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第155节

  说着,他竟突然对师祖动起了手,飞扑上前,一掌探出,全力以赴,裹挟着周身的气流,如同洪流般倾泻而出。

  然而,当袁天罡一掌打在师祖胸前时,却只见师祖整个人如同一张纸般倒飞出去,在空中轻盈地飘转了几下,然后毫发无损地落在地上。

  被袁天罡攻击,师祖并没有恼怒,反而感慨地说道:“痴儿,随我回去吧,那李世民不过一届天子,如何值得你如此效忠?”

  然而袁天罡仿佛没有听到一样,继续全力的施展攻势。

  吴文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着两人的交战,没有丝毫参与的意思。

  只见袁天罡不断地攻击,而师祖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反击和防御,就全都接下他的攻击。

  两人之间的差距立判高下。

  吴文眼眸深邃地看向这位师祖,就从他眼前的表现来看,他的本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高深莫测。

  在弄清楚他的能力之前,吴文都不敢说,能否在和他交手之下,击败对方。

  当袁天罡又攻击了几次后,他也深知自己根本不是师祖的对手,然后再一次全力攻击,将师祖击退后,便立马抽身向着远处逃遁。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顿时让吴文瞳孔收缩,整个人身体紧绷起来,认真严肃地观看。

  只见师祖见袁天罡想要逃跑。

  便祭出手中的竹杖。

  只见坚硬的墨绿色竹杖,在飞向袁天罡时,居然如同绳索一样变得柔软起来,在接触到袁天罡时,立马将他捆绑了起来。

  而袁天罡也是立马施展金蝉脱壳,一个人从包裹的黑袍中遁逃出来,然后继续朝着远处逃遁。

  师祖见状,并不感到意外。

  他的脚尖轻轻一蹬,整个人朝着袁天罡轻盈地飞跃而起,半空中抓住那根竹杖,它又再次变得坚硬起来。

  师祖又甩出他身上的湛蓝色道袍。

  只见这道袍在脱手而出时,就仿佛有了灵性一样,直接迎风展开,像是巨网一样,盖向逃跑的袁天罡。

  见到这一幕,袁天罡袖口中甩出一柄匕首,握在掌中,对着眼前的道袍用力一划,直接在它中间划出一道口子,然后整个人从中间钻了出去。

  然而,那件被划破的道袍却神奇地自动愈合了,破损之处如同水流一般相互连接融合,又变得完好无损。

  吴文看着眼前这神奇的一幕幕,只感觉眼界突然被打开,见到了新世界一样。

  能够变软变硬的竹杖,破损之后能够自动愈合的道袍。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仙家手段?

  连续两次擒拿无效,师祖居然没有再继续追上前去,反而是收回道袍,穿到身上,然后手持着竹杖,静静地看着袁天罡跑得越来越远。

  见状,吴文心中不由感叹:这师祖哪是来抓袁天罡的?这放水也放得太厉害了。

  但凡他动点真格的,袁天罡今天就休想逃走。

  “师祖!”

  见到袁天罡彻底消失在黑夜中,吴文这才上前再次行礼。

  师祖只是微微点头回应,随即转身离开,一言不发。

  吴文心中不禁感到惋惜,他本想与师祖套近乎,拉拉关系,以便借机瞧瞧他手上的竹杖和道袍,探究它们究竟神奇在何处。

  师祖离开后,吴文也回到了住处。

  然而,没过多久,袁天罡竟然又回到了他这里。

  “袁师伯?你怎么又回来了?”吴文诧异地问道。

  “西域茫茫,若是无人带领,我可去不了龟兹。”袁天罡感慨道。

  闻言,吴文不禁轻笑了一声。

  西域的地理环境极为复杂,若是不熟悉路线,贸然前往,极易迷失方向,被风沙掩埋。

  “师伯,师祖手中的竹杖和道袍,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如此神奇?”吴文迫不及待地询问他刚才的疑惑。

  “那是用灵材制作的法器,所以拥有千变万化的能力。”袁天罡解释道。

  “师伯,你能详细和我说说吗?”吴文好奇地追问。

  袁天罡微微摇头:“关于法器,我也知之甚少。只知它们是由极其珍贵的灵材炼制而成。”

  随着他将所知道的内容告诉吴文。

  吴文当即反应过来,这灵材不就是纳米材料吗?

