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
人类有时候也是蛮奇怪的。
很多东西,往往要等到“死”后才能看的真切。
上到朝堂大人物,下到平头老百姓。
大人物们争权夺势。
老百姓们争家夺产。
生前不尽孝,死后装孝悌。
生死之间隔着的东西,当真是有趣,却也不新鲜。
陆景觉得这个办法很好,点点头道:“那就照这个办吧。”
众人也没有异议。
这件事处理结束后,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
前线的军力补充,前线的辎重补给,还有从前线运下来的伤员救治,针对建州南以及大虞的情报分析……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是大事,也都需要高层聚在一起群策群力,相互帮助。
在大虞那里的朝堂之间派别之争,为了各自的利益不顾家国大事相互扯皮拖后腿等等糟心事,在民朝这边是万万杜绝的。
陆景当然也知道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利益纠纷。
派别之争很多时候甚至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有万民殿在上面压着,一切大事要事,最后都是要以万民为主的。
目前万民殿还只能靠陆景自己撑场子。
但总有一天,陆景会把万民殿如文武二庙一般,在各地全都兴建起来。
不仅要在各地主城兴建。
县城,乃至村镇最好都要有。
而万民殿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信号基站。
如此,天下万民才能真正的足不出户却耳闻天下大事。
若有冤情,也能从万民殿传透出来。
这!
才是万民殿兴建的最大意义。
陆景的这个设想目前还有很多技术难关没有攻克,以至于万民殿的作用无法体现出来。
但等万民殿遍及天下各处时,才是万民殿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
陆景一边遐想,几位民朝的高层部首已经把积累的问题大致都解决的差不多了。
但他们可不敢忙完就回去。
政令大楼是有寝室的,这些民朝的高层大佬一个个在政令大楼的寝室里稍作洗漱,然后和衣睡下,一旦前线有任何问题,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凑到一起。
张太岳见到朝堂上下如此同心戮力,心底也是无比畅快!
在这里,他虽然做不到大权独揽。
但大伙儿却在为了同一个目标,未来在努力。
此种万物竞发,勃勃生机的境界当真是叫人心驰神往,甚至甘愿为之鞠躬尽瘁。
畅快!
畅快啊哈哈哈哈哈!
……
民朝与建州南交界地,依弥河那古河交汇河谷地。
经过一场惨烈的战斗后,这里遍地都是巨大的土坑,满地都是尸骸。
有些尸骸甚至已经变成了漫天肉沫。
滚滚硝烟在夜色中袅袅升起,经久不绝。
老魏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各处亲自督处防务。
好在被击退的建州妖蛮骑兵一直等到民朝后方援军到了都没有打一个回马枪。
随着大量生力军注入河谷地的五座寨堡,民朝通往建州南的门户算是彻底打开了。
接下来只要让民朝的钢铁洪流一个一个军寨,一个一个城镇,一个一个城池的拿下依木河卫,这片平原就会成为民朝的领地。
而在这片平原上,老魏相信他们是无敌的!
虽然建州的妖蛮骑兵在平原上战斗力也极强,但老魏知道,民朝最近研发出一种的钢铁战车!
这种钢铁战车分上下两层,上面是火炮,下面是车轮。
行将起来力如虎象!
其上火炮之威更是不弱寻常火炮。
单纯正面冲撞,建州妖蛮骑兵那是万万不敌的。
只怕建州妖蛮骑兵中有天象领头。
当然。
与各方的战法民朝军务部早就钻研好久了,也早就想好了各种应对的方案。
要知道民朝的天象高人也是不少的。
随着大军到来,驻守各军寨的兵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
类似天象高人这样的高人也补充了很多。
所以!
他们现在是完全有实力跟建州妖蛮骑兵硬碰硬的!
而且,经过此战!
老魏一身修为早已经打磨至内外如一,炉火纯青之境了。
现在,他距离天象之差一步!
而这一步!
他已然随时都能迈出了。
“呼……”
老魏站在哨岗上,望着漆黑的夜幕,仿佛看到了一幅盛大的盛世画卷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他紧了紧手里的斩马刀,那平时粗犷豪爽不拘小节的模样变得沉静内敛。
他就这么盯着夜色,一直守到晨曦破晓。
而当第一缕晨曦撕破北地黑夜时,建州依木河卫的战报也终于连夜加急送到了远在京城的皇帝案前。
一同送到皇帝案前的,还有努拉哈赤部的求援书。
「启禀大虞皇帝陛下,微臣努拉哈赤为陛下镇守建州直接一年有余。但如今北逆犯边,臣率部血战,死伤惨重。而北逆却以钢铁之军长驱直入。」
「钢铁之军势若洪流,非人力可挡。」
「眼下我与那北逆陆景对阵相互牵制,无法参与具体战事。而我之骑兵又无法与北逆钢铁大军相抗衡。」
「故臣乞求天恩襄助,以镇建州!」
看着手里努拉哈赤传递过来的奏疏,万昌帝想了想就喊来现如今的首辅申世兴,以及诸多内阁成员。
等他们都到了。
万昌帝拿着努拉哈赤的奏疏说道:“建州都督努拉哈赤的求援奏疏,诸位以为如何?”
第241章 谁!鬼鬼祟祟!(求订阅)
其实当奏疏呈递到皇帝跟前时,已经经过内阁批注过了,上面也有内阁给出的票拟。
所以内阁对此早有看法。
如今的首辅申世兴出列说道:“启奏陛下,努拉哈赤此子虽事事恭顺,蓟辽总督更是向朝廷奏称其「唯命是从」,但我等却觉得,努拉哈赤既然雄踞建州半壁江山,麾下精兵良将众多,如何一触即溃?”
“我等觉之有异,并不主张派兵增援。”
虽然现在的大虞朝经过张太岳那几年折腾,钱粮都多了不少。
别说派兵支援建州努拉哈赤了,就是大虞自己过去跟民朝干一仗都够了。
但申世兴他们还是说道:“如今我大虞虽元气稍缓,但各地需赈济用钱之处也是多之又多。贸然用兵,劳民伤财。倒不如督促努拉哈赤血战北逆伪朝,我大虞可以逸待劳。”
上座的万昌帝心底冷笑。
虽然他清算了张太岳留下的官员和法度。
但张太岳近十年的悉心教导,早就让年轻的万昌帝知道了很多官场上的龌龊。
而张太岳的本事,也被万昌帝学了个六七成。
再加上万昌帝继承了他爷爷的聪慧狡诈,朝堂中又没了张太岳,徐少华,严氏父子那样顶顶聪慧的大权臣,即便年轻的万昌帝也看出了这群阁老是怎么想的。
不过是怠政懒政。
申世兴是张思为回老家守孝后,其余两位内阁大臣病的病,死的死才接替上来的。
而申世兴为人“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既无主见,也无能力,更无作为。
他进入内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平息如今大虞朝堂上各个派别之间的斗争。这也是万昌帝一直留着申世兴的原因。
八面玲珑,就能体会自己的意思。
左右逢源,那就意味着他谁都不愿意得罪,更不可能愿意得罪自己。
如此无主见的人,留在内阁,恰好如了万昌帝的意。
也只有这样,他的旨意才能顺利无碍的发布出去。
就算发布出去没人能办好,那事后也能杀一批人泄泄愤。
这也就是万昌帝年轻,气性还大。
杀几个人就能泄愤。
所以内阁上下包括前任首辅张思为也都顺着万昌帝的主要原因。
小孩子嘛,最好对付了。
哄哄就好了。
他想要的无非也就是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女人。
他一个皇帝要点这个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