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195节

  甚至,洪承畴在进入湖广之后,也并没有第一时间发动进攻,而是寻到了秦良玉,向其打探关于救民军的情报。

  而当其知道,救民军掌握着犀利火器,射程足有千米的时候,不禁一阵头皮发麻。

  他在跟随杨鹤的时候,也是与救民军进行过战斗的。

  那个时候,救民军就仗着弓箭之利,远隔四五百米,将他们压的抬不起头来,再加上救民军本身的强悍,这才是将他们数万大军击溃。

  而现在,如果救民军,真的拥有千米射程的火器,那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他们根本碰不到敌人,就要被敌人以火器歼灭了。

  一时之间,洪承畴也是不禁感到丧气不已。

  除非...

  感受着体内在小腹丹田流转的暖流,洪承畴陷入沉思。

  秦良玉就曾经靠着这股力量,在贼军的火器之下,勉强避开了要害。

  那么,如果他的力量再强一些,甚至让其他人也拥有这种力量,那他们是不是就能够应付贼军火器?

  而且,如果大军分散开来,是不是也能进一步躲避火器的伤害?

  如果让王朝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告诉他,他想的是对的。

  后世枪炮时代的战争,已经不适合密集阵型冲锋了。

  不过,那是对于普通军队来说的。

  对于人人神枪手的救民军来说,你分散不分散的也没有太大区别。

  甚至可能还会起到反效果。

  毕竟,如果人群密集,在前面的士卒,还能为后面的同袍挡些子弹呢。

  至不及,也能增加一些射击难度。

  虽然最终结果,可能没有啥太大区别就是了。

  毕竟大军冲锋,彼此之间总有缝隙。

  对于神枪手来说,那已经足够射击到后面之人了。

  不过分散看来的话,倒是能够避开火炮的大面积杀伤。

  但是步枪就不行了,分散也一样一枪一个。

  不过,洪承畴虽然有了一些大致的想法,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验证与练习。

  所以,洪承畴在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一边按部就班的募捐招兵,一边开始研究体内的那团力量,以及研究针对火器的新型军阵战法。

  另一边,从占据半个省的领地,到一下子扩张到了占据两个省的救民军,此时也是安稳下来。

  短时间之内,王朝是不会想着扩张了。

  不过,他想安稳,那也要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先是山西总督宋统殷,领兵五万西进,想要跨越黄河进入陕西。

  只是,甚至不等王朝派军支援,黄河西岸渡口附近城池的八百救民军,已经是给山西总督宋统殷,生动的上演了一出半渡而击。

  五万明军损失惨重,只有两万人逃离。

  自此,宋统殷再不敢随意进攻陕西,而是一门心思的剿灭高迎祥、张献忠等小股反贼。

  西安府,王朝感应着新占区域稀稀疏疏的明黄国运,无数冲天而起的灰黑之气,不禁心中暗叹,任重而道远啊。

  随着占领两省之地,王朝开始操控灵力快速扩张。

  虽然最终变得稀薄无比,但总算覆盖了两省之地。

  不过,大量百姓灵性力量的滋生,这也使得灵力浓度快速增加。

  而随着灵力的扩散,汲取广大百姓散发的灵性力量,便开始衍生明黄色的国运,以及灰黑色的民怨之力。

  这些新占区域比较起来,陕西东部地区的灰黑之气,已经是在快速的消散了。

  一来,这里占据的时间更长一些。

  二来,在救民军占领这些地方之前,农社社员便已经潜入了这里,暗中宣传救民军政策,招募社员等等。

  所以,在救民军占领这些地方,并且真正的实行宣传政策之后,这里的民心立即便就快速归附。

  与之相差无几的,还有四川的北部。

  而四川的南部,难免就要差上许多了,大部分都是灰黑一片,只有一片极淡的明黄色光辉,若隐若现的覆盖周围。

  还有四川的一些土司部落,那几乎自成一方小天地,体现在国运之上,就是那一片区域,会形成一片与外界隔离的灰黑气团。

  不过,对于这些土司,王朝可不会像明朝那样惯着他们。

  全都要给我实行救民军的制度政策。

  不同意,不服的,那就打到你同意,打到你服。

  面对着救民军的枪炮,在山林中比他们还要迅捷的救民军,那些土司部落,除了屈服还是屈服。

  而随着大量灵性力量被转化,王朝感觉自己掌握的力量飞速攀升,似乎整个两省之地,都能够伸手可及。

  并且,王朝能够感觉到,如果这么持续下去,只需一两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再进一步。

