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边军一小卒 第500节

  “替朕拟旨吧……”

  李瑾顿时以为太康帝想要一意孤行,要让那公孙女子与九皇子姬胤完婚。

  神色大急之下,刚想再劝。

  可没想到接下来,便听太康帝幽幽道。

  “不管怎么样,那小子破境登仙,也算是喜事。”

  “恰逢大战在即,就给那小子封一个定北将军吧。”

  “望他不负朕望,真能替朕……定北!”

  还有一句话,太康帝没说。

  那就是此次韩绍破境,打破了某些逆臣对于甲子无人登仙的攻讦。

  单论这一点,便是有功。

  既然有功,若是不赏,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李瑾闻言一愣,随即大喜。

  “陛下圣明!”

  不得不说,太康帝这个当朝帝君或许在某些人看来,纵然有着性情软弱、色厉内茬、优柔寡断等等诸多缺点。

  可换个角度来看,这位帝君陛下却也有着不少的优点。

  从不刚愎自用,便算是其中一个。

  李瑾心中正感慨着。

  可很快便回味过来,自己这位陛下给姓韩那小子的这个将军封号,有些不对。

  定北,虽然也是杂号之属。

  但因为占了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中的‘东西南北’,所以在一众杂号将军中位在上等。

  至少在旁人眼中,要隐隐高出公孙度那个镇辽将军。

  这样一来……

  李瑾心中失笑。

  ‘自己这个陛下……还真是时刻不忘给人寻不痛快啊!’

  这般想着,李瑾又有些犹疑道。

  “陛下……这般封将,怕是北宫那边不会同意……”

  封将与封侯不同。

  封侯,是从姬氏自己身上割肉。

  而封将,却是动了北宫那些逆臣的蛋糕。

  太康帝这道圣旨虽然不至于被直接封驳,沦为废纸,但肯定会生出波折。

  对此,太康帝冷笑。

  “送过去,让他们加印。”

  “顺便告诉他们,这印他们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勿谓朕言之不预也!”

  有些事情他这个帝君不争,要的是表面的平和。

  可要是连这点面子都要撕破,他倒是不吝于再杀一些人!

  看着太康帝眉宇间隐隐露出的煞气,李瑾顿时不敢多言,恭敬领命退去。

  出得宫门的那一刻。

  李瑾这才感觉自己背后不知何时,早已湿透。

  回望了身后的巍峨宫殿一眼,饶是李瑾一生都在这片无尽宫墙中回转。

  这一刻,还是生出几分伴君如伴虎的心悸之感。

  此刻他已经想好了,等出了这里,回头便将韩绍当初在草原上送给自己的那个储物锦囊,递交陛下内库。

  以免日后真因为这点财货,替自己招来什么祸端。

  心中叹息一声,李瑾刚要将拟好的旨意送到北宫用印,一抬眼却见远处的某个角落里一座赤红凤撵似乎早就等着自己。

  一步踏出,李瑾叩首。

  “见过殿下。”

  凤撵中的那道曼妙身影,也不说话。

  无声无息地摄过李瑾手中的圣旨,片刻之后,才传出一道雍容贵气的女声。

  “定北?父皇还是喜欢执着于这些细枝末节……”

  这话多少带着几分谤君的意味,李瑾不敢接话。

  只是凤撵中那道雍容华贵的身影,却没有放过他。

  “将刚刚父皇说的话,与本宫说说看。”

  李瑾略作迟疑,这才依言作答。

  他在太康帝面前,的确没有撒谎。

  他确实不会因为当初韩绍送给他的区区财货,为韩绍说话。

  他只是因为这位长公主殿下……

  而且他确实是一条天家忠犬,只是这个忠,不惟陛下。

  ……

  镇辽城,镇辽将军府。

  对于自己刚刚踏足镇辽城,便被李文静拉来下棋这事,韩绍其实也颇为无奈。

  不过好在有姜婉在一旁添水奉茶,韩绍面对李文静那张老脸时,倒是没有那么腻歪了。

  瞥了一眼身边姜婉那日渐盛开的容颜,韩绍心中隐约有些刺挠。

  颇有些心猿意马地一子落下后,这才接上了李文静的话头。

  “冲冠一怒为红颜?”

  韩绍摇头失笑。

  “我非吴三桂也。”

  ……

  (本章完)

第259章 金角银边草肚皮!

  巍巍高楼上。

  将军府的这处阁楼,虽然比不上城北那座镇北楼,视野却也极佳。

  放眼望去,近乎大半个镇辽城尽收眼底,颇为壮阔。

  唯一的缺点就是风太大了些。

  寒风呼啸,容易模糊话音。

  只是在场几人没有一个是普通凡人,修为超凡,耳力自然也是超凡。

  所以当韩绍话音落下,相对而坐的李文静,捻起棋子的动作下意识顿了顿。

  那张平素皮笑肉不笑的脸上,也恰到好处地露出一抹疑惑。

  吴三桂?

  一番搜肠刮肚,却始终不记得古往今来有这个人名。

  李文静没忍住问道。

  “这吴某人……可有什么典故?”

  韩绍从姜婉微红的脸颊上收回视线,呷了一口茶水,轻笑道。

  “非是真人,乃小说家虚构。”

  说着,韩绍顺势将明末那段野史掐头去尾,在李文静面前讲述了一番。

  关宁铁骑,吴三桂。

  秦淮名妓,陈圆圆。

  顺帝李自成,还有那关外满清异族……

  诸般种种,套入如今的局势,甚至让李文静也忍不住唏嘘感慨一声。

  “确有几分相像。”

  说完,李文静忽然正色道。

  “这话本是何人所著?可否借我品鉴一二?”

  他倒不是怀疑韩绍这话的真假,只是对韩绍口中的这位小说家,生出了几分兴趣。

  毕竟真要说起来,尽管小说一脉如今早已势微,可早年却也是位列九流十家的上位流派。

  其言行、论述,虽多是纯属臆想、胡编乱造,乍一看来显得浮夸且荒谬。

  可实际上其中某些大才正是用此看似浮夸、荒谬的话本,以虚写实,甚至预测未来。

  倒是韩绍被李文静这般郑重其事的态度,搞得近乎一愣。

  借他品鉴一二?

  本来就是他信口胡编的说法,这突然之间能从哪儿找给他品鉴?

  总不能当着他李文静的面,现写一本【陈圆圆传】吧?

  韩绍心中失笑,面上却是一脸遗憾道。

  “那话本也是我早年无意中看到的,至于所著者何人,旷日久远,却是记不得了。”

  见韩绍表情认真,李文静眉头微微蹙起。

  若是韩绍成势之后,看到的这本话本,倒还好说。

  毕竟于太康帝而言,在幽州这地界,手上能打的牌并不多。

  有些事情只要推测一番,便可猜出几分端倪。

  可要是‘那人’早早便写下了这话本,这事就有些不简单了……

  见李文静表情凝重,手中捻着的那枚白子迟迟没有落下,韩绍轻咳一声,提醒道。

  “长史,该落子了。”

首节上一节500/6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