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进行更妥善的处置才行。
“可我要如何做才对呢?”
心中这般想着,耿煊忽然想到那本被他藏在地下空间的《走狗篇》。
当初,刚得到《走狗篇》的时候,他就大略翻看过一遍。
其中内容他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他记得其中就有这么一段,说是若把《走狗篇》修炼、领悟到一定境界,可与所驯之狗建立更深层的连接。
这种连接体现在不需要说话或者外在的眼神变化、手势指挥,只要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自身气息的细微调整变化,就可以完成交流,让狗狗领会意图。
除此之外,还有更神奇的一点,即修为达到炼血境的修炼者,可以调动自身体内的生命元气,对其进行治疗,或者帮助其成长,变得更加强大。
当然,这么做的代价就是会对自身会带来损伤。
“不过,只要能控制好生命元气的输出量,不透支,最多也就让炼血层次、或者炼骨层次往下掉一点。
……这对我来说,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般想着,耿煊已经知道该如何做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走狗篇》没在身上,而此前他只囫囵着看了一遍,哪怕仔细回忆,也根本无法将内容补全,无法准确把握其立意精要,也就无法入门。
耿煊心中当即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低声对怀中狗狗道:“大黄,你再坚持一下,我找到救你的办法了,现在我就带你回家。”
说着脚下不停,身形开始在山林中如鬼魅般穿梭奔行起来。
此刻,即便算他与常平坊的直线距离,都超过了一百公里,更别说,这样的山林环境,根本不可能走直线。
除此之外,耿煊还有另一个担心,那就是返程之时,若是遇到常平坊其他人怎么办?
要知道,越往回走,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毕竟,常平坊安排的大部队现在这在后方更靠近常平坊的山林里进行“大扫荡”呢。
因为这层顾虑,耿煊已经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心想着,即便被发现,只要不让人怀疑到我耿煊头上就行了。
当然,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尽可能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可在山林中神出鬼没的耿煊还没有跑出几里地,就听见怀中大黄发出轻微的“呜呜”声。
耿煊低头看去,却见大黄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勉强睁开眼睛,脑袋轻轻摆动,耿煊只感觉它在怀里轻微的蹭蹭。
这种仿佛撒娇的姿势,配合上它的眼神,耿煊却读懂了它的意思。
“你这是……让我往这边走?”
“呜~”
大黄轻轻呜了一声,还轻轻蹭了他一下,狗眼直直的盯着他。
耿煊知道,自己猜对了。
虽然心中疑惑,大黄怎么还指挥起路来了,这是怕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吗?
话说,经常与前身父亲深入赤乌山狩猎的大黄,对这山林的熟悉确实远在自己之上。
耿煊看了看,大黄示意自己走的路,和自己本来要走的路,也只有一点点偏差,同样都在常平坊的山林内,也确实在返回的方向,那就听大黄的吧。
心中如此想的耿煊改变了行走的方向,往大黄示意的方向赶去。
又行出大约一两里,大黄又在怀里呜呜哼哼,还在轻轻的蹭。
于是耿煊又稍稍调整了一下,往大黄指引的方向走去。
就这样,回程路上连续多次调整,行出大约十里之后,耿煊来到一处隐蔽幽静的死地。
之所以说是死地,是因为除了身后的来路,前面是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山。
耿煊道:“大黄,你带我来这里干什么,你这是指错路了吧?”
大黄再次“呜呜”几声,脑袋在他怀里轻轻磨蹭。
耿煊想着反正都走到这里了,那就如它的意,继续往前区看看。
于是他继续往前走出几部,最后,来到山脚下的一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长满植被的矮丘旁。
可当耿煊的眼神看见这矮丘的一瞬间,心中便是一个激灵。
因为这个看似和周围无异的矮丘,落在他这个把地行术修炼到大师境的人眼中,立刻就看出来,这不是自然形成,而是大量弃土长年累月之后的模样。
然后,不需要怀中大黄提醒,耿煊便找到了藏在厚厚绿植后面的隐蔽洞口。
耿煊在洞口站了一会儿,低声道:“你让我进去?”
“呜~”
大黄轻轻呜了一声。
耿煊迈步走了进去。
往洞内走了大约数十步之后,前方出现一个“丁”字岔口。
而耿煊凭借大师境地行术赋予的奇妙感知,立刻判断出,左侧便是通往常平坊的方向,而右侧则是通往赤乌山更深处的方向。
耿煊站在这个岔口停顿了片刻,便闪身进入左侧隧洞之内。
第89章 欢迎光临
“大黄,你怎么知道这隧洞的存在?你经常走吗?”
“呜呜~~”
“我父亲一个人入山狩猎,就经常带你走这条道,是不是?”
