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煊揪出的第一个藏匿者,是一个如壁虎一般悄悄趴伏在隧洞侧壁,嘴里叼着一柄锋利匕首的干瘦身影。
耿煊纵马来到与此人还有二十多步的距离时,这才忽然开口道:
“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乖乖的下来,老实跟在我身后,第二,去死。”
顿了一下,耿煊叹了口气,道:
“你是第一个,多给你一次机会……将手中匕首重新叼在嘴上,乖乖的过来。”
二十多步外,如壁虎般趴在隧洞侧壁的男子,已经悄悄将衔在嘴里的匕首拿在了手上。
盯着那二十多步外,因着长期的地下生活,才能勉强看清一些轮廓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忌惮警惕。
他的体内,劲力潜运搬移,随时准备扑击而下。
但耿煊的第二次开口,却将他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击了个粉碎。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乖乖的将手中匕首重新叼在了嘴里。
手脚同时离开隧洞侧壁,落地无声,轻手轻脚向那身影移动而去。
耿煊见此人乖乖走出,眼神也就在他头顶颇为浓郁的红名之上多停留了两秒,便道:“去后面,跟着我一起行动。”
说罢,他身下的玄幽马便如有灵智一般,由静而动,四蹄迈开,再一次在幽闭黑暗的隧洞内脚步轻快的奔行起来。
就这样,玄幽马载着趴在它背上的耿煊,身后缀着越来越多,越变越长的队伍,在清源集的地下隧洞,如同“贪吃蛇”一样蜿蜒游走,一圈圈盘旋向外。
耿煊只在每次遭遇隐匿者之时,才会稍稍分出部分心力,尝试与之进行一番沟通。
沟通顺利,就收到身后,由巨熊帮众前后“押送”着跟随他一起行动。
沟通不顺利,就直接杀掉,炼化余气,队伍继续马不停蹄的向前。
其他时候,耿煊的心思全都沉浸在与身下玄幽马的“交流”之中。
趴在玄幽马背上的他,伸出一手按在玄幽马的额头上。
圆满境的定星术,赋予他可以看见任一物体“波纹”的奇特知觉。
身下这匹玄幽马自然也不能例外。
走狗术,驯鸽术则相当于两个“例题”,让他初步明白,如何与不同的生命体通过这“波纹”,建立起紧密的连接。
在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后,已经足够他解开玄幽马这一道“题”。
现在,一本“使用说明书”性质的《御马手册》,更是将玄幽马的特性剖析得明明白白。
连审题思索的时间都省了下来。
就在玄幽马载着耿煊重新绕行到地上巨熊帮驻地附近之时,一道接一道的信息在耿煊脑海中浮现。
……
【宿主已初步领悟“相马术”的真谛,只需消耗三点红运,即可快速入门。】
【是?/否?】
……
【宿主已初步领悟“相马术”真谛,消耗百点红运,即可激发“霸王之悟”,独自参悟相马御马之道。】
【是?/否?】
……
这第二道信息的出现,让耿煊心中一喜。
他没有直接消耗红运,入门“相马术”。
随着这道信息的出现,他想什么时候入门,就可以什么时候入门,一点都不耽误。
反倒是这第二道信息的出现,让他想要趁机印证一下另一个猜测。
而正好,现在他刚好绕行到巨熊帮驻地附近,身后除了最初跟随的二十名巨熊帮众,又新增了十六名新收编的“特殊兵种”。
这已经隐隐有些超出二十名巨熊帮众可以控制的极限。
耿煊于是便趁机带领众人返回,将这十六名新收编的“特殊兵种”交给冯煜洪铨等人处置安排。
而他则返回住处,消耗百点红运,再一次激发“霸王之悟”。
很快,随着百点红运消耗,耿煊再次有种整个世界都为他解开了面纱的清朗通透之感。
再一次“霸王再世”的耿煊,却并没有去推演自己的相马御马之道。
哪怕此刻他的状态奇特,在对“马”这种生物缺乏足够多的认识和积累的情况下,他依然很难推演出个什么东西来。
“霸王之悟”不是许愿机,并不能让他心想事成,也不能无中生有。
耿煊将这奇妙的状态,用在了另一处。
把握着心中念头,耿煊翻身骑在了玄幽马的背上,静静的入定,仿佛与身下的玄幽马完全合为一体。
玄幽马安静的站在那里,没有一点惊慌,反而显得十分的悠闲惬意,很自然的在院中来回踱步。
恍惚之间,人与马的界限仿佛消失,只有一头有着马的下半身,却有着人的上半身的奇特生物。
第190章 骑乘投掷,敌我筹备
今晚与那群真正玄幽铁骑的交锋,让耿煊麾下这支玄幽铁骑变成了样子货。
