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能借助海族的力量,不用造成巨大的损失。
李显为什么找他合作,他也能够理解。
他俩一个负责出兵力,一个负责出强者,能够弥补彼此的空缺。
至于镇南王那边,鸽就鸽了呗,他不信镇南王还能打上来。
还是那句话,镇南王又不姓李,李羽确实犯不着和他合作,这属于皇族的尊严问题。
他和老二确实有矛盾,可李尘不死,他俩再有什么矛盾也没用。
想到这里,李羽就让门客去告诉李显,他可以和李显合作,但李显也得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
李羽肯定也是留了一手,免得李显这家伙空手套白狼。
上次李显在帝都输的很惨,他师父被打入天牢,所在的宗门被李尘收编。
就这么几个月的功夫,李显就发展的如此迅速?
李羽不是不信,只是想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本事。
门客走后,李羽就在想,如何忽悠镇南王。
按照镇南王的脾气,明天不给他一个答复,指不定会干出什么缺德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已经有人感觉到了异常,那就是第二集团军的统帅云胥。
因为二皇子和镇南王突然就休战,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李尘连战连捷的消息他也知道,多半猜到了一点。
能当上第二集团军统帅,也不是傻子。
二皇子是想当镇南王才南下,现在发现居然和镇南王打的五五开,吃力不讨好。
随着陛下越来越强势,他俩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估计多半又在密谋什么。
云胥也让手下的将士慢慢退开,进入防守状态。
然后亲自写奏折给李尘,看李尘怎么处理。
次日,镇南王那边收到李羽的回复,大概的意思就是,李羽的将士们经过这么多天的战斗,已经非常疲惫,打算退回东部养精蓄锐。
造反的事情,改日再说。
镇南王看到这封信,气的都不行,这小崽子居然敢鸽我。
镇南王的副将也觉得现在情况非常危急,要是李羽不动手的话,他们很难北上。
就算成功北上,也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到时候李尘回防,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打入帝都。
第二集团军在这里,就形成了三方的牵制。
“哼,这小崽子不仁,也别怪我不义。”
镇南王是何等人物,早就想到了对策。
只见他亲自写了一封奏折给李尘。
这还是先皇病逝之后,他第一次写奏折。
这也是为什么,李尘回到帝都,崔公公就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折子,需要李尘亲自查看。
御书房里,李尘拿到折子的那一刻,都有些疑惑,镇南王的折子?真是少见。
李尘打开折子,就能看到上面字迹雄浑,笔墨有力,非常有气势。
只要核对以前镇南王的折子就知道,是他亲自写的。
李尘查看了下里面的内容。
臣镇南王许肃,叩拜陛下:
陛下圣明,臣本无意谋反,此心天地可鉴。
然近日朝中风波骤起,谣言四起,皆言臣有不臣之心,实乃三皇子李羽栽赃陷害,另有朝中奸佞之辈推波助澜,欲陷臣于不义。
臣镇守南疆数十载,披肝沥胆,从未有半分逾越之举,更未派遣一兵一卒北上,何以背负谋反之名?
臣子许子枫,也屡次随军出征,为国效力,忠心耿耿,也没有半分不轨之心。
然三皇子李羽心怀叵测,早有谋逆之意。
近日他暗中勾结天哭剑冢,招揽强者,密谋北上,意图颠覆朝廷。
臣虽为藩王,却始终以社稷为重,岂能坐视不理?
臣愿率麾下将士,全力配合陛下,剿灭反贼李羽,以正朝纲,以安天下。
陛下英明神武,北伐西征,威震四海,臣虽远在南疆,亦感佩不已。
然李羽狼子野心,若不及时铲除,恐成大患。
臣恳请陛下明察秋毫,勿信谗言,允臣戴罪立功,为陛下分忧,为天下除害。
臣许肃再拜叩首,恭候陛下圣裁。
李尘看完奏折,深吸了一口气。
“好家伙,上次李羽就是这么参你的,这次你照着反过来说是吧。”
李尘是今天中午刚到的帝都,还不知道其他地方发生了什么。
就让崔公公把兵部尚书叫过来,便开始询问天策王朝南部的战局。
等兵部尚书把情况说了一遍,李尘大致上就明白为什么镇南王要写这奏折。
看见李尘若有所思的样子,兵部尚书就主动开口问道:“陛下,是否南方有什么新的情况?”
李尘就把镇南王参李羽谋反的事情说了一下,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兵部尚书听完之后,开始推断,想当镇南王的李羽低估了镇南王的实力,没有打过去,就退回自己的地方。
而镇南王或许咽不下这口气,就打算给李羽一个教训。
“陛下,他俩都有谋逆之心,切不可听信任何一方,但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下,最后找机会剥夺他们的兵权,不然留着始终是祸患。”
第232章 我不卖你就不错了,还敢找我?
