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运知道他在想什么,将龙虎三杰拉出来举例:
“聂仙山,采诸多战场化入神境,以此养剑,故其纯阳剑,也属灵级,当然,灵级亦有上下之分,比之龙应禅,他要逊色一筹。”
“至于龙夕象……”
黎渊抬头。
“那小和尚是个有野望的,他修龙象之形,又集金刚之意,但,想要拓一片‘天’出来……”
秦运摇摇头。
天……
黎渊心下微震,依这位所说,老龙头的神境灵相,论及品阶还在龙道主之上?
“也是灵级?”
黎渊询问。
“凡为单景,灵为诸景汇聚,龙夕象心存野望,但也并未超出这一范畴,至于老夫……”
秦运微微一顿,这小子多少有些不上道了,这么一圈子下来,愣是没主动询问自己的神境。
“您的神境?”
黎渊反应过来,忙询问。
“老夫,采至刚纯阳之气,以‘大日’为形,以‘大日’为景,属第三级,
天级!”
天级!
黎渊心下一震,又觉有些怪怪的。
摘星楼与朝廷势不两立,千年里始终在刺王杀驾,但这位的灵相,倒像极了传说之中的大运太祖庞文龙。
古书记载,庞文龙修大日金形,倾力出手,犹如九日横空,以此,他横推当世无敌手,被誉为‘无上级’大宗师。
‘……这小子有点无趣啊。’
背着手,没等来黎渊震惊悚然的注视,秦运心下顿觉乏味,一想时间也差不多了,就适时结束了话题:
“心意教的和尚们,准备回返宗门了,你收拾一下,随他们一同下山,等到了雷音大州,老夫自会与你联络……”
“雷音大州?”
黎渊还有不少疑问,但都没来及开口,已被踢出了神境。
嗡~
光影散去,青铜塔渐渐显露出来。
塔顶,秦师仙皱眉:
“您还不回楼里?”
“龙应禅做了好大事,或许还有些波折,老夫既是应了他,自然要留下来照看一二。”
秦运落于塔顶,看了看凝实许多的青铜塔,微微点头:
“不破不立,也是有道理的,经此磨砺,你这神境凝练不少……可惜,若能和龙夕象一样,硬抗个几十年,或许有望‘天级’。”
“几十年……”
这话,秦师仙着实没法接,要让她心口插一把刀扛几十年,那还不如杀了她来的干脆。
她果断转移话题:
“您认为龙夕象那大和尚的神境灵相,有望天级?”
对于灵相的品阶,她自然也是知道的。
“若是他自己拔掉那口刀,就差不多,如今,自然是要差不少。”
秦运摇头,有些惋惜:
“万逐流以人磨刀,也磨砺他人,不止是他,那天蚕道人、癞头和尚,若能自己拔掉心口之刀,未必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那也要拔的掉!”
秦师仙丝毫没被他说动,过去两年里,她与那刀意厮杀了不知多少次,神境都几乎打崩了。
虽然心下不甘,却也很清楚,若无天大的机缘造化,凭自身,是拔不掉万逐流的刀意的。
她如此,天蚕道人也不会例外。
“事在人为。”
秦运没再多说,而是吩咐道:
“你随这小子下山,引他回山,老夫要留些时候,应了人家的,自然要做到。”
秦师仙点点头,这半年里,她伤势大好,若非老头子压着,她早就忍不住杀回去了。
……
“凡、灵、天……”
房间内,黎渊消化着方才所闻。
龙虎寺的藏书楼中,也有不少关于神境、灵相的说法,但一如秦运所说,几千年里,入道宗师太少,这些东西,压根不成体系。
一代拢共那么几个宗师,怎么分高低?
“玄鲸门、养生门这些遗迹宗门里,或许有类似的记载?”
(本章完)
第467章 在路上
灵丹、灵米、锅碗瓢盆。
换洗衣裳、各种兵刃,以及明面上的包裹。
数日之后的清晨,黎渊打点好行囊,带上小耗子,辞别哥嫂,以及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小家伙,就出了门。
临行之前,他去拜见老龙头。
小庙中,龙夕象似也在等着他,对于黎渊下山,他是乐见其成的。
他如黎渊这个年级时,可从不在山上停留,奔波于诸道诸州之间,或与人比斗,或游历山川,阅览美景。
“这本册子,是老夫当年下山游历时记载的各地风土人情,你路上闲着无事可以看一看。”
龙夕象心情不错,又有几分感怀。
他想起百年前,自己第一次下山时,自家师父的嘱咐。
“多谢师父。”
黎渊伸手接过,游历江湖对于道宗弟子而言,再寻常不过,他也只是例行来拜别师父而已。
“昔年,老夫下山时,你师祖赠了一句话,说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龙夕象微微一顿:
“这句话,老夫不打算送给你。”
“呃……”
黎渊抬头。
“老夫性子急且刚,你则有几分软懦。”
龙夕象多少有几分不放心,无他,他这弟子性格着实不像他。
“行走江湖,不要刻意招惹事端,但若遇事,就要果决处置,不要留有后患。”
龙夕象嘱咐着:
“若犹豫不决,可速传书回来,龙吟堂在各地都有暗子,你可随意调配,驱使。”
“……弟子明白。”
黎渊低头应着,脸色有些古怪。
他当然不认为自己软懦,但老龙头这番话,他还是深以为然的。
“嗯。”
龙夕象也没多说什么,只是一招手,将苍龙袈裟取来,丢给黎渊:
“这袈裟,老夫用不上了,你穿上,或许有些用处。”
老龙头不容置疑。
黎渊当然也没想拒绝,这袈裟的加持效果中,也有灵蛟之形,对他多少是有些用处的。
“去吧。”
龙夕象摆摆手,目送黎渊出门,方才转身,点燃香火,祭拜祖师。
对于黎渊下山,他还是放心的。
倒不是黎渊自己有多么老道,而是因为秦运,有这位陪同,除非这小子想潜入皇宫大内,否则断无危险可言。
但稳妥起见,他还是将苍龙袈裟送了出去,袈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在袈裟上的真气。
……
龙虎真传下山并不是个大事,黎渊又未声张,只是与相熟之人说了一声,就上了心意教的大船。
诸道演武被中止后,多数宗门都散了去,心意教的人也分成几批,这是最后一批。
带队的是了空和尚,随行的,则有万川师徒,他们所在的七星宫,本也属于雷音大州。
名义上,州宗之间互不统属,但雷音大州的诸般宗门,都以心意教马首是瞻。
心意教的船只颇为气派,上下六层,房间近百间,黎渊被安排在最上层,与了空和尚比邻。
此处视线开阔,环顾四野,可以看到大运河上大多数船只,以及远处那雄伟的巨城。
“黎师弟,是第一次下山吗?”
六层甲板上,撑着一张大伞,伞下,了空和尚搬来了棋台,与黎渊对弈,交谈着。
“也不算第一次,之前也在江湖上行走过。”
黎渊随手下了一子。
从锻兵铺到神兵谷,到德昌府,再到龙虎寺,他多少也算是行走过江湖的。
“黎师弟的心性沉稳,小僧着实敬佩。”
了空和尚没话找话。
事实上,有关于黎渊的情报,早许久之前就摆到了诸多势力的案台上,他翻阅过多次。
对于黎渊的诸多事迹,那也是了若指掌。
“了空师兄过誉了,我只是不愿意出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