即便通过《御马手册》这本有关玄幽马的“使用说明书”,让所有骑手的马术水平都能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快速的提升。
即便他们也能在短短数日之内,将马术提升到“人马合一”的境界。
相较于那群真正的玄幽铁骑,短板依旧极其明显。
不能近战。
不敢近战。
耿煊确信,更加精湛的马术,只能让自己麾下的玄幽铁骑在遭遇今晚这种局面时,能够更加轻松从容,可以与敌更持久、更势均力敌的周旋。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双方不能发生实质性的接触。
一旦双方真正撞击在一起,即便双方数量相当,己方这支玄幽铁骑也会迅速显露败势。
个中原因,耿煊思考了很多。
比如己方骑手来源复杂,人心杂乱,经不起过高压力的锤炼,与之相比,对方早就被捶打成了“百锻精钢”;
又比如己方骑手仓促成军,在此之前,甚至都没有接触过玄幽马,而对方骑手,却早已在此道浸淫多年;
……等等等等。
可若是往根处深挖,耿煊发现,这事又得回归到元州“自废武功”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之上。
浮华,散漫。
对个人意志有着严格限制的军阵,有着本能的抵触和排斥。
这是长达一两百年的自我阉割之后,元州修炼者普遍的精神内核。
这不是一朝一夕,不是任何办法,可以立竿见影的改变的。
即便凭着强大的外部压力,如现在自己这般,将他们强行捏在一起。
可一旦当面承受的压力过大,深藏的隐患便会迅速显露并激发出来。
立刻就会分崩离析,四分五裂。
所以,面对这个症结,就不能去死磕“如何与真正玄幽铁骑近战”这个问题。
而是应该彻底放弃这个思路,只在远程攻击上下功夫。
他本人的事例已经说明,只要掌握了足够恐怖的远程攻击能力,无论当面的是真正的玄幽铁骑,还是水货玄幽铁骑,结局都是一个样。
死!
而这也是今晚的交锋,己方暴露出的又一个致命短板。
远程攻击乏力。
本来,这个短板也算不得有多致命,可若考虑到“不敢与真正的玄幽铁骑打近战”这个前提,那这就非常致命了。
这意味着己方的玄幽铁骑,缺乏哪怕一门能够有效杀敌的手段。
这还玩个毛啊!
趁着对方“撕咬”己方陷落敌阵的三十余骑之时,耿煊一边射出一枚枚铁羽重箭,击杀敌骑的同时,跟随在身后的一百五十余骑也终于觑准了时机,什么短枪手斧一股脑的全都招呼了上去。
“乒乒哐啷”一阵乱响,听上去激烈,看上去热闹,可仔细一看,杀伤效率简直惨不忍睹。
真正能够破开敌骑甲胄防御的攻击,寥寥无几。
基本都是那几名炼髓,以及一些资深炼骨创造出来的战绩。
其他人,除了将随身携带的投掷武器使用了个精光,真就只是凑了个热闹。
若这种情况不能改变,下一次再与对面的玄幽铁骑碰上,还有将这些人带上的必要么?
干脆将那些能对着甲敌骑具备真实杀伤力的十余骑带上就好了,移动游走还能更加轻便灵活。
耿煊虽然能够很平静的面对己方战力的折损,但他也不可能让他们去无意义、无价值的折损掉。
当再次激发出“霸王之悟”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耿煊便想创造一门特别的投掷之术。
对于绝大多数修炼者而言,如果说其近战可以输出十点左右的攻击力,那么,其远程攻击力很可能只有五六点,甚至是三四点,乃至于更低。
很少有反过来的情况。
便是耿煊也不例外。
虽然他的远程攻击非常恐怖,但与他的近战能力相比,还是要差许多。
精心锻造的玄幽甲胄防御本就非常强大。
炼骨境以下的攻击,即便是近战,也很难彻底破防。
若是硬实力不够,就只能通过重武器,或是重击之法,又或是具备震击效果,或者具备“隔山打牛”效果的技能。
或者将对方团团围困,限制其行动,再用毒,针……各种手段,将对方击倒。
对于硬实力不够的修炼者来说,身穿全身甲胄的玄幽骑手,本就是一个非常难啃的乌龟壳。
即便获胜,也要付出惨痛至极的代价。
近战都如此棘手,远程攻击那就更难了。
鉴于绝大部分修炼者,远程攻击力都远逊于近战能力这一事实。
原本近战之时,绝大部分炼骨境就能比较轻松破防的玄幽甲胄,远程攻击时会变成只有极少一部分掌握着特殊手段的炼骨境才能达成如此成就。
而且,远程投掷武器,大多是锐器伤害,最让着甲骑手忌惮的重武器、重手法、震击等效果,与远程投掷武器之间,并不兼容。
即便是真正的玄幽铁骑,都没想过要强啃这块硬骨头。
在他们的观念里,远程投掷武器,只是用来“清杂兵”的。
若是与另一支玄幽铁骑交锋,唯一正确的解法就是冲上去,然后咬碎它。
而耿煊这一次,就是试图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