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408节

  老头的苍老的声音,忽然在光线昏暗、寒气侵人的诡异冰窖内响起,杨易不禁心头一颤,立马便也进入了闭气状态了。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江哲已经越来越不耐烦了,但他也没再前去问那老头,但却忍不住在这寂静的空间内,踱起步来。

  他焦躁的脚步声,在这诡异的环境中,如同地狱的鬼差一般,来回响着。

  江哲陡然驻足,凝目看向站在众人之后的刘书山,问道:“书山,过去多长时间了?”

  刘书山怔了一下,瞄了那依旧蹲在木盒前的老头一眼,道:“师兄,我估摸着差不多也有一个时辰了……”

  就在这时,那老头忽然站起身来,长吁了一口气,拿着一方用旧了的毛巾,擦着额头的细汗。

  江哲一见那老头起身,立马又凑身过去,试探问道:“郭药师,是不是有结果了?”

  “嗯,有结果了。”那老头放下毛巾,回答道。

  “怎么样?”江哲问向那老头时,下意识地瞥了不远处的卢庚一眼。

  那老头声音嘶哑地答道:“他没中毒!”

  “什么?!”江哲以为自己听错了。

  老头再次声音清晰地说道:“李慎思并未中毒!”

  卢庚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彼时段融那坚定的眼神,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他心头暗道:这小子果然是有两手。

  “你老不会弄错了吧?”江哲因为震惊,声音明显提高了几分。

  他来的任务就咬死段融,而且要往朱鹤身上攀扯,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李慎思乃是中毒而亡!此点,在清灵峰议事时,葛如松他们言之凿凿,对于这点很是确信。

  江哲受此影响,几乎认定这是事实,但此时却被当众打脸,他的确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老头冷哼了一声,轻蔑地瞥了江哲一眼,却是说道:“老夫的活儿已经干完,就此别过!”

  那老头说完,便跨上自己的黑铁箱子,大步而去。

  “你……”江哲看着那老头的背影,一阵气结。

  但他很快便冷静了下,这郭药师乃是药阁长老孙伏伽亲自选派过来的人,绝对不会有误,也就是说这尸体的确未曾中毒。

  江哲看着不远处的木盒子,眼眸忽闪,忽然他扭头看向葛亨泰,沉声问道:“葛大人,这尸体可确定是李慎思的尸身吗?”

  方才那姓郭的药师的话,葛亨泰也曾听见,此时他的脸色也不甚好看,听到江哲问自己,立马抱拳回道:“禀告大人,卑职派了亲信日夜守在这里。这的确是李慎思的尸身!”

  “这……”江哲扭头再次看向那木盒子里的一堆烂肉,顿时陷入了一团凌乱中……

  “既然是李慎思的尸身,为何会查验无毒呢?”

  这一刻,江哲是真有些不会了。

  如果李慎思未曾中毒,不仅他这案子不知该如何审断下去,就连葛如松他们在长老院内的发难,此时看起来都成了笑话了。

  莫不是,从一开始,他们就错了?!

  段融正坐在一座茶楼的二楼临窗的位置。

  在此处,他能看见枢密院的大门。

  段融一边呷着清茶,一边不时瞄下斜对面的枢密院的大门处。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材欣长的身影,跨出了枢密院的大门,在一头高大的石狮子旁伸了伸懒腰,这才缓步走下石阶。

  此人正是枢密院的枢密使,朱彭。

  段融看着朱彭出来,微微一笑,在桌边拍下一块碎银,便起身下楼而去。

  他来这里就是特意来等朱彭的。

  他料定这小子,绝对不会在衙门里好好办公的,点了卯就该跑了。

  朱彭走下石阶,已经有一个枢密院的小吏将他的马匹从角门那边牵了过来,朱彭跨上坐骑,对那小吏摆了摆手,便半眯着眼坐在马上,晃悠悠地沿街而去。

  朱彭走到街角的树荫里,忽然从那大树后面闪出了一个人来,唬得朱彭心头一跳。但他定睛一看却是段融。

  朱彭在马上拉着缰绳,笑道:“你不是住在我七叔的别院里吗?怎么突然从这冒出来了?”

  自从段融住在朱正甫那别院,朱彭一次也没去看过他,他倒不是不想见段融,说实在和段融的数次相处,都是满愉快的。

  他只是不想再登朱正甫的门而已!

  段融站在那树下,负手而立,淡淡笑道:“我在这当然是在等你了。”

  “等我?”

  “是啊。在那别院里住没意思,我想念你那凉屋了。能不能请我在凉屋吃顿饭?”

  朱彭看了一眼天际的层云,所谓一层秋雨一层凉,这深秋的天气,寒气已经逐渐在上来了,这种天气凉屋前的水车,他早就给停了。

  如果是其他人向他提这样要求,他肯定会觉得对方在抽风。但是,因为是段融说的,不管多不合理,他一时也不敢怼回去。摘星人和段雷神的名头,那可都是实打实的。

  朱彭道:“这种天气,你要在凉屋那吃饭?”

  “对!”段融语气肯定地说道:“凉屋那里,清净。”

  

  凉屋毗邻池塘,视野开阔,四周一览无余,段融看中的是凉屋的环境。

  “行!”朱彭看出来段融不是在开玩笑,便立即应了下来。

  朱彭跳下马来,将马匹牵到段融面前,说道:“你上来,马给你坐。”

  段融也不客气,直接跨上了朱彭的座骑。

  段融坐在马上,朱彭亲自给段融牵马,两人便一齐沿着街边拐入了巷道,往朱彭的府邸而去。

  回到府内,朱彭吩咐厨房做菜,自己亲自烫了一壶黄酒,端着一盘白切牛肉和花生米,便来到了凉屋内。

  水车并未转动,凉屋四周没有了哗啦啦的水声,更见寂静,池塘内,枯荷半残……

  两人一边喝着黄酒,一边看着园子里的秋景。

  热菜很快便陆续上来了,段融夹了一筷子蒸鱼,肉质鲜嫩无比,他滋溜了一盅黄酒,忽然看着朱彭,说道:“你找人去把朱澄叫来。”

  朱彭一怔,道:“干嘛?”

