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你认罪态度不错,算你功过相抵,去登门向屈卿赔个罪。年轻人不知轻重,下次再犯,看朕饶不饶你!”
之后的觐见过程中,殷誉和骂得愈凶,实则对顾经年却愈发宽赦。
直到顾经年离开,他才重新坐回御榻后面,轻叹了一口气。
卞敬忠不由道:“陛下,是否太宽纵顾经年了?此子不严加惩治……”
“得是朕的臣子,朕才能惩治啊。”殷誉和感概道,“他是吗?”
这句话,卞敬忠便明白了。
殷誉和并非是厚待顾经年,恰恰想反,今日的处置是因为极度不信任、忌惮顾经年。
顾经年倚仗着顾家兵权,暗地里与瑞国藕断丝连,还投靠了界人。今日,殷誉和只当他是一个使节,才忍住了怒气没有杀他。
但抛开怒气,殷誉和又显出些颓然之色,道:“朕方才所言是真心的,若是界人真要侵犯中州,朕会促成一统,也会劝俪娘这么做。”
卞敬忠却道:“陛下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可瑞帝却不这么想啊。”
“是啊。”殷誉和道,“所以,借顾经年与界人之手除掉他,是为上策。”
说话间,有侍卫赶到殿外,禀道:“陛下,找到太上皇了。”
“带来!”
殷誉和有些激动,站起身来。
顾经年出宫之时,很意外地,他又见到了殷括。
几个侍卫正押着殷括入宫,顾经年径直上前,道:“太上皇,又见面了。”
他想与殷括聊几句,聊一聊中州一统、闭合缺口之事,这或许与紫苍想知道的凡人能战胜异人的秘密有关,听殷誉和方才的说法,诸国国君对此都略知一些。
然而,殷括却只是愣愣看着他,一双老眼当中满是迷茫。
“太上皇莫非不认得我了?”顾经年又问道。
“成业侯,不必问了,太上皇这里……什么都不知道。”
侍卫说着,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顾经年于是明白过来,殷括因为切成了太多块再重新长出来,保留的记忆已经很少很少了。
看样子,连保存的智力也没有。
执着于留住权力,执着于留住生命,留来留去,把自己都留丢了。
千秋万岁、王权霸业,终究是一场空。
顾经年于是轻轻一摇头,侧身一让,走出了这巍峨的宫城。
那边,殷誉和亲自到殿外迎了殷括,待见到那个让他夜不能寐、苦苦搜捕的太上皇已是痴呆模样,他不由愣了愣,差点没忍住放声大笑。
从此,哪怕还有殷括没除干净,也再不是他的威胁了。
可渐渐地,殷誉和的眼底又泛起恐惧之色,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也变成殷括这番模样。
“父亲,你还记得吗?你曾告诉过我,殷氏当横扫列国,一统中州,不为别的,只为世间凡人还有最后一寸乐土,可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哈,螈人?”
“呵呵。”殷括只是傻笑。
第277章 越女
一件女式裹衣搭在了屏风上。
屏风那边,裴念换了一身白色布袍,才拿起她的官袍,忽见顾经年的身影晃了晃,出现在眼前。
她不由侧过身去,皱眉道:“谁让你招呼都不打就进来的?”
“我在练习技艺。”
顾经年说着,上前接过裴念手里的腰带,替她系上。然后,动作自然而然地便环住了她的腰。
“怎么穿官服?”
裴念往后稍稍一倚,靠在顾经年胸膛上,道:“我毕竟还是雍国的官,既回京了,该去趟衙门。你呢?今日觐见如何?”
顾经年道:“收获颇丰,殷誉和透露了一些事,让我对中州有了很多了解。”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瞒着裴念,而是把今日与殷誉和的谈话内容说了,且加上自己的分析。
“想必中州的缺口与诸国分裂有关,虽不知具体,可应该是中州一统便能让异人无法发挥异能,成为凡人之乐土。”
裴念对这话题很感兴趣,回过头来,问道:“所以,雍帝言下之意,他可以为了守护中州而归顺瑞国?”
“言语威慑罢了,他未必会这么做。”顾经年说罢,又问道:“你也是志在促成中州一统,对此没有了解?”
裴念摇了摇头,道:“我只是从小便听父亲说,唯有诸国归一,中州百姓才能太平安定。”
“看来你爹也许知道些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裴念问道:“你如今异能强大,是否并不想让缺口闭合?”
顾经年开口要答,话到嘴边又收住了,反问道:“你呢?”
