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诸天影视当皇子 第80节

  “你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如果你都不能信,我都不知道能信谁了。”

  “那我不跟柳姨您客气了,范家那边交给您,正好我还没来得及让人去送信。”

  就这样,柳贵嫔接下了送钱送信去范府的事。

  近来范建心情本来就不怎么好,一直担忧范闲的安危,即便升了官,也没有个笑脸。

  于是乎,当柳贵嫔亲手写的信,以及补偿给范思辙的钱财送到范家后,范建怒了。

  虽说信上只是一些和柳如玉拉拉家常的话,顺便表示用钱买下抱月楼,其他的一个字都没有说。

  但是范建和柳如玉又不傻,人都把钱送来范府了,说明范家肯定和抱月楼有关系。

  而范家能和抱月楼有关系的人,除了范思辙之外,两口子实在想不到其他人。

  至于柳贵嫔为什么要买下抱月楼,他们懒得追究,直接派人去把范思辙叫回了范府。

  不出意外,范思辙被狠狠揍了一顿。

  说起来,范思辙和李承平也算是难兄难弟。

  而且在范建动了真火,抱月楼又牵扯上了李承宗的情况下,柳如玉和范若若还不敢多劝,范思辙可比李承平惨多了……

第92章 被套路了

  从柳贵嫔的住处出来,李承宗本打算去毓秀宫看看母亲,不想半道上遇见了侯公公。

  不用说,也知道是庆帝叫他去御书房。

  跟着侯公公来到御书房,殿内没有伺候的宫人,只有父子三人,除了一起随他进宫的老二,还有太子也在。

  庆帝高坐上首,太子和老二则跪在下方。

  见到李承宗进来,庆帝便笑道:“听说柳贵嫔动藤条了,李承平那小子被打的挺惨?”

  “柳姨下了狠手,瞧着屁股都打烂了,估摸着要养几日。”

  “哈哈,那小子也是活该,堂堂皇子去开青楼,还是被人骗去开青楼,丢脸啊!”

  庆帝哈哈大笑,突然话锋一转:“你二哥进宫请罪,是你给出的主意?”

  李承宗嗯了一声,随便找个位置坐下,疑惑道:“二哥跪在这里,我能理解,太子殿下为何会跪在这里?”

  庆帝没回答,扔给李承宗一个奏折。

  “这是你王叔送来的折子,厉害啊,李承宗,你现在都学会结党了。”

  李承宗翻看了一下,不出意料,是靖王代李弘成献上一成股份的折子。

  “如果您要说我结党,那您就是最大的党首,您要问罪我,先问罪您自己。”

  “你倒是会反咬一口。”

  “怎么能叫反咬一口呢,弘成送了一成份子给您,二哥也会送您一成份子,您有四成,比我还多,您不是头头,谁是?”

  “你们兄弟都有,为何没有太子,还说你不是结党?”

  “您不准备给太子一成?”李承宗问道,心里却暗骂不已。

  说到底,不就是看上了他手中的两成股份,想要让他分出一份来给太子吗。

  这死老头子可真够贪心的。

  庆帝装作一脸不解的样子,“老二和靖王给朕的,朕凭什么给太子?”

  “行吧,我分一份给太子,不过前期投入的钱财,太子必须要出。”

  听到这话,跪在地上的李承乾脸上一喜,开口道:“多谢三弟。”

  太子不在意最后能赚多少钱,他在意的是李承宗这个人。

  如果……他是说如果李承宗投向了老二,他这个太子恐怕坐不了多久。

  好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三弟还没有偏向他和老二任何一方的迹象。

  即便相对于他,李承宗跟老二关系走得比较近,也相当有限,最起码暂时不用担心。

  庆帝淡淡的扫了眼太子,看向李承宗问道:“你这个产业能赚钱?”

  “朝廷又缺银子了?”李承宗反问。

  “朝堂上有不缺银子的时候?”

  谁说内库暂时收回来了,但李云睿却给他来了个狠的,内库现在不仅拿不出钱来,还亏空了上千万两银子。

  今年江北又发生了旱灾,还有为保证范闲出使北齐的安全,上百万军队推进的开支等等,哪哪儿都是用钱的地方。

  关键,这些地方的开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您要这么说,那就没得聊了,我这产业还没开始办呢,你就想着银子,天下有这样的好事?”李承宗说着,给老二使了个眼色。

  李承泽心领神会,行礼道:“父皇,早些年儿臣与北齐走私,赚了一点银子,愿献上三百万两,以解朝堂燃眉之急。”

  庆帝满面寒霜,一副恨不得宰了李承泽的模样:“你还有脸提走私,此事若让人查出来,你可知你是何罪?”

  “儿臣死罪,求父皇开恩。”

  见此,李承宗笑道:“父皇若真要处死二哥,也不会让二哥现在跪着了,再说皇子让人办事也是要花钱的,您给的那点俸禄真不够用,何况二哥还在朝堂上做事,花钱的地方更多,既不是走私军械之类,父皇网开一面,现在朝廷需要银子,二哥愿意献上三百万两,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皇子俸禄其实不算高,连六部尚书都不如,可皇子用到钱的地方却很多,手下的人要养,还有日常的打点开销等等,反正只靠俸禄是不够用的,更别说老二还要拉拢朝臣。

  而淑贵妃的娘家,虽然在朝堂的势力不小,但告老还乡的林大学士终究是清流,资产有限,还有林家一大家子人要养,不可能在钱财上支援老二这个外孙,所以老二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只是这办法不是正途,不过也说不上危害庆国,李承宗才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听到李承宗给老二求情,再加上李承乾本就是个人精,知道庆帝不可能在走私一事上过于追究,也行礼道:“父皇,儿臣附议三弟之言,望父皇看在二哥戴罪立功的份上,饶过二哥这一次,儿臣也愿意献上钱财,以解朝堂燃眉之急,只是儿臣不如二哥有钱,只能献上十万两。”

  不得不说,太子还真是够阴险的,丝毫不放过任何上眼药的机会。

  李承宗感叹着,转头看向庆帝,却见庆帝也在看自己,就那么平静的看着,也不说话。

  “您看我干嘛?”

