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260节

  顾经年问道:“你也知《风物志》?”

  “我博览群书,知道的比你多得多。”童子傲然道,“告诉你也无妨,《风物志》上记载‘群帝取之入药’是不假,但你可知,入药是为了做什么?”

  胡静楠问道:“做什么?”

  童子道:“自然是为了炼丹,让异人吞服了栾叶,再将他们置入丹炉,才能炼出血凝丹来。”

  就在他说这句话之时,顾经年已然有所预料。

  果然,《风物志》记载的就是炼化之术。

  再想到任双飞被炼化之前吃的果子,恐怕也与这栾叶有相同的作用。

  “如何解毒?”顾经年问道。

  “解毒?”童子道:“还解毒做什么?他二人,一个擅火,一个可变大小,正适合给你们增加修为,只需分润我一点好处,我的丹炉借你们一用又有何妨?”

  他还在说话,顾经年已倏然出手了。

  之前落在林中的火球已烧了起来,瞬间变成了火龙,向那童子卷去。

  顾经年打算拿下这小童,逼问他想知道的情报。

  下一刻,那童子却消失不见了。

  “略略略略!”

  身后传来声音,回头看去,童子对着顾经年做了个鬼脸。

  “笨人,你不可能捉得到我。”

  顾经年又试了几次,那童子不断变幻位置,确实难以被捉到。

  童子闪躲着,又骂道:“不识好歹,我可是诚心与你交易。”

  “谁知你是否想哄骗我们到陷阱里?”

  “呸,谁有耐心骗你,我趁着师父不在,借你炉子一用,我也能偷偷挣个好处。”

  “你师父是谁?”

  “那你不必知道,只说愿不愿意吧。”童子道,“反正你这两人也要死了。”

  “好吧。”顾经年问道:“你要什么好处?”

  童子二话不说,当即抬手一指胡静楠,道:“我要她给我当妻子。”

  “什么?”

  “我要她嫁给我!”童子又重复了一遍。

  胡静楠一向端淑娴静,闻言,终于脸一板,十分不悦。

  缨摇遂道:“你才多大?怎么能娶胡姑娘?”

  “她漂亮啊。”童子上下打量了缨摇一眼,又道:“你也不错,但她更好看,我要娶就娶最好看的。”

  “你们年纪不匹配。”

  “切,你知道我多大年纪?”童子道,“我比你们几个加起来都大,只是我现在正处童年,等我长大了,比他还要英俊。”

  他指向顾经年,接着认为如此还不足以形容他的英俊,补充了一句。

  “你们看我现在这五官,长大后俊死了!”

  顾经年似乎被他这句话说服了,道:“好吧,答应你了。”

  胡静楠道:“你凭什么答应?”

  “由不得你了。”

  “哈哈。”童子大喜,招招手道:“随我来吧……夫人,你可别跑了。”

  他背过双手,大摇大摆地走去。

  顾经年道:“缨摇,你押着胡姑娘。”

  说罢,他自搀起了炎大、阿猛。

  缨摇与胡静楠对视一眼,跟上了他。

  一行人走得不快,但那小童每次从一个树洞间穿过,似乎都会移到一个新的地方。

  穿过了几个树洞之后,不知怎么地,他们竟已身处在一个宫殿当中。

  宫殿很大,很空,只有摆着一个大大的炼丹炉。

  这次,没有用屋舍来掩饰丹炉,它就大大方方地摆在那儿。

  但顾经年等人环顾一看,却发现这宫殿没有门,上面是高高的顶,四面都是朱红的墙。

  两边放着药架,摆着各式各样的药材。

  “等等。”童子道,“我先把殿门关一下,免得师父撞见了。”

  说着,他拿起桌上的拂尘,分别往四个方向一挥。

  殿内光线一变,似乎是某个不存在的门已关上了。

  童子笑了起来,道:“方才还没说呢,把这个美人给我当老婆还不够,炼化了这两人之后,得再给我两颗血凝丹。”

  顾经年问道:“如何炼化?”

