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我在巡甲司肝经验 第345节

  回到里屋,先是先天功炼气,后巫炼法炼体,一套下来,直至精力消耗过大,脑海有些混沌,宋长明方才结束今日修行,休息去了。

  在其床头边上,有一个内陷松软的小垫子。

  里头正蜷缩着一团黄色毛绒圆球,正是仍留在他身边的小黄鸡。

  相比起两年前,小黄鸡并没有变成大黄鸡,或是其他的猛禽。

  体型仅仅只比此前大了两圈,从原本半个手掌大小,长至一个手掌大小。

  只看着,依然还是幼崽的样子,无甚变化。

  至多气息稍稍强了那么几分。

  若只将它当做寻常的鸡崽子,这个成长速度显然不太正常。

  但现实是许多野外异兽,确实成长周期极为漫长,一个幼年期便要数十年去过度的也不在少数。

  只能说他捡回来的这只小鸡仔也是其一,是需要度过漫长幼年期的异兽种。

  “叽叽.”

  似是察觉到宋长明结束了每日修行,小黄慵懒的翻了个身子,沉沉睡去。

  窗外月光照进床头,正好将一片银辉洒在了这个小窝里。

  小鸡仔一身纯色黄毛,在月光下也透出淡淡的光辉,与那月亮交相呼应。

  宋长明见怪不怪,闭眼休息。

  第二日。

  今天在军中是个大日子。

  宋长明早早来到城外驻地,整顿自己的军中兵队。

  实际上也无需他操心此事,封行卓,关云台等麾下副将早已为他整顿完毕。

  他过来也只是负责最后的检阅。

  一座专属他十二兵队的校武场上,千人千骑,好整以暇。

  在宋长明的高要求高标准之下,人人皆是精锐!

  论个人的武道修为,起步就得是练出内气的。

  战阵方面,比之两年前也磨合的更好。

  统御这支兵队,宋长明有信心不会输给军中其他任何一支兵队!

  而在兵队最前头,则是他的十名百夫长,以及三名副将。

  封行卓,关云台,和那此前他亲自招收的夏目。

  在百夫长的位置上磨砺了一番,这个夏目成为他的第三个副将,算是计划之中的事,毕竟对方身手实力摆着,仅仅只当个百夫长,还是有些屈才了。

  “今日大王检阅军部,五年一回,是你们展现成果的机会,莫要让我和大帅失望了。”宋长明简单招呼了一句,没有多说什么。

  “定不负将军!”千人齐呼,声浪震天,引得其他几个校武场的兵将侧目。

  宋长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五年一回,军部大阅兵,这是翠王定下的规矩。

  由翠王亲自检阅。

  倘若见着军中出现军纪腐坏,战力匮乏的情况,定是一个彻查严惩的下场。

  过去就有过不少先例,因这大阅兵表现不尽人意,遂有将官被消了战功,革去职位。

  更有甚者暗中勾结,贪污腐坏,落得锒铛入狱的下场。

  甚至传闻,曾有军中大帅在这大检阅后落网的!

  也由此可见,那翠王对这检阅的重视程度,绝非走个过场,摆个仪式就草草了事。

  当然,有罚有赏。

  在检阅中表现优异,自然算一功,也不乏有将士将官在这场机会中脱颖而出,开始踏上青云路。

  宋长明对这个军部大检阅倒是没有太多想法,中规中矩的平稳度过即可。

  他晋升主将不过三年有余,想要依靠一次大王检阅得到晋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他在军中的资历着实太浅薄了。

  且晋升太快,对他而言也未必就全是好事。

  身具高位,享受权力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事务。

  被更多人抬头盯着,同时也更大概率会被卷入纷争之中。

  这对于当下一心低调修行的宋长明而言,有违初心了。

  他觉得当下的状态就足够了。

  在军中担任中层将官,位置不高也不低,能享受军中种种好处的同时,也没有那么显眼,再好不过。

第343章 翠王检阅,两军对垒!(二合一)

  平原之上,一条江河蜿蜒而过。

  远处有林子,灌木,以及一座高耸的山峰,偶有飞禽走兽,成群结队四处觅食张望。

  “杀!”

