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边军一小卒 第1002节

  “至于为夫却是要出去替咱们家的前程奔波一二了。”

  其实韩绍是准备直奔州牧府的,可谁让她们突然打道回府了呢?

  这不,按着委员长攘外必先安内的方略,韩绍也只能劳驾那位州牧大人稍稍等上一会儿。

  不就是被李靖的一营铁骑堵了门么?

  反正他袁州牧的面子早就在天下人面前丢光了,也不差这一次两次,更不差这一时半刻。

  而面对韩绍这刚回来就要出门,两女自是有理由怀疑这贼厮是为了躲自己二人。

  只是她们没有证据。

  毕竟三日前,李靖亲率一万铁骑南下的动静不小。

  以她们的身份,当然不会一无所知。

  正事当前,二女都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无知蠢妇,自然知道轻重。

  公孙辛夷犹豫了一下,在问明韩绍此次突然兴兵南下的动机和想法后,这才放下心来。

  想想也是,自家这男人,旁人不懂、不了解,她还能不知道么?

  世人只知他有虎之猛,可又有几人知道这厮实在狡诈如狐?

  想当初,她这个公孙大娘子不就是这么一步步落入他编织的罗网之中?

  不过作为妇人,她还是提醒道。

  “夫君却也不能因此小觑天下人,咱们那位袁州牧应该不是表面上这么简单。”

  “妾听父亲说过,他早年为陛下亲信,颇有才干。”

  一旁的姜婉闻言,并未表示反驳。

  事实上,她早就借着在李文静身边学习儒法的机会,顺便对天下间的不少人和事有过一些简单的梳理。

  而那位近在咫尺的幽州牧袁奉,自然是重中之重。

  只是出于对她家绍哥儿的信任,此刻她并未多说什么,只道了一句。

  “夫君多留意一下便是。”

  “至于夫君此次对袁州牧的‘请求’,想必咱们那位州牧大人应该不会拒绝。”

  一个是曾经的天子近臣。

  一个是现在的大雍忠良。

  尽管前者已经被‘遗弃’这幽州边陲多年,期间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总归有当初的一份香火情在。

  如今只是借他一个名义行事,做个顺水人情,对方也没理由拒绝。

  所以姜婉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而面对两位夫人的关心话语,韩绍心中生暖。

  墨镜王在一代宗师中有句台词讲得很好。

  家,就是点一盏灯,等一个人。

  现在他韩某人家中有两盏璀璨明灯,照耀他的来路与归途,又如何不让他铭感五内?

  可就在这般脉脉温情正于三人间默默酝酿的时候,这内苑主院外却是忽然隐隐热闹起来。

  “郎君回来了?”

  人还未到,声音已经进了院子。

  而且还不止一道,韩绍略显尴尬地抽了抽嘴角。

  好吧。

  他韩某人的家中明灯,繁星点点。

  远不止区区两盏……

  ……

  而与此同时。

  平日里在幽州一如那位幽州牧般,没什么存在感的幽州城,此刻喧闹一片。

  当那一片黑压压的黑甲铁骑骤然出现在城外的时候,城内鸡飞狗跳。

  “你……你们镇辽军这是要造反吗?”

  前锋黑甲铁骑一员小将掏了耳朵,拍马于城前来回踱步,顺势掏了掏耳朵,回应道。

  “不要胡言乱语,我等受州牧大人之请,南下肃清匪患!”

  “你等不感激我等也就算了,还妄言污蔑我等行造反之事,试问谁不知道,我家君上乃大雍忠良!”

  “怎么?你等是要做那戏文里构陷忠良的奸吝之贼?”

  肃清匪患?

  见鬼!

  什么匪患需要动用万骑铁骑?

  还有!州牧大人什么时候说要剿匪了?

  该死!

  那些匪徒不是州牧大人自己养……呸!

  城头那将领赶忙收回念头,一面急忙遣人前去州牧府请命,一面急忙道。

  “你说你们受州牧大人之命,既如此,可有手令在?”

