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十指双掌之上的耿煊,注意力继续上移。
移向手腕,整条手臂,双肩,后背,胸膛,腰腹,双腿,膝盖,脚踝,脚掌……
若是用亮度的明暗对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标注。
那么,最明亮的区域,无疑就是耿煊的双手区域。
而且可以想见,随着他完成“摧山破钢拳”大师境的消化和吸收,晋入宗师之境。
双手区域的亮度还会再次提升。
其次,是修炼了“铁臂功”的双臂,以及“铁膝冲”的双膝位置。
其余部位的亮度,虽然细细追究,也存在明暗不同,但整体来说,都属于“暗淡”的区域。
在这里,关联周身皮肤的“铁皮功”,除了其带来炼皮方面的成就之外,还起到了另一个作用,那就是“连接”。
一个念头很自然的就在耿煊心中升起。
那就是“双手区域的亮度,可以通过手臂,延伸到躯干,头颅,乃至身体的所有角落呢?”
换一个角度,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可以将淬炼程度最深的双手,当成榜样,令身体的其他区域,也达到同样的淬炼高度,甚至继续向上呢?”
这已经脱离了单纯“炼皮”的范畴,而是“淬体”本身。
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是明确的。
当然可以。
若是不可以,这世上也就没有淬体五项圆满,完满无漏的说法存在。
可要如何达到呢?
这个问题稍微难了一点。
可对这一刻的耿煊来说,难度也并不是太大。
至少,他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很简单,让身体其他显得“暗淡”的区域也跟着亮起来,达到双膝,双臂,乃至于双掌的亮度就可以了。
脑袋不亮就炼脑袋,后背不亮就炼后背……哪里不亮就炼哪里。
反正,从铁皮功,铁砂掌,到铁膝冲,铁臂功,铁鹰爪,摧山破钢拳,其内核理念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对“铁布衫”的掌握也达到宗师境界之后,耿煊已经明白,其与上述其他功法,内核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更多的,它是一种高明的防御技巧。通过卸力化劲的方式,将敌人的攻击层层化解,步步消耗。
对于其他修炼者来说,这或许还是个狗咬乌龟无处下嘴的活。
可对已将这些功法全部修炼到大师,乃至宗师境界的耿煊来说,不过就是稍微扩展一下,触类旁通而已。
这可比让他从无到有,去领悟,开创一门修炼功法简单多了。
现在,耿煊已经完全明白孟铁心的创功思路了。
走到这一步,“铁头功”、“铁背靠”这些以头部、背部为锤炼主体的功法的出现,完全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而几乎就在耿煊想明白这些的瞬间,一道接一道信息便在脑海中浮现。
【宿主已领悟《孟氏铁头功》的立意精要,身体也满足掌握这项技能的全部前置条件,消耗两点红运即可快速入门。】
【是?/否?】
【宿主已领悟《铁背靠》的立意精要……消耗两点红运即可快速入门。】
【是?/否?】
【宿主已领悟《铁腿功》的立意精要……消耗两点红运……】
【……】
【宿主已领悟《铁排功》的立意精要……消耗两点红运……】
【《铁腚功》……】
【《铁板脚》……】
【是?/否?】
……
如同刷屏一样,陆续出现领悟六门功法真谛,消耗红运就可入门的提示。
耿煊第一次知道,“燧珠”居然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呈现信息。
以前,都是通过某本修炼功法,精读,深读,直到掌握其立意精要之后,才会出现消耗红运就可入门的提示。
而现在,这六门新功法,他根本就没有见到过。
“燧珠”直接就告诉他,“你已经完全领悟了,只要消耗红运就可以入门”。
仔细想想,耿煊又觉得,这并没有任何不妥。
他研读那些功法书籍的目的,就是为了提炼,并领悟出其立意精要。
现在,他通过“触类旁通”的方式,从别的途径领悟了这些功法的立意精要,自无任何不妥。
他领悟亦或者没有领悟,和他手中有没有这样一本功法,有没有翻看过,并没有任何必然的关联。
心中这般想着的耿煊,就打算逐一确认,将这六门功法真正的掌握入门。
不过,下一刻,耿煊顿住了。
在他脑海中想象出的人体形象中,周身所有区域,相较于最初的“暗淡”,都明亮了好多。