  随着军鼓号角鸣响,平原上一个个方阵列队随之动了起来,相互结成大小战阵,展开积极拼杀。

  那座山峰顶上,一群人正观望着下方方阵的激烈比拼,角逐胜负。

  杨臻,王时甫等小旗主赫然在列,各自紧紧盯着自己军中的兵队战况,时而皱眉,时而含笑。

  而在他们这群小旗主的前头,则有一方临时搭建的高台。

  高台牢靠,插着各自的军旗番号,还摆放有四十八张大帅椅,由翠旗军的四十八位正旗主就坐。

  他们彼此间或谈笑风生,或沉默不语,或干脆闭目养神,不予理会,神色各异。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军中大帅,个个气息强大,威势惊人,一身绝顶实力深不可测。

  他们是军部真正的顶级战力,平日里若非面对强大的敌人,基本不会见着他们出手。

  而在这些大帅的前头,还有一把大王宝座。

  而能就坐此位的毫无疑问,便是翠柏道真正的王,翠王胡元振了。

  一身王袍,面容不怒自威,气息更是返璞归真,不显山露水。

  只见他一手撑着下巴,微微眯着眼睑,面无表情的审视着各军所展现出来的军力。

  没人知晓他们的王此刻正在想着什么,对军中的表现是否满意。

  在王的身边,还有数百来自王府的官员,他们身着深色宽大的官服官帽,同样神色严肃的盯着下方平原,各自提笔写写记记,不知记录着什么。

  “杨兄,你说此番咱们四十一军的军力,能排进第几?”王时甫开口问向身边人。

  杨臻轻吐口气,露出一抹笑意,道:“应当是不错的,这几年我军整体战力提升不小,上次我们排在中游,此番应当能再上几个名次吧。”

  看得出他对自己所在的军队军力,还是颇为看好的。

  “要真如此,确实不错。”高树席双手抱胸,面上却是没有太多笑意。

  “只是此前改了军制,我听说不少番旗军的军力都后来居上了,我们也可能是被赶超的对象”

  毫无疑问,同为军中小旗主,他却是没有杨臻那么乐观。

  言语中,四十一军相较之前莫要掉排名就不错了。

  “高兄,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一旁,另一位小旗主闫鼎金摇头道。

  “我只是实话实说。”高树席淡然道。

  “结果如何,很快就清楚了。”王时甫看了那高树席一眼,没有多说什么。

  平原上,两军,各自十个方阵,正拼杀的激烈。

  内气,先天罡气,化作一阵阵能量洪流,或彼此消磨,亦或者直接碰撞爆炸,将整片平原都搅得天翻地覆。

  这虽是一场阅兵流程,但两军交锋的场面,却犹如真的战场一般。

  远处,平原东面,宋长明站在自己所统御的千人方阵前,一边静静围观着远处的战场,一边等待着。

  而一同等待的还有四十一军的其他兵队,与他所在方阵一样齐整排列。

  除此之外,其他的翠旗军也都尽数在场。

  若是拉高视角俯瞰,就能见到此刻茫茫平原之上,已经聚满了人,如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分布着。

  全部加起来的将士数,足有五十余万众!

  能够像这般齐聚全部四十八支翠旗军的场合,也就只有今日翠王亲临的大阅兵了。

  “不愧是第九军,战力确实非同小可,完全压着打,那十七军也是倒霉,上来就撞见这么一支强军。”关云台站在宋长明身侧远眺着战况,不由咂舌道。

  “这第九军确实很强。”封行卓在旁也是点头道。

  场面上,两军对垒,打从一开始,就是单方面的压制。

  十七军毫无反扑的迹象,证明两军战力上的悬殊差距,落败是迟早的事了。

  宋长明不言语,他对那第九军的战力实际上也是领教过的。

  包括对第九军的大帅,胡旭置,亦是印象深刻。

  当年妖灾祸乱,守明菊城之时,正是有第九军的强援,方才守了下来,并一举打的妖众仓皇逃窜。

  至今,他也没忘那场战役。

  “若我军对上这第九军,怕是也胜算不高。”宋长明暗自寻思。

  无论是士兵优劣,还是组建的战阵威力,亦或者是将领的实力,他所在的四十一军都不占优势。

  他估摸着对上这支百战雄师,自己一方运气好,能有三成胜算就不错了。

  “以往的大阅兵,从开幕到结束会持续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也不知今日会不会轮到我们。”关云台手里拄着长枪,说道。

  语气中倒是有些跃跃欲试。

  “希望能够早些切磋一场,只这般干看着着实没劲。”封行卓也是颇有干劲的说道。

  宋长明麾下的将领都不是怯战之辈,甚至都有些好战的成分。

  包括后方的十名百夫长,亦是满身战意,咧着一口牙,摩拳擦掌。

  倒是他们的主将自己,没太大的战斗欲望,看着两军交锋亦是心如止水。

  宋长明虽不怯战,但也不如他们好战。

  不到两个时辰,这一战便到了尾声。

  这种一面倒的战局,结束的也快,并没有太过焦灼。

  山峰看台上。

首节上一节345/5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