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归宿 第201节

  白云阁里有不少商店,在阁楼的外延部分,有泥土、绿植、长廊,像个公园,那里有不少空着的椅子。

  徐迫不及待地坐在椅子上。这个下午,她的体力消耗太多,若是不休息一会儿,她很怀疑她还有没有足够的体力逛晴川阁。

  慕正光停下了探索的脚步,找了个离她近的椅子坐下。

  徐转过头去看他:“你是不是也很累啊?”

  “今天才走六千步,一点也不累。”

  今天的六千步,有一千多步是在到火锅店之前走的,来到黄鹤楼之后走的步数还不到五千步。

  “不累就不累吧,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我有点累,想休息一会儿,但你不用和我一起休息。你可以在这一层多逛一逛,走之前告诉我就行。”

  “好。”

  慕正光走到栏杆边观望黄鹤楼,又拍了几张照。在楼里,看的是外面的风景,而在楼外,看的便是楼。他绕行一圈,回到徐休息的地方。

  “你回来啦?我休息好了,你用不用休息一会?”

  “不用。”

  在白云阁的三楼,慕正光又拍了些照片。

  站在黄鹤楼上远观白云阁,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大部分阁体都隐藏在林木之中。此刻,站在白云阁上拍摄黄鹤楼,又觉黄鹤楼也被林木簇拥,但黄鹤楼主体部分并未被遮掩,是因为高度差吗?

  白云阁的顶层,也就是四楼,没有外延部分,只有一个展厅。许是看过更高远的风景的缘故,慕正光总觉得白云阁不太适合看风景,展厅里的艺术作品才是这座阁楼的精髓。

  对这些精髓部分,他也拍了照片,尽管他不认为这些照片在以后的时间中能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一旦错过此刻,再想纪念就没有机会了。

  “我查过了,这里还有其他的景点,你要去吗?”

  慕正光答道:“不用了,我们去晴川阁吧。”

  两人下到第三层,徐用自拍杆拍合照,她误以为上一层还有适合拍照的地方,其实没有。

  慕正光再次和徐合影,满心欢喜。

  (本章完)

第385章 烟波浩渺江河触

  从白云阁离开后,慕正光和徐的下一站是晴川阁。

  晴川阁在长江的另一侧,两人乘坐公交车前往目的地。

  晴川阁的入口很简朴,入口处没什么游客,透过大门往里看,依然看不到多少游客。

  入阁后,慕正光的第一感觉是这里的“雾”真多啊,但这些雾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用水管制作的。

  慕正光的第二感觉是这里离江太近了。路边长着青草,青草的线再往前推一些便是水草,而水草前方就是长江,仿佛跨过草丛,就能用长江水洗手。

  假如并不事先知道这水源就是长江,人们或许会以为这里只是一处公园,而那些水草便是依赖着公园里的池塘茁壮成长。

  两人走过小路,登上楼梯,来到白云阁前面的空地上。

  “我看到黄鹤楼了。”

  慕正光顺着徐食指所指的方向往前看,在江的对岸,桥的尽头,有一座宝塔型建筑,这便是黄鹤楼。在黄鹤楼左边有一座更小的“塔”,想必是晴川阁。

  “我也看到了,小徐姐姐。”

  “这个称呼不错啊,很有创意,也很贴切。”

  两人的年龄只相差了三个月,“姐姐”显出了年龄差,而“小徐”又让年龄差没有那么大。倘若慕正光把这个称呼更加简化,简化为“小徐”,她可能会有些不高兴,但是加上“姐姐”二字,那就没什么不好的了。

  慕正光称徐为“小徐姐姐”本是突发奇想。称她为“小徐”,未免太过无礼,称她为“姐姐”,又太过正式,有种距离感。二者合一,这是他的创意,徐认可了他的创意,他很开心。

  “嗯。”

  “走吧,我们去栏杆边拍照。水里有艘很漂亮的船,我看看能不能把船也拍进去当背景。”

  晴川阁内游客很少,徐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合适的拍照位置。

  两人倚着栏杆,背后是绿树、白船、江水、大桥、高楼、天空。

  拍完照片后,慕正光转身看着长江和桥,他对比桥上的公交车的长度,估算水面上的那段桥的长度。

  他得出的答案是,一千米,此处长江宽约一千米。

  在无比辽阔的自然面前,人是多么地渺小!有些风景,若不亲临亲见,便永不会知道他人所说的“触景生情”究竟有几分真实、几分虚构。

  慕正光和徐在晴川阁博物馆内四处走动,慕正光发现这里好像比黄鹤楼公园还要稍微大些,公园里只有两座大型建筑,黄鹤楼和白云阁,博物馆内有三座大型建筑,晴川阁、铁门关和禹稷行宫。

  站在铁门关城墙上,映入眼帘的不再是江水,而是道路、大桥和林荫。林荫中藏着小路,路上的人也很少,更显安宁和静谧。

  尽管城楼之上并非只有两人,但这里太安静了,这种安静似乎能让人“忽视”他人的存在。

  慕正光把一根手指搭在徐的书包肩带上。若是把手掌摊开,放在她的肩上,哪怕徐不介意这样的接触,他也没有胆量、不能容忍这件事在此时发生。

  那根手指轻轻落下,让徐陷入了一阵匆忙的不知所措:慕正光小同学是想帮我背书包吗?如果我问他为什么要把手指放到书包肩带上,他是不是就会提出“我想帮你背书包”?他开窍了多少?他明不明白我对他的心意、我对他的期待?