  “等等,我来布置一下。”

  童子说罢,走到了药架边,嘴里喃喃道:“还得再准备些药材。”

  此时,胡静楠与顾经年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准备再次对这童子出手。

第253章 怪地

  童子正在药架前捡药,忽听身后响起了温婉的声音。

  “这两人中了虺毒,拿他们炼丹,不会毒死我们吗?”

  转头一看,见是胡静楠走了过来。

  既是美人垂询,童子便答道:“放心,炼丹时会先把他们体内的杂质、毒素都逼出来,在皮肤上形成血粒子,那是不能吃的。等到凝练成丹了,干净得很,不会有毒。”

  闻言,胡静楠略略思忖,又道:“可我也中了虺毒。”

  “是吗?”童子回过身来,“我来把把脉。”

  他分明还小小年纪,眼神中却透出一股不和谐的色眯眯之态。

  胡静楠犹豫片刻,才抬起手,让他把脉。

  皓腕放在眼前,纤纤玉指低垂,童子神色一动,捉过她手腕,两指一搭,又想往胡静楠小臂上摸,却被她一把挣开。

  “中了虺毒,还能骗你不成?”

  “怪哉。”

  童子摇头晃脑,道:“虺毒剧烈,百兽闻之即死,那两人能挣到这时已属难得。可你中了虺毒,竟能慢慢排出去,好生奇怪。”

  胡静楠道:“我确是中了毒,可能医治?”

  童子大乐,搓着手道:“你既是我的妻子,我自然要救你。”

  说罢,他从药架上拿出几味药来,丢在药罐和水煎熬。

  胡静楠仔细看着,确认了这几味都是解毒之药,便瞥顾经年一眼,悄然点了点头。

  顾经年不言不语,只等这药煎好,便抢下给炎大与阿猛喝了。

  正此时,墙上忽有光芒亮起。

  那光像是水面一般,被人一碰泛起涟漪。

  “不好!”童子大惊失色道:“我师父回来了。”

  “那又如何?”

  “若让他知道我偷用他的炼丹炉,必是又要大发雷霆。”

  “那带我们出去。”

  顾经年说着,顺势上前,拿起那还置在火上煎的药罐,也不怕烫,径直将药给炎大与阿猛送服。

  童子见状,道:“你这是何意?不想炼化他们?”

  “若拖下去,他们死了,还如何炼化。”顾经年道,“你的好处不少你便是。”

  童子急得团团转,没功夫与他掰扯,道:“出不去了,我们快躲起来。”

  说罢,他一把拉开那炉子,道:“都躲起来!”

  过了半晌,童子又嚷道:“你们怎么都不进来?!”

  “我们又不是傻子,让你骗到炉子里炼化了。”

  “没骗你们。”童子道,“师父就要来了,来不及出去了,我们得躲进去。”

  顾经年与胡静楠对视一眼,显然都不信他。

  童子无奈,道:“我先进去,你们总信了吧?”

  “你进去还可以传影逃出来。”

  “不是,炼丹殿和炉子里无法传影,真的。”

  可不论这童子好说歹说,他们就是不肯进炉子。

  童子无奈,急得焦头烂额。

  末了,眼看那墙上的光芒越来越亮,他只好道:“那你们随我躲到这里来吧。”

  说着,他走到一堵墙边,伸手一摸,墙上便多了一道门。

  “快。”

  众人这才闪进那门内。

  里面却是个书房,放着十余排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卷轴。

  顾经年随手拿起一个卷轴展开看了,上面写的是炼丹的记录,炼化的是一个采药童子,那采药童子嗅觉灵敏、百毒不侵,平日供之以鲜果,养到五十七岁,因误把毒药放在了茶叶里,遂被炼化,于炉中细焙七日,炼出三颗凝血丹。

  看罢,顾经年便有些明白方才这童子为何如此紧张。

  再一转头,却发现置身于这书房当中,能够隐约透过墙,看到外面炉子那边的情形。

  想必是有时主人在此记录,需要随时观察炉子。

  那童子正紧张兮兮地盯着外面。

  不多时,一道身影出现在了殿内。

  童子见状,不由“咦”了一声,道:“来的怎么不是主人?”

  旁人都不答话,生怕被外面的人听到了。

  童子便道:“放心,外面听不到我们说话。”

首节上一节260/3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