  段融道:“怎么?你叫他,他不来吗?”

  朱彭道:“那倒不是。不过那小子最近应该挺忙的,要是叫他喝酒,他肯定不来。”

  段融道:“你就说有事,让他务必来一趟。”

  朱彭看了段融一眼,他忽然觉得段融是真有事。因为他知道,段融是从来不开玩笑的,更不会无端叫他们一起吃酒。

  朱彭立即叫来了自己的亲信,嘱咐他去大理寺叫朱澄过来。

  大约将近一炷香过去,段融和朱彭已经吃得杯盘狼藉,朱澄才姗姗而来。

  朱澄脸色有些难看,他还未跨入凉屋,便在台阶上看着凉屋内的朱彭,嚷道:“什么事?巴巴地非叫我过来不可……”

  朱澄走到凉屋门口处,已经看到了朱彭的对面还坐着一个人,他凝目一看,竟是段融。

  朱澄立即趋步跪倒,叫道:“卑职拜见大人!”

  朱彭愣了一下,不知道为什么,他每次见段融都记不起要行礼。朱彭见朱澄匍匐跪倒,眼见也要滑下凳去跪拜。

  段融却从几案底下,踢了他一脚,然后凝目看向门口处的朱澄,说道:“朱澄起来吧。我们今日,只论私交,不论尊卑。”

  “是,大人!”朱澄闻言起身。

  段融笑道:“来,朱澄,你坐这!不过,你来的有些迟了,这硬菜都被我俩给造得差不多了。”

  朱澄坐在几案前,说道:“不知是大人叫我。衙门里的有些事,我处理了才过来的。”

  段融拿起酒壶给朱澄斟了杯酒,道:“我知你繁忙,若无事,我也不会叫你。”

  朱澄接了酒,一饮而尽,然后他低眉坐在那里,等着段融说话。

  段融道:“你俩把手头的活儿,都放一放,这几日,跟着我做事。”

  朱彭问道:“做什么事?”

  段融道:“抓捕神云府内的奸细。”

  朱彭茫然道:“啥奸细?谁的奸细?”

  段融却是看了沉默的朱澄一眼,道:“你还记得半年前的朱时中案吗?那批匠人在大理寺的狱中,被你的寺监周渭给毒死了。”

  朱澄自斟了一杯酒,又灌进了喉咙里,说道:“而且周渭也被人杀了。”

  “线索就在那里断的。”段融道:“其实,我知道周渭是谁杀的。”

  段融此话一出,朱澄陡然抬头,震惊地看向他。

  此事这半年来,他一直在暗中查访,但却一点线索也没有。而且,段融那其实二字,就是说他当时就知道了。

  朱澄凝目问道:“是谁杀的?”

  段融没有回答他,而是看着他反问道:“朱澄,你手底下的人,都可信吗?”

  朱澄道:“因为出了周渭的事,我将手底下的人都摸排了一遍,可疑的人我都调走了。剩下的,应该都是可信的。”

  “是吗?”段融轻笑了一下,露出了不置可否的神情。

  朱彭似是迟疑了下,有些作难地说道:“我们知院还派给我有别的活儿呢……”

  段融却道:“我已经找人告知过陈山蒙还有你们林知院,这几日征调你俩,你们的活儿不用担心。”

  朱彭这才笑了一下,道:“那就好!”

  大理寺的门口处,今日来办理预约的外门弟子较多,那麻子脸在门口直忙到午后才缓缓起身,他翻看了手中的文书,发现名单上的人都来过了,便将那简陋桌子上的文牍整理了一番,抱在怀里,转身进了大理寺内。

  他沿着游廊趋步而行,很快便来到了自己的那间小房间内,他将文牍放好,准备稍歇息一会儿,喝些茶水。

  就在这时,房门处,却响起了笃笃笃的敲门声。

  麻子脸目色一动,便走过去,打开了房门,只见大理寺寺正朱澄,面无表情地站在门口处,见他开门,便说道:“胡吏员,朱某有点事,想跟你聊两句,不知可方便吗?”

  麻子脸一怔,便会意道:“大人请进!”

  朱澄跨入门口,环顾一望。

  麻子脸拉出一张圆凳,道:“地方狭小,大人请坐!”

  朱澄瞄了那圆凳一眼,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冷脸问道:“胡吏员,你来大理寺几年了?”

  麻子脸笑了一下,道:“具体我也忘了。怎么着,也有五六年了吧。”

  “是吗?”朱澄道:“那你潜伏得还真是深啊!”

  朱澄忽然转身盯着那麻子脸,麻子脸的笑容僵在脸上,道:“大人,你说的话,小吏一个字也听不懂。”

  朱澄身体一纵,一掌已经拍向那麻子脸的丹田。

  他一出手就是全力,因为段融已经告诉过他,这麻子脸看似羸弱,但却是真气境第三重的境界,在世俗世界,也算是顶尖的高手了。

第460章 夜袭

  朱澄出掌的瞬间,那麻子脸便忽然像落叶一般,向后飘去,其身法之飘忽诡异,让朱澄的心头一惊。

  那麻子脸轻盈落地,已经站在了房间门口处。

  他看也没看朱澄,反手打开门扉,就欲逃窜。

首节上一节408/41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