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311节

  此处便是“绿漪园”,金沙帮在康乐集附近修筑的一处避暑之地。

  不过,真正因“避暑”而被启用的机会反而不多。

  现在来说,其真正的职能反而是定期将康乐集、南四集乃至赤乌山周边信息定期传回金沙帮总部。

  这是金沙帮放在这片区域的眼睛和耳朵。

  从返回万福坊的那一刻,耿煊就觉得,自己似乎有什么事情没做。

  但究竟是什么事情没做,他自己一时间也想不起来。

  直到在看到《洪波游身法》之时,耿煊很自然的便想起了金沙帮。

  然后,他就意识到,自己这次归来之后,到底漏掉了什么。

  ……

  去月露原之前,为了防止吴益偷家,耿煊曾去见过樊綦。

  当时,樊綦或许只是为了刺激他一下。

  提及了纵横漭江的金沙帮,以及金沙帮主许象风。

  还提及了金沙帮建在康乐集附近的避暑之地绿漪园,以及夏天发生在集市长街的那场惨烈的“交通事故”及其后续影响。

  本来,随着康乐集前任大馆主的身死,还有波及整个康乐集的大洗牌,这件事已经画上了句号。

  可若紧接着就在这里冒出个强势崛起的巨熊帮,还有个精神有恙,偶尔会做一些嫉恶如仇之事的巨熊帮主,那这个“句号”很有可能被重新改写。

  樊綦提及这些的目的如何,且不去说他。

  在得到樊綦的“提醒”之后,这个绿漪园就已经上了耿煊的黑名单。

  樊綦或许以为,他搬出一个金沙帮来压人,只是一种无可奈何之下的虚张声势。

  可耿煊自己很清楚,自己与金沙帮许象风之间的那颗雷,总是会爆的。

  而且,现在自己已经在月露原大闹了一场,马上就又要与安乐集吴家再碰一次。

  现在,有关自己在月露原的一些作为,很可能已经在金沙帮流传了。

  即便今天没传过去,这个月之内,也一定会传过去。

  不然,这金沙帮对信息的敏感度也就太过迟钝了。

  所以,除不除掉绿漪园,一点都不影响金沙帮必将关注到自己这个事实。

  金沙帮的眼线耳目,获取信息的渠道,自不可能只有绿漪园这一处。

  不过,这种时候金沙帮对自己的关注,更多是作为“无忧宫敌人”来看待的。

  甚至不乏吃瓜看戏的心态,暂时应该还不会与他们自己联系在一起。

  这种情况下,对耿煊来说,反倒是越早将绿漪园这个“眼睛”给挖掉才是越有利的。

  耿煊不确信绿漪园与金沙帮的信息沟通频率,也不确信绿漪园近期是否将康乐集周边的异常汇报上去,但可以确信的是。

  这个绿漪园留的时间越久,他们能够观察到的异常信息就会越多,也会越早的让自己进入到金沙帮的视线焦点之内。

  而按照樊綦的透露,信息异常到“紧急”的程度,绿漪园还会打破定期汇报的惯例,会第一时间将信息上报。

  所以,将这个绿漪园留着,并不能起到任何“麻痹”金沙帮的效果。

  反倒是先下手为强,能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因为在金沙帮总部意识到绿漪园出问题之前,都不会将目光特意聚焦在这片区域。

  以耿煊对一个积年的、规模庞大的组织的了解,“金沙帮总部要意识到,并确认绿漪园出问题”这件事,本身就需要一个繁琐的流程。

  虽然这流程的最终,金沙帮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但耿煊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时间。

  ……

  在远远看到夜幕下的那处河湾,以及点点灯火光辉。

  有些人意识到了什么,紧紧的抿起了嘴,一言不发。

  紧绷的面皮和下意识屏住的呼吸,暴露出了他们内心的惊愕和紧张。

  有些人对此却并不清楚,比如盛祥、谷于群等人就对此处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苏帮主”这次忽然的行动,意味着什么。

