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短促高亢的清吟,便从幽谷的祭台而起,直冲云霄。
幽谷内的所有人,全都沉默了。
他们神魂都产生了一种愉悦。
也就在这一片寂静中,林幽剑再拨了第二声。
这二声的琴音,还是一样短促,但却不是向上的,而是在幽谷内回荡着……
就如同在寂静的湖面,丢下了一颗石子一般,圈圈的涟漪层层荡开……
幽谷内,闻此琴音之人,所有人的头脑都瞬间清明。
也就在第二声琴音层层荡开后,幽谷内原本昏迷倒地之人,竟全都悠悠转醒了。
林幽剑,只是拨了两声,那只是两声不成曲调的音节,竟有如斯巨大的威力。
段融站在祭台那里,看着两边地上幡然醒来之人,满目惊骇。
法则之力,何其神异?!
祭台之上,姜寒烟用崇拜的目光看着她的师尊。
林幽剑缓缓起身,看着姜寒烟,道:“寒烟,我们走。”
“是。”姜寒烟将地上的古琴,背在背上,她起身时,不由地瞥了段融一眼。
林幽剑搂住姜寒烟,化为一道黑芒,倏忽一闪,如流星一般,就从东南处的天际,划出了山谷。
段融怔怔地看着两人消失的地方,目色神往。
他倒不是再想姜寒烟的美色,也不是再想林幽剑的风姿,他在想那黑色的古琴,也不知到底是几阶的器灵。他能不能吞噬呢?
他对于那琴音的神魂术,实在是太好奇了!
很快,杨易带着裁决宗正司的人,已经将幽谷内的记名弟子们,分成了三堆。
段融他们过了红线的人,是一堆,聚在祭台上,一共只有十一人而已。
第二堆,是如萧玉、沈觅芷和西门坎坎他们这些,跨过了白线之人,则围着祭台站着。
其余第三堆人,则是聚集在各个峡谷口处的人,这些都是第一场考核失败之人。
这第三堆人,是最多的,几乎有七成的记名弟子都聚集在峡谷口处。
内史司之人,正在大青石上,向这些喊话。告诉他们,他们已经被淘汰了,可以离开宗门了。
许多人都眼神黯淡,脸色灰败。
段融站在祭台上,看着那聚集在峡谷口处的黑压压的人群。
这些人只是炮灰而已,或者只是徭役罢了。
因为这第一场的测试,在他们进宗门之初就可以进行,结果几乎不会有丝毫变化。
但那样的话,就少了七成的人,给宗门干苦力了。
当然,这些人也不是毫无收获,起码他们在宗门内,获得了真气境的武功秘籍,通过贡献点也能兑换丸药,辅助修行。一旦出了宗门,丸药根本不在世俗世界流通的。
而这些人离去后,不到一个月,另一批记名弟子就从各地陆续进山,填补他们离去后的空缺。
就像割韭菜一般,一茬儿接一茬儿的。
第355章 刘书山
峡谷口处,黑压压的人群,陆陆续续地散去了。
内史司的舍人们,拿着登记簿,走入了人群,开始查验第一场考核合格者的宗门云牒和考核批条。
段融此时方知,他们刚进峡谷时,为何无人查验他们。
因为七成的记名弟子都将被淘汰,那时查验他们不是瞎耽误功夫吗?
很快,便有一位老舍人,踏上祭台,走到了段融面前,恭敬一揖,笑道:“师兄,请出示一下宗门云牒。”
这老舍人两鬓微斑,显然已经是门内的老人,但对段融却执礼甚恭,眉眼中都是笑意。这自然是因为段融是这次神魂考核的第一人,甚至只差半步就踏上祭台。
他日的成就,不可限量,以这样的天赋,将来进入长老院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祭台上都是跨过了红线的,一共也就十一人。
那内史司的老舍人,一一查验登记后,便作礼而去了。
但他的任务其实一点也不轻松。他还要回去,组织人员整理这十一人的详细资料,尽快就要交到长老院去,特别是那个叫段融的资料,务必事无巨细,搜罗详尽不可。
那老舍人离去后,段融便站在祭台边缘处,凝目看向幽谷南方的那尊巨大的神像。
这尊石像,如此巨大,但仍不失其真,跟他脑中那不动明王的形象,几无差别。
但段融很清楚,如此山体大像,它凿刻的难度,要远远超过小型的石像。
必须要有清晰的规划,分成数批人,各负责一块。
而且每一批人都要有一个脑袋清明的组织者,带着一批能工巧匠,才有可能将规划落实。
但即便如此,这沟通天地的巨大坛城,只怕也要穷数年之功,才有可能完成。
以山体为胚,凿刻成石像,而且还有惟妙惟肖,不失其真,实在是一项难以估量的大工程啊。
这地方要放在前世,恐怕也是世界的八大奇迹了。
段融站在那里,正感叹着眼前巨大坛城的雄伟。
就在这时,忽然一个人影,缓步走到了段融侧面。
段融扭过头去,只见此人,个头不高,而且很是瘦削,但一张脸却笑成了一朵花一般,向段融略一抱拳,便说道:“在下刘书山,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段融一眼就认出了这人,他是对面峡谷口的一人,除了自己外,此人就是距离祭台最近的人了。
