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吴文只观测到了五个,但他还是一眼看出来了,这其实就是佛教中的七脉轮。
喉轮、心轮、太阳轮、脐轮、海底轮。
而剩余两个他没有观测到的,就是顶轮和眉心轮。
“有没有这么巧?”
吴文不禁扪心自问。
世上并没有巧合,若是出现了巧合,那就说明他们之间必然有一种联系所在。
之前他还在想着,身体的电磁场虽然是个整体,但其一直保持的是动态平衡,如此一来,想要实现精神共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但现在。
吴文根据所知的佛教七脉轮。
就可以将其分解逐步修炼。
首先从最底层的海底轮开始进行修炼。
根据修行步骤。
接下来,就是要让自己的精神波动,与海底轮形成同频共鸣。
如何改变自身的精神频率?
这又是一个问题。
但吴文恰好知道。
观想光的颜色。
然而,当吴文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取中间值排除法,逐渐找到答案时。
他心中再次发出疑问。
“有这么巧吗?”
因为在他的了解中,佛教的七脉轮对应的颜色正好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这海底轮对应的正好是红色。
世上绝对没有那么多巧合。
如此一来,吴文就敢大胆地猜想。
海底轮之后的,应该是脐轮,对应的就应该是橙色。
对此,吴文立马开始验证起来。
就在他沉浸于修炼中时。
大唐长安城内。
李世民收到了程处默送来的战报。
看着信件上的内容,他一时之间有些不敢相信,脸上露出了诧异的表情。
“陛下,怎么了?”
下方,长孙无忌见到李世民的情绪变化,好奇地问道。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说道:“程处默来报,吴文虽然在军中未能杀了颉利,但之后在马邑收服了突厥人阿史那思摩。
在其带领下,吴文进入定襄城,杀了颉利,并让阿史那思摩成为可汗。
如今他们已经掌控了定襄城,请求朕火速派兵支援。”
听完他的话,在座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皆是一惊。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吴文不仅杀了颉利,还趁机拿下了定襄城。
“陛下,这真乃天赐良机,绝对不能错过这次机会。”杜如晦立马上前说道。
“不错!”
房玄龄也上前说道:“只要我们控制了定襄城,那大唐在面对突厥人的屡次来犯时,就能够提前预知。”
“不仅如此,若是我大唐之后想要攻打突厥,这定襄城也是粮草辎重囤积的最好地方。”杜如晦补充道。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议论,当即下令,让程咬金带一万大军去往定襄城支援。
“陛下!”
这时,魏征站了出来,说道:“吴文此次杀了颉利,还拿下定襄城,那么,就应该改变之前对他的封赏。”
闻言,李世民点头道:“不错,他如今在定襄,那么就不适合让他去泾州了。”
“改封他为定襄侯,安北都督,镇守定襄,御敌突厥。”
这时,杜如晦又说道:“陛下,若只是让程咬金率军去支援,恐怕还无法抵挡突厥大军。
虽然颉利已死,但突利还在,他肯定会借此机会,统帅突厥再次南下,以此代替颉利成为大可汗。”
李世民思考了一下,最终做出了他最心不甘情不愿的决定:继续与突厥议和,派人出使突利,以丰厚的财物和支持突利成为大可汗,以换取和平。
这边。
吴文还在修炼。
通过他的测验,如今已经证实了,脐轮对应的颜色,真的就是橙色。
如此一来,太阳轮、心轮、喉轮,即便吴文不去测验,他也能够断定,它们分别对应着黄、绿、青三色。
所以,吴文基本上就跳过了探寻这个步骤,在有结论的基础上,直接找到了修炼的方式。
……
第142章 多频共振
……
突然。
一阵敲门声传来。
“进来。”吴文回应道。
门被一把推开,程处默高兴地闯进来,对着吴文说道:“长安城来信了,陛下让我爹率领一万大军来支援我们。”
“还有吗?”吴文头也没抬,轻声问道。
“还有,陛下封你为定襄侯,安北都督。”程处默继续激动地说道。
吴文听了,这才抬起头看向他:“定襄侯,安北都督?那岂不是说我不能回长安了。”
“嗯!”程处默点头,“陛下的意思,应该就是想让您镇守定襄,防御突厥。”
吴文思考了片刻,觉得不回长安也好,少了些束缚,留在这里,多了些自由。
“还有什么?”他又问道。
程处默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陛下要用大量的金银财宝,和支持突利做突厥可汗,然后与突厥人议和。”
闻言,吴文点了点头,这个决定也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李世民现在缺的就是时间,虽然现在能打,但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若是能够议和,他肯定会先选择议和。
“还有吗?”吴文继续问道。
“没了!”程处默回答。
“那你就出去吧!”吴文说道。
程处默还想说些什么,但看他已经闭上了眼睛,也就不再打扰,转身离开。
程处默离开后,吴文拿起桌上的笔,铺开一张羊皮卷,在上面勾勒起来。
既然自己不回长安了,那自然要多做打算。
修行讲究的是财、侣、法、地。
定襄可是个好地方,所以吴文打算稍微建设一下,让其能够成为他修行的助力。
没过多久。
阿史那思摩前来。
他着急地对吴文说道:“我刚刚得到消息,大唐皇帝要支持突利成为大可汗。”
“怎么,有问题吗?”吴文淡淡地说道。
阿史那思摩紧张地说道:“若是突利成为了大可汗,那他肯定不会放过我,会以为颉利可汗报仇的名义,杀了我。”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
吴文轻声回道:“你现在已经投降了大唐,除非突利非要开战,然后率大军攻打定襄,否则他也奈何不了你。”
然而,阿史那思摩却依旧说道:“可若是突利成为了大可汗,那我这个可汗……”
吴文明白他的意思,抬头看着他笑着说道:“突利他能成为突厥大可汗,那是因为他能够得到十八部的支持。若是你也能够得到十八部的支持,那你也是大可汗。”
闻言,阿史那思摩眉头微皱。
他和突利相比,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都不可能比得上他,所以也就不可能争得过他,获得十八部的支持。
看出他的疑虑,吴文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羊皮卷,递给他。
阿史那思摩接过来看看上面的内容,上面画着的是一种器械图纸,可惜他根本看不懂,所以疑惑地看向吴文。
吴文并没有对他解释,只是说道:“你去找工匠将它做出来。”
“然后,你向外宣布,要收购草原上的所有羊毛。”
“羊毛?”阿史那思摩更加疑惑地问道:“收购羊毛干什么?”
若是说收购羊皮,阿史那思摩还好理解,但是羊毛这东西,在草原上根本是没人要的东西。
虽说羊毛能够制作出一些生活用品,但想要处理这些羊毛实在是太过繁琐,属于吃力不讨好,而且草原上羊毛多的是,所以这东西是被人丢弃的到处都是。
“你就按照我吩咐的去做就是了。”吴文直接命令道:“我会教你如何获得十八部对你的支持。”
闻言,阿史那思摩也不再多言,听令出去。
吴文之所以让阿史那思摩去收购羊毛,是因为他想出来的一种能够软刀子收割突厥人的方法。
突厥人为什么总是要南下?
统治者想要战争提高自己的威名等原因只是其次的。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性导致的。
突厥人是游牧民族,生存的根本就是依靠放牧。
然而北方气候恶劣,一到寒冬腊月,牛羊就会被冻死饿死,这个时候他们也就失去了食物来源。
想要不被饿死,那么自然要去南下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