  “你愿意和我考同一所大学吗?”

  一起旅游,这是朋友之间也会做的事,考上同一所大学,也勉强可以说是朋友之间的要求。不过,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想考上同一所大学,这意义就不一样了。两人都知道隐藏在这个要求里的深意。

  慕正光很愿意和徐考同一所大学,也很愿意满足她之后提出的所有要求,可是,有一个问题是避不开的,徐的分数比他高。

  两人考上同一所大学,吃亏的是徐。虽然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分数线有差异,但是,专业线分数的差异足以弥补高考分数的差异吗?

  “如果我们的分数相差不到十分,那我们就考同一所大学。”慕正光认为他能考到582,徐能考到590,倘若大家都按照原来的水平发挥,分数差应该不到十分。如此一来,报考同一所学校,难度就不那么大了。如果分数相差超过十分,他不想让徐委曲求全。

  相差不到十分?恐怕有点悬。慕正光小同学估的分是582,我给我估的分是600。要想让我们的分数相差不到十分,那就得让他超常发挥,我失常发挥。事情会按照我的想象发生吗?极有可能不会。

  那要是抛开分数这层因素呢?要用什么样的理由才能让他和我选择同样的学校?我的分数更高,我占有主动权,只要我知道了他的志愿是怎么填的,我就能根据他的志愿修改我的志愿。

  我做选择时可以不考虑他的感受,那么,当我的选择产生了结果,我还能无视他的感受吗?我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为了在上大学时还能常常与他见面。但如果我的选择让我们的心产生了隔阂,我便选错了。

  其实,考上同一座大学,不过是我的幻想,当我们的分数差距过大,这一幻想就严重脱离现实,且会给人带来压力。

  “我希望我们的志愿里至少有两所大学是一样的,位置可以不一样,比如都选了古园大学,这所大学是你的第一志愿,是我的第二志愿。第一个位置我想留着冲击985。”

  徐的声音里带了一些悲伤和低落,她抛弃了幻想,抛弃了幻想带给她的喜悦和高兴,取而代之的是遗憾和忧愁。放弃幻想,接受现实,听起来是好事,但做起来却不会感觉有多好。

  冲击985?至少需要600分吧。你的估分一向很准确,我们的分数差,肯定超过十分了。我们考上同一所学校的概率,微乎其微。但这样也好,怎么能让你因为我委屈自己呢?我们高三都在努力学习,我知道学习有多么辛苦,更知道每一分都来之不易,我怎么能让你把分数浪费在我身上呢?

  “好。我和你报同样的学校,至少两所。”

  “我还有其他条件哦。相同位置上的志愿,必须得在同一座城市,比如我的第一志愿在聚江市,你的第一志愿也得在聚江市。不过,我说的‘必须’你明白意思就行,没必要严格遵守,只要相距不太远,都可以。我知道无论离得有多远,只要你想见我,就一定会出发,但这样太累了。我不知道上天是怎么安排的,但我不想太早放弃,也不想消极等待。”

  “我明白。我们把我们能做的事情做好,剩下的就顺其自然吧。”

  (本章完)

作者的话 第三百六十五三百七十一章回顾

  作者的话 第三百六十五~三百七十一章回顾

  还没开始写,以后再补。

  (本章完)

第386章 奔波往返乘船日

  逛黄鹤楼公园,花了两小时,逛晴川阁博物馆,花了一小时。正如同徐计划的那样。当年那个把要做的事写在纸上但上学时还是会忘记带书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一个很可靠、很厉害的女生了。

  慕正光看完了时间,又看了眼步数,超过9000步了。夜里散步时,一个小时差不多能走4000步,这三个小时的奔波忙碌,积累的步数不多,但却比平时走16000步更累,因为温度过高吗?

  慕正光和徐的下一个目的地是餐厅。他们的午餐是火锅,晚餐是炸鸡和汉堡。吃完晚饭后,两人吹了会儿空调,找地方洗了脸和胳膊,各买了几瓶水。

  徐有意在餐厅里多等一会,在她的规划中,今晚他们要在步行街度过挺长一段时间。去得太早,天色太亮,就显不出灯光的璀璨和华丽了。

  坐渡轮的地方,也在步行街。晚上七点半登船,乘白天航线,返回时就是夜里航线了。虽然价格有明显差异,但加起来也只相当于一杯比较昂贵的奶茶的钱。为了获得更好的观景体验,多花几块钱,无伤大雅。