  那临阵小将闻言,轻啐一口。

  “你什么身份?有几斤几两?也配让本郎官拿出手令?”

  一连三问,尽显跋扈与骄纵。

  可对方这番姿态,却是将城头那将领唬住了,下意识反问道。

  “敢问小郎何人?”

  城下小将哈哈一笑。

  “某家李神通!”

  “使乌丸中郎将李靖是我父!大雍燕国公乃我叔父也!”

  ……

第514章 仗势欺人!幽州牧袁奉!

  使乌丸中郎将李靖是我父!

  大雍燕国公乃我叔父!

  这话一出,城头一阵寂静。

  城下那些本该肃穆森严的一众黑甲铁骑,狰狞的黑色面甲下却是阵阵噗嗤噗嗤的憋笑。

  ‘李中郎家这李少……还真是……’

  一众甲骑吃了没文化的亏,一时还真没想出个形容词来。

  倒是跟李神通一起的几名小将嘀咕出一句‘这莫不是就是学堂先生说的仗势欺人’?

  只是相较于学堂先生屡屡告诫他们的,不许倚仗家世、身份、修为欺凌百姓。

  此刻的他们面对李神通的‘仗势欺人’,不但没有生出任何的羞耻之心,反倒是与有荣焉的得意洋洋。

  大丈夫生于世,欺凌弱小有什么意思?

  像今日这般,一言既出,阖城甲兵尽皆沉默如鸡,方不负少年意气!

  而面对居于阵后的中军所在,听到李神通这一出独特的城下叫阵,也是一阵莞尔。

  非要上赶着随军的冯参,那大嗓门更是冲着李靖哈哈笑道。

  “李中郎,咱这侄儿不错。”

  “你还真别说,这气魄确有几分咱们君上昔日的风采!”

  这话旁人听来,或许并没有多深的感触。

  可屹立在李靖身后的两百余甲骑却是仿佛一下子被冯参这话拉进了回忆当中。

  那一场数百残军风雪突围的悍烈战场上,昔日不过一无名小卒的君上,带着他们横刀冲阵。

  那一声‘某家韩绍!大雍镇辽一小卒尔’,至今深深镌刻于他们的神魂记忆之中。

  而面对冯参这话,李靖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下。

  “莫要胡言,这混账如何能跟君上作比?”

  当初君上一言震慑数千蛮贼,靠的是什么?

  是自身的武勇、是带着他们数百残军反过来追砍数千蛮贼的所向披靡!

  他家这混账靠的是什么?

  是他这个当爹的微薄威名,是君上对他的宠溺!

  若不是李靖对冯参的性子了解透彻,换做齐朔那厮来说这话,李靖第一反应怕是要以为这是在讽刺他了。

  想了想,李靖当即对着自家那混小子传念呵斥道。

  “收敛着点!”

  正于城下耀武扬威的李神通,听闻老爹这话,顿时有些不满。

  “父亲!示敌以威,乱敌心智,此临阵第一要!”

  “孩儿所言所行,皆合兵法,父亲怎可因此斥责孩儿?”

  李靖不是韩绍,不知道十六七的少年郎正是叛逆的时候。

  他只是感慨孩子大了,有些不好管束了。

  可偏偏这混小子说出的这话颇有道理,就连他这个当父亲的也有些不知该如何反驳。

  正思索着如何临阵教子的时候,居于阵前的李神通竟反过来安抚道。

  “父亲放心,孩儿心中有数。”

  “平日里学堂有教这些,之前孩儿在叔父身边伴驾的时候,叔父也曾教过孩儿一些,断然不会出了差错,坏了父亲的大事。”

  武备学堂的前身,就是韩绍当初草草建立的讲武堂。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用来替当初陷阵营的三百袍泽‘扫盲’的。

  可或许是这世上拥有天资的人终究是少数,又许是那些人过了年岁,很多东西都已经定型,再难更易。

首节上一节1002/10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