  耿煊也没有跟众人解释的意思。

  耿煊先是凝目远眺,锁定了几团不在那一幢幢建筑之内,反倒从一丛丛茂密丛林中冒出来的浓郁红名。

  其中,甚至有两道身影潜藏在河湾对岸的丛林之内。

  若是有人想对绿漪园不利,即便将整个河湾都围得水泄不通。

  依然会有两双隔河观望的眼睛,冷冷的看着这一切。

  这让耿煊心中,对金沙帮的印象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

  绿漪园在金沙帮内,就只是诸多耳目中的一个。

  在没有显露出任何危险征兆的前提下,这些留守之人依然执行着值岗警戒的严格规范,没有丝毫懈怠。

  这就可以看出许多东西了。

  耿煊远远的打量了一圈之后,直接对身周众人低声交代起来。

  “洪铨,你待会儿带人直接冲入绿漪园内部,遇有反抗的,直接杀掉。”

  “冯兄,我猜这里应该没有炼髓境的高手坐镇,不过,这也只是我的猜测。

  我希望你能跟随洪铨他们一起行动。

  如果园内的力量太强,洪铨他们无法解决,我希望你们能出手帮一下。”

  “盛祥,谷于群,你们二人不需要进园,我会安排一些人跟着你们。

  你们带着他们,从两侧将绿漪园包围起来,防止有人逃脱。”

  “……我?我去将那些零星隐藏在丛林各处的岗哨拔出来。”

  做好安排,见众人都无异议之后,耿煊就准备令队伍开始行动。

  洪铨却忽然道:

  “帮主,我想提个建议。”

  “你说。”耿煊有些意外,却还是点头应允。

  洪铨的目光在每匹玄幽马驮着的那套甲具上扫过,道:

  “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先着甲。”

  虽然知道今晚的这场行动,大概率用不到玄幽铁骑这个手段。

  但为防万一,每匹玄幽马都还是将全套的甲胄驮在了背上,以备不时之需。

  听了洪铨的话,耿煊皱眉道:

  “这绿漪园内,假山、亭台,廊院众多,并不适合玄幽铁骑的发挥。”

  洪铨摇头道:

  “玄幽马不着甲,只是我们所有人着甲。”

  耿煊挑了挑眉,来了兴趣,问:“哦,你说怎么想的?”

  洪铨道:

  “这下甲胄本身的品质就极高,即便面对炼骨境的强攻,都有着极强的防御能力。

  我试验过,只要将一些影响行动灵活性的部件卸掉。

  短时间内,穿戴这些甲胄对速度和敏捷的影响都不大。

  其中优势,那就太明显了!”

  说到这里,洪铨停顿了片刻,似感慨一般的道:

  “据我所知,外州那些军镇之主麾下的修炼者,很少有单独行动的。

  都是作为一个军阵战队中的一环,少则三五人结阵,多则十人数十人组成一个行动队伍。

  数量再大一点,就是百人,千人规模的正式军事行动。

  只要是军阵之中的修炼者,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禁令约束。

  不仅炼皮、炼肉层次的修炼者必须听军令。

  便是炼血、炼骨层次的,也必须令行禁止。

  即便炼髓境强者,同样有军规约束,若是触犯,同样要受处罚甚至直接处决!

  可我们元州因为这一两百年的风气,所有修炼者心中,早就没有了这层概念。

  一旦与人交战,很容易就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之中。

  各打各的,鲜有配合。

  即便有配合,那也是几个长期熟悉的伙伴之间才有的事。

  在更大的层面,依然是各自为战。

  面对敌人的攻击,特别是有威胁的攻击。

  要么应对,应对不及就提前躲避。

  或是与之游斗周旋,或是干脆远远的避开。

  这种观念,早已经深深地烙进了大家的思维之中。

  即便想要用强令约束,一旦面对强敌,依然很容易一哄而散。

  要想扭转这种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见效,用强令约束效果同样很有限。

  我的建议是,穿戴高品质甲胄,未来则增加一些盾击功法的修炼者。

  通过增加大家防御力的方式,提高大家的自保能力,以此坚定他们结阵而战的信心。

  这是一个短时间内见效最快,负面影响也最小的一个方法。

  等到这样的效果逐渐显露出来,大家从心里对这结阵而战的军阵之法有了更多的认同和信心。

  用严格的军令进行约束,也就不会惹来太多的抵触了。”

  耿煊实在没想到,洪铨此刻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不仅耿煊感到意外,其他人同样都非常意外。

  其中,又属冯煜,以及洪铨曾经的老上司,以前百源集的护卫首领表现最为夸张。

  耿煊认真思考起洪铨的建议来。

  看得出来,今天这一席话,并非临时起意,洪铨心中,早就已经酝酿多时。

  此前万平集一役,洪铨在“骂城”一事上的表现,就让耿煊颇为赞赏。

首节上一节311/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