  一千多米的步行街,慕正光和徐走了约有半小时。连绵不绝的耀眼灯光、人来人往的繁华街道,让两人不断驻足。

  看灯光,五彩缤纷,看人群,千姿百态。看这个世界中,我们未曾见过的风景。原来,逛街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这一崭新的兴趣,让慕正光振奋,也让他对徐更为感激。

  逛街时,慕正光和徐在不断聊天,两人又聊起高一、高二的事。似乎只要一提到这个话题,就有说不完的故事。

  在前几天夜里的聊天中,慕正光得知徐高二成绩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物理。高中二年级下半学期,大多数同学的物理都考不到及格,但徐的物理成绩远低于及格,她高二期末考试时的物理成绩只有42分。

  今天,徐提起了一段更惊骇的往事:“我记得我的物理老师说过一句话,普通班里的有些人,只学化学、生物和物理选修……”

  理综试卷300分,舍弃物理必修,就是舍弃95分的题目,这件事大概能算得上惊世骇俗了。但是,舍弃物理必修的是别人,是普通班的那些在高考时只能考三四百分的人。徐最初听这句话时,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而是当成笑话一般。

  直到后来,她的物理分数低于50、低于40,她才懂得到对某些人而言,放弃物理必修,并非笑话,与之相反,这种做法,甚至可称之为明智。

  而且,放弃物理必修不代表完全不学物理必修。在理综试卷中,物理共有八道选择题,每道选择题六分,在选择题上稍微下点功夫,做对一道题目,并非不可能。后面的实验题,填对几个空,再拿到四分,就能凑到十分,如此一来,他们放弃的就只是85分了。

  当然,如果他们深入学习物理,在被放弃的85分种,他们或许还能再得到十分、二十分。不过,他们要面对一个不那么温柔的事实,要想再得到十分、二十分,肯定比前面的十分必修、十五分选修困难得多。

  老师总是说“不会的就问,我就在办公室”,但是,她不会的题目太多了,即便问了,得到了解答,她还是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必要去问吗?

  对当时的她来说,答案显而易见,没有必要。

  徐选择了这条更简单的路,但她的物理分数却并没有明显的下滑,她更加确定她选对了:努力学习物理,能得50分,不努力学习物理能,得40分。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在升入高中三年级、和慕正光同班之后,徐的这种想法才有所改变。

  考40分和考50分当然不一样,差一分就是一千多个的排名。

  物理只能考40分,会被老师重点关注,会成为同学的笑谈,会被慕正光用特殊的眼光打量,会对不起原来的那个上初中时物理能考满分的我!

  放弃物理必修的是一小部分人,我不能也成为那一小部分人!

  只要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分数从40变成50,我愿意多花些时间学物理。十分,不过就是一道大题而已,我多练一练同类型的题目,未必不能学会一道题的做法。

  从放弃到拿起、从不愿多看一眼到努力学习,这样的变化,仿佛只发生在一刹那之间。慕正光听她说这些事,从开始说,到说完了,也只用了几分钟。可是,有谁能用几分钟就把物理分数从40提升到50呢?

  在许多个满怀疑惑的深夜里,小徐姐姐肯定也有过动摇吧?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她的坚持取得了显著成果,在高考中,她的物理分数,肯定超过66了。这样的故事,仅是听说,就让人难以忘怀。

  抵达码头,过桥,行路,排队。

  大厅里游客众多,闷热异常,然而随着船靠岸、人上船,从江面上吹来的风让人忽然不再炎热,长江两岸高楼大厦里的灯有序亮起,蓝光紫光辉映一片,冲散了沉闷的阴影。

  慕正光和徐都坐在船舱里,船舱里不是适合观景,也不适合拍照。在大船启动一段时间后,慕正光让徐帮他看着座位,他想去甲板上看看。

  甲板上,风很大,挤满了人,人与人之间间隔极小,每个人都举着手机,也许这里适合观景,但这里的绝大多数位置都不适合拍照。当人群中有一个人举起手机、让手机高过所有人的头顶时,就好有另一群人也不得不举起手机,否则,他们拍到的照片里会有诸多瑕疵。

  慕正光兴致盎然地赶到甲板上,又激动地跑回来:“姐,下次坐船我也要到甲板上,我要站在最前面的位置。”

  人多不是障碍,登船时跑得快点便能抢到好位置。

  此次登船,他没有经验,误以为座位才是好位置,忽视了甲板。

  当他看到有人从船舱走到甲板上时,他才意识到甲板是个更适合观景的地方。当他看到那些人站在窗户边拍照,照片里映出人像的时候,他才明白了船舱内不适合拍照。

  “你一个人去就好了,我可能跟不上你。你也帮我看着位置吧,我去甲板上看看。”

  “嗯”。

  徐来到甲板上。

  人太密集了,黑压压一片。虽然到了甲板上,但还是看不清江水,不过,在外面看灯倒是很清晰。

  那些居住在大楼里的人,每天晚上都能看到这样的风景,那些需要坐轮渡上下班的人,每天都会吹到这样的风。他们应是不羡慕我们的,我又是否也一点都不羡慕他们呢?

  (本章完)

首节上一节201/2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