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193节

  所以,这就需要一位精通术数的'黑客'。

  想到这,吴文算是明白,郭祖师为何要执意邀请李淳风和自己一同前去。

  此刻。

  李淳风询问道:“凤凰山的位置在哪?”

  郭祖师摇了摇头。

  见状,吴文不由得嘴角轻笑了一下。

  搞了半天,对方是连凤凰山在哪都不知道!

  南岳的山岭多如牛毛,甚至有“十万大山”之称。要是连凤凰山在哪都不知道,那光是找地方,就足够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了,还何谈什么赵佗陵墓?

  这时,郭祖师从袖口中拿出一块陈旧的、约有巴掌大的薄木板。

  在这块木板上,稀稀落落地刻着一些标点,它们之间还有一些零散的线条相连接。

  吴文和李淳风上前一步仔细观看。

  只是打眼一看,两人便同时确认了,这木板上雕刻出来的图案,乃是一幅残缺的星图。

  人在藏东西的时候,会在藏东西的地方做一个标记,或是记下附近的参照物,以方便自己之后来寻找。

  天上的星象位置,亘古不变,就是一个最佳参照。

  所以,星图其实就是能够指引方向的地图。

  “这上面标注了凤凰山的位置所在,想必以楼观道观星望气的本事,定能够确定凤凰山的位置吧!”

  郭祖师笑着说道。

  “交给我吧!”

  师傅李淳风接过木板,然后就朝着他那标有星象的密室而去。

  李淳风去确定凤凰山的位置。

  四人之间的商讨就暂时结束。

  各自离开,去休息,等待结果。

  至元师祖来到李府的花园里,观赏花园河池中养着的鱼儿。

  这时,吴文朝他走来。

  “师祖!”

  吴文行礼道。

  “何事?”

  师祖至元微笑道。

  “弟子想向师祖求教!”吴文直言道。

  对于师祖的本事,吴文可是亲身体会的。既然自己有着这么好的师承,自然要发扬好学的精神,前来求学。

  “你想向我求教什么?”至元师祖微笑。

  “回师祖,弟子在与师祖比试中,深感本事不足,所以想请师祖传授弟子一些御敌能力。”吴文恭敬地回答。

  闻言,至元师祖教育道:“你的雷法已经很强了,而且,雷法博大精深,足够你参悟钻研一生。所谓一法敌万法,能力在精不在多,你精心修炼雷法即可。”

  “师祖说的是,但弟子的能力确实单一,若是再碰到像师祖一样的敌人,弟子的雷法恐怕不能应对,所以,恳请师祖多传授一门技能。”吴文请求道。

  至元师祖思考了一下,开口念叨起来:

  “夫水本至柔,含太虚之;空原非寂,纳造化之机。疾迅过百节之限,则坎离交媾,玄自生,凝作空明之窍。其窍覆体,若鲲鹏负北溟,无滞无碍,此谓玄化也!”

  “动静之机,观其精微,合大盈若冲之义。

  聚先天一,化剑锋破玄冥。

  凝太乙真风,作凤翼翔太虚。

  持聚顶之功,令气旋首尾通贯如环无端,水尽消九成有余,速追流星贯日,声震四海。”

  “……”

  吴文认真仔细地聆听。

  师祖这是在传授自己一门‘水遁术’。

  在吴文理解了经文内容后,心中感到一丝意外。

  因为师祖传授给自己的这门水遁术,自己还可以用另一个名字来命名,叫:超空泡效应。

  超空泡,是一种现象。当物体在水中的运动速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其表面会因压力骤降而产生水蒸气空泡,最终形成一个包裹物体的低密度气穴。

  这一气穴使物体主要在气体环境中运动,而非直接接触水体,从而大幅降低流体阻力,仅为水中阻力的约千分之一。

  根据这个原理,物体就可以在水中进行超速遁行,也就是‘水遁术’。

  当然,在水中遁行,这还是‘水遁术’的基础。

  再往深处修炼,这里的‘水’就不单单指的是水流,也可以是空气、声波,甚至是引力。

  

