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煊的目光却停留在“炼皮”这项成就之上,久久没有移开。
“万钧劲”有个很特别的特性,即它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其他四项淬体成就中最低的那一项。
也就是说,若是“炼皮”依然停留在“八成三”这个位置,不再向前挪动一步。
那么,即使他将“万钧劲”再次向上提升一步,达到圆满层次。
炼髓的最终成就,也将止步于“八成三”。
另一方面,按照此世通行的标准。
【炼髓后期】,是指除炼髓之外,至少两项淬体成就超过九成,剩余淬体成就不低于八成五,且炼髓成就不低于八成的修炼者。
而【炼髓巅峰】,则是指包括炼髓在内的所有淬体成就,都超过了九成五。
若用这样的标准去看,耿煊现在的状态就很奇怪。
两项淬体成就都已经达到“炼髓巅峰”的标准线,完全体的炼髓巅峰不敢说,好歹也是个有着“五分之二”的炼髓巅峰境强者了。
可若从“炼髓成就”这一项标准去看,他现在还在炼髓中期,距离突破到炼髓后期,还要等大约十天左右。
这都还好,可因为“万钧劲”的特性限制,上限就只是大师层次的“铁皮功”档次过低,让炼皮超过八成以后,就很难再有大的提升。
若不解决这个问题,别说成就完全体的“炼髓巅峰”,便是完全迈入炼髓后期,都有些困难。
因为这些原因,彻底解决因“铁皮功”层次过低带来的炼皮成就过于低下的问题,就已经显得有些迫在眉睫了。
好在,耿煊也不是现在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早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一些笔记,以及他自己的经验,他心中也已经有了一些思路。
类似的困扰,非只他一人独有。
而是许多出身低、起步低,或因别的原因早期走了岔路错路的修炼者,都会面临的困难。
因为特殊的经历,能够步入修炼之途就已经是侥幸,哪里有资格挑肥拣瘦,有什么就练什么。
等到机会来临,或者开了窍,修为突飞猛进。
早初在炼皮、炼肉层次的选择,就成了步入更高层次的隐患。
在翻阅了大量笔记之后,耿煊心中,渐渐也就有了比较明确的思路。
具体到炼皮之上,就是“刚柔之法”。
具体如何做,又要取决于修炼者本人最初选择的炼皮功法,属性上是“刚”还是“柔”。
炼皮功法非常多,但在大的分类上,却都可以将之归类在“刚”与“柔”之下。
而耿煊修炼的“铁皮功”,就是典型的“刚”属性炼皮功法。
要解决因其上限过低带来的炼皮成就太低的问题,最见效的方式就选择一门“柔”属性的炼皮功法。
通过刚柔相济的特性,将问题给解决掉。
同理,若是原本修炼的是“柔”属性的炼皮功法,那么,现在就可以用“刚”属性的炼皮功法来解决。
这是最稳妥,最没有后患,对修炼者最是有益无害的一种方式。
困难当然有。
最大的困难就是,对于从思维,到身体本能都已经适应了某种炼皮功法的修炼者来说,要突然掉头一百八十度,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原来的经验和成就,反而会成为理解并掌握新功法的障碍。
身体上,同样会非常痛苦。
无论是刚转柔,还是柔转刚,都是如酷刑一般的折磨。
这就是将一根钢筋变成绕指柔,或者反过来,将绕指柔塑造成一根百折不挠的钢筋,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这是知易行难的一件事。
可对耿煊来说,这并不存在任何问题。
他只需要“知”,“行”完全可以交给红运去解决。
“行难”的大小,不过就是红运消耗的多寡而已。
为此,耿煊在巨熊帮库存的诸多炼皮功法中,精挑细选出了两部以作备用。
一部名为《流水连波功》。
一部名为《巨蛇盘山功》。
无论选修哪一部,耿煊都有自信,将其修炼到圆满之后,自己的炼皮成就将超越“九成五”这个门槛。
他之所以迟迟没有做出抉择,却是因为他从一些笔记中,看到过一些对淬体圆满的描述。
淬体圆满,自然就包括炼皮圆满。
而炼皮十成圆满,就包含一个特点,“刚柔并济”。
而那些说用此法弥补炼皮缺陷的,都着重强调了一点。
“第一次使用,效果最为突出。
选择第二门炼皮功法时,务必慎重。”
这就是耿煊犹豫,迟迟没能做出决定的原因。
按照这些笔记中的讲述,以及耿煊这一路行来,修炼至今所得种种感悟,他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感觉。