  “你二哥和太子都有所表示,你可比他们有钱,现在朝廷正值困难之际,你就没什么想说的?”

  “最多一百万两,多的没有。”

  “好好好,不愧是朕的好儿子。”

  庆帝乐了,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道:“好了,你们也起来吧。”

  此时此刻,李承宗即便再傻也明白,父子三人是合起伙来演他,目的是为了让他主动掏银子。

  不过,他现在不缺钱,为了庆国的发展,并不在意也就是了。

  “三弟,抱歉。”

  “三弟,对不住。”

  李承宗摆摆手,看着庆帝无语道:“您要钱直说啊,为了庆国,我还能藏着掖着啊,有必要演这一出么。”

  “我要直接说,你愿意掏银子?”

  李承宗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只要是钱花在刀刃上,我还是愿意的,江北旱灾我也知道,这一百万两银子,用在旱灾上我愿意。”

  庆帝沉默了,突然问道:“他们两个,你看好谁?”

  这个问题,庆帝前不久问过,只不过问的人是范闲,那时老二和太子就相当紧张,如今自然更紧张了。

  毕竟范闲再怎么受宠,也终究是外人,不如他们这个弟弟的。

  老二和太子还是一样如上次一般,跪地行礼说父皇正值壮年之类的废话,同时不着痕迹的看了眼李承宗。

  “我看好谁不重要,重要的父皇您看好谁。”

  “如果真到了那天,朕看好你。”庆帝直言不讳道。

  所谓的真到了那天,其实就是说长生无望,李承宗自然听明白。

  “您还是换一个人看吧,我没兴趣,太子和二哥还是不错的,实在不行,您看看大哥和小四也行。”

  “朕的皇位,你就如此瞧不上?”

  “您都问过好多次了,何必自取其辱。”

  庆帝深吸了两口气,平复了一下心境,摆手道:“你下去吧。”

  庆帝留下老二和太子说什么,李承宗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现在老二已经坦白走私一事,便不会因为走私一事对付范闲,范闲好像也就没理由死咬着老二不放。

  如此一来,史家镇那把大火应该也能免除了。

  李承宗是这样的认为的,可惜他还是小瞧了太子的狠辣。

第93章 儿女双全

  太子禁足一个月,老二禁足三个月。

  这是庆帝在检蔬司和走私的事上,分别给两人的惩罚。

  禁足三个月大概是老二从出生以来,受到过的最严重的惩罚。

  不过老二得到了一个助力,那就是庆帝下旨赐了婚。

  赐婚叶家大小姐叶灵儿和老二,让老二一下得到了叶家这个强有力的帮手,最起码明面上是如此。

  老二虽然因为走私被严惩,但赐婚一事一出,让老二和太子在朝堂上的势力再度恢复到了平衡的状态。

  太子自然愤愤不平,可他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但范闲因为林珙一事,暗地里和他结盟,早就被庆帝看在了眼里。

  说到底,庆帝赐婚老二,就是为了平衡老二和太子在朝堂势力的手段。

  庆帝稳坐高台,看着两人相互争斗,在他的眼里,除了李承宗实在不能掌控之外,天下所有人都是棋子,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谁也别想逃出他的掌心。

  就目前而言,老二肯定是不喜欢叶灵儿的,但为了叶灵儿背后的叶家,他也不得不说服自己喜欢上叶灵儿,倒是叶家人有些难以接受。

  他们看好的是李承宗,有秦家在背后支持的三皇子,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无论争不争皇位,最后的下场都不会太惨,最起码不会像老二或者太子一样,一旦失败就是人死身亡。

  所以赐婚圣旨一下,叶重偷摸走了一趟定王府,可惜李承宗没有接受叶家的好意,叶家又不敢直接反抗庆帝,这婚事还是被迫认了下来。

  除此之外,就是老二派柳珏范走了一趟王府,送来了十万两银子感谢。

  转眼间,来到庆历五年。

  大年三十一过,远在北齐上京城,已经知道老二和李云睿跟北齐沈重走私一事的范闲,和北齐小皇帝商谈好了一些事之后,踏上了返回京都的路程,准备回京都彻底扳倒李云睿,顺便弄死李承泽,大概是怕老二和李云睿弄死他,范闲还是跟原著一样,搞了个假死脱身,骗过了很多人。

  与此同时,定王府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入宫参加元宵夜宴。

  虽然距离过年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但京都城中还是洋溢着过年的欢快气氛,到处都能听见欢笑声。

  每年过年,都有两次重大的宴席。

  一次是大年三十的守岁,另一次便是大年十五的夜宴。

  这两次是人最齐的家宴,即便自禁于后宫整日醉酒的皇后也会收拾的妥妥当当参加。

  今年也是一样,只是相比往前年多了一个司理理。

首节上一节80/1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