作为忠心耿耿的臣子,兵部尚书也是在为李尘着想。
只有李尘坐稳皇位,他的地位也才稳定。
正常来说,臣子只需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行。
可皇帝是李尘,他们愿意多努力工作,参与国家的治理。
兵部尚书说的这些李尘也都明白,放任他俩这么狗咬狗下去也不行,等找个机会都解决掉。
其实镇南王才是老奸巨猾,他这么上奏,当皇帝也不好意思对他下手。
他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造反证据,他儿子还在北伐和西征中有良好表现。
如果这就直接处罚他的话,那么各地区高级将领会怎么想,这些都是李尘要考虑的问题。
“既然他想当忠诚,那我就让他当个够。”
李尘已经想到如何处理镇南王,就让兵部尚书派人告诉镇南王,让他听候调遣。
这可是你表明忠心的呀,到时候我差遣你,你不听话,就要挨收拾的。
别说我没给过你机会。
兵部尚书遵旨之后,也就退出了御书房。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回来,李尘也开始忙起政务。
李尘比较关心‘轨道列车’的建设,也就是天策王朝的帝都到天策王朝中部最繁华的云海城的轨道建设。
这要是成功的话,就能够方便天策王朝管理偌大的国土,轨道列车的建设已经过去几个月。
工部与户部的联名奏报中写道:轨道主脉已铺设九成,沿途驿站、货仓、护轨阵法皆完备,七日之内必可通车。
这速度远超李尘预期,其中缘由,正是世家大族与修炼宗门的倾力相助。
户部尚书柳明翰也是按照李尘的主意,招揽了很多世家大族参与,特别是商贾世家,他们好像都看重了这个朝廷的大项目。
再加上朝臣们鼓动自家势力参与投资,资金方面完全没什么问题。
而且还有宰相赵文渊亲自坐镇,也不敢有谁在这里克扣银两。
只要有钱,当地闲散的人就纷纷找到了工作,不仅是普通民众,甚至修炼者也参与其中。
根据赵文渊的汇报,九渊圣域这个天策王朝中部的宗门联盟,更是积极响应号召。
四大宗门灵焱道宗、紫云仙府、天衍神宗、青冥仙宗,那是出人又出力。
联盟参与建设的宗门多达上百宗,进度也是非常恐怖,修炼者本身就强。
就像李尘以前所说的,天策王朝不怕没人,就怕岗位不够,天策王朝的‘工程队’自古以来都是,钱到位,一切都不是问题。
除此之外,上面还写着各种详细的资料。
帝都商会会长钱万贯,联合帝都各大商贾世家,包揽三成铁轨锻造。
商会中各大家族炼器坊日夜炉火不熄。
江南粮商‘漕运陈家’以百艘货船运载玄铁矿石,沿大江提前直抵工地。
‘西凉邹氏’更献出驯养多年的踏云犀牛兽,力大无穷的灵兽在一些路段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李尘看到这里就明白,看来太后的家族也想要分一杯羹,连邹氏的灵兽都放出来,可以说下了血本。
不过这种事情是李尘允许的,并且鼓励世家参与建设。
估计他们也是想看这次试点如何,如果通车成功的话,后续其他道路的建设,那可都是美差。
在李尘所查看的这些资料上宗门修士的贡献也非常多。
灵焱道宗以天地异火淬炼铁轨,使其坚不可摧,大幅度提高铁轨的使用寿命。
紫云仙府布下护轨大阵,防宵小和妖兽的破坏。
天衍神宗推演天时,避开所有阴雨雷暴。
青冥仙宗则更是举宗门之力,将一座险峰峭壁生生削成坦途,保证铁道畅通。
宰相赵文渊特意用红墨标注:各世家宗门索要未来三成车马税,待轨道成网之日,自有新税制辖之。
这些都是李尘允许的,毕竟这些大势力投资,肯定也是为了获得好处,没有好处他们怎么可能愿意付出。
轨道贯穿之前,从帝都到云海城,步行要20天左右,骑马要7天左右,还受到路况、天气、马匹疲劳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际时间也会有所波动。
轨道贯通后,从帝都到云海城不过半日路程,商队、军队、百姓皆可朝发夕至。
更妙的是,那些投入巨资的世家早已被绑上朝廷战车。
他们比谁都怕轨道出事,自然成了最忠实的护路者。
看完轨道建设的进度,李尘的目光来到北方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