而且他最后也并未昏倒。可见最后那一步,此人也并未迈出。
段融转过身来,抱拳回礼道:“在下段融。”
段融方一回身,目色便微微一跳。
只见祭台上的其余诸人,有人冷脸孤僻地站在角落,也有几人在说笑着彼此结交着……
而他方才一个人站在祭台边缘,兀自看着神像发呆,自然给人一种生人勿进的感觉,故而并无人上来跟他攀谈。
这刘书山过来时,也是做好了热脸贴上冷屁股的打算,但不想段融的神态言谈却很是随和,两人很快便聊了起来。
这一聊,才发现这刘书山竟是汝阳府的人。
这汝阳府可就在渊阳府东南接壤的地方,段融在源顺镖局走镖时,还去过几趟呢。
两人越聊越热络。
有几人见段融转过身来,也想上前攀谈,但见他与刘书山聊得热络,便没好意思上前打扰。
段融和刘书山在祭台上聊天时,祭台周围却一直是吵吵嚷嚷的。
他们这十一人,是不用参与第二场考核的,故而老舍人登记后,就离去了。
可祭台之下的人,全都要参与第二场的考核,内史司的舍人们,在查验登记完后,还要给他们每人的考核批条上编号盖章,以此为第二场的考核作准备工作。
待萧玉、西门坎坎和沈觅芷拿着盖章的批条,站在祭台口等段融时,刘书山还在那石栏旁,和段融他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
段融已经有些口干舌燥了,但此人却依旧眉飞色舞,越说越起劲。
段融扭头看向祭台口的萧玉他们,目色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不耐烦神色。
刘书山立即警觉,他略一扭头,便看到了萧玉他们,而萧玉、西门坎坎则都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向他。
刘书山尴尬一笑,他刚才有些把自己给说兴奋,他立马向段融作别而去。
段融这才缓步走到了萧玉他们跟前。
萧玉瞄了一眼刘书山的背影,看着段融问道:“这人是谁?”
段融还未回答,西门坎坎便插嘴,道:“又瘦又矮,跟个猴子似的,还这么乱舞扎……”
西门坎坎学着刘书山方才眉飞色舞地一边说一边作手势的样子,把萧玉和沈觅芷都逗得一乐。
段融也笑了一下,道:“他叫刘书山,是汝阳府的人。”
段融说这话时,是看着萧玉的。
因为萧玉之前在镖局走镖的年头比他久,去了汝阳府不知多少次呢。
萧玉的神态果然微微一变。“是吗?是汝阳府的人啊。”
在这无尽大山中,能遇到一个离家乡很近的人,内心难免都会升起一种亲切之感。
西门坎坎道:“你下次见了他,告诉他,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刘猴子。”
段融道:“这种讨打的话,还是你自己给他说吧。”
段融他们一边聊着闲天,一边走出了幽谷。
毕竟四人第一场考核都通过了,此时聚在一起,气氛还是很欢快的。
他们回到了段融那山头去,作了一顿很是丰盛的晚餐。
而且将西门坎坎最后的一坛果酒也打开了,四人在山洞内,喝得微醺。而且沈觅芷不胜酒力,竟然给喝醉了。
几人散去,萧玉见沈觅芷醉醺醺的,不省人事,便留下来照顾她了。段融和西门坎坎去了那边的山洞睡去了。
第二日,他们休息了一天。
第三日,天刚蒙蒙亮,几人早早就爬了起来,他们要赶着去参加第二场的考核。
段融打着哈欠,也跟着萧玉他们,沿着崖边往索道那里走去。
沈觅芷扭头看了段融一眼,道:“你不是不用参加第二场考核吗?也跟着干嘛?”
段融道:“就你跟西门坎坎这样,没一个省心的。我去帮萧玉看着你们。”
“吆……”沈觅芷笑道:“这还没结婚呢,就拿起做姐夫的架势来了呢。”
沈觅芷说着,拿肩膀轻轻碰了一下萧玉。“啊……”
萧玉已经脸色通红,被沈觅芷一碰肩头,便抬头白了她一眼。
沈觅芷立马不再说话,直抿着嘴笑了起来。
段融走在后面,暗自摇头。这个沈觅芷,天生的尖酸刻薄。
段融他们划过了三道铁索后,来到一座山头的半山腰的一平台处。
这见此处平台颇为宽阔,而且地面上,只见已经用红线,画着一个一个的大圈。
红得刺目的大圆圈,连绵到远处,看得人眼花。
那平台的入口处,架着木栅栏,有一扇小木门打开着,门口处几个裁决宗正司的人,守在那里。
有一个查验之人,正在查验着来人的宗门云牒和考核批条。
查验一个,便放一个进去。
此时,天色尚早,门口只有四五个人,段融他们快步走了过去。
那人察看的很快,基本扫两眼就会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