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第86节

  而且不仅是他这么认为,看过电视剧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认为,要不然陈萍萍也不会有“范爹”这个别称。

  见李承宗只是笑了笑,没说话,范闲正色道:“不管你信不信,我没想过引起党争,如果我查贪只针对李承泽,我就不会把此事交给都察院。我不否认,我是要对付李承泽,但我是要在朝堂之上,依仗国法,堂堂正正击溃李承泽,如此才能告诉天下人,这世上不只有高低贵贱,依然有人遵法如仗剑!”

  话音刚落,联袂进来的老大李承儒便笑道:“好,说得好。”

  太子李承乾紧随其后,哈哈大笑道。

  “好一个遵法如仗剑,朝堂之上,若是少几个贪污之辈,多几位像你这般的官员,我庆国何愁不兴。”

  老二则是瞥了眼太子,淡淡笑道:“太子这话,听起来可像是在指责父皇认人不明、任人不贤啊。当然,我还是看好范闲你的,遵法如仗剑,希望小范大人能说到做到的。”

  “二殿下放心,我自然能说到做到。”

  李承泽笑了笑,问道:“范闲,你我之间,真没有一点缓和的可能?”

  就这十几日的光景,范闲便借都察院之手,将他门下十几个官员送进了大狱。

  在李承泽看来,没了十几个门人并不算什么大事,反正迟早也有人补充进来,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在乎功名利禄的人终究是少数,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赖名成一样无法招揽。

  他和范闲之间的仇恨,也可以放在一边,如果范闲能真心投靠他,共谋大业的话,两人成为至交好友也不是不可能。

  正如那句话说的一样,或许只有敌人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

  李承泽觉得自己还是比较了解范闲,范闲不愿屈居别人之下,但又胸无大志,才华横溢,拥有这样奇怪性格的人,他只知道李承宗和范闲这么两个,李承宗现在已经偏向了他,所以他一直都希望范闲能加入到他的阵营里面来。

  范闲淡淡一笑,神色认真道:“二殿下,看来你记性不太好,我记得此前便跟你说过,我和你不是一路人。”

  “那可真是可惜了。”

  李承泽摇了摇头,走到李承宗面前,摸出了一个盒子。

  “三弟,这是我娘让我转交给小侄儿和小侄女的礼物。”

  “不会是启蒙的古籍孤本吧?”

  李承泽一愣,笑道:“额……还真是。”

  “回头替我谢谢林姨。”

  闲聊了几句,林若甫带着林大宝来了。

  然后,侯公公带来了庆帝的赏赐,洪四庠带来了太后的赏赐。

  什么叫含着金汤匙出生?

  两个小家伙便是,不过刚刚满月,就已经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满月宴开席,李承宗转了一圈,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同桌的人都是年轻一辈,除了皇子之外,还有李弘成和秦山,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年轻一辈之中的领军人物。

  几杯酒下肚,恭贺了一番李承宗,众人便祝贺起了范闲。

  毕竟范闲被升为四品居中郎,负责今科春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说起来,范闲还是庆国立国以来,升职升的最快的官员。

  不到一年,便从八品协律郎升任四品官居中郎。

  论官职品级,已经不在李承宗之下。

  轮到老二祝贺的时候,范闲还是喝了酒,只不过不同于其他人的客套,范闲很直接的问道:“二殿下可是准备在春闱的事上报复我?”

  李承宗、李承泽、李承乾、李弘成兄弟四人跟范闲比较熟,对此并不意外,李承儒、秦山和李承平则明显愣了一下,完全没想到范闲会如此直接。

  李承泽喝了口小酒,笑道:“如果我说,我没想过报复你,你信吗?”

  “我不信!”

  “范闲,我们之间并无深仇大恨,你为什么总认为我会报复你呢?你让都察院查的官员,我认了,你想继续查下去,我也不会阻拦,难道还不能说明我的态度?”

  范闲呵呵一笑,并没有开口。

  李承泽长叹一口气,说道:“春闱科举是为国选材的大事,我不会在春闱上闹事,你大可放心!”

  真要这么为国为民,你就不会走私卖国了。

  范闲心里如此想着,鄙夷一笑,问道:“二殿下可知史家镇这个地方?”

  “自然知道。”

  “那二殿下可知史家镇被一把大火烧的一干二净,整个镇子的老弱妇幼全都死了,一个活口都没有。”

  “知道。”

  史家镇是老二走私北齐的货物运转中心,他当然清楚史家镇发生的事,已经派人在查这件事了。

  “难道二殿下就没什么想说的?”

  李承泽一愣,明白了范闲的意思。

  “你不会以为是我派人做的吧?”

  “难道不是吗?”范闲冷笑道,其实心里已经信了史家镇的事和老二无关,毕竟一个人下意识的神情是骗不了人的。

  “不管你信不信,史家镇的事,不是我派人做的,我也在派人查。”

  李承泽已经坦白了走私一事,那么史家镇的问题便不是问题。

  而且他现在和朝廷合作走私,怎么可能丢弃史家镇这个现成的运转中心。

  他即便再蠢,也不可能自己放火烧了史家镇好吧。

  “说到史家镇,范闲,你不会是因为史家镇一事,才如此恨我吧?”

  “不错!”

