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寒风,睁大眼睛,向远处望去。
在这黑夜之中,他的目光中居然能够看到一些红色的斑点,它们有强有弱,有大有小,有的汇聚在一起,有的则是单独出现。
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是可见光的颜色。
而可见光之外,还有非可见光,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
吴文在变异后能够看到的就是红外线,因此他的眼睛变异后出现的这种能力,也可以称之为:红外视觉。
人能够拥有红外视觉,吴文是闻所未闻。
但若是在动物界,这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比如蛇就具有红外视觉。
但据吴文所知,蛇并不是用眼睛直接看到红外线,而是依靠特殊的感觉器官:颊窝、唇窝。
这些器官位于蛇类头部,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感知到温血动物发出的红外辐射。
吴文还记得,曾经的科普小知识里讲过。
蛇的颊窝和唇窝内有一层薄膜,将器官分成里外两部分,外面由一个小孔与空气接触。
薄膜上有红外传感器,连接着三叉神经纤维。
当红外辐射通过小孔进入颊窝或唇窝时,会触发薄膜上的传感器,进而通过三叉神经将信号传递到蛇的大脑,使蛇能够感知到周围环境中温血动物的存在,并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准确判断出猎物的位置。
根据蛇的这些信息,吴文心中开始推测。
他也可能不是眼睛本身出现了变异,而是体内多出了一种能够感知到红外光的“感觉器官”。
在没有让体内的生物电磁场与外接电磁场同频共振连接时,人体就好像处于一种封闭状态。
但在将这种封闭状态打开后,体内某种隐藏的东西被激活了,所以才多出这种“感觉器官”。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吴文的猜测,毕竟还没有得到证实。
所以,接下来,他面临两个选择:
第一,是继续沟通电磁场,利用电磁波进行修炼。
第二,就是停止修炼,专心研究这突然出现的“红外视觉”。
虽然突然出现的“红外视觉”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着之后不会出现其他什么奇怪的东西。
是好是坏还是个未知数。
其中,吴文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变得不再像人。
所以,他选择第二种。
等将事情一切都搞清楚之后,确定没有其他安全隐患了,再继续修炼。
……
第45章 探测之眼
……
电磁波,其实就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
红外线,是电磁波谱中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部分,其波长相较于可见光而言更长。
光,乃是这世上最为本质的存在之一。
颜色,仅是人眼对不同光波进行分辨后所产生的视觉感受。
光,不仅能照亮世界,更代表着能量的流转。
任何东西,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会向外发出一定强度的红外线辐射能量。
由于电磁波本身就是一种能量传播的方式,因此红外线也承载着能量的传递任务。
这种辐射能量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正比关系。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发出的红外辐射功率就越大,所蕴含的能量也就越强。
这意味着,通过物体的温度,就能大致预测出它所能释放出的能量强度。
吴文的红外视觉能力,本质就是能够直接观察到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
通过这种能力,他能直观地看到物体表面温度的分布和变化,以及不同物体之间温度的差异。
再结合物体温度与红外辐射功率的关系,他就能洞察出一个物体此刻所蕴含的能量强弱。
所以,吴文觉得,他可以将这红外视觉能力,开发成:探测之眼!
在营帐内。
吴文在桌子上放了两杯水。
一杯凉水和一杯热水。
普通人通过肉眼观察,这两杯水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吴文的眼中,所看到的景象可就大不一样了。
热水那一杯在红外视觉下显得更红,这是因为它的温度更高,发出的红外线辐射更强。
当吴文将这两杯温度不同的水混合在一起时,就会看到一种云雾翻腾般的景象。
这种景象是普通人所观察不到的,是温度差异所形成的热成像图。
“我记得,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功率与其温度的成正比,但这具体的比例系数是多少来着?”
吴文心中思索。
这是他第一次感到,自己以前没有好好学习,明明答案曾经就在眼前,但现在自己却不知道,实在是可惜可惜。
如今想要再知道这个答案,就需要自己去慢慢总结、推演。
“让我仔细想想,推演这个比例系数需要哪些具体的数据信息呢?”
“红外辐射功率,还有对应的温度数据……”
吴文在营帐中点燃一个小炉子。
炉火上放着一壶水。
当水沸腾时。
这时的水温大约是100℃。
接着,吴文利用红外视觉能力,观察热水的热图像。
虽然他没有专业的红外辐射测量仪来直接测量红外辐射功率,但他可以通过观察热图像中的温度分布来间接估算。
仔细分析着热图像,比较着不同区域的温度差异,从而初步判断出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强度。
然后,吴文开始逐一记录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红外辐射情况,并仔细测量和记录每个样本的温度数据。
收集到足够的数据。
吴文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
通过绘制红外辐射功率与绝对温度的关系图,就能直观地观察到两者之间的关联。
如此,便能推导出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功率与其绝对温度之间的比例系数。
数据的采集,需要足够多,因为只有这样,吴文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
所以,一连三四天,吴文都待在营帐里,反复地烧开水,尽管这种行为在旁人看来十分怪异。
他并不喝水,只是不断地将水烧热,等它凉透,然后再加热……
如此循环往复。
祝九爷曾多次前来询问,想知道他在干什么?
而吴文的回答,在祝九爷听来他就是在闹着玩。
烧水也是一种乐趣。
“阿文,你要是闲着实在无聊,可以走出营帐,到外面看看。”
直到第五天。
吴文终于结束了营帐中的“烧水大业”。
“好了,数据收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去收集其他类型的数据了。”心中暗自思忖。
他走出营帐,抬头望向天空。
今天的阳光异常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然而,蓝天之中却漂浮着大块大块的厚云,这引起了吴文的注意。
抬头凝视着这些云朵,利用自己的红外视觉能力,穿透云层,观察云层内部的温度分布。
通过这种方式,他能够准确地判断云层的厚度和结构,进而预测天气状况。
高层云通常与稳定的大气条件相关,它们像是一层薄薄的纱幕,覆盖在天空中。
而低层厚云则像是厚重的棉被,预示着降水或雷暴天气的到来。
吴文根据经验和观察,逐渐识别出积云、层云、卷云等多种云层类型,并根据它们的形态、纹理和温度特征,判断它们所对应的天气状况。
“这是……暴风雪之前的宁静吗?”吴文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预感。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转头看向大寨寨墙上,那高耸的箭塔。
登上箭塔。
“吴文校尉,可是有什么事?”
今日驻守箭塔的士兵看到吴文前来,恭敬地询问道。
“没事,我就是上来看看。”
吴文来到箭塔边缘,抬头眺望远方。
发现地表与云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温度差异。
这种差异是天气预测的重要依据之一。
吴文分析温度分布图,发现大气中不稳定能量正在积聚。
由此,他推断出,可能要发生强对流天气。
观察了很久。
身上都被冷风吹得冰凉。
确定了天气很快会出现大的转变。
吴文这才准备离开箭塔。
“校尉慢走!”守卫的士兵恭送道。
吴文回头看了他一眼,说道:“天气可能要转变,你提醒一下大家注意保暖。”
然后,在士兵诧异的目光中离开。
“这‘探查’能力还真好用,比起单纯观察天气现象来预测天气,可准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