燕王麾下招揽去参了军,入了燕王的玄甲军后随之北伐。

  后又另有机缘,拜了关外邪神。

  后便在凤城处做了个督军,在凤城也算是代表燕王的一方豪强了。

  他虽然对元顺一直怀恨在心,但津门乃是秘宗地盘。

  谭年知晓自己即便是拜神成了灵卫,也绝非秘宗敌手,也只能就此作罢。

  但他没想到,自己竟是在凤城地界见到了元顺。

  见着这位多年不见的“故友”,谭年有意“招待”一番。

  便亲自出马,在半路上拦截了大顺。

  随后经历了一番血战之后,没想到此状态下的元顺竟是逆战四境,将谭年斩杀于此。

  但自己的伤势也极重。

  好在元顺为凤城一所道观所救,此后他便在此休养生息了半个多月。

  这道观不是什么大势力,观主也不过是一位三境的武道宗师。

  玄甲军在凤城横征暴敛,观主苦玄甲军久矣。

  见元顺能够逆斩拜神者,对其很是佩服,便将之救助,顺便一把火烧了谭年的尸身。

  伤势正在恢复的元顺,每日同观主探讨武道学问。

  听闻观主所言“大丹”之道,元顺很是向往。

  观主也不吝自家功夫,将之尽数传授给了元顺。

  元顺是什么人?

  那可是津门不世的武学奇才!能够逆斩入道真人的大宗师!

  其仅仅用了数日时间,便将观内武功全部入境,让这位观主很是叹为观止。

  随后元顺又修行了其独有的道门内功,这时津门武功体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

  “养”和“练”交错之下,元顺的伤势很快就恢复了。

  甚至于他对这些道门武功的兴趣,更甚一筹,进度也是极快。

  但没想到,半个月后,谭年的死讯终究爆发了。

  观中有弟子偷偷告发了观主和元顺二人,玄甲军带着数位入道真人来此剿灭道观。

  没想到元顺竟是融汇佛道武学,再次爆发出惊人战力,和一位三劫真人战得不相上下。

  最后,元顺借助一招出其不意,近了这位入道真人的身。

  随后便以燕青拳的急速,在三秒内打出上百拳,把这位入道真人的身躯直接打的破碎。

  只不过入道真人即便身躯死亡,其阴神犹存,暂时不会彻底消散。

  这个时候,元顺也只能靠着自身气血抵御道法,苦苦坚持。

  此时,恰巧有轮转道之人在此路过。

  这些轮转道之人遍布天下,为的便是搜罗天下英才,寻找轮转圣王的转世之身。

  而后,元顺便为此人所带走,其武道天赋纵横之下,一路直上最终得到了赤龙法王的青睐,

  到了佛国之后,元顺和佛国内的守门人之一,清净道人得以交好。

  也便是给予了谢缺阴阳二气的那位真人。

首节上一节295/9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