  ……

第185章 金丹电弧反应器

  ……

  一夜无眠。

  次日。

  吴文便安排袁天罡混在一支前往西域的商队中离开定襄。

  而就在他离开后的第四天。

  朝廷派人前来传令,命吴文立即集结三万突厥骑兵,由程处默带领,从雁门关出发,前往玉门关。

  与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左屯卫大将军副总管薛万均汇合,共同征讨西域高昌国。

  大唐才安享太平一年,便又要突然征讨高昌。

  吴文特意询问传令者此战的缘由。

  在传令者的解释下,吴文得知。

  此战的导火索,乃是丝绸之路商路之夺。

  高昌国颇为特殊,与多为胡人建立的西域小国不同,它是一个完全由汉人组成的国家。

  高昌国本是车师前国的领地,天山北麓和南麓的出口都经过这里。

  其东南面与河西走廊仅仅相隔一片戈壁沙漠,而吐鲁番的水土十分适合农耕和放牧。

  因此,自西汉以来,朝廷都将当地视为统治整个西域的基地。

  西汉在轮台地区设置戊己校尉,派遣数百名士兵在当地屯田,从此汉人便取代当地人,成为高昌地区的主要居民。

  至五胡十六国的前凉时期,改军户为民户,创置了高昌郡。

  北魏时,北凉沮渠氏西迁,于此建都,史称后北凉王朝。

  北魏和平元年,后北凉为柔然所灭,而高昌国的汉人趁机独立为国,先后建立了阚氏、张氏、马氏、鞠氏等四代王朝。

  由于高昌国是一个汉人国家。

  因此国中通行汉语、汉文,推行郡县制、户籍制、田土授受制,与内地悉同。

  此外,国内流行儒学,宫殿中挂有孔子像,国中设五经博士,助教国子学、州、县学校,流行古文经学。

  丝绸之路,在西域地区原本有两条线路。

  一经高昌、伊吾到达玉门关的北路。

  另一穿过白龙堆,途经楼兰国抵达玉门关的南路。

  然而,后来楼兰消失,被风沙掩埋,南路的通道被废弃,北路成为唯一的黄金通道。

  高昌成了其关键节点,掌握了商贸往来的巨大利益。

  高昌国王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直接当起了“土匪”,收取来往西域和中原所有商人的过路费,而且税收高昂,来回收取,过一次收一次。

  因此,与高昌国相邻的焉耆国决定修复楼兰古道,重新打通南线商路。

  为此,他们决定自掏腰包,并将这一工程计划上报给唐朝。

  对唐朝来说,更多的商路意味着更多的贸易机会,这个计划当然得到了批准。

  然而,高昌国坐拥北路商路的独家经营权,焉耆的南线商路计划对其利益构成了威胁。

  于是,高昌国王文泰投靠西突厥,导致高昌与焉耆爆发冲突。

  焉耆国的实力自然不敌高昌,于是立即向大唐求援。

  唐朝虽然实力雄厚,但距离高昌遥远,中间还有沙漠荒地,难以派遣大军前往。

  然而,高昌国不仅停止了朝贡,还对前往唐朝的商队设置苛刻条件,垄断经营,成了车匪路霸。

  这些行为进一步激怒了李世民,于是他决定对高昌国用兵。

  一是为了打通丝绸之路。

  二是要以高昌为基地,先收复汉家土地。

  了解事情的缘由后。

  吴文当即将程处默唤来,将朝廷的命令下达给他。

  “去征讨高昌?”

  听到命令的程处默,满脸的不情愿。他现在在雁门关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每天美酒美食还有美女作伴,好不快活,他真不想去万里之外的沙漠戈壁去攻打什么高昌国。

  “侯爷,要不您回复朝廷,让陛下换个人去?”程处默小声地说道。

  “嗯?”

  吴文瞪了他一眼,斥责道:“我看你真是好日子过多了,掉进温柔乡了。”

  “我告诉你,此战乃是灭国之战,打赢了就是灭国之功。你要是把握不住这次机会,那以后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给你了!”

  闻言,程处默还是有点不情愿。

  在他看来,自己的功绩已经足够好了,而且还有父亲程咬金的国公之位可以继承,说实话真没必要这么拼命。

  但吴文可不管他那些心思,直接下达军令,让他去执行。

  无奈,程处默只好接下。

  在他离开后,吴文又派人传令给阿史那思摩,让他集结三万骑兵,从武川前来定襄。

  事情安排完毕后。

  吴文便又开始日常修炼。

  如今他的实力愈发精进,但在接触到师祖,得知人仙的问题后,他心中不由生起一丝危机感。

  想要活得久,光凭长寿可不行,还要有护道手段才行。

  因此,他对雷法的修炼愈发上心。

  如今,他在雷法的修炼上已达驾轻就熟之境。

  师傅李淳风传授的雷法,宛如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雷法的大门,让他得以窥探雷法之道的深邃与广博。

  因此,接下来,他打算对这门雷法进行更深入的开发。

  电弧炉,在吴文看来,这就是电弧反应器的基础模型。

首节上一节155/17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