裴念也没有回答,只是转过头,亲了亲顾经年的脸颊。
她的呼吸轻拂着他的皮肤,惹得他也想凑近她,两人鼻尖相碰,之后,得寸进尺。
“等等……我猜你打算去见卫俪,雍帝能得到消息,恐与她有关。”
“不急。”顾经年道,“她会来见我。”
“那我走了。”
裴念说走,却又没走。
过了一会儿,屏风上又搭上了几件衣衫。
二人没有再提起方才那个话题,以及彼此的看法,只是一味地缱绻纠缠,渐至忘情的地步。
他们像是预感到或许有一天会分道扬镳,恨不得今日就将自己燃烧殆尽。
天边,一轮红日西移,移入厚重的云层中,云朵被烧成了火一般红彤彤的颜色。
院中的树影渐渐被拉长,院门外忽然传来了对话声。
“成业侯在吗?”
“不在,一早就出门了,还没回来。”
“那,裴姐姐可在?”
“还在屋里。”
来的是卫语诗。
她今日穿了一件颇为飘逸的长裙,扎了个飞仙髻,戴了个简简单单的玉簪,她本就身材高挑,加上如今她皮肤白皙,眼神清澈灵动,已完全不见以前那个乡下姑娘张小芳的模样,这般装束十分好看。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一会儿,门便打开了,站在那的却是顾经年。
他该是刚刚睡醒,头发散落着,衣袍简单披着。
“阿兄?”卫语诗略有些诧异,“琴儿说你不在府中呢。”
顾经年道:“她未看到我回来。”
“阿兄回来,怎也不告诉我一声?”卫语诗略带些埋怨的语气,道:“还是今日听母亲说了我才知道,我立即就跑过来了。”
“是越国公主与你说的?”顾经年道:“她如何知道我回京了?”
“那我就不知道了,母亲说想请你过府一叙。”
“好。”
去往越国公主府的路上,他们没有使用异能,而是老老实实地乘坐马车,路上稍叙了别情。
末了,顾经年才提起卫俪之事。
他没有因为卫俪就疏远卫语诗,在他眼里,她依旧是当年那个救了他却无所求的单纯小姑娘,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
“听说,你母亲要成为雍国皇后了?”
“嗯。”
卫语诗闷声闷气地点点头,接着又道:“这件事我也不太清楚,母亲没与我说过,只说让我不用多管。”
顾经年道:“她是为你好,对了,她可是怀孕了?”
“好像吧。”卫语诗不太确定,“还看不出来,这事她也不肯说,但陛下时常微服来见她。”
说罢,她有些担忧地问道:“阿兄,你是不是站在太子那边,要与陛下作对?”
“谁与你说的?”
“我听说了京中形势,自己分析的。”
如此看来,雍国皇帝与太子不和已是摆在明面上了。
顾经年道:“放心吧,我本意是与你母亲合作的。赵伯衡也回来了,他没与你说吗?”
“说了。”卫语诗一听就绽放出了笑颜,道:“师父说,他们该与你一条心。”
“赵伯衡与你母亲说的?你母亲又是如何表态?”
“嗯,昨夜说的,正聊到这事,有客人登门了。”
“谁?”
“不知道呢,母亲单独去见的。”卫语诗手指撑着下巴想了想,道:“应该是陛下吧,我夜里被外面的响动惊醒,推窗往外看,看到陛下的仪驾了。”
说到这里,顾经年忽掀开车帘,往外看去。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被人跟踪了,可长街上熙熙攘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此时他专注看着窗外,卫语诗则看着他的侧脸出神。
待顾经年转过头来,卫语诗有些慌乱地、迅速移开了目光,嘴里很轻地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
“啊,没怎么。”卫语诗道,“我在想,阿兄你……你说……父亲会认我吗?”
提到顾北溟,顾经年眉头微微一蹙。
他近来确实有在考虑,能否以神尊的名义说服顾北溟为自己所用,但对方有些太难控制了。
“你不必理会他。”顾经年淡淡道,“薄情寡义之人。”
“母亲也说,我没有父亲。”卫语诗小声道:“你可别告诉她我方才问你的话。”
两人一路闲聊着,马车到了越国公主府。
顾经年许久没来,发现这里已经是大变样,不再显得僻静荒芜,而是门楣壮阔,守备森严,门口停着许多命妇的马车,还有不少礼部官员正在忙碌着册封皇位一事。
他们从侧门入内,没有被迎入那个摆满了灵位的大堂,而是到了侧院的花厅。
卫俪正坐在靠窗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