  以前。

  吴文为了用数据更直观地确定自己的实力有多强,曾规划出一种参照数据。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关于移动速度。

  其他的力量、爆发、身体强度,吴文一直都在稳步提升。

  只有移动速度这一方面,吴文在将其提升到音速时,却碰到了瓶颈。

  不是吴文爆发不出力量,将自身的速度提升上去。

  不同于打出的攻击招式,吴文能够轻松地发出超音速攻击。

  而是当自身的移动速度越接近于音速时,就会被一道屏障所阻挡。

  除非吴文能够爆发出更强的力量,同时身体强度能够承受得住更强的压力,如此,才能够以缓慢的提升,提升自身的移动速度。

  这种提升效率,不可谓不慢。

  所以,以前一直以强悍肉身为主的吴文,如今也开始修炼倚仗外物。

  现在,吴文在得到师祖传授的‘水遁术’后,他才恍然大悟,想要提升移动速度,不能仅凭提升力量、爆发和身体强度从而带动提升。

  也可以通过秘术,来提升自身的移动速度。

  正所谓,速度即是力量!

  相比较力量带起的速度,速度的提升,所带来的力量,比例更高!

  

  传授了一遍‘水遁术’后。

  至元师祖便不再重复,而是简单地介绍道:“此门遁法神通,乃是祖师关尹子获得《道德经》后,所参悟出来的。”

  “今日我便传授于你,你要好好地参照,哪怕能有一丝收获,今后在与人对战之中,即便不敌,也能够轻易脱身。”

  “多谢师祖传授!”吴文恭敬地行礼。

  ……

第222章 厚积薄发

  ……

  转身离开。

  吴文来到一间安静的空房。

  虽说师祖将《水遁术》传授给了他。

  但传授的经文,其实都是理论知识。

  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要自己慢慢研究推演,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并能施展出来。

  这正就是“参悟”!

  在内景中。

  吴文通过模拟推演,初步总结出,想要施展“水遁术”,核心技术在于三点。

  一,先天一,凝聚高能,破开水流。

  从流体力学角度理解,就是要在身体前端形成一个高压区域,产生足够强大的气流,其压力要超过周围水流的静压力,从而像利刃一样破开水流。

  二,太乙真风,维持稳定气流通道。

  这是需要精准控制气流的速度和方向,保证在身体尾部形成一个稳定的低压区,使水流能够平稳地绕过身体,减少阻力,就像飞机的尾翼一样维持飞行的稳定性。

  三,聚顶,整体形成闭合循环结构。

  将前段的气流和尾部的气流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使得整个身体周围的气流场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从而实现高效的水中移动。

  当这三点难点解决后,就能初步掌握在水中高速穿行的方法。

  

  而在这三个问题中。

  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要如何让周身形成“气穴”?

  根据超空泡效应,物体在水中高速运动时,当速度突破某个临界值,便会自然形成空泡气穴。

  然而,水遁术的核心要义,正是要让施术者自身在水中实现高速穿行。

  这便构成了一个矛盾:

  要形成空泡气穴,需先达到高速运动;而要达成高速运动,又需先形成空泡气穴。

  而这破局的关键,是要先借助其他手段在周身构建空泡气穴。

  经文中所记载的破解之法,是以自身凝练的“气”进行轰击。

  至于这轰击的法门该如何施展,便需要吴文自行参悟。

  

  内景之中。

  吴文的意识化身显现在一片湍急水域。

  此处并非静谧深潭,而是暗流涌动的激流区。

  浑浊水流裹挟着涡旋与紊流,如万千利刃般相互撕扯。

  当汹涌暗流逼近他周身三尺时,却诡异地沿着某种无形力场滑开,仿佛他的躯体周围存在着不可侵入的禁域。

  吴文身体摇曳,背脊处骤然迸发幽蓝电弧。

首节上一节193/29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