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见,“苏瑞良”带着他们在已经从临战一线退回到安全据点的一个个营地中走了一圈。
并看似随意的对现在分配到各个队伍中的战兵,进行调整腾挪。
知道“苏瑞良”手段了得的众人,都没有胡乱开口。
只是静静的看着。
并努力去揣摩这种调整背后蕴藏的规律,以及可能存在的深意。
可一直到“苏瑞良”一遍调整完成,他们都没有看出任何潜在的规律来。
自然也就无从知晓那可能存在的深意。
更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洗牌一般,对现有队伍进行了一遍重新调整之后。
“苏瑞良”只是在原地静静的站了一会儿,也不知道那一刻都有什么样的念头在他脑子里闪过,他当即开始了第二遍调整。
这不是玩人吗?!
才刚经历了一整天的战斗,不让人好好休息,将大家调来调去,有这么折腾自己人的吗?
可让他们这些旁观者感到最无语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身处局中,被“苏瑞良”折腾来,折腾去的战兵们,居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
反而一个个兴致盎然,认真配合。
你们难道也有病吗?
还是说,“苏瑞良”掌握了某种控制人类,迷惑人类的邪门手段,能让“受术者”心甘情愿的配合他的玩弄?
当有人想到这种可能,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没有人问当事人原因。
若有人问,他们其实很乐意回答。
因为原因很简单。
就像是老师临时起意,要给每个人调整宿舍。
要是调到一群无感,甚至彼此一看就感觉讨厌,绝对相处不来的人做舍友,自然会很不耐烦。
别说连调两遍,一遍都不可能顺利推下去,就必会有人炸刺。
而他们甘愿连续两次配合,便是遇到了正好相反的情况。
遇到了一群合眼缘的好舍友呗!
第一次调整时,这种感觉还比较淡。
当第二次调整完成后,这种感受就非常清晰了。
此前,本就是故交的并不多,反而是没有任何接触的占多数。
可明明是这种情况,可就是互相瞄了几眼,忽然感觉好开心有没有?
要不是大家对自己的取向很自信,要不是大家都很确信,这并非什么扭曲病态的情绪,说不定已经有人忍不住要由直变弯了啊!
……
连续两次调整之后,耿煊没再继续。
之所以会连调两次,不是他故意折腾。
只是一遍之后,他感觉“点兵术”入门阶段应该掌握的各种知识,已经被他尽数消化。
他便立刻耗费十点红运,将之从入门提升到小成之境。
然后,他便看见,已经完成调整的各支队伍,还有更进一步调整的余地。
他不仅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人与人之间的“生”与“克”。
还能在这“生”、“克”之上,看得更加清晰。
与此同时,在“点兵术”晋入小成之后,耿煊还发现另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
此术入门阶段时,他只能看出两人的“生”与“克”。
而此术晋入小成之后,他却能看出三人的“生”“克”关系。
奇妙的发现,就在这里。
若是两两去看,某三人的相生关系似乎并不明显,甚至可能存在相克的情况。
可若将他们纳入同一视界,却能发现,他们居然能够组成一个奇妙而稳固的铁三角。
因“波纹共振”带来的奇妙羁绊,居然比那些两两相生的三人凑一起的关系,可能还要铁。
这让耿煊感觉奇妙的同时,自然也给了他更多的调整空间。
完成连续两次调整之后,耿煊对洪铨、蒋弘毅等人道:
“接下来,还是你们来安排……另外,告诉他们,今晚的‘恩赐仪式’挪到明晚。”
洪铨有些担忧的道:“他们……会同意吗?”
“放心吧,只是挪后一晚,他们会答应的。”
说到这里,耿煊忽然道:
“哦,下次战斗开始时你们要多加关注,若是他们表现得太好,注意控制力度,不要让对面感到太大的压力。”
“???”
听了帮主特意的叮嘱,洪铨,蒋弘毅两人一头雾水,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交代完的耿煊却没有留下来与二人仔细解释,转身便离开了。
耿煊心里在琢磨另一件事。
随着康乐集征集的五百战兵,以及永和坊的一千里坊战兵全都成为临时帮众之后,他又得到了十点白运。
当时,便有十点黑运从“燧珠”内消散而出。
耿煊此后一直都在留意敌营方向的动静。
预备任何幺蛾子的发生。
但一直到现在,敌营都在按照既定的路线在向前走。
并没有新的“劫数”参与进来的征兆。
“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条线能够降下来的黑运劫数,已经到顶了?”
元京徐家的先后两支援军;
一支真正的,实力强大,足以轻易荡平赤乌山周边的玄幽铁骑;
“北八集”另外六个集市的战斗潜力……
一次又一次的“黑运劫数”,几乎将对面的潜能全部榨干了。
但耿煊并没有因此就感到安心,反而多了一些忧虑。
“绝不可能无事发生。”
“不应在此处,就要应在彼处。”
“不过,只是十点黑运,情况应该还不会太糟糕。”
……
就在耿煊心中如此想之时。
南四集。
从另三集征集而来的一千五百战兵,加上康乐集以及里坊各五百负责“押送”的战兵。
永和坊安排了五百随行押送,另五百继续留守永和坊。
再加上在大黄及五小的帮助下,从四座集市地下清除的百余位“隐藏兵种”,百骑玄幽铁骑。
浩浩荡荡将近三千人规模的队伍,冲入通往“东五集”的荒野之中。
在这支队伍过一线峡之时,赤乌山余脉的丛林中。
几道身影,正默默的,用冰冷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
前面五千多字,不会又“磨叽”了吧?写得头大啊。
其实,我也考虑过另一种处理方法,那就是将这些信息打散成一个个资料片,让主角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一个个去解锁。
这似乎会更自然一些,但这本书并不是“解密”啊,而且,现在已经写了一百多万字,一些涉及到本书基本框架的底层规则还没铺开,其实已经不妥当了,用这种方式,怕不得两百多万字才能彻底解密完成,似乎更加糟糕,干脆一次性用这种方式,将这段设定抛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