可偏偏,唯有一个区域,亮度依然没有跟上来,还是保持了最初的“暗淡”。
这就一下子显得非常醒目,甚至有些碍眼了。
那位置,正是胯下裆部区域。
按理来说,“触类旁通”的感悟,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是“一视同仁”的。
也不存在他对有关头部、脚掌这些部位的锤炼,感悟更深一些,对双腿之间这片区域的感悟,就要浅一些。
没有这个道理。
可现在,事实就是,与身体其他部位关联的、拥有同一内核的锤炼功法都已经“现了形”,只有裆部这片区域隐而不显,没有丝毫动静。
结合以往的猜测,耿煊心中有了一个判断。
“‘燧珠’,无论红运,白运,还是黑运,效果各有不同。
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作用于‘人’,也全都来源于‘人’。”
“我通过消耗红运的方式,提升对某项功法的掌握层次,让我快速踏上更高的台阶。”
体现在身体层面,就是对相应功法的掌握更深湛。
或是对技巧的掌握更精妙复杂,也可能是更简洁高效,也可能是快速提升身体的淬炼程度。
而体现在意识层面,耿煊能收获该项功法进步所应当获得相应感悟。
当他将这“身体层面”、“意识层面”的收获全部消化,吸收。
便意味着他在这个新台阶,完完全全的站稳了脚跟。
可以再一次消耗红运,踏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最初,对于红运的背后机制,耿煊并没有多想。
一个帮自己快速提升的外挂,有就不错了,想那么多干嘛?
用就完了。
可时间久了,他难免就会忍不住琢磨一下。
琢磨的次数多了,还真让他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领悟。
最开始,耿煊很自然的以为,“红运”本身是携带能量的。
不管这是什么样一种能量,在红运作用于他的那一刻,总归是有能量同步注入他体内的。
可后来,随着次数多了,耿煊很自然的就推倒了这层想法。
那些实实在在作用于他“身体层面”的改变,其消耗的能量,并非来自于红运,而是他这身体自身。
只不过,那种偏技巧性的,对身体本质改变不大的,他自己都不太能察觉出来。
而越是对身体本质改变明显的,对能量的需求越高,耿煊也会越发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的“饥渴”。
原本,他以为这只是一种补充。
担当主力的,还是红运。
某一次,当耿煊将“意识层面”的收获,与“身体层面”的收获统一起来思考,忽地豁然开朗,一个新的念头便在心中扎了根。
以前,耿煊下意识的就将“身体层面”与“意识层面”的收获分开看待。
因为就感性的判断出发,这确实是两个层面的变化。
“可若‘身体层面’与‘意识层面’的改变,都来自于一个东西,一个源头呢?”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面对这种未知之物,宁可使其更简洁,也不要让它更复杂。”
“若是同一源头,那这红运作用于我的意识、和我的身体之时,到底带来了什么呢?”
思路到了这一步,耿煊很自然的便想到了区别于能量和物质的另一个东西。
信息。
只此二字,“意识层面”的一切,都不需要更多的解释。
那信息又该如何作用于身体呢?
耿煊想到,信息并不仅限于一段感悟,似是而非的图像记忆,它也可以是一段特定的“程序”。
当他明确对某项技能功法进行提升,相应信息通过红运送入他意识层面时,相应的“升级包”也随之“下载”到他身体这个“硬件”之上。
自此,身体这个“硬件”只需要在充足能量的供应下,完成“升级”就好。
而这,也更符合他对“燧珠”的理解。
“燧珠”内,那些代表着红运、黑运的“沉淀物”,不是某种奇特的能量,而是奇特的“信息源”。
“燧珠”不是“储油桶”,反倒更像是一个“优盘”。
那么,这些“信息”来自于哪里呢?
兜兜转转一圈,问题回到了最初。
对此,耿煊心中也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
“作用于‘人’,也来自于‘人’。”
之所以兜这么大一个圈子,是因为耿煊想明白了另一件事。
为何他能在没有得到相应功法的情况下,“触类旁通”,领悟到《铁头功》、《铁背靠》等六项新功法的立意精要。
同样的领悟深度,为何没有与它们拥有同一内核的,针对区域却是胯下的锤炼功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