  毕竟,两省之地的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大了。

  就只是陕西,那就是将近千万的人口。

  就算每人每天产生的灵性力量,只能将王朝的力量,向上推动那么微不可察的一丝。

  但是千万人口加起来,也足以让王朝的力量做火箭般提升。

  再加上其永驻以及破限天赋,那几乎是没有任何瓶颈。

  而且,相比经过起义军、明军的接连祸害,已经死了不少人的陕西。

  被救民军快速攻占的四川,人数还要更多。

  两省加起来,那至少要有两千四五百万的人口。

  得到这些人的灵性力量推动,王朝的力量想不提升都难。

  而就在王朝准备稳定一段时间,好好发展的时候。

  救民军总参谋王三顺,如今的政治处理司郎中武昌,已经胜任商业司郎中的季明远等一干文武,却是纷纷神情严肃的寻上门来。

第172章 力量极限,称王建制

  在见到王朝,众人寒暄一阵之后,彼此相视一眼,最终还是由王三顺开口。

  “首领,我们如今已经占领了两省之地,是该成王建制了...”

  “称王建制?我们需要那个虚名吗?”

  王朝有些不以为然的开口。

  他们要建立的可是超凡国度,只要拥有力压一切的超凡伟力,谁敢对他们置喙?

  “话不是这么说唉,首领如果能够称王建制,也能让广大百姓,更加拥有归属感...”

  而就在王朝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那属于首领的天地位格,却突然不断震动起来,心神略一感应,他便已经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一招手,首领天地位格,便就浮现在了众人面前,紧接着便在王朝的操控下,微微震动,绽放出丝丝光华,瞬间膨胀化作了一面半米大小的光幕。

  其上开始浮现一行行文字信息。

  内容正与王三顺等人所说一般无二,都是劝他称王建制的。

  这些人包括远在甘肃的,陕西行都司总兵王大虎。

  将青海鞑靼土默特部撵去叶尔羌汗国,如今驻守安定卫的安定卫总兵李树。

  坐镇四川南面以及东部的王石、李鱼。

  包括已经被贬职成捕头的王二牛,还有其他领军将领,也都是纷纷向他发来了信息。

  一眼扫过上面信息,王朝似笑非笑的扫了王三顺等人一眼。

  “嘟嘟...”

  右手食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扶手,发出嘟嘟的声音。

  “咕咚...”

  王朝明明没说什么,更没有释放气势威压。

  但是王三顺武昌等人,却只感觉心胆俱颤,呼吸困难,似乎空气都是变得粘稠起来,情不自禁的便是吞咽了一口唾沫。

  对于众人的想法,王朝大概能够猜到。

  除了称王建制,确实可以让百姓增加归属感之外,恐怕还有他们的封侯拜相之念。

  他并不反感这些,人活一世,谁还没点追求了?

  吃不饱的想吃饱,吃饱了想吃好,锦衣玉食,娇妻美妾,高官厚禄...

  如果世界拥有超凡,那还有长生不老,成神成圣,成仙做祖等等。

  不过,他却不喜欢以这种被被人强推着的方式称王建制,哪怕是为他好也不行。

  他想做,和被别人推着做,那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至少,他们需要与他商议。

  也就他掌握镇压一切的威力。

  否则的话,王三顺他们这些人算什么?

  逼宫?

  而且是文武合谋。

  看看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怎么对待那些为他披上龙袍之人的?

  今日你们可以为我披上龙袍,那明日是不是就可以为他人披上了?

  这不是杞人忧天,不信任,而是人性的考量。

  王朝并不惧怕这些,但不代表他就想要看到这种事情的发生了。

  至少他们应该与他透气的,而不是私下联络。

  “......”

  感受着周围压抑的气氛,王三顺、武昌等人,数次想要张口,却又都吞咽了回去。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王朝这才是身体一正。

  “好了,这件事情暂且搁置,容后再议吧...”

  随着王朝的话语开口,众人只感觉压抑的气氛瞬间一扫而空,不禁纷纷暗松口气。

  “是!是是...”

  此时的众人,谁也不敢争辩,只能是连连点头。

首节上一节195/254下一节尾节目录