自己若是贪图这“刚柔并济”的便利,短时间内,确实能给炼皮层次带来明显的提升。
可等到将来,却会变相抬高自己迈入“炼皮圆满”的门槛。
对于其他修炼者来说,这种影响当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因为对他们来说,别说“炼皮圆满”,便是将炼皮成就提升到九成以上,都是一个只能梦里才能奢想的成就。
可对耿煊来说,这却不是奢想,而是肉眼看得见的前方。
他当然不愿意为了当前的便利,为前方更关键的一步增加更大的障碍。
如此一来,最见效、最省事的“刚柔之法”,就被耿煊自己搁置了。
此路不通,那就只能在“刚”上加“刚”这个方向上想办法。
可这就带来了新的问题。
见效慢、事倍功半就不说了。
对耿煊来说,这不过是多消耗一些红运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刚”属性炼皮功法,若是契合度不够,很容易形成内在冲突,最终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形成致命的破绽。
一套皮肤,两套运行逻辑。
形成这样的结果,是完全可以想到的。
用比较专业的话来说,就是“死穴”、“命门”。
耿煊要考虑的,就是尽量选择一门与“铁皮功”契合度更高,“命门”位置尽可能隐蔽,不至于成为自己致命破绽的炼皮功法。
为此,耿煊还在三门炼皮功法之间犹豫不定。
这三门功法的立意,有着天壤之别。
但在耿煊眼中,它们最大的不同,是他在心中对三门功法分别预演了一番之后,根据经验判断,它们的“命门”分别在腋下,耳后,以及胯下。
耿煊正为选择哪一门犹豫不定。
现在,他却又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耿煊伸手到枕边,取过一本名为《冷窗闲话》的笔记。
这是从泰宁集大馆主家抄来的一本笔记。
和洪铨等人的关注点几乎都集中在那些功法秘籍上不同,耿煊对于那些谈天说地,说古论今的笔记反倒更加青睐一些。
这甚至是他增长见闻的重要方式。
洪铨等人,自然也知道耿煊的这个爱好。
所以,每次抄来的各类典籍,经过大略的分类整理之后,他就会将这类“故事书”集中送到耿煊面前,供他没事的时候阅读消遣。
这本《冷窗闲话》就是这样一本“故事书”。
其著作者,应是一位曾经游历过许多地方,有着极高的修为,不俗的交际能力,以及旺盛的好奇心。
晚年之时,回忆过往,于冷窗孤灯之下,写就的这么一本笔记。
笔记并无明确主旨,几乎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前段与后段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关联。
其中,惹来耿煊关注的,却是其中一段文字。
“元帝崩后三百七十年,孟铁心崛起于元州东陵,以四十七岁之龄,开创赤心帮。
……因少时家贫,仅以铁皮功淬体炼皮。
……弃‘刚柔之法’,另辟蹊径,糅合铁砂掌、铁臂功、铁腿功,自创铁背靠,孟氏铁头功,合为‘无双铁壁’。
……成就‘炼皮圆满’、‘炼肉圆满’、‘炼骨圆满’、三圆满之境,享年九十七,无疾而终。
憾哉!
惜哉!
若非早年误习败血秘法,致使元血有亏,元髓有碍,终生不得‘炼血圆满’、‘炼髓圆满’。
以其天资、禀赋、心智、悟性,六十岁前,必可五境圆满,至臻无缺无漏,圆满后天之境。
往后余生,有极大把握,窥得霸王凭一己之力,洞开的无双先天门户!
……
由其一手开创的赤心帮,始终尊奉其‘锄强扶弱,惩恶扬善’的遗训,行走于天下九州。
然皎皎者易污,过刚者易折。
三十一年后,元帝崩后四百五十一年。
成立八十一年的赤心帮,一夜覆灭。
阖帮上下,鸡犬不留。所有杨氏血脉,无论嫡庶,无论男女,俱亡。
在诸多参与埋葬赤心帮的势力中,最可论者,非无忧宫莫属。
无忧宫也据此一战成名,踩在赤心帮的废墟遗骸之上,成为主宰元州命运的决定性力量之一。”
而现在,若以“元帝崩”为标志,已是元帝崩后五百六十三年。
也就是说,从无忧宫覆灭赤心帮开始算起,已经风光了一百一十二年。
当然,耿煊此刻关注的重点,却不是无忧宫的风光崛起,也不是当年孟铁心开创的赤心帮的风采。
而是那看似随意的一段。
【弃“刚柔之法”,另辟蹊径,糅合铁砂掌、铁臂功、铁腿功,自创铁背靠,孟氏铁头功,铁排功,合为“无双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