  范闲并没有否认,他憎恨李承泽的主要原因,还真就是史家镇一事。

  “那你可恨错人了,史家镇一事,我敢对天发誓,绝对与我无关。”

  此话一出,李承儒率先表态道:“依我看,应该不是二弟所为,范闲你应该好好查查。”

  太子紧随其后,对范闲道:“二哥既然发誓了,我还是相信他的,史家镇一事,应该不是二哥所为。”

  不得不说,太子的现在演技还真是炉火纯青啊。

  哪怕见识过陈萍萍、庆帝等人的高超演技,对于太子的演技,李承宗都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如果不是知道史家镇是太子派人做的,他恐怕都会以为史家镇一事和太子无关,起码表面上完全看不出来。

  连李承宗都看不出来,范闲自然更不可能发现太子,遂沉吟道:“如果不是二殿下,那会是谁做的呢?”

  老二扫了眼太子,笑道:“你要追查史家镇一事,我这边倒是有些消息。”

  看老二的样子,就知道只是单纯的上眼药。

  可惜老二怎么也想不到,他其实真相了。

  范闲猛地看向李承泽,问道:“是李云睿?”

  “暂时还没查是姑母所为的证据。”

  李承泽摇头,笑道:“如果我查到消息,第一时间派人通知你。”

  范闲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一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模样的李承宗。

  “你怎么看?”

  “我坐着看。”

  这种事当然要自己查出来才有意思嘛,他自然不会透露出消息。

  更关键的是,看老二的样子就知道,对于拉拢范闲并没有死心。

  正好利用这件事让老二认清楚现实。

  范闲并非一点小恩小惠就能拉拢的,他和范闲只能斗下去。

  毕竟三方龙争虎斗,才符合他李承宗的利益,谁也不能脱离他的掌控!

第101章 王府的家底

  天色微明,下起了小雨。

  这应该是京都府今年最后的一场杏花雨,所以下的格外缠绵,细细的雨丝被山风吹散,像雾多过像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

  这两样都是李承宗在春日里的最爱。

  乡下没有扰人的净街鼓,只有早起的禽鸟在枝间吟唱,李承宗也是头回发现,起的最早的鸟雀居然是灰扑扑的麻雀,用橘红色的小爪子不停地挠羽毛,像是也需要收拾头面来迎接每日的清晨。

  是的,李承宗他们现在在乡下。

  办过满月酒之后,李承宗便带着一大群人来了王府名下的庄子,这个庄子住几日,那个庄子住几日,已经待了快大半个月。

  春闱已经过去,王府今年有两人参加科举,范无救不出意外中了一榜进士,他打算从地方做起,如今已经外派江北为官了。

  反观陆钧却落榜了,决定不再参加科举,整天跟在赵怀恩身边,大有等李承宗将赵怀恩派出去后,便接手王府大管家职位的意思。

  虽说李承宗人不在京都,但对京都的消息还是比较了解的。

  春闱刚刚过去,就有人找上范闲,状告的还是范闲的老丈人林若甫。

  再加上李云睿用袁宏道做刀,逼的林若甫不得不自求告老还乡。

  林若甫的离去,并未让朝堂上的争斗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范闲借用都察院之手,在春闱前弄倒了老二门下十余位官员,老二出手不也含糊,同样借用都察院御史的手,扳倒太子和林若甫手下二三十位官员,其中有京都的官员,也有地方上的官员。

  可以说,近来大半个月,每天都有官员落马,不是被送进刑部大牢,就是被送进大理寺监牢。

  在查贪这件事上,三方都好像没有罢手的意思,原本稳坐钓鱼台的庆帝也有些急了。

  毕竟再这么闹下去,朝堂官员起码得少一半,于是找了个由头,把太子和老二都禁足了,算是给了两人一个警告。

  至于范闲那边,倒是没有禁足,不过他和林婉儿的婚事,也让范闲无暇顾及查贪一事。

  吃过早饭,一个撑着油纸伞的青衣士子,就这样施施然的融入到了这副山间乡村水墨画中去了。

  不久,李承宗来到了庄子附近山包上的,一个大院子里。

  他身边都是些四十来岁的大汉,这些人是当年血衣卫手下的军卒,都是百战精兵,从军中退役之后,就在李承宗的几个庄子安了家,以部曲自居,近年的悠闲生活,并没有削减掉他们身上的本质,行动之间依然是军人的本色,多年的征战,军队给他们的烙印太深了。

  他们很少和庄户往来,全部把家安在了庄子附近的山包上,王府出钱在山包上盖了个极大的院子,上百人连同家眷都住在一起,连儿女嫁娶也在一个院子里解决,这一代倒是不要紧,但李承宗很为他们的后代担心,用不了几代人,血脉就会被同化,李承宗可不希望他们的后代全是傻子。

  一开始来庄子,李承宗还劝说过,毕竟庄子附近的山包上,干什么都不方便,吃水都要下来挑,离田地也远,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选在山包上。

  后来李君信知道这事,特意给李承宗提了一嘴,说是那些人选中的地方,都是庄子上的阵眼所在,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

  那些退役的士卒大字不识几个,说不出李君信的那番话,只是凭借百战老兵的直觉,让他们不由自主的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环境。

  之后李承宗便再也没劝过他们搬家,不过还是会照例提醒他们嫁娶一事。

  “老江,你小儿子快成婚了吧,有合适人家的女子吗?”

  老江是这群人中领头的,已经五十多岁了,孙子都有好几个了,如今还有一个小儿子还尚未成婚,一大家子人,三四十口,日子过得挺不容易。

  “殿下,那小子看上了隔壁庄子的闺女,对方彩礼要太高,我没同意。”

首节上一节86/1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