“呜~”
“……”
耿煊一边在隧洞中快速移动,一边与怀中大黄交流着。
此刻,他早已适应了隧洞中的环境。
其亮度甚至比康乐集地下的一些隧洞区域还要稍微明亮一些,通气性也非常好,没有一点行走在地下深处的憋闷压抑之感。
而且,隧洞和地上山林不同,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也没有剧烈的弯道转着。
走同样的路程,身体的消耗却最多只有在地面翻山越岭的三四成。
当耿煊在隧洞内向前走出大约二十里之时,前方再次出现一个“丁”字岔口。
在他的左侧岔口,隧洞光线越来越明亮,而前方,则昏暗依旧。
耿煊心中大约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还是转入左侧的岔口,前行不过数十步,就发现自己已经站在隧洞隐蔽的出口。
耿煊没有走出去,而只是凑到出口旁边,从缝隙中向外看去,当他看见远处一段山势的起伏,彻底印证了心中所想。
因为因为这段走势比较奇特的山势起伏,是这附近颇有特点的一处地貌,当时耿煊和猎队从附近经过时,还远远关注过。
通过这段山势,耿煊对自己现在所处位置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
原本因为在隧洞中行走了二十里而渐渐模糊起来的“特殊感应”,也因此得到了校准。
而后,即便他继续在隧洞中摸黑前行,也不会迷失自己的方位,知道自己正在往何处去。
借助这个洞口校准了一下方位感知后,耿煊继续在昏暗隧洞内急速奔行起来。
此后的路程,几乎每隔二三十里,便会有一个隐蔽的进出洞口。
这给耿煊带来了许多方便。
耿煊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之所以会有这么多隐蔽的进出洞口,大约有四个用意。
一是为了在挖掘之时做方向校准;
二是保证隧洞有良好的通气性和采光;
三是为了挖掘时弃土方便,以及洞成之后进出方便,可以通过这条隧洞轻易便深入到赤乌山内的某一点;
四是方便排水。
这一路走来,经过一个又一个进出洞口,耿煊也稍微耽搁了两次。
而这两次耽搁,都是因为同一个原因,他在那个进出洞口内发现了一窝野兽。
它们显然把这当成了一个天然的巢穴,住了进来。
其中一处居然藏着四头熊,其中两头体型都非常巨大,若是人立起来至少有四五米高,身上多有伤痕。
另外两头体型稍小,人立起来却也有一两米的个头。
另一处则住着一窝巨鼠,体型最大的至少有四五十斤,数量更多,即便没有仔细数,耿煊估计其规模也不下百只。
这发现让耿煊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因为这许多进出洞口的存在,耿煊便觉得其被发现的概率并不低,特别是在“秋猎”期间。
而这些畜生的存在,更是加大了暴露的可能。
当然,耿煊觉得,这也有前身父亲死亡,这条隧洞无人打理的原因。
为了让这条隧洞继续隐蔽的存在下去,耿煊甚至有了将这一窝熊以及一窝鼠全部杀死的念头。
不过,现在还是救大黄要紧,这事的优先级只能往后推。
从耿煊被大黄引入隧洞的大约三个小时之后,当他从第七处隧洞口往外看去,远远看见一座熟悉的矮丘,耿煊心中了然。
常平坊,就在前方。
耿煊再次反身,左转,进入昏暗的隧洞内,向前走了大约将近两里的路程,急行中的耿煊忽然停住了脚步。
就在右侧的岩壁之上,有一片区域出现了人为精心封堵的痕迹。
那封堵的手法非常精妙,不是将地行术修炼到一定境界,没有超卓的辨土识土能力,根本就看不出来。
但耿煊一眼就看出来了。
因为这精妙的封堵痕迹在他眼中,手法非常熟悉,他一点都不陌生。
在横穿常平坊地下的那条隧洞的两端,用的就是这样的封堵手法。
耿煊想起了自己在常平坊地下发现隧洞遗迹后,开始的第一次探索。
最开始,他探索的方向是远离康乐集,深入赤乌山的方向,在遇到封堵痕迹后,便折返向另一端。
当耿煊再次看到这同样的手法,耿煊很容易就联想到了那一次的探索。
然后,凭借大师境地行术赋予的奇妙感应,耿煊发现,自己此刻所在位置,只与当初探索折返的封堵口相隔了四五十米的距离,且基本处于同一个地下深度。
“所以,这有很大可能就是我第一次探索发现的那处封堵口的另一端。”
耿煊看着右侧岩壁上的封堵口,心中如此想着。
心中基本有了九成以上把握,他却并没有动手要把这处封堵口挖通的意思。
不仅仅是怀中的大黄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而是,还有更好的选择。
耿煊看向前方,身形继续在昏暗的隧洞内高速移动起来。
凭借对地上地貌的熟悉,耿煊知道,现在这条隧洞恰好擦过常平坊的边缘,向着康乐集“直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