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266节

  于是,这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才被吴文压制下来。

  “呼~”

  吴文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感叹道:“看来,自己还是得多修修心,不然,还不好驾驭这突如其来的力量!”

  稳住“心”!

  吴文先是帮青鸾推演分析如何进化。

  碳基结构与硅基结构的融合!

  在庞大算力的疯狂运转之下,内景之中正上演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奇妙演变。

  原本娇小如雏鸡般的青鸾形象,逐渐发生着惊人的变化,最终演变成一只庞大且极具赛博风格的鹏鸟。

  这只鹏鸟通体青如碧空,羽尖闪烁着银蓝色的光泽,仿佛是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点缀。

  其尾羽修长如流云,在虚空中轻轻飘动,末端点缀着赤金色的眼状斑纹,犹如神秘的天文符号,散发着一种深邃而迷人的气息。

  从体态上看,它形似孔雀却又更加矫健。

  脖颈细长而优雅,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风中舞动。

  双翅展开时,翼展可达三米,翅面上密布着虹彩般的数据纹路,这些纹路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然而,这场演变还远远没有结束。

  背景的天空之中,突然出现了极端的风暴异象。

  这是高能级数据乱流现象!

  是由狂暴的电子粒子流,与信息洪流混合而成的一种特殊能量场。

  这种能量场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复杂的信息。

  青鸾演化成的鹏鸟,冲入到风暴之中,展开双翅,与风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舞。

  它仰天长啸,张开嘴,居然开始吸收起这狂暴的数据风暴。

  在吸收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了更加惊人的变化。

  它的翅膀逐渐转化为半透明晶体结构,内部流动着绚丽的光流。

  这些光流随着光线的折射,竟然呈现出全息星图般的景象。

  这种晶体结构,不仅赋予了鹏鸟更加轻盈和坚韧的体态,还让它拥有了更强大的感知和计算能力。

  同时,它的喉部进化出了“空穴共振腔”。

  当它鸣叫时,颈部白羽震颤,释放出的声波在空气中形成可见的螺旋状涟漪。

  这些声波不仅具有强大的能量,还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信息交互,实现更加精准的感知和控制。

  风暴吸收完毕。

  完全演变后的青鸾。

  突然冲天而起。

  它穿梭在云层之间,数据结晶翼留下的残影轨迹如流星划过夜空,美丽而壮观。

  它的每一次振翅都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新的力量,展现出一种跨越碳基与硅基界限的融合之美。

  突然。

  它开口发出尖锐的鸣叫。

  周身羽毛逆立,晶体翼高频振动发出刺目的蓝光。

  声波所及之处,云层崩裂!

  

  “生物结构特征保留70%,碳基结构融合30%!”

  看着青鸾进化后的新形态,那通体青如碧空、羽尖泛着银蓝光泽的庞大身躯,以及晶体结构中流动着光流的翅膀。

  吴文给它重新取了个名字:晶翅大鹏!

  ……

第285章 三合一

  ……

  演算完青鸾的进化。

  吴文又立刻运转起所有的算力,全力投入到对“精气神”三合一的推演之中。

  在吴文的认知体系里。

  物质对应着“精”,能量对应着“气”,信息则对应着“神”。

  这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着一种精妙的循环转换机制,就如同宇宙间一首永恒的乐章,各部分相互呼应、彼此交融。

  物质转化为能量,此乃“精化气”之过程。

  以日常所食的食物为例,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通过复杂的代谢过程,将其中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体可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ATP。

  能量转化为信息,便是“气化神”之体现。

  当能量以ATP的形式存在时,它驱动着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传递,这些电信号承载着各种信息,就如同信息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车辆,将指令传递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而信息转化为物质与能量,则是“神驭精气”的展现。

  以基因表达为例,DNA中蕴含的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等精密过程,调控着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消耗能量,还会产生新的物质,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按照既定的图纸精心打造出所需的器物。

  精气神三合一之间的循环转化机制,严格遵循着能量守恒、物质守恒以及信息熵的规律。

  对应质能信息等价性!

  质能方程与信息熵公式,就如同两把神奇的钥匙,将物质、能量、信息通过术数框架统一起来。

  从术数的角度来看。

  物质作为载体(精),通过化学反应或核反应释放出能量(气)。

  能量作为动力(气),驱动着信息的传递与处理(神)。

  信息作为调控(神),又反作用于物质的合成与能量的分配。

  三者通过守恒定律、能量、质量、熵增原理以及信息论。

  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和谐统一的整体。

  ……

  就在吴文按照自己之前对精气神的参悟,有条不紊地进行推演时。

  锁山甲那庞大的算力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注入他的思维之中,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参悟。

  这一参悟。

  让吴文恍然大悟。

  原来,他通过实践、学习、分析和推演所得到的这些关于精气神的认知。

  在他所学过的道教经典中,其实早有对应的记载。

  只是以前,他如同置身于迷雾之中,虽知晓经典的存在,却一直未能真正读懂其中的深意。

  就比如。

  现代科学中的“ATP”,在道教经典里,被形象地称为“真元”,它是生命运转的重要能量基础;

  “DNA”,则被赋予了“先天道纹”的神秘称谓,仿佛是上天赐予生命的独特印记。

  物质守恒定律,在道教中被称为“先天元精不灭律”,强调着物质在宇宙中的永恒性和不变性。

  信息熵,则被称作“天机混沌度”,暗示着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术数计算中的“∑”符号,在道教经典里被赋予了“诸天”的宏大意义,仿佛象征着宇宙的浩瀚与无尽。

  “log”则被称为“天衍对数”,带着一种神秘而深邃的色彩。

  质能方程,在道教中被诠释为“虚空生妙有”法则。

  其公式形式,被表述为“真元=肉身根基×心光速平方”。

  《周易参同契》中记载,“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将生命力比喻为光。

  而“心光速”,则是意念突破虚空之极速。

  如此一来。

  物质能量信息的循环转换。

  在道教经典中便被描述为通过精、气、神三者的循环转化,实现生命层次的跃迁,最终达到“炼虚合道”的至高境界。

  这一过程遵循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递进法则。

  本质上就是物质(精)、能量(气)、信息(神)的层级升华。

  在道教修行中,弱化身体的主导地位,恢复灵体的本来面目,这就是修行的真谛。

  宇宙,宛如一片意识的海洋!

  而精气神的转化之道,则就是丹道修炼中不可不知的生命活动核心。

  炼精化气(物质→能量)。

  后天之精(饮食、生殖之精)通过修炼(如内丹术、导引术)转化为气(能量)。

  修炼方法:

  守下丹田(精海),通过呼吸吐纳或意守,使精微物质升华为气。

  道家“小周天”功法,引导精气沿任督二脉循环,形成能量流。

  炼气化神(能量→信息)

  气(能量)在中丹田(膻中)凝聚,通过心性修炼升华为神(意识、灵性)。

  修炼方法:

  佛家“修心”(如禅定),通过观照念头,使散乱之气归于纯净神识。

  道家“中脉贯通”,能量从心轮上升至顶轮(百会),激发智慧光明。

  炼神还虚(信息→本源)。

  神(意识)突破个体局限,与宇宙本源(虚)合一,达到“元神出窍”或“天人感应”。

  修炼方法:

  佛家“破我执”,消融自我意识,回归空性。

  道家“炼神合道”,元神与天道共鸣,超越物质与能量的束缚。

  ……

首节上一节266/2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